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民族地區中小學德育教育

2016-12-05 09:43旦正加
新教育時代·教師版 2016年30期
關鍵詞:身心健康民族地區中小學

旦正加

摘 要:學校教育分為智育和德育兩部分,現代社會更加要求學生的道德素質,于是我國制定了素質教育的政策,以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實施素質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民族地區的教育更應該重視起來,讓德育和智育相結合,讓學生們能夠在學習中得到快樂,在學校中得到成長。全面推進以德育為核心的素質教育,必然要求學校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發揮德育在素質教育中的導向、動力和保證作用。

關鍵詞:民族地區 中小學 德育教育 因材施教 身心健康

少數民族地區長期以來與漢族聚居地區的交流較少,在教育方面有著自己的各種特殊問題,在實施國家政策時一定要考慮到自身的特殊性,理論結合實際,用具體行動解決具體的問題。學校德育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學生健康的心理素質,文明的行為習慣,良好的道德品質,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崇高的理想,正確的政治方向,以及扎實的學識,是通過長期系統的教育和實踐形成的,其中德育教育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21世紀是高度國際化和信息化的時代,國與國之間的交流,族與族之間的交往,人與人之間的合作,將越來越頻繁,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加強德育教育,培養形勢所需要的德才兼備的人才,是中小學當下的重要任務,尤其是邊疆民族地區中小學的當務之急。

一、德育工作中出現的問題

1.重視程度不夠

在一些少數民族生活地區,物質條件較為匱乏,對于物質方面的追求自然就多于精神方面的,體現在學校教育方面就是“重智育,輕德育”的片面認識。觀念問題是實施好德育教育的基礎性前提,不被人們接受的政策執行起來必定是千瘡百孔。教育家徐特立說過:“教書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育人,教育后代成為具有共產主義思想品德的人?!苯逃叶磐f過沒有離開智育的德育,也沒有離開德育的智育”。

2.責任意識淡

民族地區的德育工作開展起來更為艱難,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學校沒有和家長形成統一意識,達成共識。德育就是教育學生生活的態度和意識,引導他們自己形成正確科學的價值觀。但是很多家長沒有盡到責任,過分依賴學校教育,把德育教育全推給學校,孩子在家期間放任自流。許多家長甚至以“學生最聽老師的話”為借口,將教育責任完全推給學校,推給教師,忽視自己言傳身教的作用。許多家長認為只要滿足孩子物質需求就行,其他的就完全交給學校,有些甚至可以說是扔給了學校。我們的家長沒有扮演德育教師的角色,形成了一個錯誤的認識——教育是學校的事、教師的事。誠然,學校承擔著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素質發展的責任,但不應看作學校承擔教育學生的全部責任。

3.方法不正確

價值觀的形成是意識的層面,是別人給不了的,這是學生自己主動想要形成的過程。他們的道德意識形成受到家長和老師們的影響,強硬的手段和態度是起不了根本的作用的。需要的是心理干預,用潛移默化和引導的方式才是最正確的??赡壳昂芏嗝褡宓貐^,當子女犯錯誤時,家長往往不分青紅皂白,采取簡單粗暴的體罰方式,斥一頓,棒打一通,全然不顧子女的感受。當然,農村家長有時也進行說服教育,但缺少耐心、細致的態度,未能在思想根源上去解決問題。教育心理學表明:經常受到懲罰的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較差,自尊心、自信心十分脆弱,學習成績因而進步緩慢。農村家長“重體罰,輕說教”的家庭教育方法嚴重影響子女的健康成長。倘若家長發現子女的問題后,能民主平等地與子女溝通,擺事實,講道理,進行耐心、細致的說服教育,給予溫暖的關懷和照顧,子女就不會朝著惡性的方向發展。

二、科學德育的辦法

1.轉變觀念

要合理安排智育活動時間和空間,形成多種德育途徑結合的合力網絡,優化德育環境,建設校園文化。能保證多渠道、多方位的教育途徑,就能創造出德育的實效。班主任的作用也很重要,應該發揮班主任的作用,做學校、家長和學生三方面之間交流的紐帶,切實做好各方面的工作,出了問題在第一時間內做出反應,及時解決。要教育出具有較高政治素質的學生,必須有較高政治素質的教師。合理利用教育資源,使德育教育在潛移默化中進行。

2.創新德育方法

課堂教學中的德育是學校教育中最基礎,也是最根本的育人工程,學生成長各個過程中所需要吸收的“精神復合營養”主要是通過課堂來提供的。課堂教學中的德育是最豐富的教育, 因為課堂教學能在有限的時間內集中傳遞古今中外、不同國家、不同民族、多種多樣的精神文明的內容。對此,學校應牢牢抓住教學這一中心工作,開展教材教法的研討,立足教材,找準結合點,挖掘寓于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做到融德育與智育為一體的教學特色,將學科中可以發掘的德育內涵寓于學科教學過程的始終,使德育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

3.提高教師素質

學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對象是全體學生,然而德育工作的主導是教師。師德如何,將直接關系德育工作的成果。所以,學校應該把針對全體教師的職業道德教育與培訓納入德育工作的范疇。有些學校的師德培訓僅限于班主任等從事德育工作的專職人員;面上的學習只是流于形式的讀讀報紙,傳達文件,很少就提高師德修養展開專題討論與交流,更不去在典型的挖掘與培養上下功夫。結果,學校只有少數人從事德育工作,不能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圍;忽略師德教育違背了“育人者必先育己”的原則,有悖于“全員育人”與“課堂是育人的主陣地”的原則。需要指出的是,師德教育的目標應升華為發自內心的崇高的職業道德感、純潔的愛心以及心靈拷問式的自省,決不能滿足于遵守師德“底線”的一般要求。

三、結語

開展好德育工作除了老師和家長的努力,也要利用學生之間的交流和交往進行德育。共青團、少先隊組織是對學生進行共產主義教育的組織,也是德育管理工作的重要組織。學生會、班委會、團支部組織開展一些有益的社會實踐活動和各類競賽,激發學生自主養成各種良好的習慣。學校要充分發揮組織的龍頭作用,落實德育工作。

猜你喜歡
身心健康民族地區中小學
云南省民族地區農村小學體育教師現狀調查研究
瑜伽與藝術體操對運動者身心健康影響作用比較分析
民族地區城鎮規劃現狀淺析
如何提高民族地區“一類模式”小學漢語文教學質量
略談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微視頻的應用
新課標下書法高效課堂教學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