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現實性遇到語文味:2016年高考語文全國Ⅰ卷評析

2016-12-01 01:15唐金龍
語文教學之友 2016年11期
關鍵詞:現實性語文味

摘要:安徽高考在經歷自主命題之后,又重新歸于全國卷。作為回歸第一卷,既有與安徽高考卷關聯之處,又體現出鮮明的全國卷特征?,F實性、語文味、學科特點的充分體現,是今年語文卷的最大亮點。當然也有遺憾之處,主要在于題型設計的高度模板化,這是需要改進的地方。

關鍵詞:現實性;語文味;全國高考

2016年全國高考語文Ⅰ卷現實性強,語文味足。當現實性遇到語文味的時候,考試的本質內涵才能得以體現。本分析基于安徽省首次重新使用全國卷的感受。

一、現實性的充分體現

語文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作為一個口號是遠遠不夠的,必須體現在實際執行層面。作為高考的固化因素,是最切實的體現方式。

一是語言材料的現實關照。設題的材料具有較強的現實性,比如第14小題的語病材料,從創新創業到新能源汽車再到互聯網都是現實性十足的。在選考的小說與人物傳記之中,也強烈滲透著現實色彩,這是最語文的征兆。六安爺的“過癮”,不光是動作習慣,更是心理依賴,是生活習慣?!颁z”作為農具,標志著農業文明,隨著時代的變遷,三農問題越發顯得突出,即便不被工業侵蝕,農業也會產業化、集約化。小農耕作方式必定要退出歷史舞臺。在這個層面上閱讀理解,會引發學生對現實的深度思考。

二是表達的現實關照。第17小題關于“中華文化體驗”的表述,將傳統與現實融為一體。特別要說的作文,這是表達的重中之重。

用漫畫作材料,讓考生就事論事,發表看法。有專家指出這一形式叫任務趨動型。漫畫中的內容,是當下現實問題的一個側面,對孩子的獎懲只有一個標準,那就是分數。這是孩子之痛,也是教師之痛、家長之痛,更是社會之痛。

比較去年的作文題,同樣是就事論事。在形式上把文字變成了漫畫,但實質是一樣的。兩相比較,今年的作文題則遠不如去年。

去年的作文題是分別給父親、孩子或警察寫信。這一任務趨動,指向現實的廣度與深度都是強大的。首先是書信這一形式,當下感覺人們已經不知道要寫信了,這一傳統的應用文真的不應該消逝。

交通文明是現代人最需要具備的品質。在當下公民的交通素養還沒有達到一定水準的時候,我們已經進入汽車時代了,科技的發展遠遠跑在我們前面,而缺失的文明交通素養成為社會和諧的重大隱患。對“父親”這樣的交通參與者,對他有要求是必須的。再說了,父親在孩子面前要成為榜樣,同時也要盡一個公民的責任。

作為孩子,當父親違法的時候,不是考慮聽家長話,而是站在公正客觀科學的立場,這似乎不是好孩子應該做的,甚至還有點“不孝”,但這正是一個好孩子的榜樣。對怎樣做才是好孩子的討論,有助于考生明辨是非。

對警察也同樣具有挑戰性。他處理的不是家事,公權力對家庭內部事務的介入,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交通違法,不是家務事而是社會事。警察不能認為孩子反映家長是家務矛盾。

如此來說,去年的作文表達關乎的現實面廣,考生表述的余地大。而今年的作文絕大多數的考生都會圍繞學生考試的成績來說事,無外乎就是成績好被獎賞,成績差了被責罵,進而呼吁家長、社會不能僅以分數來作為獎懲的唯一標準。不管怎么說,話題都圍繞這狹小的層面,缺乏社會面的其他維度,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考生表達的現實關照度。

二、語文味的充分體現

國考應充分體現語文味,才能有效引導學生學好語文,領會祖國語言文字的魅力,從而讓我們繼承中國人的文化基因,有思想有靈魂。

以文言文考查為例。安徽高考分別是文言實詞考一題,文言虛詞考一題,文段整體理解考一題,然后就是兩句翻譯。這樣設題相對全國卷來說,則幼稚多了。因為考查文言實詞虛詞可以與翻譯合并,翻譯的句子中重點實詞虛詞,還有文言句式、詞類活用等都可以得到體現。

全國卷中的句讀考查則充分體現了語文本質要求。對大多數國人來說,多數時候不需要對文言文有精準的字斟句酌,只需要了解大意即可。只要大致明曉停頓,也基本上會知道語段要表達的意思。所以考查句讀才是真正的考查。

還有就是文化常識。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重要的信息就存儲在文化常識中,熟悉一點,我們對傳統文化的繼承會順暢一點。

全國卷堅守語文本色,在閱讀材料文本的選擇上顧及文化傳統,與語文有相當的關聯度。今年對甲骨文的考查,透過文字讓考生感受歷史文化的真實感,是十分高明的。

語文味的體現重在兩個大閱讀的選擇上。早些年,多數考生選考的都是人物傳記,而不選擇小說,認為小說難而人物傳記容易。其實,在語文視角下,兩者之間不存在選擇性,只有考生的個人偏好而已。

五選二的整體理解,選考是相等的。小說閱讀理解的第(2)小題,要考生說出“鋤”的寓意,這要求考生能夠分析出小說要素所承載的內核,從人物、環境、情節、主題等方面概括就可以了。而人物傳記的第(2)小題則明確要求考生結合材料簡要概括,也就是要羅列出傳主“標志性年份”所表述的內容。小說考查第(3)小題涉及到語言分析,而傳記第(3)小題仍然是如此。而第(4)小題的考查也幾乎相當,是就文本的主題作探討。這樣說來,選考也是在文學框架下的選擇,而不是語文之外的添加。

三、學科特點的充分體現

當現實性遇到語文味之后,重要的支點是體現語文學科特點。否則,語文就不是語文了。主要體現在如下方面。

一是問題的切口要小??荚囅鄬σ笥锌陀^的評價標準,最大可能的在肯定主觀意志的同時保持客觀公正。那么設置問題的切口就要小點,以防止過寬的解讀而推動客觀的評價標準。像第(10)小題的名篇名句默寫,安徽卷考試就是機械的上句對下句,這是典型的死記硬背,不足多談。全國卷則完全改變了這一考查形式,變為理解型默寫,這就要求考生對詩文有整體理解,在知其所以然的基礎上知其然。隨之而來的問題就是,設置背景性提示語時一定要切口小,讓考生準確找到對應句子。今年的全國Ⅰ卷比往年又有進步,設置提示語時具體精準。第(1)題回答蚯蚓堅強專一的表現是具體的,第(2)題對當下的形勢分析判斷是具體的。這樣考查,就是考查對名句的掌握程度,包括一些較為冷僻的字。

古詩詞鑒賞更是如此。如果切口大,則主觀性會太強而影響分數的認定。第(8)小題具體問四句話描寫的是什么景,為什么要這樣寫景,這樣就有抓手了。第(9)小題具體到典故的運用及其表達的情感,同樣是小切口設問。

二是思維品質的考查能夠充分體現。除作文外,語文考試在其他方面也要體現對思維品質的考查。第17題,圖文轉換?,F在是讀圖時代,許多文字性表達都通過圖表直觀簡明表達了,而將圖表內容轉化為文字表達,考查的正是思維品質。簡潔、精確、流暢且合乎邏輯的文字表達,看似容易,實則不易。第16題,語段之中的三處填空,要求考生必須理清整個語段的內在邏輯關系。找到空白處的三句與其前后的關聯點,第一處根據后面的內容,在不同的溶液中會有不同的顏色變化,正是花青素的PH值在發生不同的變化。第二處后面的比如是就時間來說的,從清晨到之后到最后。第三處是分析變化的原因。三處指向都十分明確,在或前或后的文字中都有對應點。

三是變換考查方式??扇牲c的是第15題,以往都是以排序形式考查語言表達的邏輯性。而今年考查虛詞特別是關聯詞的運用,則切中要害?,F在的學生語言表達松散乏力,軟綿綿的沒有力感,就是缺少強大的邏輯力量,根本在于不會使用關聯詞進行多重表達。關聯詞的考查,在一定程度中有糾偏的效果,也最大化地體現了語文學科特點。

病句辨析要求表達合乎語法、合乎邏輯。而成語作為祖國語言的活化石,進行運用層面的考查也是語文學科特點必須要堅守的。

總之,當現實性遇到語文味之后,全國Ⅰ卷無論是考試的選拔性,語文教學的指向性,都體現充分。

四、難免遺憾

點贊之余還是有點遺憾的。教育改革步入深水區,各種沉淀的積弊要在短時間內化解也不是容易的事情。況且,高考關注度高,牽一發而動全身,一點點變化都必須是小心再小心。這是可以理解的。

問題是總歸要找到解決問題的突破口。破除應試加鎖,就是不要固定題型?,F在應試上有那么多的機械訓練,基本上是緣于固定題型造成的,你具體到每一小題考什么知識點,那當然就會有無數解這個點的海量訓練來鞏固提高??忌钠>?,學校的無奈便一下子暴露出來。

考試說明類的文本可以有,但不要具體到題型上,只能是原則性的要求,在知識結構上呈現則可。也許有人會擔心,那樣考生會無所適從,其實沒必要擔心,語文學科的知識結構可以明確,只是在題型上不固定而已。比如說成語運用,可以考這個知識點,至于用什么方式考,是可以推敲的。

如果每年的高考沒有重復的題型,不固定每一小題會考什么點,那么機械式的操練就會減少,而節省的時間可以用來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比如多點課外閱讀,多點興趣小組,多點辯論,多點實踐考察等等。

作者簡介:唐金龍(1963—),男,安徽省巢湖市柘皋中學高級教師,研究方向為文本解讀、作文教學。

猜你喜歡
現實性語文味
淺談小學英語口語能力培養的重要性
小學數學概念形成三部曲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現實性研究
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變”與“不變”
巧創情境,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試析小學語文教學中“語文味”的追尋
讓高中語文課堂充滿濃濃的“語文味”
論如何讓小學語文課堂富有語文味
串一串,語文閱讀更精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