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揮思想品德課的德育功能的五個轉變

2016-12-08 01:09陳進
考試周刊 2016年92期
關鍵詞:德育功能思想品德課

陳進

摘 要: 本文論述了思想品德課中發揮德育功能的五大轉變。一是從教師告訴學生轉變為讓學生自主發現;二是從教師說服學生轉變為由學生說服他人;三是從教師精彩呈現轉變為學生多樣的活動;四是從側重知識理解轉變為知識能力情感并重;五是從信息的單向傳遞轉變為即時的多向互動。

關鍵詞: 思想品德課 德育功能 五個轉變

思想品德課程的根本目的是以初中學生生活為基礎,引導和促進初中學生思想品德發展。但是一些教師因襲傳統觀念進行課堂授課。從理論到理論,從書本到書本,教師占據主體和主導地位,把學生作為被動接受的機器。這樣的課堂變得枯燥無味,學生學得索然無趣,課程的德育功能難以得到真正落實。下面我結合《合理利用資源》這一課談談發揮思想品德課的德育功能的五個轉變。

一、從教師告訴學生轉變為讓學生自主發現

開車乘車的人一般都有這樣的經驗,當你乘車經過一道陌生的路以后,下一次叫你自己開車去,我們還是不能認得路;但是如果自己開車經歷過這個過程,那么下次開車就能夠認得路了。開車和乘車,一個是主動認路,全方位感受,一個是被動認路,零碎的感知。其結果是不言而喻的。在教學中,我們把書本知識直接告訴學生,就好像讓學生做乘車人。如果我們讓學生自己去探索、去發現,就好像讓學生做這個駕駛員。

在合理利用資源,這一課設計的時候,我盡量讓學生做駕駛員。比如,學習自然資源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這個知識要點時,先讓學生列舉生活中用到哪些自然資源?在學生列舉基礎之上,我提出問題,如果我們只能保有兩種自然資源,那么,會選擇哪兩種呢?學生回答是空氣和水。

我進一步設問:“那么為什么選擇空氣和水呢?”

學生說:“因為沒有空氣和水我無法生存?!?/p>

到這里,學生就自然發現了自然資源對于我們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性。

在學習“我國資源形勢”的時候,我首先讓學生解讀我國自然資源總量和我國自然資源的人均量與世界平均水平的比較表格,學生得出:“我國資源總量豐富,但人均占有量小?!蓖ㄟ^閱讀填空表格的內容,學生發現:我國資源分布不平衡,組合錯位。通過我國人均GDP的能耗與發達國家的比較,學生概括出我國資源利用率低的資源形勢。

這種從感性到理性的升華既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又使學生在探索和發現中,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和自我價值感,增強知識的可信度和對思品課程觀點的認可度。

二、從教師說服學生轉變為由學生說服他人

初中學生處于人生的青春逆反期,他們認為自己已經長大,不容易被說服。因為他們感覺自己已經懂事不需要別人來說教。有的老師照著書本讀了很多內容,看似很有道理,學生認為你在說教,其實他內心的閘門已經向你關閉,這種情況下的品德教育是蒼白無力的。但是當我們讓學生轉變角色,由被動的被教育者變成主動教育說服他人的人,情況就不一樣了。角色的轉變帶來學生思考角度的轉變,學生這個時候由抵觸者變成了我們的助手。學生說服的對象可以是我們假想出來的某一個人,也可以是現實生活中的某一個人。教師要把學生帶進這個說理的情境之中。

在合理利用資源這一課中我創設下列情境:《家有兒女》中的姥姥和劉星的父母發生爭論。這時姥姥說:“什么水資源缺乏,前幾年還成年的發大水了。節約用水,不就是為了省幾個錢嗎!”

我把畫面定格住。我問學生:“如果你是影片中的劉星,或者你是小雨,請問你怎么跟姥姥說?”

這個任務拋給學生以后,學生進行了興致盎然的激烈的討論。似乎個個有理有據,磨刀霍霍,回答也是精彩紛呈。他們覺得自己占據了道德的高地,有責任教育劉星的奶奶。由于他的身份和我原來要扮演的身份是一致的,因此,學生圍繞教材談自己的想法,他們所說的話原來就是我想讓他們明白的道理。

教育貴在無痕,人性樂為人師。教師創設情境讓學生說服他人,無意中使學生占領了道德的高點,不知不覺體會到了自己身上的正能量。

三、從教師精彩呈現轉變為學生多樣的活動

教育研究發現:單純的看和聽,過一段時間以后記住的不到5%。學生一堂課之中精神集中度是非常有限的。這就解釋了為什么一些教師在為自己的精彩的講授而沾沾自喜以后,考試一過,馬上陷入了“講過了為什么學生還是不會做”的懊惱和窘境。課堂的精彩不僅在于老師講得有多精彩,不僅在于老師展現的資料有多精彩,而更在于是否全體學生都經過了參與和體驗的過程。課堂活動由于多器官的協同作戰,以及其趣味性,往往能得到學生廣泛歡迎。

在踐行資源節約這個環節中,我讓學生參與“垃圾分類”的小游戲,學生在游戲中學到了新的知識,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同時通過“在線調查”,看到了生活中垃圾處理的問題所在。在“搶答”環節中,通過生活中節約資源的數據分析,學生對節約資源從小事做起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感受。

如此,以活動貫穿整個課堂,以活動帶領學生的思維層層推進?;顒拥男问缴鷦踊顫?,符合學生的實際,既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調節了課堂氛圍,更實現了重點和難點的有效突破。

四、從側重知識理解轉變為知識能力情感并重

情感態度價值觀是思想品德課生命所在,因此思想品德課堂務必避免從知識到知識的講解,教師要力圖使學生在課堂上,思想得到升華,價值觀得到正確的引導。

本課作為國情教育的一部分,意在讓學生了解我國國情,進而理解我國合理利用資源的基本國策。通過本課學習,學生更加善待自然,遵守規則,從而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愛國、友善、法治、文明等價值取向奠定基礎。

在情感態度價值觀的達成上,使學生充分認識資源的有限性和人類發展的無限性的矛盾,全面認識到我國資源的嚴峻性,進而樹立合理利用資源的意識,使學生在學習中領悟到節約和合理利用資源利國利民。同時對生活中一些不合理的資源利用現象進行反思,在生活中做到把自己的節約行為與國家社會的發展聯系起來。

通過課堂調查環節,有的同學認識到,隨便亂扔電池的行為是不對的。通過“合理利用資源我可以怎么辦”環節,學生講到要隨手關掉電視,生活用水的二次利用,吃飯的時候不能浪費等觀點。在“如何對劉星的奶奶說”這個環節中,有學生提出這樣一種思想:“雖然有的地方不缺水,但是我國有的地區有的城市嚴重缺水,因此富水地區人們節約水以后可以用來調劑給缺水地區。節水從這個意義來說也是對他人的一種善意關愛?!?/p>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學生對節約用水的行為能夠提高到這樣一個思想的高度和深度,令人欣慰。

五、從信息的單向傳遞轉變為即時的多向互動

“當兩個人交換一個蘋果,得到的還是一個蘋果;交換一種思想的時候,得到的卻是兩種思想”。其實思想在交流的過程中,由于有了互相啟發,有時會有第三種思想。思想品德課堂中,讓學生大膽充分交流,有時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為此我們應以平等的身份、友善的態度對待學生,給學生的交流創造輕松的氛圍,采取各種方法鼓勵學生交流想法。當學生有了新的點子、好的主意,我往往提議大家為此鼓掌。學生在老師的鼓勵之下,變得更加大膽發言,更愿去想去做。

在設計時,我力圖使信息在學生與學生之間,在書本與學生之間,在課件與學生之間,在老師與學生之間進行平等的交流和共享,在課堂中生成新的信息產生了新的思想。在實踐中,學生的合作與交流富有成效。

例如,通過交流討論,學生在闡述如何節約水資源時,提出通過階梯水價強化市民的節水意識。其實從本質來講,學生已經發現了高中時才學的市場經濟的價格調節功能。

另外,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為本課信息的多向流通提供了便利。我們應充分利用現代教學技術,利用平板的書寫功能,利用平板IPAD的計算器功能,利用系統的單選題、多選題及主觀題答題反饋的功能。一方面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增強課堂反饋的正確性和及時性,使知識的講解變得新穎有趣,及時有效。這樣做的好處還在于增加了課堂的容量,減輕了學生課后的負擔,有利于學生輕負高效地學習。

在實踐這一課時我們還可以更加大膽探索,如讓學生根據教師的劇本排演合理利用資源方面的小品,或由學生事先自己創作小品,表演情景劇,評論劇中的故事和劇中的人物,這雖然會花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但對于達到理想的思想品德課的教學效果無異于乞漿得酒。

猜你喜歡
德育功能思想品德課
初中思品實踐活動課落實德育功能策略探索
小學籃球運動德育功能初探
淺析充分發揮中學黨建的德育功能
探究高校校園體育文化的德育功能
增強高中思想政治課德育功能的認識與探究
如何打造高效的初中政治課堂教學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基于人才培養的高職思品課德育功能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