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貿區貿易發展促進中國產業升級的機制、路徑與對策研究

2016-12-05 23:53陳月
時代金融 2016年30期
關鍵詞:產業升級

陳月

? 【摘要】目前中國與澳大利亞、東盟等十四個國家與地區已簽協議為雙邊自貿區,國內也相繼成立四大自貿試驗區。由率先成立的上海自由貿易實驗區,得出非常寶貴的優秀經驗在全國復制推廣。自貿區本著先試驗,總結經驗,第三方評估,復制推廣成熟經驗的工作方法在全國范圍推廣改革福利。本文從服務貿易自由、貨物貿易自由、貿易便利化三個領域分析研究自貿區對貿易發展帶來的經濟效益以及對中國的產業的影響,并對自貿區未來的貿易發展方向做出規劃。

【關鍵詞】產業升級 ?復制推廣 ?自貿區貿易

一、自貿區促進服務貿易產業結構升級

中國大陸近十年來的服務貿易規模來看,中國的進出口總額不斷上升,出口市場的占有率比重不斷增加,服務貿易發展空間大,服務產業優勢加強,但是我國服務貿易逆差連續增大,近十年來我國的出口總額小于進口總額,我國的外貿企業的缺少自主品牌,競爭實力不強,而且主要出口低附加值的產品,外貿企業轉型升級勢在必行。如圖1所示,2005年至2007年之間我國服務貿易逆差變化趨勢比較平穩,2007年之后出現逆差大幅上升,由76億美元擴大到2014年的1599億美元,7年內增長21倍。自2013年國內自貿區成立以來,我國的服務貿易逆差突破1000億美元,服務貿易進口總額呈急劇增加擴大趨勢,服務貿易的資金流動加大。

政府制定的“負面清單”在國內四大自由貿易區先試先行,服務行業得到進一步的開放,吸引更多的企業入駐,企業為獲得更多利潤不斷轉型升級。自貿區的建設對促進生產性服務貿易產業結構升級,在制造維修服務上、物流服務、信息服務、租賃服務等領域取得成就。利用自貿區港口的條件,形成了以現代航運物流,現代融資租賃,航天航空等高端制造業研發設計,跨境電子服務貿易收付和結算的快捷便利高端的服務業運營點。

二、自貿區推動貨物貿易產業轉型升級

改革開放30年以來,我國的貨物貿易額與美國等發達國家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表2數據顯示:2011年以前,中國的對外貿易連續30年處于個位數增長,但自從2013年以來,我國開始成立自貿區,外貿進入轉型升級關鍵期,自貿區內的進出口企業隨著國家政策的轉變,紛紛提高了轉型升級意識,依靠有利的外貿政策,更多的企業入駐自貿區,企業主動轉型升級,利用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使得中國在貨物進出口所占份額首次超過發達國家美國。并且實現了平穩健康迅速發展。未來隨著中國不斷開發新的自貿區的港口,鼓勵發展貨物貿易,中國的外貿增速將超過全球貿易增速,中國外貿將呈現一個穩健有升的新局面。

圖表2 中國和美國在世界貨物貿易中所占份額比較

圖表2來自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三、自貿區貿易便利化惠及企業

(一)“單一窗口”為企業提供貿易便利

目前,上海自貿區已形成“單一窗口”2.0版建設推進方案,截至2015年9月30日,在上海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平臺開戶的各類企業超過1100家。在這自貿區建設方案下,不僅為企業辦理業務提供便利,同時使企業成本降低,縮短通關時間,提升通關效率,簡化業務流程,節約監管資源。

(二)通關無紙化新模式簡便企業申報

在自貿區內的企業在跨境電商監管新模式下,利用互聯網在網上實現業務申報,達到無紙化、無障礙、無門檻、零費用、零距離、24小時方便企業申報,推動跨境電商產業發展效果明顯。無紙化通關模式改變了通關的作業方式,由原來的審核紙質的單證到審核電子單證,企業也擺脫類別限制,之前企業需要到海關部門報關到只需電子回執,通關作業方式的優化,簡化了行政人員審單核稅的過程,通關效率的提高,為企業大大節省物流成本和人力成本。

(三)檢驗檢疫一體化便利企業通關

截至2015年9月30日,天津自貿區協同京津冀地區完成檢驗檢疫76.2萬批,貨值1259.7億美元。檢驗檢疫一體化便利措施為2萬余家企業帶來實惠。檢驗一體化促使貿易便利化,企業節約時間與費用,縮短了商品在口岸滯留時間,檢驗檢疫信息化系統得到完善,加強與區域合作之間的聯系,降低檢驗檢疫風險,提高檢驗檢疫的監管效率。

(四)貿易監管制度創新加速通關時間

自貿區在貿易便利化領域開啟“一線放開、二線安全高效管住”監管模式,形成安全高效的監管環境,自貿區實施“先入區、后報關”、“區內自行運輸”、“加工貿易工單式核銷”、“保稅物流聯網監管”、綜合管理服務平臺等60多項舉措,通關時間縮短40%左右。自貿區降低監管制度的成本,簡化升級監管步驟,貨物的報關報檢只需利用互聯網在網上提供電子數據完成申報即可。貿易監管制度的創新,不僅縮短的貨物的進出口的時間,提高通關效率,而且為企業減輕行政負擔。

四、自貿區貿易發展下中國產業升級對策

(一)轉型升級,打造綜合貿易服務區

充分發揮自貿區現代服務業集聚作用,建設發展綜合貿易服務區,開展服務貿易統計試點工作,培育發展綜合服務貿易企業和建立國際競爭力的服務品牌。

通過加工貿易轉型升級,支持設立加工貿易采購、分派和結算中心,鼓勵跨國公司開展離岸結算業務,促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主動地融人世界經濟一體化為目標,以貿易自由化和便利化為核心,拓展貿易類型、創新貿易業態、升級貿易功能、簡化監管手段、擴大國際貿易、發展國內貿易,打造全球重要的國際貿易服務中心。

(二)加大國際檢驗標準力度,實現國際品牌戰略目標

雖然自貿區在貿易便利化領域的改革中有效地組織實施出入境檢驗檢疫、監督管理。但是為了促進我國同世界各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機構交流與合作,必須提高安全質量和檢驗標準,縮短檢驗檢疫通關時間,有效淘汰那些不符合檢驗標準和質量不合格的企業產品,迫使企業提高產品質量和安全,同時需要研發先進的符合國際檢驗標準和環境保護要求的產品,控制產品風險,使國內出口產品不僅達到發展中國家檢驗標準,而且要進入發達國家市場,得到UL、CSA、JET、SAA、SSA、CE、TUV、GS等認證,實現國際品牌戰略。

(三)建設西部自貿試驗區,承接“一帶一路”產業升級

貿易發展需要貫徹落實“一帶一路”政策,在開放包容的自貿區的經濟體制下,讓更多的國家和經濟體參與進來,借鑒已建立的自貿區的優秀經驗,在中國中部和西部邊境城市建立新的自貿區試驗區,將中國進一步開放而不限于東部經濟發達地區。

由于中國產業目前的產能過剩,勞動力價格上漲,對油氣礦產資源依存度高,中西部地區產業和東部產業發展不協調,東部地區的勞動密集型和資本密集型的產業向中西部轉移,而中西部地區的能源開發利用率低,人口相對較東部地區少,西部地區勞動力不豐富,承接產業轉移能力相對低,產業升級和開發能力弱。

從中國對外貿易上看,主要都是由東部沿??诎断蛎绹?、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歐盟等發達國家和地區進出口。因此在中西部邊境口岸建立自貿區十分必要,可以通過自貿區平臺,大力發展與中亞、東亞以及東南亞貿易。

中國可以將自己優勢產業轉移出去,將勞動密集型產業通過建設西南自貿區向東南亞國家轉移,資本密集型產業通過建設西北向中東地區轉移。中國將擴大對這些國家的資本,出口高附加值的技術產品,同時進口這些國家的原料、能源、礦產等資源,化產能過剩,附加值低的產業危機,幫助屬于工業化初期的國家發展初級產業,將中國的物美價廉的產品輸往貿易壁壘低的國家。向中東國家和地區轉移資本密集型產業,同時可以引進先進的能源開采技術,加大對國內能源的利用率,通過自貿區,實現貿易雙方的互補性,共同實現雙贏。由第一二產業梯度的國家產業升級帶動第二三產業梯度的國家產業升級,實現自貿區與“一帶一路”完美結合。

參考文獻

[1]Romain Wacziarg, Karen Horn Welch,Trade Liberalization and Growth:New Evidence[J],THE 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2008(6):187-231.

[2]Denise Eby Konan,Ari Van Assche,Regulation, market structure and service trade liberalization[J],Economic Modelling 2007(4):895-923.

[3]王蕊,袁波.中國自貿區建設對產業發展的影響[J].國際經濟合作.2013(11):18-22.

[4]曾婧.“一帶一路”戰略下的中國自貿區機遇[J].特區經濟.2015(08):13-16.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5年度湖南省大學生研究性學習和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湘教通〔2015〕269號。

猜你喜歡
產業升級
河南省裝備制造業價值鏈升級機理與路徑研究
依托中新(重慶)示范項目實現達州產業升級研究
反向服務外包對中國制造業產業升級影響探析
新興產業“領跑”中國經濟轉型
日本經濟結構轉型與產業升級淺析
河北省鄉鎮企業可持續發展對策研究
欠發達地區區域創新能力培育探究
江蘇省OFDI產業升級效應淺析
我國生產性物流業促進裝備制造業升級的策略分析
濉溪縣產業結構轉型與升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