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形勢下銀行信貸風險管理研究

2016-12-05 20:15董伊娜
時代金融 2016年30期
關鍵詞:銀行信貸新形勢風險管理

董伊娜

【摘要】當前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經濟發展速度放緩,經濟下行使得銀行前期的大規模信貸擴張和盲目發展造成的不良后果逐步暴露,信貸業務不良率大幅上升,對銀行業績造成重大影響,對銀行的信貸經營提出了嚴峻挑戰,對信貸風險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認識新常態中信貸風險管理存在的問題,進而有針對性地加強和提高信貸風險管理水平,從而提高信貸資產質量,促進今后信貸業務的發展。本文以實際銀行信貸活動為根據,對當前形勢下的銀行信貸風險管理進行研究,以求對銀行業信貸風險管理提出可行性建議。

【關鍵詞】銀行信貸 ?風險管理 ?新形勢

當前中國經濟步入深入調整“三期疊加”的新常態,經濟從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經濟發展動力從傳統增長點轉向新的增長點,同時由于受全球經濟增長乏力、國內經濟增長放緩及結構調整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各行各業不同程度地呈現市場有效需求不足,經營利潤下滑、現金流減少等不利局面。實體企業的經營困難,銀行業在過去幾年信貸的快速擴張和盲目發展產生的不良后果逐步顯現,不良率逐年上升。據銀監會初步統計,截至2016年6月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1.81%,逼近“紅線”2%,四大行不良率也是逐年上升(如表1所示),銀行業的面臨的壓力和危機前所未有,這就對信貸風險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適應新形勢不斷提高風險管理水平才能實現信貸風險規避,才能繼續走可持續性發展的道路,所以信貸風險管理成為銀行管理的重中之重。

表1 四大行2013~2015年不良貸款率情況

一、當前銀行信貸風險管理的缺陷

(一)銀行信貸投放行業和領域過于集中

長期以來,房地產、鐵路、公路和基礎設施建設是我國銀行信貸的主要投入方向。根據資料顯示,在國外平均3~5年的時間就會導致個人房產信貸風險暴露。而我國施行5年的房地產信貸更是將這種危險暴露無遺。雖然以回報率為根據,房地產和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的回報率高,回報速度快,回報資金流入大,但隨著高收入的同時也引入高風險。從未來發展方向來看,這種將所有投資放入在一個籃筐中的想法注定會導致一系列的不良連鎖反應。一旦房地產行業的發展受阻或下降,將會給銀行信貸造成致命一擊。所以,銀行信貸資金要適當分散化。

(二)銀行信貸管理風險概率的精確性

造成風險評估率不準確的原因有以下兩方面。一方面是我國銀行的信貸客戶分級管理較為松散。雖然近年來我國銀行業對信貸客戶級別進行了細化,但是實際操作層面的控制不足,使客戶評級的違約概率與客戶實際存在差異,從而使銀行信貸管理的安全與保障下降。另一方面則是國民信譽保障體系的缺乏。在改革開放以后,我國經濟也跨出一大步,但困難也接踵而來。龐大的人口基數、地區經濟發展失調都使得國民信譽保障體系難以建立。缺乏國民信譽保障體系就會造成信貸風險評估的盲目性,致使風險概率評估不準確。

(三)銀行信貸中抵質押物估值與市價不符

銀行資金損失往往是抵押品的估值高于市價而形成的。抵質押貸款也是銀行信貸業務的一部分,該種形式的貸款有較強的時間要求。若是處于經濟上升期,抵押品的價值就會隨之上升,與此對應,抵押品的價值也會在經濟下降期而下降。例如2007年的股市狀況良好時,股票被作為抵押品向銀行貸款。而此后股市下跌,股票價值低于貸款金額,此時客戶拒絕歸還銀行貸款,致使銀行資金損失。同時還有在建工程、未辦理房產證的房屋等,由于后續跟蹤管理工作不到位,某些在建工程早已竣工,但質押登記手續卻仍未完成。由于抵質押品動態監管與質押品時間管理未得到加強,致使銀行不能有效行使對抵質押品的權利。

(四)銀行信貸風險管理系統不完善

銀行信貸風險管理系統包括信貸風險管理組織和信貸風險內部控制體系。造成系統不完善的原因有以下兩方面:一方面是銀行信貸風險管理流程缺少銜接性,步驟間的聯系不夠密切,無法與系統相融合。這使得銀行對信貸風險管理的認知存在缺陷,不能很好的執行信貸的每一個步驟,對信貸風險管理的理解不夠深入。由于信貸風險報告流程無法獨立存在、風險分析方法落后等情況,將會使得銀行在面對風險時,呈現出一定的滯后性與盲目性,由此可能使銀行在同行業中處于落后狀態,缺乏競爭力。另一方面則是銀行信貸風險內部控制體系不健全,這也是造成銀行信貸風險的主要原因??刂企w系的不健全表現在內部權力責任劃分不清晰、評估機制建立的不完整、內部控制措施與手段模糊化。在近段時間來,多起騙貸、詐貸事故頻發,這都是信貸操作存在缺漏、相關人員無法嚴格執行等原因造成的。這就要求銀行要做好準備,進一步完善銀行信貸風險管理系統。

二、提高銀行信貸風險管理水平和質量的可行性建議

新形勢下的銀行信貸風險管理不僅僅是信貸資金安全性的問題,更多上升至對銀行有形與無形資產的提升上。銀行所追求的信貸業務是穩妥、安全、保本的,只有保證銀行存量資產的固定性,才能使銀行走的更遠更快。銀行存在的問題由內部與外部管理共同決定。內部管理因素有:內部系統體系的不完善、內部信息傳遞失真、流程銜接效果差、抵質押物估價不符等。這些能夠借助設立完善的內部管理系統,加強員工培訓加以解決。外部管理因素有:貸款人破產、貸款人毀約以及銀行金融性風險等。這些需要通過內部審計、加強風險預警監測,加強貸后管理來化解。具體解決方案可以從以下幾點出發:

(一)加強研究,用于創新,提高信貸風險防范意識和能力

在當前形勢下,要加強宏觀經濟政策、行業政策的研究和學習,把握經濟發展方向。第一,加強金融研究。對國內外案例進行充分探究與分析,牢牢把握信貸風險發生原因、風險傳導、擴散方向以及如何控制等規律,對信貸風險具有初步認識。第二,關注行業發展變化。加強行業動態研究,打破傳統觀念,不墨守成規,勇于創新。關注信貸集中度問題,拓寬眼界,分散化信貸投向領域。第三,嚴格實施信貸審批標準要求,適當提高產能過剩行業的授信準入標準。

(二)加強銀行內部審計,防范信貸風險的產生與擴散

作為銀行信貸風險管理綜合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內部審計。銀行信貸風險具有三道防線。第一道防線是前臺業務經營部門和單位;第二道防線是后臺的業務復核;而第三道防線就是內部審計,這道防線不僅具備檢查一二道防線的作用,還能在監督力的幫助下使得系統作用趨于完善。

(三)提高風險預警監測管理水平,加強貸后檢查和審查工作

首先要加強企業信用風險等級評價工作,完善企業信用風險評級系統,按章操作。今兒嚴格客戶準入管理,對客戶進行客觀準確的判斷,從源頭上防范風險。同時加強風險預警系統管理,注重貸后檢查,充分掌握貸款企業的財務和經營狀況,建立數據庫,密切關注客戶變化。一旦發現該企業具有潛在風險,要立即上報相關部門,制定風險化解方案。另一方面則是探索貸款違約分析評價模型,對企業未來發展趨勢做出預估。對貸款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情況進行密切監督,研究企業未來趨勢,快速做出判斷。對于貸款違約或是破產企業需要進行評估,快速反應,制定應急預案和風險控制措施,盡力避免損失。

(四)信貸業務風險內部控制系統的完善

建立完善的信貸風險內部控制系統一方面強化高層決策管理人員對銀行內部控制機構具有直接控制權。高層人員進行管理將會帶來更多的集體認同感,更少的內外部阻力,使得決策效率更高。另一方面明確規定銀行各業務部門在內部控制體系中的責任與義務。銀行內部控制體系的設立是需要整個集體共同努力的,每一個部門都是重要的一環。在困難中,需要每個部門的迎難而上,不畏不懼。只有各個部門充分完成自己的部門職責,內部控制系統才會隨之建立。與此同時,內部審計部門可以對內部控制系統的運行效果進行檢查與評價,并且反饋相關意見,從而促使內部控制系統向完善的方向進行可持續性發展。

三、總結

隨著經濟形勢變化和發展,銀行信貸風險管理面臨的挑戰也日益加大。在這種新形勢、新局面下,銀行在信貸風險管理領域的管理范圍需要得到拓寬,在信貸風險中接入銀行所特有的銀行價值創造等相關業務活動,提高內部控制系統的監督與監察,與外部管理互相結合,在銀行信貸業務的安全、收益、流通中找到最佳平衡點,使得銀行信貸業務走在可持續發展道路上。

參考文獻

[1]魏國雄.銀行信貸風險管理的反思[J].中國金融,2014-11.

[2]李靜,李文溥.走向經濟發展新常態的理論探索——宏觀經濟學視角的述評[J].中國高校社會科學,2015-02.

[3]崔新進.產能過剩與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的防范[J].浙江金融,2015-01.

[4]張燕生.結構調整新常態的特征和前景[J].中國金融,2014-14.

[5]于明言.我國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研究[J].全國商情(理論研究),2013-10.

猜你喜歡
銀行信貸新形勢風險管理
探討風險管理在呼吸機維護與維修中的應用
新形勢下“管理心理學”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
新形勢下班集體建設創新的實踐與思考
護理風險管理在冠狀動脈介入治療中的應用
銀行信貸規模、結構、效率與產業結構互動研究
戰略引資和網點規模對銀行信貸競爭的影響
當前我國鋼鐵業的困境與銀行信貸管理
風險管理在工程建設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