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膠東半島炮臺的開發利用

2016-12-08 23:50賈清文
考試周刊 2016年92期
關鍵詞:膠東半島炮臺韓國

賈清文

摘 要: 膠東半島主要包括青島市、煙臺市、威海市,與朝鮮半島隔海相望。膠東半島近代歷史遺跡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作為海防設施之一的炮臺。作為歷史文物具有歷史文化意義的同時,炮臺作為旅游資源的開發利用價值也不可忽視。韓國政府對江華“海洋海防遺跡”的申遺,給膠東半島炮臺的開發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經驗和借鑒。

關鍵詞: 膠東半島 炮臺 韓國 申遺

膠東半島上的青島、煙臺、威海都是旅游觀光城市,由于山東省重視古代歷史文化資源,炮臺等近現代歷史文化資源,還尚未得到足夠的重視,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沿海旅游觀光城市的文化魅力,有待開發和利用。

一、膠東半島炮臺分布和開發利用現狀

膠東半島三面環海,海岸蜿蜒曲折,與朝鮮半島隔海相望,自古代開始就是中國海上防御的要塞,膠州灣的青島,芝罘灣的煙臺,威海灣的威海,是膠東半島上的主要港口城市,因其地理位置獨特,在近現代成為帝國主義的侵略目標,留下了許多歷史遺跡,其中最具特色、數量最多的就是作為海防設施之一的炮臺。

青島是炮臺分布最多的地區。在德國入侵以前,清政府為防御海盜,修筑了許多炮臺,1897年,德國人占領青島以后,或是新建,或是對清政府修筑的炮臺進行再建或擴建。炮臺主要分布于青島市東南部的青島灣、匯泉灣、太平灣北部一帶,分為海防炮臺、陸防炮臺、臨時炮臺三部分。這些炮臺中,青島山炮臺、團島炮臺、西嶺炮臺等六座非常重要的海防炮臺,同卑斯麥北炮臺、伊爾其斯北炮臺、伊爾其斯東炮臺、仲家洼炮臺四座陸防炮臺,以及22座臨時炮臺形成了完整的海陸防御體系。

其中的青島山炮臺,是由德軍于1899年建造的,被稱為“青島炮臺之最”。青島市政府于1997年投資500萬對其進行了全面修復,經過數年的發展建設,現已成為國家3A級旅游景點、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山東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防教育基地,是一處寓教于游的人文景觀。

煙臺的炮臺有西炮臺和東炮臺兩座,西炮臺始建于19世紀70年代清朝末期,1861年,煙臺開埠,清政府為了加強海防,修筑了西炮臺。19世紀80年代,洋務派代表人物李鴻章積極推進洋務運動,主張學習西方先進技術,清政府于1899年聘請德國技師弗里德里?!た唆敳獙ξ髋谂_進行擴建,始成今日之規模。西炮臺位于芝罘區西北部的通伸崗上,由甕城、炮臺、指揮所、演兵場、彈藥庫、城墻等組成,炮臺、炮位是建筑的主體。1987年,西炮臺被確立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92年,西炮臺更名為“西炮臺國防公園”,同年被批準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東炮臺位于巋岱山與東西北三面深約20米的臨海懸崖上,與崆峒島、芝罘島形成鼎足之勢,與西炮臺形成交叉火力,是煙臺的天然要塞。東炮臺始建于1891年,北洋大臣李鴻章經過實地考察選址后,奏請在煙臺籌建東炮臺,并從德國訂購了克虜伯大炮,安裝在該炮臺上。1901年,清政府簽訂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后,東炮臺一度被下令拆除,1903年得以重修。1938年,被侵華日軍炸毀了炮身及炮座。新中國成立后,東炮臺成為國防軍事重地,并被列為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威海是甲午中日戰爭的主戰場,清朝末期,清政府邀請德國技師于威海灣南北兩岸及劉公島修筑了15座炮臺,但經過中日戰爭后,其中的8座成為廢墟?,F在所說的威海炮臺位于威海海岸山坡及山頂。后炮臺在水師學堂堞墻北150米的小山上,包括地下掩蔽與炮位兩部分。炮臺屢經修復,原貌保存較好。

綜上所述,從文物保護方面來看,青島、煙臺和威海三地的炮臺都經過了修復,對于破損嚴重的地方也進行了搶救性的維修,在修復過程中,并沒有改變其總體布局和建筑形式。目前,三地的炮臺都已列入國家級或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作為旅游觀光景點對游客開放,但就其開發利用情況,還不盡如人意,原因就是膠東半島自身具有優越的自然環境,光靠這一點就足夠吸引游客,從而忽略了其文化資源,缺少文化底蘊,影響了旅游景點的整體形象。

二、韓國仁川江華“海洋海防”遺跡申遺

江華島是韓國第5大島,行政上屬于仁川廣域市江華郡,是首爾西部的咽喉要道,這里曾發生多次影響韓國歷史進程的事件。在古代史上,江華島作為高麗朝鮮兩朝中央政權的避難所,多次見證了王朝的危急時刻。在近代史上,1866年法國軍隊的入侵,即所謂“丙寅洋擾”,以及韓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江華島條約》的簽訂,都發生在這里。江華島居住過許多名人,歷史文物眾多,是被世界遺產組織指定的保護場所。除了已經被指定為世界遺產、聞名于世的支石墓吸引著大量國內外游客前來外,這里的海防遺跡也相當出名。

江華島海洋海防遺跡指的是17至19世紀修筑的環繞江華海岸的江華山城(史跡132號)、江華外城(史跡452號)、三郎城(史跡130號)、26座江華墩臺等海邊要塞,還包括在江華島對岸建造的文殊山城(史跡139號)和德浦鎮(292號)炮臺等。

韓國政府于2015年對江華海洋海防遺跡進行申遺準備工作,仁川市政府計劃經3個階段完成申遺:首先,以江華郡民為對象進行問卷調查,大力宣傳,普及相關知識,獲得居民的支持;其次,向文化財廳提交申請書,于2016年設立仁川市世界遺產委員會進行申遺;最后,由文化財廳向世界遺產委員會提交申報,此申遺預計從2017年開始,至2021年完成。

2016年6月,韓國國土情報公司(LX公司)仁川本部于27日同江華高麗歷史財團為江華海洋海防遺跡的申遺簽訂了合作協議。通過協議,兩個機構為江華海洋海防遺跡中的5個鎮、7個城堡、54座墩臺能在2021年前完成世界遺產的申報,將運用無人機進行遺跡調查和測量工作。此外,還將進行空間信息相關技術合作、共享歷史資料等。

2016年7月,江華海洋海防遺跡的申遺工作暫時放緩,因為按照原先構想,如果申請的遺跡中包含金浦市的相關遺跡,申遺名稱卻只定為“江華”,似有不妥,所以就申遺名稱還需要與京畿道金浦市方面作進一步協商,申遺工作雖暫時放緩,但也說明了兩地都認識到了江華海洋海防遺跡所具有的歷史價值。

三、韓國仁川海防遺跡申遺對膠東半島炮臺開發利用的啟示

1988年漢城運動會前后,韓國經濟飛速發展,一躍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隨著經濟發展,人民在對文化需求增強的同時,對文化遺產的關注度日益高漲,這直接表現在韓國對本國文化遺產的申遺上,不管是有形還是無形的文化遺產,韓國的申遺熱情一直經久不衰。迄今為止,被收錄進世界遺產的韓國文化遺產共計11件,共有18個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非遺名錄。這些文化遺產的申遺,無論是從其文化意義本身,還是其衍生出的經濟效益,皆有目共睹。韓國文化部門的“申遺控”,從側面說明韓國對于自己文化保護和傳承的心理。

江華海洋海防設施是以守護國家的目的建立的,它見證了韓國屈辱的歷史,經歷數百年風雨,留存至今,是珍貴的歷史文物,同時是島嶼、大海及周邊山城巧妙結合的文化景觀??梢灶A見,隨著申遺工作的啟動,此處必將成為國內外游客旅游的熱點,其作為旅游觀光資源的價值巨大。此次仁川江華海洋海防遺跡的申遺,再一次表現出韓國人民對本國歷史文化的推崇和保護。

同樣作為海防遺跡的膠東半島炮臺的開發利用,從中能得到怎樣的啟示呢?江華海洋海防遺跡申遺中雖然在命名上存在一些爭議,但不可否認的是其中的整體意識非常明顯,其出發點就是海防設施這一整體概念,不僅包括炮臺,還有墩臺、城堡等。膠東半島同樣可以借鑒這一整體概念,不管是地域的整體概念,還是炮臺本身近現代歷史遺跡的整體概念,運用其進行相關文化遺產的申報,在提高申報成功率的同時,也提升了知名度,從而吸引大量游客前來,最終創造出巨大旅游收益,實現其開發利用。

膠東半島的炮臺作為近現代歷史文化遺跡,其作為旅游觀光資源的開發利用價值也十分巨大,江華海洋海防遺跡的申遺對膠東半島炮臺的開發利用可以提供一定的借鑒意義。文化是一個國家的戰略資源,我們在借鑒一個國家文化的時候,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文化遺產是一個國家的寶貴財富,是讓一個國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禹英蘭.探析山東半島近現代歷史文化旅游資源的開發.山東省社會科學規劃研究項目.

[2]王濤,于建華,徐德學.煙臺東炮臺保護利用研究,中國文物保護技術協會第六次學術年會論文集.

[3]王海鵬,高愛東,閆勇.煙臺西炮臺遺址現狀與保護對策,濟南職業學院學報,2014.

[4]http://baike.baidu.com/百度百科.

[5]http://www.naver.com/.

猜你喜歡
膠東半島炮臺韓國
故宮藏三冊清代廣州炮臺圖識讀及其他
韓國“第一步”
聚焦韓國大選
前史時期遼東半島和膠東半島的陶器制作技術
廣州大黃滘炮臺考論
在韓國走馬觀花
南炮臺女民兵:無悔青春獻海防
蛤堆頂所在膠東半島北岸史前早期貝丘遺址的資源域調查與分析
膠東半島西周時期遺存的文化因素分析
虎門長洲要塞佚名炮臺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