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激發小學數學課堂學生學習興趣

2016-11-30 21:05張蕾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6年10期
關鍵詞:興趣優化數學

張蕾

【摘 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生對數學的迷戀往往也是從興趣開始的。如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利用所學知識的魅力,激發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達到樂學的境界。

【關鍵詞】數學;興趣;優化;設置懸念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生對數學的迷戀往往也是從興趣開始的。如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利用所學知識的魅力,激發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達到樂學的境界.這是值得我們每位數學教師不斷研究和探討的一個問題。那么,在農村數學教學中沒有普及多媒體教學條件的前提下,應該采取怎樣的教學策略,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呢?下面結合我所學專業及教學實踐談點兒體會:

一、關愛學生,激發數學學習興趣

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對一門學科的興趣往往是從這一學科的老師開始的。如果學生喜歡該學科的任課老師,那么他也會對這一學科產生興趣和學習動機。所以我們數學老師,要充分利用起這一點,用“愛”來激發和維護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一)生活上關心學生

小學階段的學生很崇拜老師,如果能得到老師的贊揚,或者與老師在課堂之外有所交流、接觸,學生都會表現得很興奮,對這一學科也會表現出很高的興趣。所以我們教師有必要在生活上多關心一下學生,讓學生體會到老師對他們的愛,使他們從中獲得數學學習的動機。

(二)學習上幫助差生

小學生的數學成績,直接影響到了他們的學習興趣。成績好的學生,對數學的興趣會表現得很強烈。而對于那些學習很吃力的差生,則會對數學的興趣表現的越來越消極。所以教師要及時幫助這部分差生彌補數學知識上的缺陷,提高他們的數學成績。我認為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提高他們的數學成績:講課時多注意他們;提供給他們較多的課堂參與機會;對這部分學生的家庭作業和課堂練習及時的檢查講解,存在的知識缺陷及時補救;對學生存在的點滴進步要及時的表揚、鼓勵。這樣從點點滴滴中幫助差生,他們就會逐步轉變,漸漸喜歡上數學,從而提高了自己的數學成績。

二、設計有趣多變的課堂導入

萬事開頭難,精彩的課堂導入,課就成功了一半。學生注意力能迅速集中,如在教學一年級:11―20各數的認識時,我告訴學生:“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位好朋友,只要你們從1數到20就能知道它是誰”,學生們一臉疑惑但又興致勃勃數到了20,老師把這些數字連成了一只兔子,這樣即復習了數序,又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再例如教學“用8的乘法口訣求商”這節課時,我是這樣設計的:(多媒體展示)在愉快的音樂聲中,快樂的動物旅游團一行32個人來到了森林飯店。森林飯店的主人貓咪笑呵呵地告訴導游“:我們飯店里還有5張空桌子,請隨便坐?!睂в魏飪阂宦牸绷耍骸安?張桌子,我們這么多人坐得下嗎?”貓咪一聽也不知該怎么辦好了,它轉向屏幕,向小朋友求救:“聰明的小朋友,我這里每張桌子坐8個人,他們32個人能不能坐得下呢?你能幫我解決這個問題嗎?”。學生展開討論,教師巡視指導。然后交流解題思路,最后指出:可以先算一算32人要坐幾張桌子?算式是:32÷8。這節課,通過有趣的卡通故事引入課題,很好的吸引了學生興趣。

三、把游戲穿插到課堂中,使學生學習興趣更濃厚

孩子的天性就是愛玩,游戲是學生最喜歡的活動形式。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輔以游戲形式的教學手段,讓學生在生活和游戲中感知事物的數量關系,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講“兩位數進位加和退位減的異同”知識點時,我先準備了3個小頭飾,在課堂上選一名平時特別馬虎的學生飾懶洋洋,而平時比較認真的學生飾喜洋洋??呻S意叫一名學生飾村長?!按彘L”先給“懶洋洋”出一道進位加法“36+27”,粗心的“懶洋洋”就把個位相加滿十的小“1”給忘了,結果得數是“53”,“村長”和“懶洋洋”爭論起來,可由喜洋洋來評理。喜洋洋講明白了,用紅粉筆在十位的右下邊標出小“1”的位置。粗心的學生就會記住這個小“1”了。退位減也是用同樣的方法。再如在教學一年級滿十的加法時,開始學生掌握不好,我們做了1棵果樹,上面結滿了五顏六色的果子,每個果子上都有不同的數字,讓學生進行摘果子比賽?;卮饘α?,喜歡的果子就是他的了。學生為了得到更多的果子,你爭我搶地回答。學生的積極性很高,而且在玩的過程中不知不覺的學習了知識。

四、適當的激勵評價,促使學生快樂學習

“說得好”、“說得很有道理”、“講得真精彩”等贊揚和激勵的話加上教師身體語言的交流,就能點燃學生的情感火把,使他們真切地獲得自信與成功的感覺,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和興趣,讓他們愛上數學。對于說錯的學生,也決不能漠然置之,要想方設法減輕學生因發言不好而帶來的心理壓力,并在適當時候再給機會,讓他們嘗試獲得成功的歡樂。激勵評價也可以來自同伴的。和諧的課堂文化不僅需要師生之間的教學相長,還需要同伴之間的取長補短、共同進步。激勵評價還可以來自自我的鼓勵。教師引導學生學習自我評價時,應讓學生明確:首先要肯定長處,不要謙虛;其次要承認差距,不要虛偽,并且要敢于發言,不要保守。

五、鼓勵學生參與學習活動,使學生從“會學”中獲取知識的源泉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古話還是很有道理的。引導學生“會學”,并使學生從“會學”中獲取知識的源泉,從而對數學學習產生極大的興趣。例如:在教學圓的周長計算公式時,教師事先讓學生用硬紙板自畫自剪直徑為10厘米、15厘米、20厘米的圓,并準備好一條帶子和直尺。課堂上,教師按照課本的方法,演示圓在直尺上滾一周,再用直尺量帶子的長度,記下來,最后算一算每個圓一圈的長度分別是它的直徑的幾倍。既要動手量一量、算一算,又要動腦筋想,還要為得數的差異爭得面紅耳赤,然而他們在爭論后醒悟過來,發現規律以后,任憑怎樣算,結果圓的周長總是直徑的3倍多一點,是個無限不循環小數,這時教師便乘勢揭示什么叫圓周率,并告訴學生,早在一千四百多年前,我國古代數學家祖沖之已經推算出圓周率的植在3.1415926至3.1415927之間,這是當時世界上最精確的數據。通過演示、講解和學生自己操作與推導緊密結合,使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輕松地學到了“圓的周長計算公式=圓心直徑×圓周率”的知識。這樣學生不僅加深了對公式的理解,避免了被動地接受,生吞活剝地背公式、記概念,而且活躍了思維。由于學生自己參與獲取知識的全過程,體會到數學學習成功的愉悅感,從而調動了學習數學的積極性,逐步由“樂學到會學再到學會”。

六、創設學習情感,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從兒童心理發展的年齡特征來看,6到12歲的兒童雖然是具體形象思維和抽象邏輯思維發展的重要時期,但卻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而數學卻是一個抽象、系統、邏輯性強的學科,所以對于小學生來說,直接展示給他抽象的數學知識,他們難以接受,以致喪失對數學的興趣。但數學本源于生活,它植根于生活,只要教師善于開發、引導學生觀察生活,根據所學知識,創設生活情境,就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比如,在教學“分數的初步認識”時,利用兩個小朋友分月餅,先平均分給兩個小朋友一人兩個月餅,請其他同學用數字來表示每人分的個數,同學寫“2”。重新平均分給兩個小朋友一人一個月餅,請其他同學用數字來表示每人分的個數,同學寫“1”。重新把一個月餅平均分給兩個小朋友,請其他同學用數字來表示。這時學生開始出現爭議,有同學說“一半”,有同學說“半”等等,形形色色、各種各樣,不知不覺中學生已經進入了學習狀態,激發起了他們學習的興趣。

猜你喜歡
興趣優化數學
超限高層建筑結構設計與優化思考
一道優化題的幾何解法
錯在哪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