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師大版幼兒園中班(下)《我的數學》教材分析

2016-12-05 13:14譚平
新教育時代·教師版 2016年30期
關鍵詞:幼兒數學教材分析

譚平

摘 要:隨著社會各界對基礎教育,尤其是對學前教育發展的日益關注,幼兒園的教材種類也日益繁多,而教材的運用顯得尤為重要。目前市場上普遍對南師大版幼兒園教材的使用口碑較好。本文主要是對南師大版幼兒園中班(下)《我的數學》教材進行詳細分析,并介紹此本教材的特點,進而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議,盡自己最大努力在教學過程中提高幼兒數學教學質量。

關鍵詞:幼兒用書 幼兒數學 教材分析

幼兒園教材分為三個部分內容:幼兒用書、教師用書、輔助材料或教學資源。由于幼兒教育和幼兒教育對象的特殊性,國家未對幼兒教材的出版發行、選擇使用做統一規定,但教材在幼兒園中是非常重要的,幼兒學習和教師的教學都離不開教材。幼兒中班下的教材是需要對幼兒生的心理發展的特點和我國《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數學要求來編排的,只有是適應幼兒健康發展的教材,才會最大程度上發揮作用。[1]

一、教學內容及其調整

南師大版幼兒園中班下《我的數學》是經過“幼兒園活動整合課程”第三版修訂而成的,它包括28個具體的教學活動,教材的內容對比以前的教材有著明顯的變化,具體說來有以下幾個方面的調整:

1.本教材將重點內容關注到了“數”的學習,共36頁的幼兒用書練習中有19頁是關于“數”的,而“圖形與空間”“邏輯與關系”“量”三項內容共占17頁。這種有的放矢的安排,保持了幼兒生活化卻不失有層次、有系統地學習數學,同時讓幼兒加強對之前學習的數的聯系、鞏固及掌握。[2]

2.“認識15以內的序數”及“鞏固20以內數的認識”從大班上期移到了本冊內進行。雖然說看起來增加了難度,但確是更加強調幼兒對數的運用能力,與當前知識型社會是緊密相連的,督促幼兒真正用數學去試著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3.增設了一些新的教學活動設計。如“活動1 雪花片造型;活動7 玩具在哪里;活動11 積木數一數” ,基本上是與幼兒生活息息相關的,并且需要幼兒用清晰流暢的語言表達出來,有些活動還需要繪畫技能,或是需要自己動手操作的,更形象、直觀、綜合。

4.每個教學活動背后都附上了“溫馨提示”這一板塊,為幼兒教師更好的操作和運用提供了更多參考,這也是從教材層面提醒一線幼兒工作者要注意因材施教。

二、教材內容特點

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本冊《我的數學》教材內容非常的豐富、有趣,知識點精而準,有著自己的某些特點。

1.各領域間的滲透性和整合性明顯加強;

該教材中雖然有界限比較清楚的只是側重點,但在每一個具體活動中,對幼兒的語言表達、社會交往合作等相關要求也隱藏在具體的活動過程中的,要想很好的達到教學效果,教師必須要注重全面性和整合滲透性。我們在引導幼兒學習數學的時候,應當保持生活化卻不失有層次、有系統地學習。數學分為數、量、圖形與空間、邏輯與關系四個部分,它不僅是用來解決問題、用來在溝通和推理的,更是用來聯結生活中各種相關事物的。

2.教材中對活動資源的挖掘更加深刻、多元化;

該教材明顯增加了3個新的活動,同時,并把部分大班上期的數學活動資源轉移到了該教材里(中班下期),但對增加的活動里又區分了日常區角活動和集體教學活動以及親子活動,多元的類型劃分和更多資源的介入讓這本教材更加的豐富和豐滿。

3.提供了關于空間與圖形的豐富素材,促進幼兒的空間觀念的發展;

這部分教材用的主題是搭積木的照片,里面各種娛樂設施的移動,就是本單元將要學習方位定位技能及同伴間的合作交往等。這些知識不僅使幼兒逐漸形成空間觀念,還讓幼兒積極參與到教學中來。

4.教材提供的學習活動素材與生活實際緊密聯系;

在教材中,每個活動都有自己的側重掌握的知識點,同時這些是與實際生活貼近的,都是生活內容,還包含所需運用的數學知識的,這四部分知識的教學都從幼兒在平時生活中有所體驗的游戲、運動等實際問題來引入的。

三、有關該教材的建議

1.教材的實用性上,未考慮教師的專業水平的層次性;

教材雖然與時俱進,結合《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與《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根據當前社會所需綜合性人才的需求,最大化的強調了知識的整合性與滲透性。但對于我國這樣一個東西部各方面發展不平衡的現狀來說,大部分的農村幼兒教師還無法達到能夠完全駕馭這套教材的專業能力和水平。因此,可以適當考慮不同教師使用的層次性。

2.教材中幼兒用書主題圖的內容未考慮幼兒的生活差異;

部分教材主題圖的內容未考慮學生的生活差異。教材中的主題圖豐富多彩,但其實沒有考慮到生活在農村的學生,對于城市的教師和學生而言是可以很好的接受學習的,但對于農村的學生,他們接觸的東西是很有限的。

3.教材中教師用書概念性的知識模糊,缺少明確的概念;

在教材中有一些知識,如排序規律沒有明確的規定它到底是什么AABB?ABC?搭積木時究竟遵循了那些規律可不會倒等。老師在展開教學活動的時候也是講解它所具有的特點,概念的東西缺少了。學生能夠在具體操作中去感受到,但卻不能準確的說出,教材,至少是教師用書中應該出現這些概括的內容,在幼兒的頭腦中逐步形成概念意識,以便幼兒有嘗試抽象思維發展的訓練和意識。

4.教材中配套的操作玩具卡的大小未充分考慮幼兒的年齡特點;

在教材的幼兒用書中,背后附上了幼兒可進行操作的玩具卡片??此剖菧蕚湎喈敵浞值?,幾乎每一頁的操作都有相應的操作卡。但對于中班下期的幼兒來說,小手肌肉發展還不是很好,操作卡同大班幼兒一樣大小,很大一部分幼兒在課堂操作中需要老師的直接協助。

總之,該教材教育理念前沿,設計思路也很清晰。但不是為某個特定的幼兒園設計的,它兼顧了當前我國幼兒園發展的一般及中上水平。因此,在使用過程中,各幼兒園應從自己的實際出發,對課程內容、相關資源及組織形式進行調整和充實,以使其發揮更好的成效。

參考文獻:

[1]方家培.人教版小學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材分析 [J].亞太教育,2010(9).

[2]王慧娟.幼兒園教材中幼兒用書的分析與研究[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2014(3).

猜你喜歡
幼兒數學教材分析
淺談幼兒數學活動中操作能力的培養
幼兒數學與小學數學的銜接問題研究
提升幼兒數學生活化教學的有效途徑
幼兒數學課程生活化的應用策略
新課標三種高中化學教材編寫特點
“探究動能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實驗的教學設計
“長話短說”欄目在教學中的實施策略
基于提高學生科學素養的初中化學教材分析
讓數學回歸生活
激發幼兒學習數學樂趣的點滴體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