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討論中質疑 探究中解疑

2016-12-05 04:55高錦恒
讀與寫·教育教學版 2016年8期
關鍵詞:課堂討論質疑初中語文

高錦恒

摘 要:討論是語文課堂最常見的現象。通過討論,師生之間交流溝通、相互啟發、相互促進,進而達到共識。本文圍繞四個方面闡述了課堂討論中,進行質疑與解疑的過程,旨在培養學生的質疑精神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質疑與解疑,彰顯了學生個性,讓語文課堂充滿生機與活力。

關鍵詞:初中語文 課堂討論 質疑 解疑 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8-0103-01

著名的英國哲學家培根說:“討論猶如礪石,思想好比鋒刃。兩相砥礪將使思想銳利?!闭n堂討論是初中語文教學中最常見的探究活動,通過課堂討論學生提出問題。然后通過師生之間的共同探究,進而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這樣,充分發揮了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學生在討論中質疑,在探究中解疑。課堂氣氛變得活躍起來,課堂教學效果明顯。

1 師生討論呈精彩,活躍課堂氛圍

語文課堂是教師與學生思維碰撞的過程,而活躍的課堂氣氛能夠激發學生的思維,在課堂中能夠積極的思考,學生的語文素養才能不斷提升?;钴S氣氛的主要方法是交流互動,在交流中才能讓學生積極主動的表達出自己所想,產生思維的碰撞。老師在預設中一般會設計一些課堂交流,但是往往大部分課堂交流都是學生自發生成,老師如果能夠利用好這個生成,能夠有效的活躍課堂氣氛。例如:在教學《愚公移山》時,學生會有這樣的疑問:課文中的愚公移山在今天看來是一件非常愚蠢的事,我們向他學習什么呢?本來在教學預設中只是想把這個問題作為課堂小結一帶而過就結束了。但是,既然有學生提出這個疑問就必須弄它個水落石出。說明事實與備課預設有偏差,于是就順勢提出開展小組討論來解決這個問題。學生就這樣的問題展開討論,因為很多學生都存在著這樣的質疑,因此討論進行得十分激烈。從他們的觀點可以看出,有一部分學生認為愚公值得贊揚。還有一部分學生認為愚公的做法視乎有點愚蠢。在這樣的思維碰撞中,學生的價值觀得到提升。

2 于無疑之處生疑,引發深入探討

古人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痹谡n堂討論中,總會產生各種各樣的質疑,有些學生對于這些疑問不重視,不能達到在疑問處探索,進而再生疑問。對于這些思維產生的疑問生成,老師肯定是無法預料的,老師不妨認真的傾聽,等學生表達自己的觀念后,老師可以就此為引,進行深入的討論。例如:在教學《紫藤蘿瀑布》時,就鼓勵學生大膽疑問。結果學生提問的積極性非常高,諸如文中寫十多年前家門外的一大株紫藤蘿是什么意思?為什么面對紫藤蘿瀑布,作者的感情在不斷的變化,對我們的生命有什么啟示?要解釋這樣的質疑,就必須聯系寫作時間與背景,文章中有“十多年前”的一大株紫藤蘿。后來拆掉了紫藤花架改種果樹,其理由是“花與生活腐化有必然的關系”。這樣的觀點在今天聽來感覺是多么的荒唐,這就是極“左”思想的影響。這就在無疑處生疑,從而引發我們思考:人在遭遇不幸時不能被厄運壓倒,而應該保持堅定的信念。當厄運過去時要面對新生活,把自己的精力投身到社會事業中去。

3 化學生發言為生成,讓討論更精彩

行為主義心理學家加涅認為,影響學習的因素是受個體所處的環境決定的。我們知道,語文教學是師生對話的過程。很多問題需要教師引導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在學生發表自己見解的過程應該能及時抓住生成。課堂是一個多維的動態空間,需要教師穿針引線,通過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在交流過程中實現互動。在這樣的互動過程中,使學生的思維層次實現由此及彼的提高。這樣,語文課堂中就會無痕化成才。雖然有些生成有可能是沒有價值的,甚至有些是錯誤的。但多數是對文本理解的個性體現,是思維運行中的閃光點。因此,化學生的發言為生成,從而讓課堂討論更加熱烈。例如:在教學《在烈日和暴雨下》時,在師生研討中有學生提出質疑:極力描寫烈日與暴雨是作者烘托祥子生活的艱辛。這是大家形成了共識的問題,于是教師繼續提出“沒有烈日與暴雨就不能反映祥子苦難的生活嗎?學生立即做出回應:“春天生機盎然,秋天成果累累是不利于襯托惡劣的環境的。這樣,就說明學生的思維層次已經擺脫傳統以文本為中心意識的束縛。

4 在具體情境中討論,培養質疑意識

初中生生活閱讀比較少,有時由于缺乏問題意識而不能從文章當中發現有深度的問題,因此培養學生的質疑精神就顯得尤為重要。教學中我們可以通過教學情境的設置而產生問題,再讓學生從問題中開始質疑。實際的教學當中,教師加強學生質疑意識的引導起著關鍵的作用,根據教學的需要,依據教學的內容設計恰當的教學情境,通過問題的提出引導學生不斷思考,主動質疑。在問題提出時盡量新奇、神秘,能夠引起學生足夠的興趣,讓學生在情境中激發靈感,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找到解決問題的答案。例如:在教學《濟南的冬天》時,可以創設這樣的討論情境:先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感受說一說冬天的特征以及對冬天的印象。在學生說完之后再以多媒體的形式播放一段濟南的冬天的視頻畫面,這樣學生就能夠從視覺上初步感受到冬天,特別是濟南的冬天的印象。再讓學生朗讀課文,從文字上了解老舍心中的濟南的冬天是什么樣子的。學生就會對之產生深刻的印象。由于設置了質疑的情境,學生的質疑意識加強了,對文本獲得了深刻的理解。

總之,語文課堂討論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解決問題。這就要求教師精心的設置問題,通過對問題的討論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有價值的討論既能讓學生深入的走進文本,還提高了學生的探究問題的能力,進而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活動。這樣,語文課堂討論就會精彩紛呈。

參考文獻:

[1] 周永.初中語文課堂有效討論的研究[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21).

[2] 李應江.談中學語文教學中的課堂討論[J].中小學電教,2015(01).

[3] 王君.讓語文課堂“另類解讀”化險為夷[J].中學語文教學,2014(05).

猜你喜歡
課堂討論質疑初中語文
如何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
改變教學方法是提高學生對思政課興趣的突破口
談素質教育中的課堂討論
和諧的課堂應充盈學生的聲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