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榮景象或泡沫效應

2016-12-02 13:02唐海龍王紅
文藝爭鳴 2016年9期
關鍵詞:受眾創作

唐海龍+王紅

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完善,網絡視頻業務發展壯大,互聯網成為影視視頻傳播的重要平臺。微電影(short film,Micro firn)作為一種新興的藝術形態,它契合了互聯網時代信息“碎片化”的特質,符合受眾快節奏的消費需求,更適合在移動終端和短時休閑狀態下觀看。在“互聯網+”的大環境下,進發出逆襲般突圍的蓬勃生長力?!拔㈦娪啊边@個概念與其說是全新定義,不如說是推廣宣傳的需要,在“微博”“微信”之后,順理成章地進入人們的視野。近年來,微電影在學界定義、歸類,及對其美學特征、傳播屬性分析的探討聲中呈現出多元化、裂變式生長的發展態勢。

一、去蔽與多元:微電影的美學維度

微電影最初也被稱作“網絡電影”“電影短片”等,有別于其他視頻短片,它具備電影屬性。雖然時長較短,情節相對簡單,但敘事結構完整。在發軔之初,微電影由于表述方式自由、制作周期短、傳播方式便捷、成本低,業余電影愛好者成為創作主力,品牌商、視頻網站和名導名家也對微電影的創作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各視頻網站包括微博等社交網站成為推行微電影的先鋒和舵手。對宏大敘事的消解和自我表述的訴求構成了微電影“去蔽”的美學需求,創作渠道與創作手法的差異成就了微電影多元化的美學維度。

海德格爾曾提到“去蔽”的觀點,“去蔽”就是去掉遮蔽,還原事情本身,使之是其所是。唯有“無蔽”,人生的意義才被呈現和敞開。而去蔽就是“展露”,就是“呈現”。微電影相對較低的制作門檻使大眾打破電影這一精英藝術的壁壘,不必經過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嚴格煩瑣的審批,選材自由,掛在互聯網平臺上即能實現有效傳播,以及互聯網時代各種制作手段的完備成熟,使得微電影的出現開啟了電影平民化的新時代。一方面,物質積累和技術完備為微電影的拍攝制作提供了必備條件;另一方面,日益增長的精神文明需求促使人們尋找一種自我表述的新方式。

利奧塔認為,后現代社會的特點之一是從宏大敘事到微小敘事的轉變。文化多元化,權威被消解。與傳統電影的宏大敘事不同,微電影的敘事方式多呈現出向內的趨勢,創作主體的自我意識強烈。對宏大敘事的消解使微電影完成了對主流話語權的“去蔽”,他們通過更平民化和大眾化的視角所反映出的問題,往往是被傳統電影的創作者們所過濾掉的。微電影鏡頭更便于聚焦個體回憶和生活中被遮蔽掉的場景,表達小人物日常生活的喜怒哀樂與酸甜苦辣。對個體而言,創作者既是制片人,又是發行方,既是導演,還有可能是編劇、演員。微電影相當于一個濃縮了的電影系統,并且這個系統是開放的,動態的。參與者因為絕對的興趣和表述的欲望聚合在一起。并且一些普通電影愛好者的創作絲毫不比專業團隊遜色,過去電影是文化精英們的特權,現在人人都可以“做自己生活里的導演”,微電影讓人們享有了更多的自由表達空間。

文藝多元化格局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文藝的繁榮,微電影作為新興的文藝形態在自身發展過程中也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既體現為創作觀念的多元化,也體現為功能的多元化。目前微電影的創作類型有兩種:一類是定制類微電影,有商業和非商業之分;一類是非定制類原創微電影,既有普通電影愛好者的自發創作,也包括名導名家的有意識創作。

商業定制微電影本質意義上相當于品牌商的宣傳片,明確的商業訴求、不菲的制作費用甚至名家名導的直接參與使此類微電影有了“高端定制”的意味。但這類微電影不啻“戴著鐐銬跳舞”,畢竟微電影從本質上來說是電影而非廣告片,必須有和品牌文化理念相契合的故事情節,讓觀眾在潛移默化中接受商品宣傳信息。非商業定制微電影以官方定制居多,比如公益片、各類宣傳片等,也不乏視頻網站“命題式”的主題創作。這都對主創團隊提出了極高的要求,要對不同題材、風格有極強的駕馭能力,且要具備獨特的創意。非定制類原創微電影除了有普通愛好者的自發創作,微電影創作上的高自由度和短周期也讓名導名家趨之若鶩。雖然在此之前,名導名家們也有過實驗型的短片作品,但在數量和影響力上實不能和今日相比。相較于普通電影愛好者,名導名家參與創作的微電影在號召力上更勝一籌,能夠利用更多資源,集齊更多優勢,獲得更多關注。同時,制作手法更精良,演員表現力更細致飽滿。通過微電影,名家們在自己的風格之上嘗試突破,題材和藝術形式上的探索既能滿足對自身可能性的挖掘,又能引發受眾關注和參與的熱情,為微電影發展方向豐富藍本。如今已經有越來越多的知名導演、演員、音樂人加入到微電影的創作中來,他們的加入不僅為微電影的制作吸引了更多的資金,擴大了影響力,他們對其作品藝術品質精益求精的態度和精神也提高了微電影的品質。讓今天習慣快餐式消費的觀眾看到了更多元的視聽作品。

普通電影愛好者、名導名家、品牌商和視頻網站的共同推進,各種技術手段的成熟,使微電影在題材選擇、拍攝手法、效果呈現等方面體現出去蔽、多元的維度。微電影創作鼓勵各種風格的存在,以作為傳統電影的拾遺補闕,滿足不同創作者和受眾表達、理解生活的愿望。

二、裂變與交互:微電影的傳播屬性

羅杰斯創新擴散理論認為,創新事物在社會系統中形成擴散的前提是必須有一定數量的人采納這種創新事物。傳播媒介的不同與受眾群體的差異往往對電影藝術的表現與審美接受起著深刻的影響作用。傳播的裂變與交互是互聯網時代賦予微電影的特有傳播屬性。從傳播角度而言,微電影是基于互聯網平臺之上的全新的電影生成與傳播模式,從制作到面世,從第一次播放到爆炸式傳播,從傳播主體到傳播渠道,都體現出與傳統電影截然不同的特性,這是“互聯網+”模式下互聯網逆襲影視傳媒的必然結果。

在“互聯網+”模式下,主動傳播者和接受傳播者的角色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每個角色都可以既是信息的生產者,也是信息的接受者和消費者。在微電影的傳播過程中,受眾可以通過電腦、手機、平板電腦等多媒體終端隨時隨地收看并分享微電影作品,完成初次傳播,此時受傳者的身份轉為傳播者;在其他媒介包括微博、微信和其他社交媒體觀看微電影的受眾通過分享和轉發對微電影進行了二次傳播,傳播力隨之呈現爆炸性的幾何增長。這種裂變式的傳播模式,渠道多樣、方式自由靈活、幾乎不需要成本。當一部微電影以這種巨大的裂變式傳播力引起廣泛關注甚至形成話題時,必然會完成向主流媒體的逆襲,形成媒介間的傳播。

網絡的開放性必然給微電影帶來交互的傳播屬性,從傳播途徑來看,微電影的制作主體在視頻網站上注冊賬號,就可以發布自己的作品,和他人討論批評影片;可以根據自己需求,隨時獲取各種觀點和資料;還可以向其他愛好者傳授自己拍攝制作的經驗,而彈幕的出現使制作方與觀眾、觀眾與觀眾之間的即時交流更直接便捷。在這個人人都是傳播者的自媒體時代中,微電影的出現迎合了信息碎片化時代下人們關注信息的習慣。從傳播者的角度上看,微電影周期短,投資小的特點更符合投資者快速收回效益的愿望,從傳播內容和傳播媒介來講,微電影精煉的內容、短小的篇幅和即時互動的互聯網傳播平臺,更符合“碎片化”時代受眾的接收信息的習慣和需要。微電影的出現是技術進步和時代發展的結果,微電影的爆炸式發展是互聯網時代的歷史必然。

三、幾何增長與產業化嘗試:微電影的繁榮之勢

微電影來勢兇猛,各視頻網站爭相發布或者展示自己的“微電影”計劃,諸多著名導演首次推出自己的微電影作品。從微電影發軔至今,微電影作品數量呈幾何倍數增長,傳播途徑不止局限于優酷、搜狐、愛奇藝等互聯網視頻網站和微博、人人等社交網站,產業化趨勢漸漸顯露。隨著國家鼓勵文化產業大發展大繁榮的政策落地,微電影產業的發展趨勢持續看好。但一方面井噴式發展的微電影繁榮、新銳、極具生命力,另一方面又難免數量眾多之下良莠不齊。一些短片冠以“微電影”之名,卻流于復制模仿、粗制濫造。就目前微電影發展現狀看,微電影的優劣很難確立量化標準,成功的范例也很難復制,這是電影文化產業特性所決定的。另外,怎樣評判一部微電影的好壞,僅靠“播放次數”已經遠遠不能滿足受眾篩選的需求,而且某些虛假數據的存在也會讓受眾對實際數據產生懷疑?;ヂ摼W時代相較于傳統媒介時代具有巨大的資源優勢,但也存在參與傳播者過多的問題,幾乎每時每刻都有大量的網絡信息淹沒在龐大的信息潮里。微電影進入互聯網平臺后,優秀的作品難以在豐富的視頻資源中突現出來,同樣的,網民隨手點擊看到的微電影就是高質量作品的概率難測。微電影沒有完整的評價機制,數量又如此龐雜,網民雖然在碎片化時代樂于接受這種短小精悍的影音模式,但觀影忠實度的建立恐怕還言之過早。

“互聯網+”模式不僅改變了文化傳播的現有格局,也滲透到文化產業生產的方方面面,它給微電影發展提供必要發展條件的同時,也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引發新的思考。我國微電影行業的發展逐漸進入到主創團隊如雨后春筍、作品層出不窮的階段,繁榮的景象之下,多少公司能夠成就自身特色、打造個性品牌、實現產業化發展而非曇花一現尚有待觀望。當前,我國微電影的產業模式還不成熟,單一作品實現盈利的例子少之又少,尤以電影愛好者的作品為例,多是自娛自樂,沒有后期的產出來回報前期投入和支持后續創作。微電影知識產權保護難的問題也是未來發展的一大瓶頸。微電影的特點是小,包括劇本、人員、成本。但也因為“小”,主創往往自我保護意識差,也無法投入更多來維權。目前,國內對于版權的重視程度還比較低,而微電影是創意產業,它有隨意性,更容易被侵權。這也是一個值得商榷的問題。

四、藝術性失落與過度營銷:微電影的泡沫嫌疑

微電影制作周期短,傳播上可以做到零成本,從而降低了微電影的準入門檻,目前網絡上占據微電影半壁江山的還數“草根”作品。然而,雖然微電影人人皆可參與,但微電影如果被演繹成一場狂熱的“草根秀”,必將形成一種尷尬而無序的創作局面,勢必會影響它的發展前景。只求轟轟烈烈之勢,難有扎扎實實之功,全民娛樂化的“草根秀”容易導致創作的淺薄化,更有甚者,為謀取利益,把暴力、色情等低俗內容引入微電影,產生了嚴重的負面影響。雖然目前微電影暫未進入電影審查程序,只由發行方自主審核監管,刪除敏感或不健康的信息,但微電影的內容把控在尺度上仍然要比普通電影大得多。一旦無序化的狂歡無法遏制,就會迫使相關部門出臺一紙禁令,這對創作者的熱情和對微電影本身的發展都是不利的。同時,由于微電影每年產生的數量過多,內容創作質量也參差不齊。這些蜂擁而至的內容對受眾在有限時間內欣賞到精品微電影的需求提出了巨大挑戰。

微電影受眾群體廣、傳播途徑多、點擊轉發率高、影響力大的優勢同樣引起了品牌商和視頻網站的參與熱情,為微電影注入了更多產業化的因素。這一方面促進了微電影狂飆突進式的發展,另一方面也弱化了微電影的藝術表現力,甚至走上了“過度營銷”的道路。絕大多數品牌商為宣傳特定產品而打造的微電影,實為廣告大片,除去少數制作精良、內容與品牌精神高度契合的作品之外,很多廣告“身份”的微電影有著“粗劣速成、植入牽強”等共同特征。

微電影在互聯網媒體上活躍起來以后,一些品牌商盲目跟風,不去探究自己品牌的核心理念是否適合用微電影的方式展現;還有些企業不顧及微電影的創作規律,僅憑個人喜好,簡單粗暴地干涉微電影廣告的拍攝內容或手法,企圖通過浮夸甚至雷人的劇情快速吸引消費者注意,功利的心態給微電影的藝術性造成戕害。這種盲目的過度營銷造成的后果必然是受眾的審美疲勞甚至反感。如果受眾心里對此類微電影均為粗制濫造的印象過于深刻導致不愿觀看時,微電影的過度營銷就變成了無效營銷,而且,不是所有的品牌商和產品都適合做微電影營銷。拍攝微電影廣告時,即使再怎樣看重藝術創作,其表達的重點還是更注重產品特色和品牌本身,導演表達自我的自由度和完整度也就被大大降低了,藝術性上的削減是一場大的冒險和犧牲,需要更強的創造和把控能力才能避免這一弊端。

微電影的播放平臺基于互聯網,受眾觀影選擇余地大,不滿意觀影效果可以立即關閉網頁,停止觀看。這對微電影的內容和藝術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鏡頭效果要吸人眼球,最核心的情節內容要有能夠打動人心的力量,在短時間內留住觀影受眾??梢哉f,微電影的內容、藝術性和創意點是微電影的生命之源。微電影雖時長短,但電影結構完整,不管擁有多少噱頭,最終打動人心的始終是內容、創意和藝術品質。即便是廣告類微電影具有商業元素,也要使其為內容情節服務,而不是生硬的嵌入。

五、精益求精與媒介融合:微電影的突圍可能

與其他傳統行業需要在互聯網平臺上尋找新的契合點以煥發新的發展動力不同,微電影在誕生之初就始終依托于互聯網的大環境之下,在“互聯網+”的模式下,微電影發展更多地考慮應該是在與各種媒介形式聯合發展的過程之中,自我調適,開辟新的發展模式,實現這一新興文化產業的蓬勃發展。目前微電影類型還不夠豐富,“微電影的主要內容都停留在都市青春校園愛情和感人親情方面”。要對人的生存狀態、社會現象等有更主動更深切的體察,有悲憫情懷和預見能力,遠離簡單的復制和模仿,制作出真正有思想、有引導性、能體現中國情感的藝術精品。

微電影雖時長短,但這對編劇和導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完整呈現電影藝術,又要選中一個切入點,用極短篇幅,極緊湊的結構,訴說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既要短時間內吸引觀眾,又要包含相應的人文關懷與價值訴求;既要有好的創意,內容新穎有趣,又要以小見大,激發共鳴,給人以愉悅的審美體驗。微電影時長雖短,也要注意做到把握敘事節奏張弛有度、懸念迭起、情節豐富、有點睛之筆、藝術表現力強。主創人員應該意識到微電影首先是電影,它具備作為一種藝術形式應有的本質屬性,應該體現其特有的藝術價值和人文關懷。

與微電影的發展勢頭相比,微電影監管機構及相關法律法規的健全仍顯滯后。監管部門應在行業標準確立之后,把微電影同視頻短片、影視廣告區分開來,研討出有效的評分體系,將內容精良的微電影從紛繁蕪雜的眾多作品中篩選出來,建立微電影的分類、分流制度。

互聯網是微電影主要播放平臺,為了達到傳播效果最大化,可以多種傳播媒介聯動,整合傳播渠道。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利用移動終端接收信息的受眾數量呈幾何倍數增長,微博微信等社交媒體仍然是微電影傳播的主要平臺,一些相關的微信公眾號如V電影,做得風生水起,經常推薦新穎有趣有深度的微電影。與此同時,傳統媒體的傳播力量也不可忽視。電視媒體的受眾多,覆蓋面廣,通過電視媒體傳播微電影,讓更多傳統媒體的受眾了解微電影,甚至喜愛微電影,主動到互聯網平臺上去觀看微電影,從而完成被動接受向主動觀看的轉變,增強微電影的傳播效果。只有媒介聯動、整合傳播、渠道拓寬,微電影才能獲得更大的影響力,走得更遠。

“微電影是一種新興的文化業態,也是一種新的電影形態、新的產業業態?!毕雽崿F微電影產業化發展,必須重視微電影的品牌建設。隨著網絡視頻業務的不斷壯大,面對微電影市場廣闊的發展空間和潛在的巨大利潤,微電影制作團隊必須建立起自己的品牌,打造成熟的產業化鏈條。單一的優秀的成功案例無法撐起微電影的繁榮前景,必須形成合力,走產業化道路,才能實現持續創作和規模盈利的良性循環。目前,優酷、搜狐、愛奇藝、新浪等網站都已形成了自己的微電影品牌,利用自身網站傳播的優勢,吸引優秀創作團隊加盟,著力打造精品微電影。還可以通過微電影競賽單元的設立和青年導演扶持計劃等活動,不斷培養和儲備優秀的微電影人才資源,來應對微電影自身的發展態勢及行業之間的激烈競爭。同時,與專業影視制作公司合作也可以達到資源互補,打造業界品牌,成就長遠發展。微電影想獲得持續的收益,必須打造成熟的產業鏈條,形成微電影由制作、播出、發行、衍生等幾個環節連接而成的產業鏈體系,加強和影視公司的合作,實現資源優化配置。

從2010年的“11度青春系列”到2011年的“幸福59厘米”,國內第一大視頻分享網站優酷網早已將微電影作為自己的一個發展方向。2012年4月至2013年1月,中國電影家協會、中國電影制片人協會、鳳凰新媒體等單位聯合主辦了“首屆中國微電影創作發展論壇優秀作品評選表彰活動”暨“中國微電影大典”。北京大學生電影節延續以往傳統,鼓勵原創短片的推廣。2015年第24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設置了“映像·吉林”海峽兩岸暨青年微電影競賽單元。類似這樣的微電影大賽和電影節主題單元的設置能夠激發個體的創作熱情,對我國微電影形成產業、獲得發展提供動力。在“互聯網+”模式下,微電影產業逐步實現資源的最優化、合作的最大化,必然可以達到資方、主創、媒體、受眾多贏的終極效果,促進微電影產業良性發展,為文化產業增加活力,為中國電影發展儲備新生力量,探索更多路徑發展的可能,我們有理由相信微電影會有更堅實的基礎和更明朗的未來。

猜你喜歡
受眾創作
咱也過回『創作』癮
《如詩如畫》創作談
《一墻之隔》創作談
用創新表達“連接”受眾
用心感動受眾
媒體敘事需要受眾認同
電視節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眾
創作隨筆
基于受眾需求談電視新聞編輯如何創新
電視新聞如何獲得受眾信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