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心理學在嬰幼兒家庭護理中的具體應用

2016-11-30 23:37孔祥蘭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6年10期
關鍵詞:自主發展嬰幼兒心理學

孔祥蘭

【摘 要】家庭護理者雖然在生活的衣食住行方面照顧嬰幼兒樣樣精細,可是在現代健康的定義里更注重嬰幼兒的心理變化,本文結合作者實際經驗,通過對嬰幼兒家庭護理中幾個常見現象的分析,得到將心理學具體應用到嬰幼兒家庭護理中,要注意嬰兒期的信任建立和幼兒期的心理自主發展兩個方面。

【關鍵詞】嬰幼兒;心理學;家庭護理者;信任;自主發展

一、前言

在家庭護理中護理嬰幼兒的無論是爸爸媽媽或是爺爺奶奶都會遇到這種情景,當家庭護理者拜托別人暫時照顧一下孩子時,有人就會趁機逗孩子,“寶貝,你的某某走了,他說不要你了,把你送給我了,跟我回家吧,我給你買好多好吃的”;還有這種情景,家庭護理者照顧對世界充滿好奇的嬰幼兒,尤其是看到環境稍微不清潔時,就會很自然的抱過來說“寶貝,這個不能動,用手摸太臟了”,當嬰幼兒看到蝴蝶,剛想跑過去追逐時,護理者又說話了“寶貝,慢點,這樣跑太危險,不要追,我幫你”。這種情景,相信在家庭護理者護理嬰幼兒的時候都遇到過,針對以上情景,作為一名護理專業教師同時又是一個年輕媽媽,很想與大家簡單探討一下心理學在嬰幼兒家庭護理中的具體應用。

二、嬰幼兒的年齡界定

首先說說嬰幼兒年齡階段,每個學說有不同的分類方法,在這里根據艾瑞克森[1]心理社會發展學說,嬰兒期是指0-18個月孩子,幼兒期是指18個月-3歲孩子,那么我說的嬰幼兒期就是0-3歲孩子,這個年齡階段的嬰幼兒大部分還沒有上幼兒園,都由家庭護理者親自護理。

艾瑞克森在年齡分段的同時就已經指出了每個年齡階段的心理社會沖突中心,嬰兒期最大的沖突就是信任對不信任,幼兒期最大的沖突就是自主對羞愧或疑慮[2]。

三、嬰兒期的信任建立

老人有一種說法叫做小孩第一次和誰見面就像誰,這種說法作者認為是有一定道理的,根據艾瑞克森的心理社會發展學說,這種做法其實就是嬰兒與家庭護理者之間建立的信任感,嬰兒剛剛出生面對的是一個全新世界,第一次見面的家庭護理者對嬰兒非常友好,喜歡與嬰兒接觸,在經常的接觸中家庭護理者與嬰兒的信任感就不知不覺建立起來,以后嬰兒與這個家庭護理者接觸的更多,就會更加依賴他,自然就與他有更多的相似之處。

剛剛出生的嬰兒,醫院工作的護士在半個小時內盡量做到早開奶,一方面是為促進乳汁分泌,另一方面是為讓嬰兒與母親早早進行皮膚接觸,通過皮膚與皮膚接觸加之后期不斷母乳喂養,嬰兒就在這種接觸中悄悄的建立良好信任感。

現在比較流行月嫂照顧嬰兒,曾經親眼見過嬰兒在家庭護理者由月嫂轉換為父母時,無論父母做什么,嬰兒都在不??摁[,年輕父母則手忙腳亂,不知所措,這是因為嬰兒最初在與月嫂接觸之中建立起信任感,一旦月嫂離開,家庭護理者轉換為父母,與月嫂比較起來,嬰兒更信任月嫂,嬰兒的這種心理不會表達,表現出來就是不??摁[,針對這種情況,父母從最初與嬰兒的接觸時就該注意與月嫂共同照顧嬰兒,譬如一起幫嬰兒洗澡、一起幫嬰兒換尿布、一起幫嬰兒做撫觸,這些操作的完成過程就是與嬰兒之間的交流,不要認為花錢請月嫂,就把所有嬰兒的事情都推給月嫂去做,在身體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盡量與月嫂共同照顧嬰兒,這樣信任感才能在嬰兒與月嫂和父母之間共同建立,一旦月嫂離開嬰兒還可以在父母那里尋找到信任感,尋找到安全感。這就是最簡單的心理學在嬰兒家庭護理中的具體應用。

四、幼兒期的心理自主發展

走是一種本能,一歲左右的幼兒最大的發展就是走,為了探索新的感興趣的物質,她們不得已學會了走,正爬著的孩子,這時候沿著沙發或臺階往前尋找新的感興趣的物質,在快要站起來走時,家庭護理者就說孩子危險,不要爬或不要站,順勢就把幼兒抱下來,伴隨著嬰兒期的信任,幼兒相信這是危險的,這時候幼兒探索的好奇心被打破,伴隨好奇心而發展的走也順勢被護理者打破,這也是為什么在孩子本該自己學走的時候,很多家庭護理者用學步車或者整天辛辛苦苦的架著,讓幼兒被迫學走,其實走本來就是孩子的一種本能,不用專門學習。

這種情景家庭護理者如果能很好應用心理學,就會換種方式來疼愛幼兒,應該結合幼兒心理特點把這種本能還給幼兒,讓幼兒自主發展,現在要做的就是提供給幼兒自己做決定的機會,鼓勵幼兒探索,同時做好安全防護工作。首先觀察環境安全程度,如果環境安全,家庭護理者就應該讓幼兒自由探索,如果感覺環境不安全就在旁邊做好防護措施,萬一摔下來讓幼兒摔在你的懷里或者墊子上,這樣就能在不打破幼兒探索的好奇心同時保護幼兒一切本能的自主發展。

家庭護理者也不能過度保護幼兒,如果總認為幼兒小或者操心幼兒做事情慢,處處替代的話,幼兒的獨立性就不能很好發展。譬如吃飯,家庭護理者就要學會等待,幼兒吃飯慢并且有時候為了把勺子送到嘴里,食物撒的桌子上地上到處都是,家庭護理者這時就不要訓誡幼兒浪費或看著幼兒吃力就幫助幼兒吃飯,要耐心等待幼兒自己把飯吃掉,這對幼兒來說是一種很大的挑戰,也是一個很大的獨立過程。譬如穿衣,穿衣不整齊,鞋子反穿著,帽子反戴著,家庭護理者要等待要鼓勵,不要說你看你都穿反了,我來吧,要等待幼兒有一天自己能穿整齊穿正,這是幼兒成長的必經路,任何一個人都不能拔苗助長或者包辦,因為不能包辦一輩子,有很多事情從小就應該讓幼兒親身去體驗,只有很好體驗,才能得到很好發展,作為一名家庭護理者,必須得陪著幼兒慢慢體驗,在這個處處講究體驗的社會里,我們也應該把體驗機會還給幼兒,讓幼兒在體驗過程中逐漸形成健康健全心理,為青少年期健全心理的發展打下夯實基礎。

五、結論

第一種情景,如果家庭護理者能很好應用心理學知識,家庭護理者就會拒絕別人對嬰幼兒的挑逗然后很認真的告訴嬰幼兒,別管發生什么事情都不會拋棄嬰幼兒,這樣就會給嬰幼兒一個很好信任感。

第二種情景,家庭護理者能很好應用心理學知識,就不會輕易打斷嬰幼兒,手臟可以再洗,探索心被打破,就不會再連接,所以家庭護理者做好安全防范措施的同時可以與嬰幼兒一起去追逐蝴蝶,為嬰幼兒心理自主發展提供一個很好的平臺。

結合心理學針對以上實例分析得到以下結論:嬰幼兒從一出生就是一個獨立個體,我們要遵循嬰幼兒心理發展規律,注重嬰兒期信任建立和幼兒期心理自主發展,把嬰幼兒當做一個平等個體去對待,根據嬰幼兒心理特點把心理學知識應用到具體的家庭護理之中。

參考文獻:

[1]高鳳,張寶琴.兒科護理學.第三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5

[2]車啟芬.幼兒衛生保健.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6

猜你喜歡
自主發展嬰幼兒心理學
護理嬰幼兒五不宜
爆笑心理學
爆笑心理學
爆笑心理學
爆笑心理學
逆境商 從嬰幼兒開始培養
隔姜灸治療嬰幼兒嘔吐60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