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忌讀書不多而想太多

2016-12-01 09:10葉志敏
閱讀時代 2016年2期
關鍵詞:無知者同學聚會楊絳

葉志敏

忌讀書不多而想太多

葉志敏

有一個人高中快畢業的時候,給楊絳先生寫了一封長信,表達了自己的仰慕之情以及自己的一些人生困惑。楊絳先生回信了,除了寒暄和一些鼓勵晚輩的句子外,信里其實只寫了一句話,誠懇而不客氣:“你的問題主要在于讀書不多而想得太多”。

我想先生在這里所說的“讀書不多而想得太多”,“多”的應該是不切實際的想法。但凡讀書少,想得多,可能算一種膚淺的看法。無知者,常常無畏。不觸書頁,卻慨嘆“紙上得來終覺淺”;不知究里,卻膽敢“下筆千言一揮而就”,殊不知離題萬里。

前些日子《人民日報》刊發《讀書到底有沒有用?》一文,寫得通俗易懂,說理自然有據。人家的結論,很有見地:書籍的好處在于,囿于現實,你身邊是不可能結識像書里那么多優秀的人的,因為有些寫書的人已經死了,唯有思想流傳了下來。人家的感悟,足以反思生活的真實:我在同學聚會的時候,從來沒有誰跟我談過電影、音樂、書籍,從來就是“買房了嗎”、“買車了嗎”、“小孩子多大了”三件套,討論完這些問題,聚會差不多也散了。

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敝v的是學習與思考的辯證關系,是一種調動眼、口、心(腦)“三到”的學習方法。若是放棄寶貴的先賢學者思想文化學術財富,而自以為是地升天入地思考,確乎應歸入胡思亂想之列。但看那些經不起推敲的所謂“思考”,便可以判斷他的來龍去脈。有時,如果用思考來言之,倒是給了其極大的面子,本質上還是死要面子、瞎胡鬧。

楊絳先生對于讀書還說了一句話:有些人之所以不斷成長,就絕對是有一種堅持下去的力量。好讀書,肯下功夫,不僅讀,還做筆記。人要成長,背后的努力與積累一定數倍于普通人。所以,關鍵還在于自己。按先生的指導,我們不妨再回顧一下荀子《勸學》中的“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p>

猜你喜歡
無知者同學聚會楊絳
智珠2則
選擇
春節高中同學聚會
最短的情書
最短的情書
老同學聚會
楊絳:高雅如蘭 靜若止水
人可以不博學,但決不能無知
同學聚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