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立中加雙邊自貿區的前瞻性分析

2016-12-08 00:11陳俊
現代營銷·學苑版 2016年9期
關鍵詞:自貿區中國加拿大

陳俊

摘要:2016年9月中加兩國總理在一個月內實現互訪,表明中加關系迅速升溫,雙方同意就簽署兩國自由貿易協定展開談判。本文就中加商建雙邊自貿區的經濟可行性和難點作分析,并提出相關對策建議。

關鍵詞:中國;加拿大;自貿區

一、中加經貿關系現狀

近年來,中加兩國的經貿合作快速發展,中國已經是加拿大的第二大貿易伙伴、第二大進口來源地和第二大出口市場;加拿大貝則成為中國的第二大境外投資目的地國,也是中國在北美洲地區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貿易伙伴國。近十年來,中加貿易不斷擴大,雙邊貿易額從2005年的191.7億美元增加到2014年的552.2億美元,增長近2倍。盡管中國對加拿大貿易持續保持順差,2008年中加貿易順差曾高達90.6億美元,但是近幾年來,隨著中國從加拿大進口不斷增加,中加貿易差額規模已大幅縮小。據中國海關統計,2014年中國對加拿大出口總額為300.1億美元,從加拿大進口總額252億美元,中方順差僅為2008年的一半左右。隨著中加兩國貿易不斷增長,雙方相互投資也持續增加。2005至2013年間,兩國雙向直接投資增長了7倍。據中國商務部統計,2013年,中國對加拿大投資總額為533.5億美元,對加能源領域投資為387.6億美元,對礦產領域投資為121億美元,分別占對加投資總額的72.7%和22.7 %。2013年,加拿大對華投資約為100億美元,涉及石油開發、機械、電子、房地產、教育、金融保險等各個行業。

二、商建中加雙邊自貿區的經濟可行性

(一)雙邊貿易互補性強

比較兩國貿易競爭指數(商品的凈出口額占該商品的進出口總額的比率;商品國際競爭力越強,該指數越接近于1),可以發現,就中國而言,服裝的競爭優勢指數接近于1,是中國最具有競爭優勢的產品,紡織品競爭優勢指數在0.3-0.5,位居第二;機械及運輸設備競爭優勢指數達到0.1左右,在國際上也具有一定的競爭優勢。就加拿大而言,加拿大最具競爭優勢的產品是燃料和礦產品,其競爭優勢指數在0.4以上,農產品競爭優勢指數達到0.3左右,位列第二。從貿易綜合互補性指數計算結果來看,中國出口產品結構與加拿大產品出口產品結構相吻合,而且這也正符合兩國的生產要素享賦及比較優勢的穩定性。除此之外,兩國的出口綜合互補性指數波動幅度都特別小,都在0.05左右,因此中加兩國貿易互補性比較強而且穩定持久。從服務貿易來看,旅游、商業服務、運輸與政府服務是兩國主要的服務貿易商品,占其總額的80%-90%。近年來,旅游成為中加服務貿易的新增長點。

(二)貿易投資潛力巨大

中加之間的貿易結構主要體現作為資源大國的加拿大與作為勞動力資源豐富的中國之間的國際分工格局。隨著經濟發展,技術要素在兩國貿易中發揮的作用將逐步體現。加拿大是中國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潛在市場,而加拿大也同樣需要中國的能源與農產品市場。在高新技術領域如IT、航空、核能方面,中加兩國也有著廣闊的合作空間。中加兩國政府已分別于2012年及2014年簽署批準了《中加投資促進和保護協定》(FIPA),FIPA是中加投資合作領域達成的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協定。協定的實施有利于提升兩國投資者信心,進一步促進中加雙向投資,深化經貿合作,近年來的經驗數據也表明雙邊投資額成倍增長。隨著《中加投資促進和保護協定》正式實施,北美首個人民幣業務清算行在加拿大多倫多正式啟動,這標志著中加金融合作邁入新階段。多倫多的人民幣清算中心自2015年成立以來,已經開始為中加兩國的貿易發展做出了實質性貢獻。雙邊本幣互換協議的生效,加上離岸人民幣清算中心的建立,直接為兩國貿易帶來便利。另外,中國是能源消費大國,加拿大則是世界市場上能源資源、技術和服務的重要供應國,其石油和天然氣的儲量分列世界第3位和第19位,開采量分列世界第6位和第3位,兩國是理想的長期合作伙伴。中加分處太平洋兩端,兩國能源合作潛力巨大。對接“一帶一路”戰略和“北方門戶”計劃將使兩國互利共贏。

三、商建中加雙邊自貿區的難點

(一)貿易不平衡成主要矛盾

2014年,加對華貿易赤字達356億美元,2006-2014年,加累積逆差2659億美元。龐大的貿易逆差使雙邊經貿的競爭性和爭端迅速增加,貿易保護主義升級。中國已經成為加拿大反傾銷調查最多和召回產品最多的國家。貿易摩擦的加劇不僅影響兩國的經貿關系,而且考驗著雙邊的互信。中國對加出口主要以低附加值的消費品為主,機電產品是加拿大逆差最多的商品,這些產品的價格相對偏低,易給加拿大造成低價傾銷的印象,導致貿易摩擦。兩國趨同的出口商品結構和流向也加劇了雙邊競爭。

(二)加拿大民眾對中國的顧慮

中國的崛起,尤其是經濟崛起的現實,給加拿大社會各界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心理震撼,加拿大對中國崛起的不適應感日益明顯。加拿大政府采取“有限參與”的對華經濟政策,一方面試圖搭上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快車,推動加拿大的貿易多元化,另一方面又擔心中國經濟全球拓展給加拿大經濟帶來消極影響,在自由貿易、中國對加投資等問題上采取限制政策;加拿大民眾對中國的負面印象也日益加深。2016年加拿大亞太基金會發布的年度民調報告顯示,46%的加拿大人支持加拿大與中國達成自由貿易協定,49%的加拿大人認為中國的崛起對加拿大是機會大于威脅。

四、相關對策建議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認為中加經濟具有高度互補性和巨大的合作潛力,為進一步改善中加貿易關系,從而為商建中加自由貿易區奠定基礎,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努力:首先是加強政治互信和人文交流,促使加拿大將價值與經濟脫鉤,在貿易和投資上給予中國以公平待遇,盡早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其次是采取有力舉措,營造更好的營商環境,以進一步擴大雙邊貿易和投資;最后雙方應力爭在年內啟動自貿區的可行性研究,并對建立自貿區后的經濟效應、結構效應、技術效應和外溢效應進行全面有效的評估。

參考文獻:

[1]林玨.中加雙邊貿易產品國際競爭力分析與比較.世界經濟研究,2007(01)

[2]PERVAIZ IQBAL.中加貿易比較優勢與結構整合研究.中國礦業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3.

猜你喜歡
自貿區中國加拿大
我在加拿大留學的第一年
天津自貿區輻射效應研究
加拿大看病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