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鐵凝小說中的[火車]意象與時間敘事

2016-12-02 12:54周雪花
文藝爭鳴 2016年9期
關鍵詞:香雪鐵凝現代性

周雪花

地理空間是故事發生之地,也是人物生存之所。鐵凝小說的地域空間極為鮮明,它的北終點是北京——那是她出生和成長的地方,是其母系家族所在地;它的南終點是河北趙縣,是她祖先生長的地方,是其生命之根。而在這兩點之間,是鐵凝曾經生活、工作過的地方,是堆放麥秸垛、棉花垛的鄉間原野,是有著奇山怪石清亮河水的群山,是城市的辦公樓、編輯部。雖然北京與趙縣之間的空間距離并不遙遠,但是京都一省城一鄉村卻代表了中國三種不同的行政、經濟與文化區域,并隨之呈現出空間上的時間性。鄉村的貧困閉塞,省城的緩慢發展,京都的繁華開放,以三級跳的形式在鐵凝的小說中鋪展開來,鋪就出一片開闊的地理與人文地帶,并呈現出各具特色的生存圖景。而將三者連接起來的一個重要的意象就是奔跑在大地上的火車。

一、“火車”意象與現代性敘事

在鐵凝的小說中,奔跑在大地上的“火車”構成了一個主要的意象,并且這一意象貫穿在她文學創作的始終,從20世紀80年代初到21世紀。在鐵凝的小說中,“火車”表現為兩種不同的空間形式,一種是奔跑躍動的載體,一種是相對靜止的居留場所。而對空間的不同選擇,就是對故事時間與敘事時間的選擇?;疖囈运挥趧痈械男螒B,在大地上呼嘯著前行,連接起一個個空間上的點,讓人感知著空間的變化與時間的前行。這時,火車所代表的時間是直線前進的現代性時間?;疖囉忠运撵o態,構成了諸如車廂這樣相對封閉的空間,在這一空間中,積聚起各色人等,上演著人與人之間的故事,人自己內心深處的故事,展現著現代人的生活感受與生命體驗。

在80年代初,鐵凝小說中的火車是動態的,是流動的,是奔跑著的。那呼嘯著前行的姿態是力與美的音符?;疖噺倪h方而來,又向遠方而去,遠方總是帶有某種神秘之感,而通過遠距離的觀望,存留在心中的總是一種關于遠方的想象。因了一份美好的想象,火車也閃爍著一層神秘的光環??梢哉f,此時的火車所承載的是關于城市現代性的想象,而“火車”本身也成了躍動而來的城市。

鐵凝最早為人熟知似乎就是從香雪以及那列在臺兒溝停留一分鐘的火車開始的。在鐵凝的成名作《哦,香雪》中,鐵軌和火車是那樣得動人心弦:

兩根纖細、閃亮的鐵軌延伸過來了。它勇敢地盤旋在山腰,又悄悄地試探著前進,彎彎曲曲,曲曲彎彎,終于繞到臺兒溝腳下,然后鉆進幽暗的隧道,沖向又一道山梁,朝著神秘的遠方奔去。

這一敘述視角是臺兒溝人的視角,對于常年居于大山褶皺中的山里人,鐵軌與火車都是新奇而神秘的,臺兒溝人來看火車,就如同在觀看外面的世界,因此,他們是懷著欣喜之情的,而對鐵軌的描述也就具有了陌生化的效果。對于渴望了解大山之外的山里人來說,遠方是新奇的神秘的,而將遠方運載到眼前的火車則更加神秘。在那個“流動的城市”中,遠方——更具體些說是北京,是一個現代化高度發展的地方,有鳳嬌們羨慕不已代表物質現代化的“發卡、手表、紗巾”,還有讓香雪喜歡的代表著知識與文化現代性的塑料泡沫鉛筆盒。因此,在這遠遠大于一分鐘的敘事時間里,火車成為城市與鄉村兩個空間的對撞點。對撞的結果是,火車播撒下了城市現代化的種子,從而鼓蕩起山里人關于愿望、理想與未來的期冀與想象。

《哦,香雪》敘寫了在車站停留一分鐘的火車,而創作于1984年的小說《不動聲色》卻將故事的場景直接安置在了站臺,站臺上那個被廢棄了的公用廁所——被稱為“大使館”的地方。這個經過改裝的“大使館”是幾個年輕人進行美術創作的場所,同時,也是他們的理想與信念揚帆起航的地方?!盎疖嚒彪m然近在咫尺,卻是一個處于遠觀中的物,那從遠方來又到遠方去的匆匆的車影,使得火車成了一個不斷前進的、奔向光明的象征與隱喻。同時,《不動聲色》不同于《哦,香雪》的地方是,火車不只是關于現代性的想象,而是理想與現實的連接物,它連接著現在與未來,正如小說中寫到的:“奔跑著的還是火車。但火車畢竟是奔跑在大地上?!保ā惰F凝小說集》第206頁,花山文藝出版社1985年版)

在鐵凝創作于80年代初的小說中,雖然有著傳統與現代的碰撞,但火車大都是從明媚的地方來,到明媚的地方去,它不單單是一個靜物,而是一個載體,運載著知識、理想、信念、進步等現代啟蒙思想。而且,在這時,鄉村是一種擁抱的姿態,城市是一種輸送的歡欣,城市與鄉村共同演奏著和諧的樂章,在敘述者“我”看來,火車、峽谷、沙河三者相輔相成,相映成趣,共同構成了自然與人文景觀的美與和諧。

火車依然奔跑在大地上,但是,時代的列車已經發生了變化?;疖嚨囊庀蟀l生改變大概應從《玫瑰門》開始,但是,最明顯的變化應該是在90年代初。在這時,火車已經不再是一種遠距離的觀照和想象,而是一種近距離的接近?;疖嚫嗟乇槐憩F為靜止的空間,那是車廂、候車室等人群聚集、人聲嘈雜之地?;疖囉蓜討B向靜態轉化,它運載的不再是知識與文化等現代性的啟蒙思想,而成了方向不明的載體——沒有起點,也沒有終點,車上坐著的是表情冷漠,彼此隔膜的乘客??梢哉f,這依然是一個現代性的主題敘事,只是啟蒙現代性已經讓位給了存在的現代性。這是鐵凝創作于90年代初的幾篇非現實主義小說中的火車意象,這些作品大都是超時空的小說敘事,表現為主題及敘述手法的荒誕。

《唇裂》就敘寫了這樣一列火車,它從南方的某地而來,要向北方的某地而去,但那又實在不是具體可知的地方,列車是零次車,主人公名“荒”,車廂里滿載了唇裂的乘客,這些都使得這篇小說具有了荒誕的色彩。與《哦,香雪》相似,這也是一列在車站停留的火車,火車車身為綠色油漆,但與“雄壯地噴吐著白霧,撼天動地地轟鳴”著的香雪眼中的火車相比,它是那樣得疲憊與丑陋:“綠色油漆像清水鼻涕,火車狼狽而嚇人,”乘務員也不再是那個“身材高大,頭發烏黑,說一口漂亮的北京話”的“北京話”,而是“蒼白的,哈欠連天”的乘務員。接下來,作者的敘述視角轉向了車廂內,于是,《哦,香雪》中那一群活潑歡快的女孩子也被車廂里沉默不語的乘客所取代,而因了他們的沉默與冷漠,乘客們都變成了唇裂者。在這里,開放的視角轉為封閉的視角,開放的空間轉為封閉的空間,未來的時間轉換為此在的時刻。鐵凝用荒誕的手法表達了對這個變得越來越冷漠的世界的恐慌與不理解。

《我的失蹤》講述“我”要乘坐火車出差,在嘈雜混亂的火車站,裝有八萬塊錢的提包被一個男子搶走了。為了追到錢,“我”尾隨著搶包者而行,經過了幾天的行程,最后終于找回了提包,可我卻無法解釋自己這幾天的行蹤。一切都是那樣的匪夷所思:搶包者并非真的竊賊,我的行程充滿了疑點,在亦真亦幻中表達了我對現代生活的逃離。

《甜蜜的拍打》則把候車室的臟與污穢書寫到了極致,那不僅是環境的污濁,更是利欲熏心者靈魂的污濁。那個只有四歲身高的女子在車站,以“甜蜜的拍打”的形式索取著自己的所需,并且這種索取成了她的生活方式,而且理直氣壯,絲毫沒有羞愧之意。不僅是在車站,而且在鄉間,也能看到這個似曾相識的四歲女性的身影。乘坐鐵獅子普度眾生的文殊菩薩不見了,恍惚間,那個涂抹著廉價頭油,滿頭卷發的四歲女性坐在了鐵獅子上。這種帶有濃重商業氣息的道德敗壞與價值淪喪令人痛心而焦慮。

除了這三篇小說之外,還有《遭遇禮拜八》《世界》等小說。這類超時空的荒誕小說在鐵凝的作品中并不多見,也往往被評論者所忽視。其實,如果我們細細地體味,這些作品雖然帶有某種形式實驗的性質,但是,由于時空的隱匿,情節的淡化,人物外在形象的模糊,反而使人的內心世界得以呈現,并讓我們體味到作者那難以言表的心跡。由這些作品的創作年代可以看出,它們表達了一個共同的主題,那是在商業大潮席卷下的現代人的精神分裂,而此時的火車也成了被欲望所侵蝕的支離破碎的意象。

此后,在全球化進程中,飛機、輪船、轎車等更為現代的交通工具成了鐵凝小說中“火車”的變體,但它們所承載的依然是現代性的想象與體驗。

二、時間倒錯與田園回望

火車連接起的是不同的空間,而在空間變換中人的生活和觀念的變遷則是小說所要表現的重點,那是從封閉走向開放的人的現代性的追求與體驗。而在這追求與體驗中,涌動著一條不變的溪流,規約著鐵凝小說的情感走向,那就是對精神田園的回望。巴赫金曾在《小說中田園詩的時空體》對田園有一個界定:田園詩里時間同空間保持一種特殊的關系;生活及其事件對地點的一種固有的附著性、黏合性,這地點即祖國的山山水水、家鄉的嶺、家鄉的谷、家鄉的田野河流樹木、自家的房屋。田園詩的生活和生活事件,脫離不開祖輩居住過、兒孫也將居住的這一角具體的空間。

在鐵凝的小說中,不僅有田園詩中的家園——故鄉這一具體的生存空間,更為重要的是人類心靈棲息的精神家園。表現為大自然的清新秀美,故園的血脈情深,人與人之間的關懷與撫慰,去除雜草鮮花永在的心靈世界。那是愛,是美,是溫暖,是體貼,是一切高尚的精神品質,正如鐵凝經常談到的“人類精神的健康和內心真正的高貴?!币虼?,在鐵凝對未來進行遙望的現代性敘事中,時時伴隨著的便是對精神田園的回望,在這種回望中,鐵凝小說中的美與善都找到了依托。我們的論述還是從火車,從時間敘事談起。

《哦,香雪》是關于現代性的憧憬的,在臺兒溝停留一分鐘的火車帶給山里孩子無限的想象。為了得到一個塑料泡沫鉛筆盒,香雪勇敢地踏上了火車??墒?,她還是從火車上走了下來,并在返家的途中,有了對家園的重新發現。那是她的家鄉,曾經被忽略了的美麗的家鄉。那里有明凈的月亮,金鈴鐺似的核桃樹葉,母親胸脯般的群山。這是未曾被現代氣息浸染的土地,是大自然純真的美麗,是人的純樸的精神依戀。

《杯水風波》講述的是火車上發生的故事,是人與人之間,更確切地說是城里人與鄉下人之間的故事,是來自鄉下的老人與來自城市的中年婦女和一對去度蜜月的新婚夫婦之間的聚散沖突。在萍水相逢的火車上,由于習俗與觀念的不同,產生了一些矛盾和沖突,而沖突的焦點則是那只用于喝水的杯子。我們既能理解鄉下老人的納悶,“‘一個為什么就不能用?老哥們兒在一起喝酒,不是凈拿一個大碗傳著喝嗎?”,我們也能理解新郎的話“在公共場合借人家的杯子,才是不文明禮貌?!痹谶@種城鄉觀念或說是傳統與現代觀念的碰撞中,作者的情感處于一種充滿張力的矛盾之中。第三人稱的敘述視角似乎掩蓋了作者的主觀判斷,其實不然,在回望性敘事中,作者的價值判斷以隱含的方式表露了出來:老人下車了,火車的座位上留下了一個空白。當我們回望那個空白,才在其他乘客的漠然中,發現了鄉下老人的純樸、熱情、大度與寬容。如果缺乏了這些可貴的品格,就將上演《唇裂》那樣的現代荒誕劇了。

此外,《東山下的風景》中既有火車與沙河相映成趣的和諧,也有著現代與傳統觀念的沖突,當“我”離開村莊時,再一次對它進行回望,它的顏色已經不再如我遙望時的明麗,而是有了些許的暗淡。那是會計媳婦精明的算計在純樸山村制造的不和諧音符,而鐵凝回望到的是“東山人的尊嚴”,那純樸熱情、慷慨大度的傳統品格。雖然在現代社會中它有些過時,但卻是人間不可或缺的一種真摯情感。

在現代性的追求中,鐵凝保持著對于精神田園的探尋,而在現代性的體驗中,詩意的田園更是現代人的一種精神撫慰。

《我的失蹤》與其說是去追趕搶包者,毋寧說是尋找一片精神的凈土,因為在“我”返回城市之后,讓“我”念念不忘的是那曾經去過的綠色的草地,那是“我”回到城市后,對自己曾經去過的地方的回望性敘事,在回望中寄托著作者對詩意田園的尋找。那是遼闊的草地,寧靜的湖水,孔雀藍的天空,清純坦蕩的心跡,這些構成了現代人的田園尋找與精神想象。

除此之外,鐵凝小說中還有一種回望性時間敘事,通過這種敘事,不僅使現在一過去一未來這三種時間結構緊湊,體現出現代小說的敘事技巧,而且現代性背景下的田園回望這一主題更鮮明地呈現在我們面前。

鐵凝小說中的“回望”式時間敘事表現為時間上的倒錯,即敘事從現在開始,然后往回追溯,是現在一過去一現在一未來的敘事時間模式,我們來看其中幾篇極具代表性的敘事時間:

從現在開始后退二十年,嫦娥在離B城一百五十公里外的西部山區種莜麥。

從現在開始后退二十年,佟先生五十歲。那時候全中國稍微識字的人對小說都有好感。(《寂寞嫦娥》)

二十多年前,老宋從北部山區來到這個城市,這個劇團。(《逃跑》)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我應邀去挪威參加一個國際女性文學研討活動。從莫斯科乖火車赴哥本哈根,計劃在哥本哈根換飛機再去奧斯陸。傍晚,我獨自穿過哥本哈根商業街,朝著“美人魚”的海濱走,不想在國空歌劇院門前巧遇齊叔。(《小格拉西莫夫》)

何咪兒今年二十八歲,用這個數字除以二,是她初次戀愛的年齡。(《何咪尋愛記》)

白大省在七十年代初期,當她七八歲的時候,就被胡同里的老人評價為“仁義”。(《永遠有多遠》)。

此外,《玫瑰門》《大浴女》也是類似的時間敘事。

在這些作品中,小說的敘述時間開始于現在,但是作者卻要在小說一開始,就把時間追溯到過去,而這過去的故事往往占據小說三分之二的篇幅,在小說最后的三分之一處,接上“現在”的時間,完成故事的敘述。由此可以看出,鐵凝的敘事體現為一種追溯性敘事,而這種回溯性時間敘事,是對永恒瞬間的時間回放,這種回放在鐵凝的小說中被賦予了重要的意義。在散文《又見香雪》中,鐵凝表達了這一時刻的精彩:

香雪并非從前一個遙遠的故事,并非一個與小玉的“早先”衣束相像的女孩,那本是人類美好天性的表現之一,那本是生命長河中短暫然而的確存在的純凈瞬間。有人類就永遠有那個瞬間,正是那個瞬間使生命有所附麗。

永遠有多遠,我們不得而知,但未來卻可能由歷史來昭示,而歷史是由一個個閃光的瞬間組合而成,而這些閃光的瞬間又構成人生閃光的片段,銘刻在歷史記憶的深處,歷久彌新。因此可以說,這種回望式時間敘事,不單單使得小說情節緊湊,而實在是表現了鐵凝對生命的體察和對人生的感悟。而且愈到后期,這種回溯式時間敘事在鐵凝小說中運用得越來越多,越來越自然順暢。

而且更耐人尋味的是,鐵凝小說的敘述時間開始于現在,追溯于過去,而在小說結尾處,主人公大多在繞了一個圓圈之后,又回到了他們的來處,或者回歸故里,或者回到他們原來的生存狀態,從而構成了鐵凝小說中出發一歸來的敘事結構模式。

《逃跑》中的老宋從北部山區來到城市,最后又逃回了北部山區;《寂寞嫦娥》中的嫦娥從西部山區來到了B城名作家佟先生家,最后又搬出了佟家,雖然沒再回山區,卻也回到了與土地打交道——種花的生活軌道上來;《永遠有多遠》中的白大省,雖然一再地要改變自己,可最終也無法擺脫掉故有的仁義的品質……而最為典型的當數《何咪尋愛記》中的何咪以及她的“尋愛”。何咪從十四歲便開始尋愛,邁開自己的腳步,一步步越走越遠,可最終發現,她的愛就在她出發的起點。在經過了十幾年的尋找之后,她又坐著火車回來了,從虛渺的天空重新回到了沉實的地面,在大雪中呼喊了一夜,不顧一切地要尋回那曾經丟失了的愛。

在對過去的回望性時間敘事中,在永恒的瞬間中,我們感受到了生活的愛與暖意,在空間的轉換中,在線性時間與回環時間相交織的敘事中,鐵凝的藝術之門徐徐打開。

猜你喜歡
香雪鐵凝現代性
臺兒溝的姑娘們——評女性視角在《哦,香雪》中的運用
青春的覺醒和生機——《哦,香雪》自主讀寫
復雜現代性與中國發展之道
鐵凝三謝張守仁
淺空間的現代性
一聲姥姥
緊貼人物讀小說
由現代性與未來性再思考博物館的定義
鐵凝小說中的女性形象特征探討
淺談夢窗詞之現代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