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甫的生態觀對現代生態社會建設的啟發

2016-12-12 04:14徐然徐繼芳
美與時代·城市版 2016年10期
關鍵詞:社會建設啟發杜甫

徐然 徐繼芳

摘 要:杜甫生活于大唐帝國由盛轉衰的歷史階段,在這一大背景下,其作品風格也受到了顯著影響,由少年優游時的“放蕩齊趙間,裘馬頗輕狂”到西南漂泊時期的“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然而無論其詩風如何變化,杜甫詩作中對自然、生態的描寫和關注沒有改變。

關鍵詞:杜甫;生態觀念;社會建設;啟發

“保護生態環境,構建和諧社會”是綠色發展理念的基本要求。在生態環境問題日益突出的21世紀,重溫詩人杜甫的生態觀,或許能夠對現代生態建設提供有意義的借鑒和啟發。通過初步的統計發現,杜甫現存的1400余首詩作中,有近1000首描寫到了各種各樣的自然生物,詩人在為我們展現生靈真實姿態的同時,也從側面襯托出保護生態環境、建設生態社會的重要性。

一、中國傳統生態觀

中國傳統文化中所包含的生態觀,本質上是古代社會人們在處理人與自然關系時所體現出來的一種基本態度和理想思考,對于豐富我國傳統文化有著重要作用。根據其關注內容的不同,可以將中國傳統生態觀大致分為三類。

(一)重生的生態觀

所謂重生,就是以生命為重,不僅注重人生,也珍惜自然界的生命。從生態學角度來說,在地球生態系統中,人類只是其中的基礎組成成分,是成千上萬消費者中的一類,而整個生態系統的穩定運行和長期發展,必須要實現消費者、生產者和分解者的和諧共存。生態觀中的重生思想,就是要求人們要實現個體生命和自然界生命的和諧共存,保障整個生態系統的穩定與發展。

(二)貴和的生態觀

貴和,就是以和為貴,不僅注重人類和諧,也注重人與自然的和諧。在農業經濟發展的早期,受生產技術、思想觀念等因素的影響,人類開始從被動適應自然向利用自然轉變,強調人類與自然之間的協調與統一,例如莊子所提倡的“天人合一”思想,便是對當時生態環境和社會現狀的客觀反映,在今天看來仍然具有較強的借鑒意義。中國古代的許多流派都主張這種貴和的生態觀,除了莊子所代表的道家學派外,還有儒家孔子在《禮記》中提出的“諸侯無故不殺牛,大夫無故不殺羊,庶人無故不食珍”,墨家學派墨子提出的“節用、非命”等觀點。因此,生態觀中“以和為貴”的觀念,是我國勞動人民長期從事農業生產,主動順應自然生態環境背景下的一種必然選擇[1]。

(三)天人合一的生態觀

從生態學角度來說,天人合一不僅僅是一種古樸的哲學思想,更是一種自然生態狀態。不可否認的是,封建時期人們所提倡的“天人合一”生態觀念,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盲目性。但是如果僅從其在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系統構建方面來說,要想達到“天人合一”,就必須要規范人類在自然界中的行為,尊重生態發展的客觀規律,實現人類與自然的協調共存。天人合一的生態思想,貫穿于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發展歷程,它通過強調人與自然之間辯證統一的關系,來規范和指導人類的自然活動行為。

二、杜甫作品的生態觀反映

杜甫作為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其作品中包含了大量對自然環境和動植物的描寫,從側面體現出了詩人杜甫對自然生態的關注。我們在賞析杜甫作品時,可以從中體悟到詩人所處社會的生態特點和詩人所要表達的生態觀。

(一)杜甫作品的生態特點

第一,自然生物品種描寫廣泛。杜甫現存作品中絕大多數都包含對自然生物和生態環境的描寫,其中既有像《為農》中“圓荷浮小葉,細麥落輕花”這樣對自然景物的直接描寫,也有像《登高》中“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這樣以景映情的側面烘托。但是總體來說,無論是何種形式、何種風格的作品,其中都包含了對特定自然生物和自然景色的刻畫。據粗略統計,杜甫現存的1400余首詩作中,有近千首涉及到對自然生物和生態景色的描寫,包含的動植物種類多達300余類??v觀中國古代詩人,恐怕再也找不出哪位詩人像杜甫一樣熱衷于刻畫自然生物,關注生態景象,這也是詩人杜甫高度關注生態環境的有力證明。

第二,詩句呈現生動,體現詩人生態情懷。作為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詩中對生物、生態的刻畫極為細致,我們在欣賞杜甫詩作時,往往能夠如身臨其境般感受到詩人所見所聞,并從中體會詩人的生態情懷。通過杜詩佳句賞析可以發現,詩人杜甫對生態環境和自然景物的描寫,并不僅僅是為抒情做鋪墊,而是著重突出生態景觀的自身特點,使其成為一個個特色鮮明的個體。正是這種從細處著手的生物、景色描寫,有力地證明了詩人杜甫對生態的關注。

第三,居住環境描寫細膩,關切自然生態環境。安史之亂后,杜甫為避戰禍,從甘肅隴右遷居到四川成都,并在親朋好友的資助下,于浣花溪畔修建茅屋一座,以供居住。杜甫在草堂居住約四年時間,期間創造了大量描繪草堂及周邊環境的詩作,充分展現了詩人在客居他鄉、流離失所環境下的樂觀和豁達胸懷。

自安史之亂后,中原地區連年征戰,烽火連天,杜甫游歷四方卻并不能找到一塊安靜閑適的“凈土”,因此在定居浣花溪草堂之后,被草堂周邊環境所吸引,強烈的環境反差使作者更加珍惜草堂周邊的自然生態環境,因此急切地想通過寫詩的形式,來記錄眼前這一片生機盎然、鬧中取靜的生態景象。據相關史料記載,杜甫在草堂居住的四年時間內,栽種松、竹、桃等樹種十余種,僅桃樹就栽種了一百多棵。

(二)杜甫作品所反映出的生態觀

第一,杜甫生態觀意識由重生轉向憂生。通過研究杜甫生平,我們可以將其一生分為四個階段,分別是年少優游階段、為官入仕階段、戰亂流離階段和西南漂泊階段。在這四個階段中,杜甫經歷了唐帝國由盛轉衰的大轉折,其生活環境也從“風平浪靜”轉為“顛沛流離”,正是受這種大環境的影響,杜甫的生態意識也從重生過渡到憂生,這在其后半生的詩作中表現尤為明顯。正如上文中提到的,杜甫對于重生和憂生的態度,并不僅僅局限在對個人人生的感嘆,而是包含了對身邊自然生物、景物,乃至整個自然界的關注。例如《春望》中“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病橘》中“群橘少生意,雖多亦奚為”等,都表明在國家戰亂的環境下,自然生態遭到破壞的客觀景象,以及作者對構建和諧生態環境的向往??梢哉f,詩人杜甫生活環境的改變,使其所見、所聞、所思、所想也受到了相應的影響,進而使其生態觀從重生轉向憂生,并在詩作中表現出來[3]。

第二,杜甫的桃源情結。桃源環境是中國古代文人所極力追求的生活環境之一,尤其是在戰亂紛爭的年代,人們更加渴望有一片寧靜祥和的土壤,以供人們勞作和休息。自安史之亂后,杜甫為避戰亂,輾轉流離,生活困苦不堪,因此其詩作中表現出對“世外桃源”的強烈向往。例如《岳麓山道林二寺行》中的“一重一掩吾肺腑,山鳥山花吾友于”,就表達出了詩人對山間鳥語花香、萬物祥和之景色的向往。杜甫桃園情節的產生,固然與社會大環境有直接關系,但是也與詩人本身受中國傳統觀念(老莊思想)的影響有一定聯系,總體來說,這種桃園情節是詩人對美好自然生態環境的一種向往,也是借以批判社會殘酷現實的有力表現。杜甫的這種桃園情節,事實上是對中國傳統生態觀的具體反映:戰亂環境下,無論個人生命還是自然景物,都免不了遭到屠殺和踐踏,通過“重生”“貴和”,最終實現“天人合一”,成為詩人所追求的理想生態環境。

三、杜甫生態危機意識

杜甫的生態危機意識是在見證了眼前美好自然景物遭到無情破壞后所產生的一種對生態環境的憂慮。自然生態的危機往往也就是社會生態的危機。詩人杜甫常將天然災害與人為災難聯系起來評述是很有見地的。他在詩中曾記述黃河泛濫之災,反復抒寫苦雨、苦熱的切身感受,表達對天然災害的憂慮;但他寫得更多的是“苦戰”,是人為的差役之苦、網罟之禍;天災多因人禍而行,人禍又猛于天災。著名的“三吏”“三別”主要描述戰爭對鄉村家庭生態的摧殘,詩人深沉地嘆息“乾坤含瘡痍,憂虞何時畢”(《北征》)正是對生態危機的憂慮,他以此真誠地期望人們有所警醒。

四、生態建設啟發

(一)綠色發展理念

杜甫見證了大唐帝國從“盛世”到“亂世”的轉變,這也是他親身感受到自然美好景物和生態環境的脆弱,即便是有“錦江春色”這樣的美景,也難免遭到“西山寇盜”的侵略和踐踏(《登樓》)。綠色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和人民對于美好生活的重要體現,解決好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問題,即綠色發展。其所倡導的人與自然統一的生態觀警醒著我們在發展經濟的同時,要尊重自然規律,起到有效防止作用,在開發利用上少走彎路,保持經濟新常態。堅持可持續發展,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現代化建設新格局,推進美麗中國建設,謀求人與自然的共同福祉。

(二)自覺珍愛自然,保護生態

在杜甫人生的最后幾年,他仍眷戀草堂周邊自己親手栽種的植物和新建的藥圃,并在《寄題江外草堂》中寫道“尚念四小松,蔓草易拘纏”,表明了自己對草堂樹木的關切和憐惜之情,抒發了同病相憐的生態危機感。他以此警示人們要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突出地位,重視生態環境承載力,增強節約意識、環保意識、生態意識,維持生態平衡,建立人與自然間一種動態的平衡。

五、結語

杜甫生態觀的形成與其生活環境的轉變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時至今日,雖然無論是生活環境還是人文觀念都發生了巨大改變,但是杜甫生態觀念中所強調的“萬物平等,和諧相處”的態度,在21世紀的今天仍然具有實用和借鑒價值。通過欣賞杜詩,重新認識人與社會及自然環境的關系,并以此為指導構建新型的生態價值觀,為貫徹落實“綠色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曹春如,劉明華.自然視域中的天水詩歌——兼論杜甫隴右詩與時下天水詩人創作的關系[J].文藝生活與理論,2016,(07).

[2]李慶亮,王順發.縱橫捭闔立新論歷久彌新啟深思——讀王志清先生的《縱橫論王維》[J].唐代文學研究,2014,(23).

[3]張軍強,周學文.論《去蜀》詩是杜甫對嚴武不告而別的告別——漫議杜嚴關系演變始末(下篇)[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2014,(04).

作者單位:

佳木斯大學

猜你喜歡
社會建設啟發杜甫
杜甫改詩
杜甫與五柳魚
網絡社會風險規律及其因應策略
網絡社會風險規律及其因應策略
從社會建設視角看三大差別的消滅
杜甫的維穩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