?

探析行政法中怎樣進行社會管理創新

2016-11-30 13:27黃斐
職工法律天地·下半月 2016年10期
關鍵詞:社會管理行政法創新

黃斐

摘 要:加快社會管理創新不僅能夠更好地保障國家安全、維護社會的穩定、保障公民的合法權益,同時也能加快依法治國戰略的落實。在行政法的視野下進行社會管理創新,能夠讓創新有法可依,能夠提升社會的整體管理水平,也能夠走出一條符合當代中國基本國情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管理道路。在行政法視野下進行社會管理創新也是深化經濟、政治和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推動行政民主化,發展新行政法制的必然要求。

關鍵詞:行政法;社會管理;創新

社會管理是政府的一項重要的職能,而社會管理創新是指在現有的社會管理機制下,合理的利用管理的經驗、資源,進行管理活動的創新,促進政治、經濟和社會的發展。行政法是社會管理活動最重要的依據,在行使管理職能時,必須要在行政法的指導下進行,使得管理活動有據可循,當前,我國的社會管理活動還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需要在行政法的指導下進行社會管理創新,以提高社會管理的水平。

一、社會管理與社會管理創新的關系

1.社會管理的概念界定

社會管理的范圍比較廣泛,既包括城市的社會管理、農村的社會管理、社區的管理,還包括社團組織的管理、社保的管理以及流動人口的管理,這些社會管理的活動在執行的過程中,需要進行一定的創新,不同領域的社會管理會面臨不同的創新課題,因此,社會管理創新的內容也比較廣泛。

2.社會管理創新及創新系統的啟動

社會管理創新是指在現有的社會管理的工作下,進行總結和改革的過程,依據我國政治、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情況,有針對性的進行社會管理創新,將一些新的社會管理理念、知識、技術、方法和機制等,運用到社會管理創新的活動中,使得社會管理的工作方法得到改進和改革,建立一套新的社會管理機制,以實現事前制定的創新計劃,適應管理工作的需要。社會管理創新是一種活動,同時也是一種活動的過程,只有存在社會管理時,才能進行社會管理的創新,它的目的就是維護社會的秩序,保證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發展處在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

二、社會管理理念的更新

1.重視人民的利益

任何社會管理層面的創新,都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要照顧到群眾的利益,減少管理活動給人民造成的損失,要高度重視和維護人民群眾最現實、最關心、最直接的利益,將管理的目的進行轉換,從維護社會穩定轉換到維護人民的利益上來,使人民群眾得到管理活動的好處。

2.推進社會的和諧穩定與自治

以前的社會管理是將強權施加到群眾的身上,造成群眾的利益受到侵害,隨著管理理念的更新,社會管理更加傾向于管理服務,這也是我國管理工作正在實施的理念,但是在社會發展的大環境之下,服務的理念也會受到沖擊,必須要進行轉變,當前管理理念的轉變要更傾向于培育社會組織管理的主體,盡量讓社會實現自治,讓社會處在一種自律的狀態下,使得多元主體共同進行社會管理,同時推進社會管理的創新。

3.將管理理念制度化

在管理理念的更新環節中,除了要強調以人為本之外,還要將先進的管理理念進行制度化,將其落實到真實的各類法規和制度中,轉化為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切實可行的依據,便于具體的操作,這樣在進行社會管理工作時,會更加有據可循,會提高管理的效率。

三、社會管理創新的主要內容

1.理順管理各方的關系

當前,參與到社會管理工作中的部門較多,管理的權限還存在許多交叉重疊的部分,這種情況下就會增加矛盾糾紛,使得管理工作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讓群眾感覺到政府部門辦事效率較低,因此,要理順社會管理各方的關系,明確各方主體在社會管理中的定位。首先要堅持黨和政府的主體地位,即使進行社會自治管理的方法,也要以黨和政府的管理為基礎,同時要強調政府公共財政的更多投入,扶持社會自治、自律組織的發展,充分發揮各種社會組織和公民個人的作用,使得管理的效率提高。

2.提升管理效率

在社會管理創新工作中,要嚴格以行政權利為導向,使得管理工作不超出行政法的范圍,尊重和保障社會組織和個人的權利和自由,加強社會服務體制的建設,提升社會管理和服務的水平,消除社會排斥,推動社會的融合。

3.加強民生建設

社會管理的對象是人民,人民是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要加強對民生的保護和扶持,這不僅是我國政府的職能要求,同時也是政府行政必須優先實現的基本職能,只有解決了群眾的問題,才能減少矛盾糾紛的發生,政府既要承擔起直接提供各類服務的職責,又要善于借助其所掌握的權力、權威和信息、資源,調動社會各界的積極性,使其參與解決民生問題。

四、社會管理創新的重點實施策略

1.解決人口問題

目前,我國的流動人口數量較多,這種情況下,使得社會管理的難度較大,社會管理經常處于被動和無序的狀態。在創新工作中,要公平的對待流動人口,切實保護流動人口的合法權益,在就業、居住、就醫、子女教育等環節進行幫助和扶持,減少他們的困難,積極穩妥地推進戶籍管理制度的改革,實現城鄉一體化和服務全覆蓋的人口互動管理模式,疏堵有機結合,使流動人口能夠全面參與并真正融入當地社會生活,變流動為活力,從根本上解決流動人口不穩定和不和諧等問題。

2.加強特殊人群的管理

在社會中還有許多特殊人群,他們包括服刑在教人員、刑釋解教人員、社會閑散人員等,而且青少年在其中的比例也非常高,對待這部分人群,要建立更加完善的管理機制,充分發揮基層組織和社會組織的積極作用,推動教育改造與安置幫教工作雙延伸。對特殊人群的管理,要有良好的措施、有先進的方法、有完善的體系,應在有利于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促進他們的發展上下功夫,幫助他們盡快融入社會,從根本上化解社會矛盾。

3.加強重點區域的管理

我國的許多城市正處在改革的過程中,一些城中村的居民逐漸成為市民,他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但是,還有一部分城中村的居民還沒有改變,他們的生活水平仍然較差,其中的矛盾問題也比較突出,對待城中村、城鄉結合部等特殊的地區,要進行合理的規劃設計,改善當地群眾的生活環境,健全基層管理組織、延伸公共服務的觸角,切實處理好整治、服務、管理和發展的相互關系,完善長效機制,突出指導服務理念。

五、總結

總之,在社會管理的工作中,往往會面臨較多的困難,陳舊的管理機制無法應對新的問題,因此,要適時的進行社會管理創新,在行政法的范圍內,探索新的管理機制,提高管理的效率,而且我國正處在深化改革的潮流中,探索社會管理創新也符合當前的局勢,政府及相關部門要積極開展此項工作,讓社會管理更加有效。

猜你喜歡
社會管理行政法創新
行政法上之不利類推禁止*——以一起登記收費案為例
行政法上的雙重尊重
《行政法論叢》稿約
巴西行政法500年
行政法治視野中的社會管理創新
社會管理創新過程中基層政府責任建設問題探討
馬克思的管理思想對加強中國社會管理的啟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