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儒釋文化融合對石恪繪畫的影響

2016-12-12 20:40付超
文藝生活·下旬刊 2016年11期
關鍵詞:文化融合佛學儒學

付超

摘 ? 要:佛教在兩漢之際傳入中土,與中國本土文化(儒學)融合的過程中,逐漸形成與中華文化相適應,又具備自身文化的特殊佛教。同時,對中國繪畫也產生了重大影響。石恪的繪畫也受到其影響,成為這時期減筆寫意人物畫大家。本文從儒釋文化融合與水墨人物畫的關系,儒釋文化融合對石恪繪畫的影響及對后世水墨減筆人物畫所產生的影響展開論述。

關鍵詞:儒學;佛學;石恪;影響;文化融合;繪畫

中圖分類號:I206.2 ?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33-0028-01

佛教與儒家文化融合,與其自身調整有很大關系。出現了“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的景象。

在此過程中,繪畫深受其影響,而石恪正是此時的重要代表。他可看做是寫意減筆人物畫的第一高峰。許多學者對石恪進行了研究,但是目前研究石恪者多集中在其畫風、繪畫技巧上。因此,本文從三方面進行研究:首先研究儒釋文化融合與水墨人物畫的關系,其次研究儒釋文化融合對石恪繪畫的影響,再次研究儒釋文化融合入對后世水墨減筆人物畫所產生的影響。

一、儒釋文化融合與水墨人物畫的關系

佛教作為外來品,其傳入中國最早通過下層百姓。但是,這條道路難以走通,于是眾多僧侶開始在士大夫間游走。佛教便逐漸在士大夫心中生根發芽,并且士大夫引導其為自身統治服務。在此進程中許多士大夫精通佛理,許多僧人也諳熟儒家的經典。

佛教的傳入對中國水墨人物畫產生了重要影響。突出表現在佛教傳入為中國水墨人物畫提供新題材。即佛教題材,其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是佛教人物。另一方面則是佛教故事。

儒學對于水墨人物畫的影響表現在:通過對畫家人格的成就,隱性地反映出藝術作品的內在精神。在中國繪畫中常提及人品和畫品間的辯證關系,則是儒學對畫家人格成就的最好詮釋。

儒家和佛家的融合擴大了水墨人物畫內容、形式和用筆。其一,表現在水墨人物畫的內容中:用筆簡約,卻能將人物內心表現得淋漓盡致。其二,從繪畫形式上來說:促進了水墨人物畫的多樣性。其三,在用筆上:寥寥數筆的勾勒,這正是佛家崇尚粗茶淡飯的生活以及儒家倡導節儉節約相結合的產物。

二、儒釋文化融合對石恪繪畫的影響

(一)儒釋文化在北宋的發展和融合

下文將通過士大夫與寺院、佛經、僧人三個角度分析儒釋文化融合。首先,宋士大夫與佛教的聯系,表現在士大夫與佛教寺院間的關系。士大夫常寄宿于寺院中,究其原因有二:一是佛門清凈,便于讀書習業;二是受到寺院的氛圍﹑佛教典籍以及僧人的佛學修養等方面影響;其次,也表現在士大夫與佛經的關系上。宋代士大夫接觸佛經的方式有三:即閱讀佛經﹑抄寫佛經﹑研習并闡釋佛經;再次,還包括士大夫與僧人的交游。宋僧人除了對佛學典籍研究外,還要研習儒家經典。佛教甚至影響了宋的詩學評論。

(二)石恪繪畫中的儒釋文化因素

石恪,五代宋初畫家,字子專。成都郫縣(今屬四川)人?!缎彤嬜V》說:“孟蜀平, 至闊下, 被旨畫相國寺壁, 授畫院之職, 不就, 力請還蜀, 詔許之”?!嬋宋铼殬湟粠?,多作戲筆,格調高古,立意新奇,形象古僻剛峭,夸張奇倔,故有“詭形殊狀”、“近乎譎怪”之評?!缎彤嬜V》著錄其作品21件,惜今皆不傳。

石恪最著名的作品當屬《二祖調心圖》,現藏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題款為“乾德改元(963)八月八日西蜀石恪寫”,此圖縱35.5厘米,橫64.3厘米。畫中一仙道人物,不拘法度,一反佛門中的清規戒律,赤露半身。畫中僧人依靠在一只溫順的睡虎身上。畫中的另一僧人,以濃墨勾勒其腿,寥寥幾筆,已形象盡出。

畫面展現了兩個禪定狀態的高僧,二者皆呈睡眠神態,但又有不同。前者可謂“沉睡入泥”,后者則表現了靜心似睡的佛學狀態。前者突出一個“酣”字,后者突出了一個“靜”字。

此外,此畫取材于佛教故事“立雪及膝、斷臂求法”,而儒家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即禪者經過自身修養,即使猛虎也能變成溫順的貍貓。通過自身修為去感化世人。

(三)儒釋文化融合對石恪繪畫的影響

《二祖調心圖》沖破了文靜格局,并不受當時士大夫所欣賞。因此這也是對當時畫風的一種沖擊,并產生積極的意義。畫中高僧的形態一改過去莊嚴肅穆的形象,而代之以有血有肉的世間人。我們從作品中也能看出石恪繪畫道路是不被世人所理解的。但其淵博的佛學修養使其開創了繪畫新的領域。同樣,儒釋文化融合也對后世的水墨減筆人物繪畫產生了重大影響。

三、儒釋文化融合對水墨減筆人物繪畫的影響

石恪是中國減筆畫的第一高峰。儒釋文化融合對后世產生了深遠影響,二百多年后的梁楷、牧溪等人深受其影響。從五代末宋初開始,筆墨技巧已基本成熟完善。元、明、清的人物畫, 只是在此基礎上各顯新姿罷了。

四、結語

本文通過研究儒釋文化融合與水墨人物畫的關系,儒釋文化融合對石恪繪畫的影響及對后世水減筆人物畫所產生的影響,但愿能為我們研究石恪的繪畫提供一個新視角并為研究儒釋文化融合對今后水墨減筆人物畫發展產生的影響提供一些借鑒。

注釋:

①杜牧.樊川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97.

②③趙佶.宣和畫譜[M].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2010:103.

④林谷芳.覓心了不可得[J].畫禪,2009(09):114-115

⑤楊天宇.禮記[M].鄭州:河南大學出版社,2010:267.

猜你喜歡
文化融合佛學儒學
論現代新儒家的佛學進路
蕅益智旭對《論語》的佛學解讀
儒學交流在路上
知識型新移民文化融合的內容及途徑分析
基于多元音樂文化背景下的高中音樂教學模式探討
《狼圖騰》與中國的圖騰文化
宋代儒學對漢唐儒學的突破
什么是儒學之本
現代儒學的憲政向度
五代兩宋佛教雕塑的佛學內涵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