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職高生家庭教養方式、社會支持與一般自我效能感的關系研究

2016-12-06 11:58劉致靜
新教育時代·教師版 2016年26期
關鍵詞:家庭教養方式職高生中介效應

劉致靜

摘 要:目的:探討職高生家庭教養方式、社會支持與一般自我效能感的關系。方法:采用家庭教養方式量表、社會支持評定量表與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對173名職高生施測。結果:①父母親情感溫暖、理解與客觀支持、主觀支持、對支持的利用度和社會支持成顯著正相關。②父親拒絕、否認與對支持的利用度和社會支持成顯著負相關。③母親懲罰嚴厲與對支持的利用度和社會支持成顯著負相關。④社會支持、主觀支持與一般自我效能感呈顯著正相關。結論:父母親情感溫暖、理解與主觀支持對一般自我效能感有預測作用。主觀支持對父親情感溫柔、理解和一般自我效能感起部分中介作用。

關鍵詞:職高生 家庭教養方式 社會支持 一般自我效能感 中介效應

引言

隨著我國全民教育的普及,職業技術教育已經成為高中教育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90%是繼“普九”后跨進更高教育普及門檻的標志。2016全國兩會更是提出要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分類推進免除學雜費。由于家庭、社會、自身對職高生的發展都有重要影響,且目前對職高生家庭教養方式、社會支持與一般自我效能感三者關系與作用機制的研究較少,所以本研究試圖通過調查、統計、分析來了解現狀并提出教育建議。

父母教養方式是父母的教養觀念、教養行為及其對子女情感的一種組合形式,它不隨情境的改變而變化,反映了親子交往的實質。(Darling,Steinberg,1993)[1]

一般自我效能感由班杜拉提出,是一種穩定的個性特質,表現為個人在處理某領域獲得的高自我效能感延伸到其他領域。因此它對個體在不同領域的表現均有一定預測效果。[2]

社會支持是指個體與來自社會各方面及各社會組織所產生的精神或物質的聯系。有研究表明,良好的社會支持可促進身心健康發展。社會支持是一個多維的結構,從性質上可分為客觀支持和主觀支持。[3]

一、研究方法

1.研究對象

隨機抽樣調查咸陽渭城高級職業中學的173名學生,有效問卷164份。其中女生135人、男生29人。學前教育專業138人,電子計算機專業26人。年齡分布在13-22歲,均值為16.65歲。高一99人,高二35人,高三30人。生源地為農村133人。獨生子女29人。父母離異86人。父親健在159人,父親文化程度為小學29人,初中90人,高中(包括職高,中專,技校)40人,大學(包括大專和本科)5人。母親健在157人,母親文化程度為小學29人,初中104人,高中(包括職高,中專,技校)28人,大學(包括大專和本科)3人。家庭月收入1000元以下71人,1001-3000元64人,3001-5000元20人,5000-7000元4人,7001元以上5人。

2.研究工具

(1)家庭教養方式量表(EMBU)

采用由C.Perris編制,岳冬梅等人修訂的家庭教養方式量表。父親教養方式共六個主因素:情感溫暖、理解(F1),懲罰、嚴厲(F2),過分干涉 (F3),偏愛被試(F4),拒絕、否認(F5),過度保護(F6)。母親教養方式共五個主因素:情感溫暖、理解(M1),過分干涉、過度保護(M2),拒絕、否認(M3),懲罰、嚴厲(M4),偏愛被試(M5)。EMBU中文版具有較好的信度和效度,各個維度內部一致性系數指標在0.528和0.904之間;[4]。對于獨生子女測評可從父母雙方教養方式量表撤去偏愛被試這一項。

(2)社會支持評定量表(SSRS)

采用由肖水源編制的社會支持評定量表。該量表共10個條目,包括客觀支持(S1)、主觀支持(S2)和對社會支持的利用度(S3)等三個維度。

(3)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

采用由Ralf Scharzer編制,共10個項目,包含個體對自己處理艱難事務的自信程度。GSES是單維度量表,采用4級評分,適用于大中學群體。

3.研究程序

以班為單位,采用網絡問卷在線施測的方式。采用SPSS21.0對數據進行描述性統計,t檢驗分析,相關分析和回歸分析。

二、結果分析

1.家庭教養方式、社會支持與一般自我效能感的狀況

(1)家庭教養方式

未離異家庭與離異家庭在父親情感溫柔、理解(43.17±8.838/

35.20±13.991,t=-3.482,p=0.001),父親過分干涉(20.17±6.499/

17.00±6.585,t=-3.065,P<0.01)上有顯著差異。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在父親懲罰嚴厲(4.915±7.104/19.33±7.104,t=2.904,P<0.01),父親過分保護(23.61±3.738/9.79±3.184,t=22.500,P<0.001),母親偏愛被試(20.79±4.551/10.52±2.652,t=13.243,P<0.001)有顯著差異

(2)主觀支持

女生主觀支持顯著高于男生主觀支持(19.25±3.538/17.24±3.419,t=-2.792,P<0.01)。女生社會支持高于男生(36.27±5.611/34.00±5.892,

t=0.052,P<0.01)。學前專業主觀支持顯著高于電計專業(19.22±3.537/17.15±3.426,t=2.813,P<0.01)。獨生子女主觀支持顯著低于非獨生子女(17.50±3.562/19.32±3.505,t=-2.767,P<0.01)

(3)一般自我效能感

母親健在的職高生一般自我效能感顯著低于母親不健在的(23.25±5.203/29.29±4.957,t=-3.006,P<0.01)。

2.家庭教養方式、社會支持與一般自我效能感在人口學變量上相關(表1)

3.職高生家庭教養方式、社會支持與一般自我效能感的相關分析(表2)

(1)父親教養方式和社會支持、一般自我效能感的關系

父親的情感溫暖、理解與客觀支持、主觀支持與支持的利用度、社會支持和一般自我效能感成顯著正相關。相反,父親的拒絕、否認與對支持的利用度和社會支持成顯著負相關。

(2)母親教養方式和社會支持、一般自我效能感的關系

母親的情感溫暖、理解與客觀支持主觀支持、對支持的利用度和社會支持成顯著正相關。相反,母親懲罰嚴厲與對支持的利用度和社會支持成顯著負相關。母親拒絕、否認與對支持的利用度和社會支持成顯著負相關。

(3)一般自我效能感和社會支持的關系

主觀支持和社會支持與一般自我效能感呈顯著正相關。

(4)職高生父親情感溫暖、母親情感溫暖、主觀支持與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回歸分析

通過家庭教養方式各個維度和社會支持三個維度對職高學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多元回歸分析發現,主觀支持,父母親情感溫暖理解對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回歸效應顯著(p<0.05)。父母親情感溫暖理解、主觀支持對一般自我效能感有預測作用,可解釋一般自我效能感10.9%的變異。

(5)主觀支持對父親情感溫柔、理解和一般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應分析

本研究依照溫忠麟等人提出的中介效應檢驗程序進行依次檢驗。[6]以父親情感溫柔、理解為自變量,主觀支持為中介變量,一般自我效能感為因變量進行中介效應分析。結果顯示主觀支持對父親情感溫柔、理解和一般自我效能感起部分中介

作用。

三、研究討論

1.基本特征

由人口統計學的差異性檢驗和相關分析可得出女生的社會支持比男生高,據在校觀察,女生比男生更多建立與他人的親密關系。非獨生子女主觀支持高于獨生子女,非獨生的孩子有更多交流渠道并感覺有更多資源。獨生子女在父親懲罰嚴厲、父親過分保護上高于非獨生子女,獨生子女父母把期待加注在一個孩子身上,從而在教養方式上更為苛求。母親健在的職高生一般自我效能感顯著低于母親不健在的,母親缺失使孩子更多成長在父親不多表露粗獷放任的教養方式下,孩子大多需獨立處理事情,從而一步步提高一般自我效能感。

父母親情感溫柔、理解與社會支持、一般自我效能感呈正相關。這與陳淑靜等人研究一致。父母的情感溫柔理解讓子女更有安全感和社會支持。父母親是否離異與父母親情感溫柔、理解呈正相關。對于職高生這個年齡段,創造更多關愛的環境和良好的社會支持可避免職高生受挫時走向極端。

2.家庭教養方式、社會支持與一般自我效能感的關系討論

主觀支持、父母親情感溫柔理解分別對一般自我效能感具有良好的預測作用。父母親情感溫柔理解且職高生主觀支持越好,其一般自我效能感越高。

主觀支持對父親情感溫柔、理解和一般自我效能感起部分中介作用。父親情感溫柔理解不僅可直接促進一般自我效能,也可透過主觀支持間接促進一般自我效能感。

四、基于生態系統理論下的教育建議

布朗芬布倫納提出的個體發展模型強調發展個體嵌套于相互影響的一系列環境系統之中,這些系統與個體相互作用并影響個體發展。

1.微觀系統

是指環境層次的最里層,之個體活動和交往的直接環境。

(1)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學習楷模,父母的教養方法應取決于孩子當下的情況。父母應自己具備經營和諧婚姻,處理重大事件的能力。父母應營造溫馨有愛的家庭氛圍、像朋友一般每月不定期與孩子交流內心、多溫柔鼓勵理解、忽視不良行為、嚴處惡行都對于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

(2)學校應提高教師待遇,完善相應制度。教師應完善專業知識傳授體系同時將德育融入每節課,運用科學的方法教書育人。

(3)職高生應在同伴交往中有正確的擇友觀,在網絡中有辨別是非善惡的能力。

3.中介系統

是指各系統之間的聯系或相互關系。如家庭學校之間若有積極的聯系則可能實現發展最優化。

職高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培養的方法:對比職高與普高畢業就業情況,增強職高生職業自信。創設體驗成功的機會,轉變職高學生的消極歸因模式為積極。如針對電計專業組織計算機技能競賽和針對學前專業組織節目編排比賽。

4.外層系統

指那些孩子并未直接參加卻對他們的發展有影響的系統。如父母婚姻狀況、親戚關系、鄰里社區、學校管理部門、網絡類型等。

5.宏觀系統

位于環境的最外層,指社會文化價值觀、風俗、法律及別的文化資源。

(1)本研究數據顯示職高生家庭收入狀況普遍低。很多學生家庭經濟狀況不佳無法繳納學費或急于掙錢而后期輟學打工等。國家要減輕入學經濟壓力,提高職業學校教學質量。

(2)社會要盡量消除對職高生品質惡劣、學習成績差等不良印象,還其自由純凈的成長空間。

6.時間系統

又叫歷時系統,是本模型中的時間維度,生態系統中任何變化都會影響著個體的發展方向。如居住地、父母職業等。

參考文獻

[1]王麗,傅金芝.國內父母教養方式與兒童發展研究[J].心理科學進展,2005,13(3):298-304

[2]Bandura, A.. Self-efficacy: the Exercise of Control[M]. W.H. Freeman and Company, New York.1997. P3

[3]黎志華,尹霞云.社會支持對大學生希望的影響機制: 自尊和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J].心理發展與教育,2015,31(5):610-617

[4]程灶火,奚曉嵐,陳媛媛,趙利云,易媛.家庭教養方式問卷的編制和信效度研究[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1,19(6):711-724.

[5]溫忠麟,張雷,侯杰泰,劉紅云.中介效應檢驗程序及其應用[J].心理學報 2004,36(5):614-620.

[6]陳淑靜,耿彥麗.社會支持在高中生父母教養方式與職業決策自我效能感間的中介效應[J].創新教育,2 0 0 8,02:160-161 .

猜你喜歡
家庭教養方式職高生中介效應
如何指導職高生寫好作文
淺談職高生“工匠精神”的培育
學習動機對大學生學習投入的影響:人際互動的中介效應
高職學生依戀、自我接納與心理健康的關系
認知風格、家庭教養方式與圖形推理能力的關系
淺析背誦輸入對職高生英語寫作的推動作用
家庭教養方式對兒童社會化影響的研究
加強職高生德育淺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