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農村小學低段學生數學交流能力的培養

2016-12-05 05:55黃娟
讀與寫·教育教學版 2016年8期
關鍵詞:交流數學過程

黃娟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8-0213-01

《數學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在與他人交流過程中,能運用數學語言合乎邏輯地進行討論和質疑?!睂W生的數學交流能力直接影響著學習活動的開展和效果。在數學教學中,我們應怎樣培養學生的數學交流能力,讓數學交流成為學生學習的重要載體呢?在近兩年的教學實踐中,筆者從以下幾方面進行了一些嘗試,讓孩子們在數學交流這塊肥沃的土地上生根、發芽、茁壯成長。

1 營造和諧氛圍,讓學生愿意交流

贊可夫曾說過:“教學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求,就能發揮高度有效的作用?!痹谡n堂上,教師在學生講的過程中要面帶微笑,耐心傾聽,并適時用“說得好!”“不用急,慢慢說”等語言進行鼓勵,對學生的表現給予及時、恰當的評價;讓學生以小老師的身份站在講臺上向同學解釋、說明;鼓勵學生發表與教師不同的意見和觀點,提出與課本不同的看法等等。教師要信任學生,鼓勵學生參與交往,師生間建立一種平等的、合作的伙伴關系,讓學生逐步養成敢于在課堂上大膽地發表自己的見解與看法。

2 樹立傾聽意識,讓學生靜態參與

克魯普斯卡婭說過:“教師的任務就是教學生學會看、學會聽?!敝挥薪虝W生傾聽,他們才會交流。因而,我們應從低年級起就開始注意培養學生傾聽,對別人以及別人的成果產生發自內心的尊重。學生發言時,老師要用親切的眼神、和藹的態度、欣賞的眼光,專注地傾聽其發言,以身作則,要求其余學生仔細傾聽,若有不同意見,可以爭辯或補充,對于講得好的學生要給予鼓勵表揚。在學生回答問題后,老師可追問 “對于他的見解你還有什么補充嗎?”“聽了他的觀點,你是怎么認為的?”……讓學生明確積極參與學習并不是非發言不可,傾聽別人發言同樣也是積極參與。當孩子們認真傾聽,用心思考,回答或提出各種問題時,用真誠的話語鼓勵他們,用贊許的目光注視他們,摸摸他們的小手或輕輕拍拍他們的頭,讓學生不僅品嘗到成功的喜悅,而且學會傾聽,帶著互相欣賞的心情,專注地傾聽他人的發言,逐漸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并在傾聽他人的過程中感受交流的樂趣。

3 把握交流時機,讓學生主動交流

在學習活動中,交流起到了觸及人們思維活動的作用。在設計、安排和組織教學過程的每一個環節時,我們都應有意識地為學生提供交流展示自己的機會,讓孩子們自己去探索、研究和交流其中的知識。

3.1 提供充足時間,啟迪深層思索

我們要給孩子們一定程度的自由活動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經過獨立思考、共同討論后再進行交流。相信學生有能力支配自己的自由時間,讓學生充分利用這份自由的時間和空間,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思考、討論問題,或向老師、同學提出一些問題。要舍得給學生準備的是時間,創設多種方式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維過程,交流前可以學生自己先試著說一說,也可以同座位進行交流,或者在學習小組內進行交流,最后孩子們就會有足夠的膽量在全班發表自己的觀點。同時這個過程也是一個交流的過程,提供了一個自由的交流機會。

3.2 設計有效問題,激活多向探討

在課堂教學中我們應為學生設計有價值的數學問題,提供交流的素材,把握好問題的時機和方式,學生通過討論、交流,根據自己的體驗,用自己的思維方式建構對新知識的理解,通過不斷提問——反饋——反思——概括獲得對問題的真正理解,促使學生主動參與交流;同時讓學生在交流思維的過程和結果中發展數學思考能力。

3.3 安排互動形式,實現動態整合

在課堂交流中我們要時時安排教師和學生個體、學生集體間的交流;學生個體與學生個體之間的交流、學生個體與學生集體間的交流;學生和文本之間的交流,通過閱讀不斷獲取問題的信息。

4 巧妙訓練交流,讓學生善于交流

教師不僅要給學生搭好交流的舞臺,更要進行有效的指導,讓學生能夠有序的、有方法、有策略的進行交流。

4.1 培養數學思維,促成周密顯現

思維能力是一切能力的核心。思維的形成過程,即研究某一個具體的數學問題時,提取相關信息(知識、方法等)并將其進行有序地有機組合,最終形成解題思路的過程。

4.2 提煉數學語言,促進嚴謹交流

數學交流的載體是數學語言,因此發展學生的數學語言是提高學生交流能力的根本。如:運用參考關鍵詞幫助學生交流:我們認為……我們推斷……我們還想了解的是……我們對××問題還有爭議,請大家幫助我們解決……補充闡述時的參考關鍵詞:我對剛才﹡﹡同學的發言還有補充……我還有一個問題,為什么……我不同意這個小組的意見,我認為……我想給剛才的小組發言提個建議……巧訓學生交流技能,增強學生交流能力。

4.3 撰寫數學日記,訓練語言表達能力

生活中存在著大量有價值的數學現象。指導學生運用數學知識寫日記,能促使學生主動地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生活,去思考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再與同伴交流起來就會更生動,更嚴謹。如:(1)寫購物過程與感受。如蔡晟欣同學寫道:今天,我和媽媽、哥哥一起去“旺鑫超市”,我們到了,買了一包蛋黃派6元2角,一包面包5元8角,一包薯片4元9角,一把拖把9元2角。媽媽還沒有付錢的時候,就問我要付多少錢?我認真思考后,終于算出是26元1角。媽媽表揚了我。(2)寫玩中的數學體驗。 如陳虹羽同學是這樣寫的:今天我和爸爸、叔叔一起去釣魚,我在河邊看著他們兩個人釣魚,我一邊看一邊數,爸爸釣了4條魚,叔叔釣了6條魚,我算了一下,原來叔叔比爸爸多了2條。所以我對爸爸說要加油了。(3)寫課堂交流。一堂課后,把自己與老師、同學的交流記下來等等?!皵祵W日記”是一種較好地表達“數學信息”的媒介,學生之間可以通過互相閱讀、相互討論甚至質疑爭辯“數學日記”中表達的內容,實現知識的舉一反三,融會貫通。

小學階段的數學交流能力培養是一項促進小學生有效學習數學的重要方法。作為一線的農村數學教師在教學中應該重視學生的數學交流能力,在學生的主觀意識中播下數學交流的種子,搭建學生交流的平臺,并根據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訓練他們的交流技能,使他們成為具備良好數學素養的人。

猜你喜歡
交流數學過程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強交流溝通 相互學習借鑒
周櫻 兩岸交流需要更多“對畫”
描寫具體 再現過程
臨終是個怎樣的過程
在這個學習的過程中收獲最大的是哪些,為什么?
錯在哪里
“交流”等5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