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習“四位一體”教學法,全面推行主體教育

2016-12-05 10:57史巧梅
新教育時代·教師版 2016年30期
關鍵詞:四位一體角色定位課堂教學

史巧梅

摘 要:教育,作為一種培養人的社會實踐活動,是人“直接以塑造和建構主體自身為對象的實踐領域”。教育在本質上是對個體主體性的培育過程,是一種主體性教育。所謂主體性教育,是指根據社會發展的需要和教育現代化的要求,教育者通過啟發、引導受教育者內在的教育需求,創設和諧、寬松、民主的教育環境,有目的、有計劃地規范、組織各種教育活動,從而把他們培養成為能夠自主地、能動地、創造性地進行認識和實踐活動的社會主體。一句話,主體性教育是一種培育和發展受教育者的主體性的社會實踐活動。

關鍵詞:“四位一體” 角色定位 課堂教學

英語“四位一體”教學法是我國英語外語教學法的一種。首先,我們把它定位在英語外語教學上,它是具有中國特色的把英語作為外國語來教授的一種教學法。我們知道,從教法來上講,大概有三種層次:一種是approach,叫作教學法或者是教學路子,這是大的路子、大的方法;還有一種是method,它指的是在大路子下的可操作的具體的傳統方法;第三個層次就是 technique, 它指的是具體的教學技巧,就是說在一個大的教學路子approach下的這個method下面很多能體現approach或method的一些具體教學技巧,教學的活動或教學的手段。英語“四位一體”教學法是一個大的教學路子,我們稱之為教學法。英語“四位一體”教學法有自己的一套理論,有自己的一套具體的方法。

眾所周知,傳統的應試教育,教學以教師為中心,學生跟著老師轉,這樣就扼殺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限制了學生各方面的發展?!缎抡n標》指出,英語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注重素質教育”。包天仁教授說,英語“四位一體”教學法是素質教育對外語教學的要 求,他強調要“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因此,“四位一體”教學法正是《新課程標準》的體現,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強調以學生為主體,轉變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角色定位

按照傳統的教學觀念,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體,中學教師會給出所講解課文的背景知識介紹,然后逐字逐句地講解課文,課堂講解的內容主要是語言點例句、句法結構、課文翻譯等,教師從頭講到尾,并要求學生盡可能“面面俱到”地記筆記。而且傳統的英語教學中片面地追求考試分數,嚴重違背了教育的客觀規律,不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按照主體教育的理念,教學思想從以教師為主體轉變為以學生為主體。教師要向學生傳授知識,但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學生是教學活動的基本出發點,是教學活動的主體,而教師的作用主要是“組織者”和“引導者”。古人云:“授人以魚,只供一飯之需;教之以漁,則終身受用無窮”。教師要教給學生語言學習的規律和方法,要善于啟發學生,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整個教學活動應該是以學生的語言活動為中心,鼓勵學生積極思想,采取讓學生提問和討論的方式,改變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況。

二、通過多種渠道優化課堂教學,激發主體創造特性

多少年來,從中學到大學的各層次的英語教學都是沿襲一種固定的教學模式,即英語教師在他們的課堂上多采用語法翻譯法。的確,這種教學法對教師來說最熟悉,也最穩妥。但其教學內容機械,手段單調、呆板,所培養的學生多是“高分低能”,缺乏語言應用能力,這種教學模式違背了教育的客觀規律。主體教育就要打破一成不變的教學模式,必須遵循主體教育的特點,實行開放性的多渠道教學。

1.創設教學活動,激發主體參與

學習語言的實質在于交流,學會語言的途徑在于實踐。而語言實踐是通過課堂活動來表現的,活動又是轉變教學方式的關鍵,因此,教師們要精心設計英語課的課堂教學活動,力爭做到活動便于學生參與、學生樂于參與,要考慮學生參與的面,爭取讓每一個學生都有展示自己、表現自己的機會。使學生在參與中鍛煉自己的想像力和思維能力,充分發揮他們的主動性,調動他們的潛能,達到技能的訓練和個性的張揚。

2.培養主體興趣,促進主體發展

(1)通過實物、簡筆畫等直觀教具創設情境。英語教師如何才能把這一些抽象思維變成具體的形象,讓學生感到英語好懂、易學,且耐人尋味,就要充分利用手邊的教育資源,通過實物、錄音、掛圖、簡筆畫等直觀教具的使用,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實踐證明,利用直觀教具,可以拉近學生和英語之間的距離,提高他們的形象思維能力,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增強他們對英語的認知能力,達到教學目的。

(2)使用課堂語言創設異城氛圍,引發主體激情。英語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課堂用語,恰當地指導學生進行各種活動,教師必須認識到課堂語言就是英語,一個經常使用英語的課堂同不經常使用英語的課堂教學效果根本不同的。曾有調查說明:在English-speaking class里的學生比在non-English-speaking class里的學生更加喜歡英語,更容易掌握學習英語的方法,更具有學習的主動性和迫切性,更加勇于表現自己。此外英語教師還要學會熟練地使用表情、手勢、眼神、姿態和語調等非語言的語言,配合教學內容和步驟的發展,使得英語課堂幽默、風趣,從而引發主體激情,產生共鳴,增強教學效果。

3.注意個別差異,尊重學生的個性和才能

不同的學生有著不同的生活經驗、知識背景和思維方式。為此,教師應當在課堂教學中承認學生發展中所存在的差異性,要盡可能發現每個學生的聰明才智,盡力捕捉他們身上已表現出的或潛在的優勢。按照主體教育的要求,教師在課堂上應就教學任務的不同和教學對象的差異,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如講授、討論、分組學習,努力營造一種適應學生學習英語的最佳語言環境和心理環境,為每個學生創造表現的機會,使他們學會交流,學會表達,學會協作與分享,不斷獲得成功體驗。

總之,學習了“四位一體”教學法,有利于發掘學生的創造潛能和主體精神,樹立學生的主體意識、培養開拓創新的能力,最大限度的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是目前中學教育的主要目標。新課標強調語言應用能力的培養,實際上就是重視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和主動精神,注重學生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在中學外語教學實踐活動中必須以創新教育理念來指導外語教學的各個環節,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是深化外語教學改革過程中應著重解決的問題。

猜你喜歡
四位一體角色定位課堂教學
初中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的角色定位
論足球教練員的角色定位
推進“四位一體”土地制度改革
且行且思,讓批注式閱讀融入課堂教學
電視新聞主持人的角色定位
少兒節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與需求
對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的幾點思考
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導入法
把“三個倡導”融入課堂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