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職酒店管理專業校企合作模式初探

2016-12-12 11:46張靜
中文信息 2016年10期
關鍵詞:訂單培養校企合作實踐教學

張靜

摘 要: 近幾年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的中等職業教育模式是很多的。但一種集學校模式與企業模式之精華的模式——“工學結合、校企合作”模式,已經成為我國最為有效的創新職業教育模式之一。作為應用性較強的酒店管理專業,校企合作更受人們的重視。校企合作模式是開展實踐性教學的可行性思路。但不可否認,目前我國中職學校酒店管理專業的校企合作模式還面臨著許多問題。本文就這些問題進行分析和研究,提出相應的對策和方法。

關鍵詞:校企合作 教學模式 實踐教學 訂單培養 實踐教學 產學交叉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10-0169-01

職業教育直接服務于社會經濟建設,承擔著為社會輸送高素質勞動者的職責。而目前職業教育的辦學質量與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企業用人要求還存在一定差距。如何使職業教育更好地滿足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需要,這就要求職業教育必須區別于普通教育,體現其“職業性”,必須盡快改革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模式。

當今我國的中等職業教育模式是很多的,經過多年的研究和實踐證明,校企合作模式為餐飲職業教育發展提供了一條捷徑。

一、中職學校酒店管理專業校企合作的幾種模式

1.“2+1”人才培養模式

這種人才培養模式是把學生的學習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為兩年時間,學校是教育的主體,企業積極參與,學生主要在校內學習基礎與專業知識,掌握基本技能和專項能力,并為綜合實踐與頂崗實習做好準備;第二個階段為一年時間,企業是教育的主體,學校積極配合,學生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綜合之后,通過實習掌握相關的崗位技能,最終完成學習任務。

2.“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

“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是指用人單位(企業)與培養單位(學校)簽訂協議,充分發揮雙方教育資源優勢,共同制訂人才培養計劃并參與人才培養過程及管理,用人單位按照協議約定組織學生就業的教育方式。這種模式建立在校企雙方相互信任、緊密合作的基礎上,既為職業教育注入了很強的活力,同時也為校企合作搭建了平臺,找到了新途徑。

“訂單培養”的核心是企業全程參與學校的人才培養過程。如我校2013春餐旅班與渤海國際會議中心共同探索委托培養機制,由學校向企業提出計劃招生、共同培養、定向就業等合作方案,先簽協議,再招生。由學校老師和酒店高層經理共同主持面試,每一名進入委托班的學生,都要得到企業的認可。專業課程體系、實踐教學、考核方式等都圍繞“訂單培養”的要求進行,構建學校課程、企業課程、考證課程相互融通的崗培式課程體系。

3.“產學交叉”式人才培養模式

“產學交叉”模式是以學校為主導、企業定向培養為基礎,以學前見習、學中實踐、學后實習為教育時間軸,以多崗位、多工種輪調式訓練為實踐內容軸,實踐辦理員、訓練員全程陪同指導的一種新型實踐教學方式。

這種模式將基本理論與實踐聯合起來,真實場景演練式教學本領變得易于被接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可以得到很大提升,凸顯餐飲企業所需的職業本領。

二、當今中職學校餐飲專業校企合作存在的問題

1.教學觀念落后,學生操作技能較差

酒店管理是一個實踐性、應用性很強的專業。然而,不少職業學校在制定課程體系的時候,仍然以傳統的教學方法為主,沒有面向崗位設計課程、面向崗位培養技能,這使得課堂教學知識與實踐內容存在脫節現象。在學校學習整個過程中前面幾個學期的僅靠課堂基本理論灌輸,缺乏感染和訓練,培育的人才與行業脫鉤。

2.企業與學校的目的存在較大的差異

從學校的角度希望酒店能給學生提供輪換的崗位從而更快的熟悉酒店的全部工作,而酒店接受學生們實習的目的非常簡單,就是有了高素質的廉價勞動力。校企合作的關鍵就是頂崗實習,使學生們更系統的了解飯店各崗位的運營管理,使學生們將課堂上所學專業知識和技能與酒店管理實踐結合起來。

3.雙師型教師的缺乏,實踐教學的薄弱

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不僅對學生有要求,同時對教師也是一種考驗。比如我系酒店管理專業真正具備較高理論知識,又有豐富實踐經驗,能指導學生實訓的雙師素質教師就嚴重不足,能參與企業新技術、新產品開發的更少,而這是推進“校企合作”的關鍵。另外,教師理論教學有余而實驗經驗不足,教學方法上多采用灌輸式,難以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學生可持續發展空間小。

三、完善中職學校酒店管理專業校企合作的一些措施

1.進一步調整課程體系

課程管理與課程設計以市場需求為出發點,面向社會、企業、工作崗位群,與行業、企業共同合理定制課程設置,健全由企業一線的人員參加的學生實踐、課程改革、技術革新等,把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理念轉化為具體行動。

按照企業需求,改變原來固有的課程設置模式,設置基礎課程、專業課程。理論課程和實踐課程的比例應保持1:1,即半天理論,半天實踐課程,并使理論課程和實踐課程保持同步,實踐課程的操作內容達到與企業的生產作業接軌。在學習基礎課程和共同課程的基礎上,把專業課程細化,按照分類,實行單一模塊強化學習。在課程開設和教材編排上要認真分析專業崗位技能入手,以“一技之長”為本,以培養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為主線。

2.加強校企之間的聯系

校企合作離不開企業與學校的密切聯系。在校企合作中,企業和學校之間必須保持良好的聯系和溝通。學校不能將學生的管理完全的推給酒店,應派專業教師跟隨學生到實習單位,及時的發揮學校對學生的監督和約束作用,并能準確的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從而有效的幫助學生。

3.兼職教師的培養、健全雙師型教師隊伍

校外兼職教師也是師資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聘請兼職專業帶頭人和骨干教師,可以充分利用企業資源優化人才培養方案,實施課程教學改革,參與專業常規教學活動,開設專題培訓講座,提高教學的整體水平。學校引入企業兼職教師隊伍機制,可優化本專業教師的隊伍,充分發揮專、兼職教師的特長,打造“專兼組合”時尚型師資隊伍,為培養高技能型人才共同獻力。

總之,為了更好地適應社會,我們要充分的利用校企合作這個平臺,大幅度的提高學生的職業素質、職業能力和就業的適應能力,找出學生自身能力、學校培養要求與社會、企業要求的差距,進而完善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模式,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為社會的經濟發展提供人才保證。

參考文獻

[1]徐志芳.創新“校企合作、工學交替”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和實踐.中等職業教育,2012(10)

[2]覃偉霞.師生到企業實踐的嘗試與思考.中等職業教育,2012(10)

[3]陳建軍.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植保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研究.職業教育研究,2012(12)

猜你喜歡
訂單培養校企合作實踐教學
電機與電器專業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新形勢下以就業為導向的訂單培養、校企合作就業模式分析
茶學專業校企合作實踐教學探索
《電氣工程畢業設計》 課程的教學設計
芻議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高職院校商務禮儀課程教學改革探索芻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