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齊白石親傳 郭沫若至交濂溪后裔在東北

2016-12-08 07:17喂文子
樂活老年 2016年5期
關鍵詞:白石郭沫若大師

文/喂文子

齊白石親傳 郭沫若至交濂溪后裔在東北

文/喂文子

上世紀50年代初,新中國的文化事業剛起步,在那個時期為文化事業奔忙的人群中,涌現出不少大師級的人物,拿東北地區來說,就有楊仁愷、李文信、沈延毅、王化南等等,周鐵衡也在其中。

周鐵衡和他背后的周氏家族,先祖為濂溪先生周敦頤。這個家族隱忍而低調,鐵衡先生膝下有子女8人,他們立足于祖國的四面八方,大部分學醫,還有兩人在大學里讀的是理工科,唯有從事文化工作的幼子周維新,繼承了父親詩書畫印上的衣缽。

家族小引:

祖籍:河北冀縣(再遠可追溯至江西,先祖為宋代周敦頤后裔)

來沈時間:1905年

周姓源自濂溪一脈

現年66歲的周維新,曾對家族起源做過一番考據。沈陽這支周姓源自宋代周敦頤一脈,祖籍本在江西,后來其中一支輾轉遷徙來到河北冀縣榆林村。周家世代書香,周維新的曾祖父在晚清為清流,算是言官。家族依靠祖上遺下的一點田產,也算是一方大戶。

祖父周樾豀(讀xi,音“西”),是清朝最后一科進士,當年的狀元劉春霖與他甚熟,倆人同為直隸老鄉,當年就在河南開封貢院一同會試??既」γ?,周樾豀被外放洮南任縣官,他舉家赴任,周氏一脈從此來到東北。周鐵衡是周樾豀長子,出生后起名德輿,又以鐵衡為字?!拌F衡者鐵權也,我的祖父這是希望他的長孫衡持千年,福壽綿長?!敝芫S新如是說。

周樾豀學問淵雅,熱衷醫道且富收藏。周鐵衡年幼時,敏而好學,深受父親影響。小時候,母親為他開蒙,親自教授《三字經》《百家姓》與唐詩宋詞。一個雨天,父親背著他蹚水去私塾,私塾先生看到這個情形,笑瞇瞇地脫口而出:“將父作馬?!敝荑F衡大聲對答:“望子成龍!”這件事在鄉里傳為美談。

小時候,周鐵衡便在藝術上很有天賦,他在私塾經常為塾師及同學畫像,在家還為祖母、鄰居描花樣。有一次,他用祖母做鞋的袼褙剪出一個飛龍圖案,栩栩如生,祖父看到很高興,曾在家斷言:“此子乃吾家龍種?!?/p>

慈恩寺法會帶來的機緣

14歲那年,周鐵衡正式拜師于著名山水畫大家邱壑先生(字煙云)門下,開始學畫。提起父親學畫這段往事,周維新記得母親最為自豪,她在家中常常跟孩子們講:“你們要好好念書,要像你爸爸那樣從小就上進。知道嗎?你爸爸小時候就畫得好,人家瑞光和尚一來咱家,回北京后就領你爸爸給齊白石磕頭認了老師?!?/p>

1918年7月,周鐵衡16歲。那一年,奉天城大南邊門慈恩寺有一場大法會,特地邀請了東北、北平的高僧坐禪。當時北平衍法寺方丈瑞光大法師也應邀來這里參加盛典。

瑞光法師來奉天后,他特意到大北門外老友周樾豀家去拜訪,倆人聊起當年,感慨萬千。兩位舊友相談甚歡,問及子女時,周樾豀即叫出兒子鐵衡與大師相見。周鐵衡將所學西學課程一一向大師做了稟告,又取出平時畫作請大師品評。瑞光大師一見周鐵衡的畫作,覺得他出手平穩,很有天賦。他告訴周樾豀,北平有個齊白石,是自己的好友,在北平獨樹一幟,花鳥蟲魚、山水、人物無一不精,書法、篆刻極有造詣。名師出高徒,待法會完畢,便可帶鐵衡赴京拜齊白石為師。

當時,周鐵衡還在日偽統治的南滿中學念書。為了進京拜師,周樾豀特意到中學幫兒子請假,又給兒子拿些銀元,說:“白石師喜歡這些,拜師時經由大師之手交給齊先生?!比缓笥侄趦鹤釉诒逼揭嗦牬髱熤孕惺?,在那里稍住時日,不要學畫心切喋喋不休,令先生心煩。事成后,不要再勞煩他人,自己去前門火車站,買票回奉天。

周鐵衡

幾日后,周鐵衡隨瑞光大師來到北平,先住在衍法寺。那段經歷周鐵衡后來回憶過:“在寺中,大師命僧人做些素齋,用豆腐或豆制品做成紅燒肉、米粉肉等形狀相似、味道相近的菜肴與我吃?!边@是他頭一次吃到如此考究的齋飯,事后,他曾刻“巧奪天工”一印紀念此事。在衍法寺前廟會上,他還領略了北平的風土人情。

周鐵衡后來蓄須也與瑞光大師有關。當年,他看周鐵衡面相,跟老友建議說:“你兒子的下巴有些短,從面相看可能壽數不長,他成人后讓他及早蓄須吧,或許能把這個面相解了?!惫?,周鐵衡30歲不到就開始留胡子?!拔幕蟾锩睍r,他留了近40年的胡子被紅衛兵剪掉,幾天后慨然離世。

投拜白石門下需要身著長袍三叩頭

幾天后,周鐵衡在瑞光大師的帶領下,來到白石老人寄居的菜市口附近法源寺,拜謁老人。按照父親之前的吩咐,他準備了各色鮮貨、點心作為見面禮。經瑞光法師引薦,周鐵衡撩起袍子(是周樾豀特地囑咐他拜師時要穿長袍),規規矩矩給老人叩了三個響頭。老人說:“起來吧,你父親既然與法師至交,你就不要拘謹,坐下說話?!币娒婧?,為怕年輕人拘謹,白石老人還跟他開起玩笑:“鐵衡的出身比我強多了,穿戴整齊,雪白的襪子,瑞蚨祥的鞋,且聰睿不俗。我入湘綺師門時,連襪子都沒有?!?/p>

隨后,周鐵衡拿出平時習作給老人過目,一冊是山水、花鳥、人像的冊頁,老人看了說,要再放一些,不可拘泥于古人;二冊是篆刻,老人說東北陸小軒果然教得不錯;三冊是周鐵衡工楷抄錄的書對、五七言詩,老人說遷想妙得很好,這第三首《詠蜻蜓》中,“瑪瑙翻飛翅,鏗鏘似瑯玕”兩句,與李長吉(李賀)“至今敲瘦骨,猶自帶銅聲”類似?!袄铋L吉是鬼才,學之要慎之又慎……以我為師,詩書畫印不可偏廢,鐵衡基礎不錯,今后要兼收并蓄,意會之處須心領不必言傳?!?/p>

周鐵衡與弟子們合影 

時任政協常委的周鐵衡(左一)與政協委員小組討論

就這樣,周鐵衡成了老人的入室弟子,并與白石老人三子齊良琨相識?!八髞碚f,聽白石老人最后幾句話,如墜五里霧中?!?/p>

周樾豀病逝那年,周鐵衡歸鄉奔喪?;爻掏局新方洷逼?,看望恩師白石老人,老人畫了葫蘆、雞雛、豆莢、蝦四幀冊頁相贈。老人說:“我寫此皆家鄉風物,矜持者說‘此俗物必不入畫’,見此如見故人,當不負樾豀公?!?/p>

1936年,白石老人為他所著《半聾樓談畫》作序:“談畫樓頭人半聾,口談還與手俱工,有人畫里窮三味,來看周家比卷中?!辈㈩}書名與書眉。翌年,周鐵衡將平時所刻之印精選拓印80方呈請白石老人批評指教。三個月后,白石老人為印譜題箋為《半聾樓印草》。

之后,他每有佳作,不忘呈請白石老人鑒賞,周鐵衡生日,白石老人不忘作畫贈與。1957年白石老人仙逝,他奔喪回來后郁郁寡歡,素食了半年。

赴日學醫,與郭沫若結為至交

周樾豀熱衷醫道,即使后來賦閑在家尚以國醫為百姓療苦。在他身邊,也有很多從事醫學教育的朋友。周鐵衡受家境熏陶,自幼耳濡目染,對醫學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后來,因為周樾豀因肺病去世,他更暗暗確立了將來學醫治病救人的目標。

1928年,從醫科大學畢業的他,因為成績優異,被保送日本九州帝國大學進修。在日留學期間,由日本文化商社駐沈陽代表西哲太郎先生引薦,他與日本望族西園寺公望先生相識。在西園寺府上,他巧遇當時為躲避蔣介石通緝,躲居在日本的郭沫若,從此兩人結成一生的友誼。

從日本回國后,周鐵衡在沈陽開辦了“輿記診療所”,主業治病救人,閑時便琢磨篆刻技法、把玩古物。上世紀50年代初,郭沫若到沈陽,特地拜訪了周家,周鐵衡拿出印譜,郭沫若為他的《半聾樓印章第二集》作序,還為他及父親周樾豀所著的《婦科抉微》楷書題記書眉,扉頁篆書題寫書名,并以草書作序。此書手稿尚在周家后人手中,一直沒有出版。

當時,周鐵衡擔任沈陽故宮顧問的職務,便請郭沫若到沈陽故宮,題寫“沈陽故宮”匾額,至今這塊匾額依然懸掛在沈陽故宮大清門上。周先生母校是中國醫科大學前身,應閻德潤等教授的邀請,郭沫若又題寫了“中國醫科大學”的校匾。后來,“輿記診療所”的匾額,也是郭沫若題的。

上世紀60年代初,郭沫若派人給周鐵衡送來16方佳石,請他治印。仨月后,他依照石頭本來形狀,精心刻好“東風萬里堂”“飛鳴鏑”“風華正茂”“樂山”“山花漫爛”等印,托人送至北京,里面還包括郭沫若及夫人于立群的姓名字號印。周、郭兩家一直互有往來,即使郭沫若公務去國外,也不忘往周家送寄明信片、照片。

幼子眼中的“輿記診療所”

周鐵衡有四子四女,周家著實是個大家庭。在周維新記憶中,“輿記診療所”既是父親工作診病的場所,也是家人居住的地方。

“我父親的診所位于正陽街路東,就是現在沈河區委對面。這是個上下兩層的建筑,一層五間房,北側為診室,南側是樓梯,家人的日常起居都在二樓。房子后院有個小倉庫,我母親信佛,在倉庫里設了個佛龕,每日上香禱祝。

雖說是家中幼子,但父母對周維新并沒有特別偏愛。他記得小時候哥哥姐姐們每天蒙頭看書,甚至曾一度以為讀書就是生活的唯一方式,于是也跟著看古書。周鐵衡與夫人對子女管教很嚴,不讓孩子看小人書之類“沒用的書”。周維新記得,那時候父親除了每日接診病人,其他時間都用來作畫和篆刻。他總能看到父親站在書桌前揮墨作畫,因為年齡尚小,周維新不知道替人診病是父親的職業,以為畫畫才是爸爸的本職工作呢。

“父親雖不喜歡孩子們出去瘋玩,但對他們寫字作畫是極其支持的。有時候我哥哥姐姐拿了家中貴重的宣紙練字,父親也不心疼。那時候我年紀小,不會畫畫,就學我父親拿石頭和刻刀比劃,他也只是提醒我別傷了手,從來沒有過大聲呵斥?!?/p>

正是家里這種文化氛圍的熏陶,讓周維新覺得書畫、篆刻、古玩這類東西才是自己最熟悉、最親切的事物。也正是這種家學淵源,讓他后來也慢慢走上了文物工作者的職業道路。

大師后人很低調

周維新(左)與宋雨桂(右)

周鐵衡的子女中,有5個孩子都受父親影響,立志學醫,還有兩人學了理工科,唯獨小兒子周維新,“文革”時因家庭成分不好,連大學都沒念上。

這個沒念過大學的兒子,卻在精神上與父親最為貼近。當年,為了收集父親遺物,他屢次給郭沫若的秘書寫信,拍照留下很多父親與郭沫若之間的珍貴信件;為了收藏一本父親當年送給弟子的印譜,他用一張珍貴的碑文拓片與之交換……上世紀70年代一次在外地出差,身上只帶了33元的周維新,吃飯住宿加車費花了30元,剩下的3元錢他到文物商店買了一本印譜,別的禮物啥也沒買,兩手空空回了家。

周維新之名是父親所起,語出《詩經·大雅·文王》:“文王在上,昭于天。周雖舊邦,其命維新?!笔窍M芾^承家學,得出其右。近日,他為父親出版《半聾樓畫集》,收集了周鐵衡的詩、書、畫、印等283件作品,畫集后記中,他深情寫道:“寰宇之間如有冥世,即便不可逆轉,我當義無反顧,去冥府與父親伴依,服侍、承歡于父親膝下,我雖愚鈍但可竭力?!?/p>

閑暇時,周維新也喜歡治印、寫字、畫畫,但從不敢以“鐵衡后人”自居?!皩τ诟赣H那代人,我只能仰視,永遠無法超越。如果我的學識、修養能有父親的十分之一,已經是心中所愿了?!彼f。

邊走邊攝

BIANZOUBIANSHE

猜你喜歡
白石郭沫若大師
株洲市白石港河道治理探析
郭沫若書法作品分享(二)
郭沫若書法作品分享(一)
大師剪我也剪
白石塔
郭沫若佚詩一首
紅磚白石五店市
環保高效的清潔大師
反七步詩
向改裝大師們致敬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