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代城市綜合管理形成的背景分析

2016-11-30 13:36王茜茜
職工法律天地·下半月 2016年10期
關鍵詞:產生影響因素

王茜茜

摘 要:城市綜合管理在市容維護,環境保持,道路疏通,小商販經營管理等方面作出了積極貢獻:既提高了執法效率,又通過規范小商販的經營行為使之更好的生存。如何充分發揮該種管理形式的作用,首先需要從其特殊社會背景去分析影響它產生的因素:經濟、人口、政治體制改革。

關鍵詞:城管制度;產生;影響因素

城市綜合管理既加強了各專業執法之間的協調和配合程度,提高了執法效率,又通過規范小商販的經營行為使之更好的生存。毋庸置疑,城市綜合管理在城市管理中發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在實際的城市綜合管理中,執法人員的暴力執法和百姓的暴力抗法屢見不鮮,如何更好的發揮這種管理形式的作用,首先需要了解它的產生背景,本文通過從經濟、人口變化、政治體制改革因素,分析當代城市綜合管理的形成。

1經濟因素

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政府對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進行反思,意識到在國民經濟發展過程中所存在的產業結構失調,人民生活改善緩慢,經濟增長缺乏活力等問題。在這一背景下,1981年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了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了發展國民經濟十條方針,要求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逐步實行集約型經濟增長方式。這一報告的提出,使得中國的經濟逐步活躍起來。隨之而來的是城市管理中隱藏的大量問題。下面進行詳細述論。

1.1非公有制經濟崛起所帶來的問題

改革開放以來,對非公有制經濟的認識,經歷了從“公有制經濟的有益補充”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非公制經濟的活躍,個體從業人員從1978年的14萬人發展到1982年的319.7萬人,再到1986年底的1211.1萬人;到1996年底,私營企業已經發展到81.9萬戶,從業人員達1771.1萬人,個體經濟創稅收入達397.8億元。在這一過程中,無論是從基本經濟制度上還是黨的政策上,非公有制經濟的地位日益顯著,其特有的效率性、活躍性、創新性、靈活性等為社會創造了大量財富,極大的豐富了人民的物質,這些特色使其日益成為國民經濟的新的增長點。與此同時,基本經濟制度的變化調整,社會勞動分工的日益精細,就業多元化趨勢日益明顯,非公有制經濟的從業隊伍日益壯大。但傳統的城市管理體制的滯后性,無法解決城市建設出現的新問題,這與落后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的公共服務,日益擁擠的城市交通一起,成為制約城市進一步發展的因素。探索新的城市綜合管理模式成為城市綜合管理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

1.2城鎮化建設過程中所面臨的問題

城市往往代表著一個地區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繁榮程度,而一個地區的城鎮化水平則體現著這一地區發展的程度和水平。改革開放后,城鎮化進程越來越快。但隱藏在城鎮化過程中的問題逐漸浮現,例如交通擁擠,土地、水、高技能勞動力短缺和服務成本提高等。在這幾個問題中,其中最為突出的就是住房問題,尤其是大量進城務工人員的住房問題。在經濟適用房、廉租房等經濟保障性住房供給嚴重不足的現實情況下,私自搭建或拓寬住房便成為解決住房問題的一種方法。但這種方法嚴重影響了市容景觀,加重道路擁擠問題,帶來一定的安全隱患。

2人口增長因素

大量民工涌入城市是我國城市化發展中所必然經歷的過程。城市所具有的便捷的交通,較多的就業機會,較好的學習環境,較高的醫療條件等吸引著廣大農民。改革開放后,城市規模不斷擴大,創造出了大量的工作機會,同時,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行,農業機械化程度的提高,解放出大批農村剩余勞動力,使得大量農村人口涌進城市。大量農村人口的涌入,一方面促進了城市人口數量的增多,城鎮規模的進一步擴大,城市經濟的繁榮;另一方面引起城市的基礎設施嚴重超負荷,交通更加擁擠,環境污染更加嚴重等問題。面臨著這一情況,傳統的城市管理模式遠遠落后于城鎮經濟、規模的發展,制約著城市繁榮發展,改革傳統城市管理模式,探索出一條中國特色城市管理模式刻不容緩。

3政治體制改革因素

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政治體制改革開始起步:逐步改變與生產力不相適應的生產關系,改變與經濟基礎不相適應的上層建筑,改變一切不適應的管理、活動和思想方式,這些為城市綜合管理的出現提供了政治依據。在全面的政治改革中,改變政府工作機制,在保證政府機構設置的科學性和整體性的前提下,改變綜合部門的工作方式,提高政府對宏觀經濟活動的調節控制能力,在保證中央政策執行力的前提下,逐步厘清中央與地方的關系,是當務之急。這些改變為城市綜合行政管理的出現提供了政策性支撐。

《行政法》、《行政處罰法》、《行政許可法》等相關行政類法律法規,并未對城市綜合管理的設置作出明確規定,但是它的出現,是獨特社會背景的產物。盡管中國的城市管理制度仍存在一些問題,但它在提高行政集中整治的效率,在城市管理和社會公共服務等方面發揮的積極作用是不能否認的,在我國現代化建設中作出的貢獻是值得肯定的。

參考文獻:

[1]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六十三號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1996年

[2]國務院法制辦,《關于進一步推進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工作的決定》,2002年

[3]江凌、張水海:《相對集中處罰權制度:發展歷程、實施情況與基本經驗——城管執法體制改革12年回顧》,《行政法學研究》2008年第4期

[4]劉書?。骸冻鞘泄芾砭C合執法可行性分析及其對策》,《憲法學、行政法學》2002年第6期

[5]雷新明:《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的理性評價》,《南都學壇》(人文社會科學學報)2003年第6期

[6]趙德關:《城市管理綜合執法的現狀及展望》,《城市管理》2005年第3期

[7]王海光:《旋轉的歷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8]陳述:《中華人民共和國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9張世飛:《中國當代社會史(第四卷,第五卷)》,張靜如主編,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

[10]張偉瑄、劉五一:《共和國風云四十年(下)》,肖星主編,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0年

猜你喜歡
產生影響因素
瀝青路面攤鋪離析的產生與控制
淺析對歐洲中世紀大學學位制度的認識
中學跨欄跑教學中恐懼心理的產生及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