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經濟增長與建設用地擴張的脫鉤分析

2016-12-08 19:23徐鵑魯成樹張亭亭胡祥偉
湖北農業科學 2016年18期
關鍵詞:建設用地脫鉤經濟增長

徐鵑++魯成樹++張亭亭++胡祥偉

摘要:為了分析安徽省經濟發展與建設用地增長間的關系,通過仿照IPAT方程構建了含有建設用地和GDP的核算方程,利用2004-2013年安徽省建設用地、GDP、第二產業產值和第三產業產值的數據分析安徽省經濟增長與建設用地擴張的脫鉤狀況。結果發現,研究期安徽省GDP增長與建設用地擴張相對同步,并且處于弱脫鉤狀態,但隨著經濟的發展,GDP的增長對建設用地的依賴有所降低;第二產業、第三產業與建設用地擴張的脫鉤關系趨勢相同,第三產業經濟發展對建設用地依賴更大。最后提出可行性的建議,以期為安徽省制定經濟可持續發展和土地可持續利用政策提供依據。

關鍵詞:建設用地;經濟增長;脫鉤;安徽省

中圖分類號:F30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6)18-4869-04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6.18.058

隨著中國經濟的穩定增長和工業化城市化快速發展,對土地的需求也在逐年增加,導致建設用地的面積不斷增長。一方面,建設用地結構和布局不盡合理,土地利用效率較低,經濟增長對建設用地依賴大;另一方面,建設用地擴張以占用大量耕地為代價,嚴重影響區域的可持續發展[1]。建設用地的擴張引起眾多專家學者的高度重視,研究主要集中在建設用地擴張的驅動力和特征方面[2,3],也有部分專家學者運用多元回歸分析法、比較分析法、模型法等研究了建設用地擴張的效率和建設用地的投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4-6]。這些研究對于促進建設用地的合理配置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有重要意義。但近年來,由于經濟增長的土地代價過大,嚴重制約了建立節約型社會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建設用地擴張與經濟增長的關系成為研究的熱點,不過研究對象多以全國或者發達省份為主[7-9],對經濟發展迅速的中部省市的研究較少。

安徽省位于華東腹地,跨長江、淮河中下游,東連江蘇、浙江兩省,西接湖北和河南兩省,總面積 1 396萬hm2。近年來安徽省經濟發展呈現速度加快、后勁增強的趨勢,2009-2013年全省生產總值平均每年增加1 227.85億元,但是安徽省經濟增長仍沒有擺脫對建設用地的依賴,全省建設用地以平均每年1.68萬hm2的速度增加,生產總值每增加1億元平均消耗建設用地13.66 hm2。2013年安徽省單位GDP建設用地由2010年的256.17 hm2/億元降低到164.36 hm2/億元,但是仍然遠遠高于江蘇省的36.34 hm2/億元。對安徽省經濟增長與建設用地擴張關系的研究,對同樣處于發展中的其他省份具有參考意義。本研究運用IPAT方程的脫鉤分析,在已有研究的基礎上對安徽省近10年經濟增長與建設用地增長的關系進行定量研究,提出可行性的建議,以期為安徽省制定經濟可持續發展和土地可持續利用政策提供依據。

2 結果與分析

由于二調原因,2009年建設用地數據與2008年相差較大,導致2008、2009年計算結果相差過大。為了體現研究的現實性,本研究運用線性插值法對2009年建設用地數據進行了轉換,根據二調數據統計出2009年以后建設用地每年的增加值,獲得2010-2013年土地利用數據。通過計算2004-2013年安徽省GDP年變化率g、單位GDP占建設用地年變化率t和t的臨界值tk,經濟增長與建設用地擴張脫鉤的相關指標數據和計算結果如表2所示。

通過表2中各項指標的數據以及t與tk的相互關系計算出安徽省2004-2013年經濟增長與建設用地擴張脫鉤關系中的r值,r值趨勢見圖1。

通過圖1可以看出,安徽省2004-2013年經濟增長與建設用地脫鉤狀態趨勢相似,但r值大小各異,表明不同的產業對建設用地的依賴程度不同,具體表現為第二產業總產值的增長對建設用地的依賴程度比第三產業小。第二產業經過多年的發展有一定的技術、人口作為支撐,而第三產業發展較晚,發展速度較慢,所以第三產業反而對建設用地更加依賴。安徽省GDP產值對建設用地的依賴程度介于第二產業與第三產業之間,主要是因為第一產業與建設用地關系薄弱,所以經濟增長與建設用地擴張的脫鉤關系主要由第二產業與第三產業同建設用地的關系來體現。

2.1 GDP增長與建設用地擴張的脫鉤關系分析

計算結果表明,安徽省2004-2013年10年中GDP增長與建設用地擴張處于弱脫鉤狀態。r值呈現小幅波動的趨勢,在2011年最大,但到2012年降低較快,總體上安徽省在研究期間各年份GDP增長與建設用地擴張都處于非健康發展狀態。

2004-2013年均處于弱脫鉤狀態,說明GDP和建設用地面積都在增長,GDP增長速度比建設用地面積增長速度快,但經濟的發展沒有脫離建設用地的擴張。但是r值自2004年到2011年總體呈現波動增大的趨勢,而且到2011年達到0.991 9,向理想變化率靠近,說明隨著安徽省經濟的增長,GDP的增長對建設用地的依賴越來越小。該時期國務院陸續出臺《關于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關于促進節約集約用地的通知》等文件,實行從嚴從緊的建設用地供應政策,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建設用地的擴張。r值在2012年出現明顯下降,主要是由于2012年和2013年國際市場低迷、民生消費不振、經濟發展受阻、國家大力對基礎設施進行投資,受這些外部環境的影響,2013年安徽省全省GDP增長速度為10年以來最慢,只有10.35%。而2012、2013年建設用地面積分別增加了24 037.73、20 559.68 hm2,增加面積為10年以來最多,導致GDP增長與建設用地的脫鉤狀態較差。安徽省近年來雖然經濟發展迅速,但是與江蘇等發達省份差別較大,而建設用地數量相差不大。

2.2 第二產業GDP增長與建設用地擴張的脫鉤關系分析

計算結果表明,研究期間第二產業GDP與建設用地擴張的關系為弱脫鉤,r值相對較大,總體經歷了下降-穩定-上升-下降的變化,呈現波動狀態,第二產業GDP增長對建設用地有所依賴,但依賴程度逐漸降低。

r值在2004-2006年總體處于下降狀態,雖然2004年國家政策開始遏止新開發區的建設,但是由于開發區建設存在巨大利益,中央政府的調控目標在地方政府實施過程中大打折扣,2006年建設用地面積的增長率仍然超過1.00%,導致r值一直不高,且在2006年降低較快。r值在2007-2010年處于穩定狀態,但是r值不大。2006年下半年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強土地調控有關問題的通知》,修訂《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規定》,使土地納入招拍掛出讓程序,建設用地有償使用費標準大幅度提高,導致2007年建設用地增長速度明顯減緩,r值有所回升。2007年以后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全國經濟發展受阻,但安徽省經濟仍保持較快發展,對建設用地供應放寬,導致建設用地面積擴張加快。其中2009年是中國21世紀以來經濟社會發展最為嚴峻的一年,受金融危機影響,全省通過擴大內需的政策刺激經濟增長,放寬了建設用地的供應,使GDP增長穩定,但是建設用地面積增長速度加快,所以2009年r值降低較快。r值在2011年達到最大,主要是因為安徽省依托于區位優勢和資源狀況,第二產業在研究期間發展迅速,以合肥、蕪湖、馬鞍山、銅陵等市縣組成的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示范區形成了明顯的產業聚集效應,成為安徽經濟發展的重要發展極。2011年示范區生產總值占全省生產總值的比例為67.63%,全省第二產業GDP占地率降低到296.87 hm2/億元,降幅較快。

2.3 第三產業GDP增長與建設用地擴張的脫鉤關系分析

第三產業GDP增長與建設用地擴張的脫鉤關系和第二產業與建設用地擴張的脫鉤關系呈現相同的趨勢,都處于弱脫鉤狀態,說明第二產業產值指標、第三產業產值指標對建設用地的需求形勢相同,但是第三產業r值均比第二產業要小,表示第三產業GDP增長對建設用地的依賴更大。

2004-2007年r值呈現波動狀態,主要受房地產行情的影響,2003、2004年房價上漲迅速,2005年開始房地產調控被迫轉型,房地產供應放寬,導致2005、2006年r值明顯下降。2008-2010年的r值逐漸變小,近幾年第三產業不僅受到國際金融危機的外部影響,安徽省皖江城市帶承接長江三角洲產業轉移的政策也導致第二產業比重上升、第三產業占比相對下降,第三產業GDP增速也在降低。另一方面安徽省第三產業一直以傳統的商業、房地產業和其他服務業為主,加上安徽省總體消費水平偏低,缺乏內需刺激動力,如保險、金融等技術、知識密集型的高端服務業比重低,導致第三產業的競爭力日益降低。2011年r值增加較快,主要是因為2010年國土資源部發布《國土資源部關于加強房地產用地供應和監管有關問題的通知》等文件有效控制了房地產用地的供應。一般來說,第三產業的地均產值高于第二產業的地均產值,第三產業的發展對建設用地的需求相對第二產業減少。但是計算結果顯示,安徽省第三產業的r值均小于第二產業r值,第三產業的單位GDP占建設用地面積與實現強脫鉤所應該達到的值比第二產業的值大,表示第三產業的脫鉤狀態沒有第二產業的脫鉤狀態健康,這也說明安徽省第三產業GDP的發展對建設用地的依賴反而較大。

3 結論與建議

3.1 結論

1)在研究期間大部分年份安徽省GDP增長與建設用地擴張相對同步,并處于弱脫鉤狀態,r值有所波動主要是受外部環境和省內經濟發展水平影響。隨著經濟的發展,GDP的增長對建設用地的依賴有所減少。

2)建設用地擴張與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的脫鉤關系相同,均為弱脫鉤狀態,且r值變化趨勢相同,但第三產業r值更??;第三產業增長與建設用地擴張的脫鉤狀態較差,第三產業經濟發展對建設用地依賴較大。

3.2 建議

通過以上分析發現,影響安徽省經濟增長與建設用地擴張脫鉤關系的關鍵因素是建設用地的規模和建設用地的利用效率。因此需要選擇合理的建設用地空間擴展策略,提高單位建設用地的投入產出,這樣既不會威脅耕地保護也不會危害環境發展,最終達到土地節約集約利用的目的,降低經濟發展對建設用地的依賴。

1)提高安徽省建設用地使用效率。從本研究可知要使經濟增長與建設用地擴張實現強脫鉤狀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提高建設用地的使用效率,提高單位建設用地的經濟產出,控制建設用地的規模。因此需要積極盤活存量建設用地,利用空閑土地和閑置土地,建立城鎮建設用地供應與保障新機制。其次,實現中心城市帶動,積極推進省會經濟圈和皖江城市帶等重要增長極的發展,帶動周邊城市的發展[10]。結合安徽省各地區產業發展規劃,調整產業結構和布局,提高建設用地的投入產出效率,推進安徽省土地利用向節約集約型轉變。

2)建立建設用地供前節地評價制度。認真執行土地使用標準和工業項目用地準入門檻,倒逼和引導企業不斷加快科技創新與升級。建立節地評價和專家評審制度,合理確定用地規模。要根據土地不同用途,在土地供應前,對項目建設用地開展節地評價,減少土地資源利用上的隱形浪費。

3)轉變安徽省經濟發展方式。促進經濟增長方式由投資拉動型向技術進步型轉變,由第二產業帶動向三大產業協調發展轉變。近年來安徽省經濟發展迅速,工業發展較快,各種工業園區相繼建設或擴張,但是產業總體技術水平不高,需要加快產業創新和升級,特別是第三產業的升級。培養具有高競爭力的產業,優化第三產業內部結構,規范服務業市場,引導第三產業的發展方向[11]。

參考文獻:

[1] 吳次芳,陸張維,楊志榮,等.中國城市化與建設用地增長動態關系的計量研究[J].中國土地科學,2009,23(2):18-23.

[2] 陳江龍,高金龍,徐夢月.南京大都市區建設用地擴張特征與機理[J].地理研究,2014,33(3):427-438.

[3] 屈宇宏,孫 帥,陳銀蓉.中國城市建設用地擴張趨勢模擬及抑制策略[J].資源科學,2014,36(1):1-7.

[4] 姜 海,夏燕榕,曲福田.建設用地擴張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及其區域差異研究[J].中國土地科學,2009,23(8):4-8.

[5] 陳 春,馮長春.建設用地擴張效率指數研究[J].地域研究與開發,2011,30(2):133-136.

[6] 陳 偉,吳 群.長三角地區城市建設用地經濟效率及其影響因素[J].經濟地理,2014,34(9):142-149.

[7] 許恒周,吳冠岑,郭玉燕.耕地非農化與中國經濟增長質量的庫茲涅茨曲線假說及驗證[J].中國土地科學,2014,28(1):75-81.

[8] 盛業旭,劉 瓊,歐名豪,等.城市土地擴張與經濟發展的Kuznets曲線效應分析——以江蘇省13個地級市為例[J].資源科學,2014, 36(2):296-302.

[9] 鐘太洋,黃賢金,王柏源.經濟增長與建設用地擴張的脫鉤分析[J].自然資源學報,2010,25(1):18-31.

[10] 張慶霖.安徽區域經濟差異時空演變:基于Theil指數的研究[J].江淮論壇,2013,(34):51-58.

[11] 鄧祖兵.安徽省第三產業競爭力研究[D].合肥:合肥工業大學,2010.

猜你喜歡
建設用地脫鉤經濟增長
中國電力生產碳排放與經濟增長脫鉤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