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邵陽新寧回水灣銻礦床地質特征及成礦作用研究

2016-12-03 05:59董譯繁雷亞平張濤
地球 2016年9期
關鍵詞:銻礦板巖礦床

■董譯繁 雷亞平 張濤

(西安地質礦產勘查開發院 陜西 西安 710100)

邵陽新寧回水灣銻礦床地質特征及成礦作用研究

■董譯繁雷亞平張濤

(西安地質礦產勘查開發院陜西西安710100)

湖南省銻礦資源十分豐富,是我國最重要的銻礦產地。近幾十年來,對于錫礦山等大型銻礦床的研究較為深入,而針對中小礦床的研究較少。本文選擇具有代表性的中小型回水灣銻礦床為研究對象,在大量野外工作的基礎上,剖析了礦床地質特征,明確了主要的控礦構造、礦化體分布特征;結合礦床地球化學特征,探討了成礦熱液、成礦物質來源,確定了礦床類型和成礦模式。

回水灣灣銻礦床地質特征礦床成因

0 前言

回水灣銻礦位于邵陽市新寧縣城北東方向,距新寧縣城直距約39km處。本區以錫礦山銻礦(超大型)、龍山銻礦(大型)為代表。錫礦山的礦物組合簡單,主要金屬礦物是輝銻礦,礦體產狀與地層產狀一致,以層狀、似層狀礦體為主,脈狀礦體次之,礦體延深大于延長。龍山是石英一金銻型礦床,產于加里東褶皺帶受彎隆構造控制。礦體產狀以平行或穿切巖層的脈狀及網脈狀礦體為主。

1 礦區地層

礦區出露地層有寒武系中下統下組、寒武系中下統上組、泥盆系中統跳馬澗組及第四系。其中寒武系為礦區賦礦地層,寒武系中下統下組地層廣泛分布于礦區中西部及南部;上組地層分布于東南側。泥盆系中統跳馬澗組地層分布于礦區的東北部,呈角度不整合覆于寒武系中下統地層之上。第四系分布于緩坡地帶及溝谷之中。

1.1寒武系中下統(∈1-2)

此組地層在剖面宏觀韻律層發育即下部為粗粒的雜砂巖,具粒序層理;上部為細粒的變質板巖。平行紋層發育,構成數個不完整的鮑瑪序列。

1.2泥盆系中統跳馬澗組(D2t)

分布于區內北部及東部。底部為礫巖。礫石。下部為灰白色、灰色粗粒石英砂巖,含礫石英砂巖、長石石英砂巖;上部為灰白色、灰黑色中厚層狀中—細粒石英砂巖、與下伏地層呈角度不整合接觸。

1.3第四系(Q)

主要是全新統的殘坡積物及少量沖、洪積物,分布于緩坡地帶和溝谷之中。厚度0m~58.88m。

2 礦區構造

回水灣礦區內褶皺、斷裂發育,構造形跡較復雜。主要由新華夏系北北東向呈雁行展布的褶皺、斷裂或由新華夏系主干斷裂及其伴生的北北東—北東向斷裂與北西向、近東西向斷裂而構成的多字型構造所組成。

3 巖漿巖

3.1花崗斑巖脈

(1)產狀與分布

產于回水灣背斜近軸部位置,主體沙子江溪溝呈南北向出露,長約450米,寬約5米~40米。與圍巖接觸線呈彎曲狀,東西兩側接觸面均向外傾斜,傾角55°~88°。

(2)巖性特征

巖石呈灰白色,全晶質斑狀結構,塊狀構造。斑晶結構約為10~45%,以石英、鉀長石、斜長石為主,次為黑云母。3、蝕變特征

巖體中普遍見有云英巖化,其次有絹云母化、綠泥石化、碳酸鹽化、硅化等蝕變現象。并伴隨有白鎢礦化、黃銅礦化、毒砂礦化。

(3)侵入時代

區內各巖脈群侵入圍巖最新的地層為中下泥盆系,侵入時代下限應為印支期或更晚,但巖脈又被燕山晚期銻礦所切割,推測侵入時代上限應在燕山早期。

3.2花崗巖脈

(1)產狀與分布

見于花崗斑巖主體南側,呈脈狀產出。產狀:傾向345°,傾角67°,脈寬0.65米,可見長約4米,兩端均被掩蓋,延伸長度不明。

(2)巖性特征

巖石呈灰白色,塊狀構造,鱗片花崗變晶結構,粒徑0.3~3毫米。

(3)蝕變特征

以云英巖化為主,次為絹云母化及硅化,伴隨有白鎢礦。

(4)侵入時代

花崗巖脈切割花崗斑巖,時間晚于花崗斑巖,二者為同源不同期次的產物,其侵入時代亦屬燕山早期產物。

4 礦體特征

銻礦床處于區域蝕變帶的北東部最外帶,嚴格受斷裂構造控制。按礦體產出特征,大致可劃分為含銻破碎帶和含礦石英脈兩種類型。它們在空間上多相互依存先后產出于控礦斷裂構造帶中。斷裂中的裂隙既可以起運礦的作用,又可起儲礦的作用。成礦時張開度較大的裂隙,礦液可充填其中形成脈狀礦體;成礦時張開度微小的裂隙,除少量的可形成細脈侵染型礦石外,較多的是礦液沿其運移并交代圍巖而成礦?;厮疄充R礦大部分為脈狀充填型礦床。

礦區內以銻礦為主,次為鎢、錫礦,伴生有鉛、鋅、銀、銅等。具有明顯的水平分帶現象。大致以回水灣河溝為界,北東段為銻礦床,南段為鎢、錫礦床。

5 礦體圍巖

礦體上、下盤圍巖巖性隨斷裂切割地層巖性不同而異。主要有板巖、砂質板巖、含炭板巖、硅質板巖、變質砂巖等。對成礦有利的巖性是硅質板巖、變質砂巖、含炭板巖等。礦體與圍巖界線一般不甚清楚,但當以構造面為界時,則界線十分明顯。

6 礦床成因

本礦床成因類型應為低溫熱液充填型礦床,成礦物質和流體介質主要來自巖漿。礦床工業類型為脈狀充填型銻礦床。根據控礦構造、礦物組構特征及礦化與巖體綜合分析,判斷成礦時代為燕山晚期。成礦機制為:第一次構造活動,巖石破碎、硅化,早階段石英形成;第二次構造活動,石英脈和巖石再度破碎,輝銻礦伴隨大量石英、白云石(局部有方解石)等沿張性和張扭性結構面充填;第三次構造活動,輝銻礦受擠壓發生形變,應變重結晶生成輝銻礦微晶和碎斑在一起,亦可形成輝銻礦角礫。

7 結論

本次研究的回水灣銻礦與上述兩大型、超大型礦床的礦物組合,構造成因都不相同?;厮疄充R礦屬于石英一鎢錫銻型,礦物組合復雜、產于加里東褶皺帶的礦床。本文以礦床地質特征研究為主線,明確了主要的控礦構造特征和礦床類型,厘定了成礦熱液和成礦物質來源,分析成礦過程,總結其礦床成因。

[1]肖啟明,李典奎.湖南銻礦成因探討.礦床地質,1984,3:13-26.

[2]文國璋,吳強,劉漢元等.錫礦山超大型銻礦床控礦規律及形成機理[J].地質與勘探.1993,29(7):20-29.

P5[文獻碼]B

1000-405X(2016)-9-109-1

董譯繁(1983~),女,畢業于長安大學畢業,碩士,工程師,研究方向為礦產勘查。

猜你喜歡
銻礦板巖礦床
廣東省韶關市銻礦地質特征及成因淺析
銻礦廢渣模擬酸雨淋溶重金屬Sb、As、Hg淋溶釋放規律
砂質板巖地層下小斷面盾構刀盤結構設計方法
基于敏感性分析的炭質板巖引水隧洞支護結構優化研究
構造疊加暈法在深部找礦中的應用——以河南小秦嶺楊砦峪金礦床S60號礦脈為例
基于連續-非連續單元方法的炭質板巖隧道圍巖穩定分析
數字地質調查系統在湖南錫礦山銻礦田飛水巖礦區的應用
黑龍江省林口縣三合村探明超大型石墨礦床
黃銻礦晶體及表面基因特性與可浮性關系研究
干燥和飽水炭質板巖流變力學特性與模型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