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鄧小平“改革是一場革命”的思想

2016-12-06 14:15楊忠仁
長江叢刊 2016年23期
關鍵詞:生產力革命制度

楊忠仁

試論鄧小平“改革是一場革命”的思想

楊忠仁

鄧小平是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他作出了實行改革開放這一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歷史性決策,提出“改革是中國的第二次革命”的思想。正如他在1992年南方談話中提到的:“革命是解放生產力,改革也是解放生產力,使中國人民的生產力獲得解放,這是革命,所以革命是解放生產力。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確立以后,還要從根本上改革束縛生產力發展的經濟體制,建立起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社會主義經濟體制,促進生產力的發展,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產力。過去,只講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發展生產力,沒有講還要通過改革解放生產力,不完全,應該把解放生產力和發展生產力兩個講全了”。

鄧小平 二次革命 思想

鄧小平是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他做出了實行改革開放這一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歷史性決策,提出“改革是中國的第二次革命”的思想。正如他在1992年南方談話中提到的:“革命是解放生產力,改革也是解放生產力,使中國人民的生產力獲得解放,這是革命,所以革命是解放生產力。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確立以后,還要從根本上改革束縛生產力發展的經濟體制,建立起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社會主義經濟體制,促進生產力的發展,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產力。過去,只講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發展生產力,沒有講還要通過改革解放生產力,不完全,應該把解放生產力和發展生產力兩個講全了”。

在《鄧小平文選》中,多次表述這樣的思想:我們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經濟體制改革、政治體制改革和相應的其他各個領域的改革?!拔覀兯械母母锒际菫橐粋€目的,就是掃除發展社會生產力的障礙”。這些論斷包含對歷史唯物主義和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做出了重要貢獻。

一、鄧小平對經典作家關于社會主義改革思想的繼承和發展

(一)理論上的新發展

恩格斯在逝世前從理論上就做過這樣的分析:“我認為,所謂‘社會主義社會’不是一種一成不變的東西,而應該和任何其他制度一樣,把它看成是經常變化和改革的社會?!编囆∑降呢暙I,不在于他一般地提出了改革,恰恰在于他的改革思想非同一般。一般人往往把改革視為漸進的量變,改革只起著發展生產力的作用,就連毛澤東也認為,在社會主義制度建立之后,“我們的根本任務已經由解放生產力變為在新的生產關系下保護和發展生產力”。因此,他講的改革也只具有一般地發展生產力的意義。鄧小平視改革為“一場廣泛、深刻的革命”,把改革稱作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的革命,并全面闡述了改革的性質、目的、范圍、步驟、方式等,形成一整套社會主義改革理論,這在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還是第一次。

(二)兩次革命之間存在既相一致而又矛盾的關系

鄧小平說改革是“第二次革命”、“又一次偉大革命”,無疑是相對于“第一次革命”而言的,那么,這兩次革命是什么關系呢?我認為,兩次革命既有相同點,又有區別,不同方面主要表現為以下四方面:

一是兩次革命的對象和任務不同:第一次革命主要是改變根本制度的政治革命,即進行階級斗爭;第二次革命則以大規模的階級斗爭基本結束為前提,它的要求不是根本改變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性質,而是改變那些沒能體現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束縛生產力發展的具體體制,“是對體制的革命”,從而進一步鞏固和完善基本制度,即“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

二是兩次革命的進行方式不同:第一次革命的性質決定了它是采用暴力手段,通過疾風暴雨式的群眾運動和激烈的社會震蕩來完成的,第二次革命雖然也要依靠人民群眾,走群眾路線,但一般不采取群眾運動方式,強調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有領導、有秩序、有步驟地進行要求“穩定壓倒一切”。即:“我們把改革當作一種革命,當然不是‘文化大革命’那樣的革命”。

三是兩次革命的外部環境不同:第一次革命的大部分時期,由于反動統治者的嚴密封鎖和帝國主義的禁運,基本上是在與外部世界隔離的封閉環境下進行的,一段時間內處于“閉關鎖國”的狀態;第二次革命由于實行對外開放,其外部環境處于全方位開放的態勢。

四是兩次革命的時間長度不同,第一次革命包括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鄧小平講,“那個革命搞了三十幾年;現在我們搞的“改革不只是看三年、五年,而是要看二十年,要看下世紀的前五十年,這件事必須堅決干下去”。他還說,恐怕再有30年的時間,我們才會在各方面形成一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梢姷诙胃锩m然是以和平有序的方式進行的,其難度不亞于第一次革命。

二、我們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不僅包括經濟體制改革,而且包括政治體制改革、文化體制改革以及科技教育行政管理體制等多方面的改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在不斷改革中前進的,改革的實質是體制創新,不進行體制改革,很多問題的解決就沒有出路。應該把“國家壟斷制”作為改革的對象,來體現改革的深層本質。第一個提出“國家壟斷制”概念來概括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的是列寧。第一個用“新經濟政策”來實踐、檢驗、反思“國家壟斷制”的也是列寧。

列寧說“在理論上,不一定要認為‘國家壟斷制’從社會主義觀點看來是最好的辦法”?!皣覊艛嘀啤痹诮洕?、政治、文化上都表現為它的高度集權專制。

在經濟上,它表現為由表及里的三個層次上

(1)在深層次上,在所有制、產權制度層次上,國家占有一切主要生產資料,而一切勞動集體(主要指企業)和勞動者個人幾乎都不占有任何主要生產資料。

(2)在中層次上,在運行機制、經濟決策上,國家作為獨一無二的主體,通過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計劃,直接組織生產和分配,把市場機制與企業和個人的自主性基本上排除在外。

(3)在表層次上,在發展戰略、指導思想層面上,以高積累高投入為主要手段,以高產值、高速度為主要追求目標。

在政治上,表現為黨領導一切,實行黨的一元化領導,形成以黨代政、黨政不分、高度集權的政治體制。

在文化上,表現為在強調馬克思列寧主義指導地位的同時對文化發展過程中的各種學派、各種學術觀點,通通加以排斥,使“雙百”方針根本沒有得到真正的貫徹落實,沒有處理好文化建設中指導思想上的一元化與具體文化發展上的多元化之間的關系,形成文化國家壟斷制。

三、“改革是中國的第二次革命”,改革是部分質變,是對各方面利益的大調整,改革中應該注意以下三條

(一)要保證使絕大多數人獲得利益

社會主義就是要使全社會的成員過富裕幸福的生活,改革的目的,要體現在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上,體現在“富?!鄙??!跋麥鐒兿?,消除兩極分化”,則使得這種富裕能達到“共同”致富。鄧小平一再提出:“社會主義的目的就是要全國人民共同富裕,不是兩極分化”,“我們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根本目標是實現共同富?!?,保證絕大多數人在改革中得到好處,這對于保證改革措施順利實現具有重要現實主義。

(二)要始終堅持社會主義大方向

我們的改革作為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自我完善,必須以堅持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為前提,不能搞西方的多黨制,三權鼎立,兩院制。鄧小平指出:“在整個改革開放的過程中,必須始終注意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十二屆六中全會提出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還要搞二十年,現在看起來還不止二十年,資產階級自由化泛濫,后果極其嚴重。特區搞建設,花了十幾年時間才有這個樣子,垮起來可是一夜之間啊??迤饋砣菀?,建設就很難,在苗頭出現時不注意,就會出事”。

(三)要謹慎地妥善地處理好改革中的各種關系

改革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牽一發而動全身,所以不能獨立地看待某一項改革措施,必須要堅持辯證地看問題。一定要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把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和社會可以承受的程度統一起來,在社會政治穩定中推進改革、發展,在改革、發展中實現社會政治穩定。此外還有例如先富與后富的關系;各個地區各個行業之間發展不平衡的關系;工人與農民的關系;如何保護弱勢群體的問題等等。只有恰當地科學地處理好各種關系,才能使改革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得以很好解決,以此推動21世紀中國社會主義改革開放事業的全面發展。

[1]梅鵬.鄧小平公平思想特征溯源[D].北京:清華大學,2004.

[2]鄧磊.鄧小平社會主義形象思想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08.

[3]張蘭初.鄧小平以生產力為基礎的發展觀[D].長春:吉林大學,2008.

(作者單位:寧夏中共石嘴山市委黨校)

猜你喜歡
生產力革命制度
馬克思生產力系統理論探析
提高母豬年生產力的關鍵措施
黨的領導制度是居于統領地位的制度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執行
制度空轉,是“稻草人”在作怪
關于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矛盾運動的理性思考
中國的出行革命
某些單位的制度
粉紅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