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班幼兒數學區域活動要體現“生活化”

2016-12-01 13:55張巧玲
考試周刊 2016年89期
關鍵詞:小班幼兒區域活動生活化

張巧玲

摘 要: 在幼兒的一日活動中,區域活動占了主要部分,小班幼兒由于剛進幼兒園,開始學習生活,因此,生活化的環境和內容對于他們來說才有親切感。小班幼兒數學區域活動材料投放要源于生活;數學區域活動內容要緊扣生活;數學區域活動場景要再現生活。生活化的數學區域活動能把理想和實際有效地融合在一起,讓幼兒在區域活動中感悟美好快樂的現實生活。

關鍵詞: 小班幼兒 區域活動 生活化

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理念的核心是倡導教育的生活化。確實如此,如果教育離開了生活的本源,就失去了意義。小班幼兒由于剛進幼兒園,開始學習生活,因此,生活化的環境和內容對于他們來說有親切感。在幼兒的一日數學活動中,區域活動占了主要部分,因此,開展生活化的數學區域活動是十分重要的,這樣才能有效地促進幼兒在數學活動過程中智力的發展與能力的提高。那么,應該如何讓小班幼兒數學區域活動呈現生活化氣息呢?小班幼兒數學區域活動材料投放要源于生活;數學區域活動內容要緊扣生活;數學區域活動場景要再現生活。生活化的數學區域活動能把理想和實際有效融合在一起,讓幼兒在區域活動中感悟美好快樂的現實生活。

一、數學區域活動材料投放源于生活

《幼兒園教育綱要》指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泵绹鸫髮W的心理學家懷特認為,在促進幼兒早期教育方面,最有效的做法是創造良好的環境。小班幼兒環境不是隨意裝飾作品的粘貼,也不是硬件設備的堆砌,而是教育者根據生活化教育目標,著眼于幼兒身心發展的需要而精心創設的教育平臺,要緊貼小班幼兒的生活。數學區域活動材料的生活化,一方面要從幼兒的興趣和需要出發,盡可能多提供有較強操作性、趣味性、可變性的數學材料。另一方面要圍繞教學目標,提供多樣性的玩教具供幼兒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進行探索與學習。

(一)投放有利于小班幼兒數感發展的材料

培養小班幼兒的數感是幼兒數學教育的主要目標。小班幼兒數感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數學材料的作用是十分有效的。因此,要在區域內投放有利于小班幼兒數感發展的材料。

例如,可以在區域內投放“1~5”各數的認識的圖片資料,在每一張圖片資料中,物體的數量與相應的數字對應,這樣,就能夠讓小班幼兒在數數過程中感知“1~5”各個數。還可以投放小棒、小石頭等,引導幼兒在數這一些小棒、小石頭的過程中逐步對“1~5”各數進行認識。這樣,通過有效的生活化材料就能夠為幼兒的數感培養奠定基礎。

(二)投放有利于小班幼兒空間觀念發展的材料

數與形是數學的兩種重要形式,在小班幼兒數學教育中,培養他們的空間觀念是十分重要的。對于小班幼兒來說,認知物體的形狀及位置關系是形成空間觀念的第一步。因此,要在區域內投放有利于小班幼兒空間觀念發展的材料。

例如,在小班幼兒數學活動區域中,提供給小班幼兒的操作材料應該是幼兒熟悉、喜歡的物品。如,果凍盒(長方體)、薯片筒(圓柱體)、積木(正方體)、各種各樣的球(球體)。通過對這一些生活化材料的加工,就能夠有效地成為小班幼兒認識物體形狀的有效材料。還可以把這一些材料放在一個柜子的不同位置,這樣就能夠讓小班幼兒進行上下、里外空間方位的認識。實踐證明,幼兒在操作這些材料的過程中,可漸漸學會關注、探究藏在生活中的數學,培養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二、數學區域活動內容緊扣生活

小班幼兒在一日活動中,感受最多、最深刻的就是生活。因此,小班幼兒的數學區域活動內容要充分體現生活化,這樣才能讓小班幼兒具有親切感與親近感,才能有效激發幼兒對數學的熱愛,在區域活動中充分感受生活化的數學氣息。

1.選取貼近小班幼兒自身生活的區域數學活動內容。小班幼兒對于自己往往具有一定的好奇感,他們往往會很想認識自己、了解自己,自身生活是小班幼兒生活最密切的內容。因此,要選取貼近小班幼兒自身生活的區域活動內容。

例如,在小班幼兒的區域數學學習中,教師可以引導小班幼兒數一數自己身上的眼睛、耳朵、手指頭等的數量。這樣他們就能夠在這個過程中充分感受到數學知識在人身體上的存在性,從而產生學好數學的強烈情感。

2.選取貼近小班幼兒家庭生活的數學區域活動內容。家庭生活是小班幼兒生活的主要環境,也是他們最感覺有安全感與親密感的環境。根據小班幼兒的這一特性,要善于選取貼近小班幼兒家庭生活的數學區域活動內容。

例如,在數學區域活動中,教師可以組織幼兒說一說“我家幾口人”、“我家的門牌號碼”、“爸爸媽媽的手機號碼”,等等。利用這一些貼近小班幼兒家庭生活的數學學習內容,有效地激發他們的數學學習興趣。并且,在這個過程中有效地引導小班幼兒感知、體驗并理解數字的意義。

3.選取貼近小班幼兒社區生活的數學區域活動內容。社區生活是小班幼兒生活的外部環境,也是他們和爸爸媽媽經常出入的生活環境,培養幼兒的社會性是幼兒教育的重要目標與內容。因此,要選取貼近小班幼兒社區生活的區域活動內容,促進小班幼兒的社會化成長。

三、數學區域活動場景再現生活

要使小班幼兒樂學、喜歡學,教師創設的區域活動就必須貼近幼兒的生活實際場景,通過創設的生活片段、生活場景,再現幼兒的生活,吸引幼兒,激發他們的興趣,從而發揮其主體作用。

1.游戲場景的生活化。在幼兒教育中,游戲是作為教育的一部分而存在的,很多游戲都是專為幼兒教育而設計的。同時,由于幼兒“喜玩”的天性,他們始終對游戲充滿興趣和好奇。因此,將幼兒數學教育融入游戲之中,無疑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手段。

例如,在小班幼兒數學區域活動中,可以組織小班幼兒開展“逛超市”的模擬化活動情境,讓小班幼兒扮演顧客到超市進行自主購物,這樣,小班幼兒就能夠在這個過程中進行相關的加減法練習,并且在這個過程中能夠有效地培養他們與人交往的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從而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社會化成長。

通過將數學教育融入幼兒喜聞樂見的生活游戲中,不僅大大提高了幼兒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而且讓幼兒更加深刻學到了正確的數學知識,讓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游戲活動中養成了良好的個性和品質。

2.實踐場景生活化。幼兒處于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啟蒙階段,數學教育是幼兒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直接告訴他們什么是數學不利于他們的理解。因此,教師要將數學這一抽象的概念滲透到孩子的實踐活動中,讓他們通過實踐體會和理解禮儀的真諦。

例如,每一位小班幼兒對到超市購物是十分感興趣的。因此,在區域活動內可以為他們創設這樣真實的活動情境。在小班創設“叮當小超市”區角,幼兒識認不同面值的紙幣;通過讀、認商品的標價學習購物的方法;通過收銀、找零等環節練習加減法;通過理貨、采購來練習歸類整理;超市還設有“‘5元商品區”,巧妙地把數字“5”與購物游戲聯系了起來,體現得更生活化,同時讓數字5成了整個活動的核心。區角還創建了“自助銀行”,通過“取”的過程來學習5以內的物體數量。這樣的活動環節來自幼兒的已有經驗,幼兒可以把經驗提煉為數學觀念,改善認知結構。

通過親身實踐和體驗,他們能更加清晰地明白為什么要這樣做,這樣做為什么是對的,以后我還要這樣做,真正培養小班幼兒的良好禮儀。

總之,區域活動的生活化,是促進小班幼兒快速適應幼兒園生活的重要途徑。我們要以幼兒的自身生活、家庭生活與社區生活為基礎,引導小學生在區域內開展生活化的活動,這樣就能夠有效地促進小班幼兒表達能力與交往能力的提高。讓小班幼兒數學區域活動呈現生活化氣息是十分重要的,這樣才能有效地拉近小班幼兒在園內活動中與生活的距離,才能有效地體現幼兒教育生活化的教學理念。生活化的數學區域活動能把理想和實際有效地融合起來,讓幼兒在數學區域活動中感悟美好快樂的現實生活。

參考文獻:

[1]王新瑤.拓展幼兒區域活動的三度空間.中國校外教育,2014,(07).

[2]董英姿.幼兒活動教學三策略.課程教育研究,2014,(03).

[3]黃人頌.學前教育學參考資料.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

[4][瑞士]皮亞杰.兒童的心理發展.山東教育出版社,1982.

本文系福建省特殊教育和學前教育教師研究課題《幼兒數學活動生活化實踐研究》(立項批準號:XQJY20140403074)階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歡
小班幼兒區域活動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寫作教學實踐
如何讓數學教學生活化
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初探
如何將數學知識生活化
淺談幼兒區域活動的指導與評價
區域活動中材料投放與幼兒的主動發展研究
品三口而知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