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魏晉南北朝服飾文化的特征

2016-12-12 08:03徐國燦
文藝生活·下旬刊 2016年11期
關鍵詞:文化變遷魏晉南北朝服飾

徐國燦

摘 ? 要:魏晉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分裂動蕩、內部分崩離析的特殊時期,本土道教和玄學的興起、南北交融、西域異質文化的傳入等對這一時期的服飾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一時期的服飾文化變遷為魏晉以后的服飾文化發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礎。本文從這一時期不同人群的具體服飾體態為切入點,如服飾的款式到具體的紋樣、制作材料等,來探索這一時期人們服飾文化的特征。

關鍵詞:魏晉南北朝;服飾;文化變遷

中圖分類號:K235;TS941.1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33-0063-02

服飾自古以來就是一個民族思想和文化的象征,也是這個民族的精神面貌的集中展現。在封建政治的統治下,中國歷代王朝都有鮮明的等級秩序劃分,或是貴族、或是平民等等。繁重的兵役、徭役以及賦稅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他們沒有能力或是辦法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存,所以服飾作為最貼近生活的部分,自然變成了人們內心深處試圖擺脫封建制度對自己控制的一個工具,以求得心靈的安慰。魏晉南北朝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相對復雜的時期,在混亂的局勢下,這一時期戰爭頻發,社會經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古代小農經濟生產的不發達和積貧積弱的社會弊端在這一時期完全顯露無疑。在這樣的社會大背景下,本土道教玄學的興起和西方異質文化的傳入為這一時期民族文化的發展增添了一定的光彩,南北交融對這一時期人們的風土人情及生活習慣形成了巨大沖擊。這一時期豐富的服飾文化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發展起來的。

一、褒衣博帶的文人雅士之風盛行

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動蕩不安,在這樣的條件下,給思想的大革新提供了一定的幫助,本土道教、玄學就是在這一時期興起的。所謂玄學就是抽象的思維理論,是形而上學,人們追求的是一種虛無縹緲的境界,是不諳世事,是在自然界中一種灑脫的存在;因此玄學也是一門玄妙、深遠的學問。追求玄學的文人士子往往追求的是一種精神上的超越,他們蔑視禮法,不拘于小節,在精神上尋求安慰;他們的做法舉動往往超凡脫俗,超乎一般人的想象。

阮籍在《大人先生傳》中寫道:“大人先生披發飛鬢,衣方離之衣,繞紱陽之帶?!闭鞘苄W的影響,大人先生所著世俗所不能見的服飾,在陽光下披頭散發,寬大的衣服披在身上,衣帶寬松,似乎只要輕輕一拉就能解開。大人先生的神態衣著給人一種遠離世俗不食人間煙火的美感,服飾美正是大人先生不拘于世俗,敢于根據自己的想法形成自己獨特的生活風格的表現。歷史往往就是這樣,在一定的社會背景下,過多的壓迫必將帶來反抗。相與出游的遵守禮法的文人士子,他們追求的是一種精神上的超越,蔑視禮法,不拘于小節,在精神上尋求安慰;他們的思想往往超凡脫俗,超乎一般人的想象?!端焉裼洝份d:“晉元康中,貴游子弟相與為散發裸身之飲?!边@些貴游子弟都披頭散發,半裸著身子,就是人世間一種瀟灑豪放、不受仕途約束的自由的活法?!妒勒f新語·任誕》載:“劉伶常著袒服而乘鹿車,縱酒放蕩?!眲⒘娓窃诔俗管囍畷r脫去上衣,開懷暢飲,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當時的人們深受封建禮法道教的影響,厭倦世間繁復的禮節,他們敢怒不敢言,所以只能把自己的想法寄托于服飾與生活。

在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中心的博物館,至今任然保存有大量的出土的關于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文人雅士的青銅俑,他們往往擁有纖瘦的外表,衣著往往大袖翩翩、褒衣博帶,他們表情嚴肅典雅,一副凜然之氣。這正是在那樣的時代背景下,他們清新脫俗,孑然一身正氣,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體現。

二、軍服的革新和大量生產

魏晉南北朝是我國歷史上分崩離析、大動亂、大變革的時代,危機四面環生,戰爭頻發,篡奪政治權利的斗爭也此起彼伏;因此對于戰斗工具的制作使用也十分講究,對于戰袍的制作要求必須十分精細。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下,軍服的生產和變革也是魏晉南北朝時期服飾文化的一個主要內容。軍服主要有士兵所穿戴的鎧甲、頭盔、軍靴、袍襖、保護戰馬的馬甲等。

魏晉時期,相對于整個中國古代歷史發展的歷程,鐵工藝還是比較發達的,這一時期制作的鎧甲往往堅固,不容易被利箭和刀劍所穿。但是畢竟在古代生產力和勞動力技術方面都相對很低下的情況下,一時間要生產出大批量的鐵甲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然而戰亂緊急,往往供不應求。所以在生產鐵甲的同時,也生產了大批的皮甲與鐵甲并存使用?!稌x書》載:“奇謀間發,出敵不意,夾道累磁石,賊負鐵鎧,行不得前,隆卒悉披犀甲,無所留礙,咸以為神?!庇纱丝芍谖簳x南北朝時期是鐵、皮鎧并存的。

在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中心的博物館至今仍保存有珍貴的魏晉南北朝時期陪葬的小陶俑、青銅俑,從他們的體型外表可以看出當時的鎧甲制作工藝堪稱精湛,小人十分精致,他們都身披戰袍,袍上又有小鐵片作為飾件,這樣的設計有力的防止了利箭和刀槍的刺入,同時體現了魏晉南北朝時期人們高超的審美價值觀和豐富的創藝術想象力?!稌x書·赫連勃勃傳》載:“造五兵之器,精銳尤甚,即成呈之,工匠必有死者,射甲不入即斬弓人,如其入也則斬鎧匠?!庇纱丝梢妵覍橙酥谱麈z甲要求之高。再有《鄴中記》載:“石季龍的左右萬人,皆著白色細鎧,光耀奪目?!庇纱丝梢姰敃r士兵皆著鎧甲,做工精細,數量繁多?!段簳と崛粋鳌份d:“詔賜阿那環細明光人馬鎧二具,鐵人馬鎧六具?!碑敃r的士兵不僅身著鎧甲,而且對馬匹也進行了一定的保護,這樣一來加大了戰爭的勝算,可以看出,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士兵和馬匹對一個國家勝敗興亡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作為士兵和馬匹的保護工具,鎧甲的作用自然是至關重大的。為了便于行走,這一時期在軍服的設計上已出現腰帶,其材質主要為動物的皮囊。

魏晉南北朝在那樣一個各國紛爭、弱肉強食的年代,只有自己軍隊的強大才能得以立足。在分秒必爭的戰場上,軍服作為戰爭中一個必不可少的外在條件,軍服的牢固與否關系著軍人的生死存亡,聯系著一個部隊戰斗的成功與失敗;自然也就關系著一個國家的生死存亡。軍服在材料、質地和配件等的這些新突破和新發展無疑為魏晉時期軍隊質量的提高做出了一定的保障,但是從另一方面而言,魏晉南北朝時期小國眾多,每一個朝代為了提高自己軍隊的力量,都會在人員上進行精簡,包括服飾的改進革新。這樣無疑加大了魏晉南北朝時期國與國之間混亂的程度,導致各朝代之間的勢均力敵,不相上下,加劇了魏晉南北朝的分崩離析。

三、貴族服裝的標新立異化

在中國封建社會,森嚴的等級秩序劃分一直是是一個很明顯的特點。魏晉時期社會動蕩不安,王權爭斗,社會分崩離析,政治劃分明顯。在這樣的條件下貴族和平民等級秩序的差異也十分明顯,正可謂“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而這樣的明顯差異在服飾上也大有體現。

這一時期,受絲綢之路和佛教的影響,達官貴人的服飾有所變化,為了美觀,開始在衣服上繡一些圖案花紋,如鳥獸、對花等等,這是中華民族千年來清新優雅脫俗的文化風格體現,然而這一時期人們對于繡花的風格也是很有講究的,無論繡什么它們總以成對的樣式出現,這樣的樣式看起看來美觀又大方,正是體現了古人“天人合一”的和諧理念。這一時期政治不穩定,人民流離失所,而服裝的紋樣正是體現了人們對和平、穩定的渴望和幸福的追求。

《資治通鑒·齊紀》載:“魏主謂任城王澄曰:朕離京以來,舊俗少變不!對曰:圣化日深。帝曰:朕入城,見車上婦人猶戴帽,著小襖,何謂曰新?......”由此可見,在北方人們流行于穿輕便短小的衣物,而在此處提到的婦人穿著小棉襖,乘坐鹿車是北方游牧民族富貴人家的生活,只有當時的貴人才有資格乘坐鹿車,這是北方民族貴族的典型的代表。

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上,貴族作為生活在社會高層的代表,他們在各個方面享受的都是最高的待遇。服飾作為最貼近生活的一部分,更加直觀的反映出了在封建中國,貴族生活的奢侈。他們的服飾穿著往往不同于一般的平民百姓,無論是在質地、紋樣還是美觀方面,貴族的服飾都要顯得更加奢華大氣、標新立異。

四、平民服飾的簡單化與革新

相對于貴族,這一時期平民由于生活的需要,穿著比較粗陋簡便,原料主要是棉、麻粗布織成的衣物。由于徭役、兵役的繁重加重了平民勞作的負擔,為了便于耕種,他們的粗布衣窄袖、窄褲,并用衣帶結扎,干凈利落。他們的鞋服則往往是物美價廉的木屐或是蒲葦鞋(即草鞋)。這也是連年戰爭下,人們生活苦難的表現,在中國歷史上,達官貴人的服飾一個朝代和另一個朝代往往都會有差異,或是質地或是紋樣,但是對于平民,他們的服飾差異一般都不大,在中國古代平民終是躬耕職守,他們為官繳納賦稅是苦難的存在。

北魏孝文帝改革對平民服飾文化產生了重要影響。為了便于接受和學習漢朝文化,加強黃河流域的統治,北魏孝文帝曾遷都洛陽,加快了南北文化的交流與融合。在孝文帝遷都洛陽后,服飾上他要求滿朝文武百官至全國人民都改穿胡服為漢服,但是由于生活習慣的原因,北方的胡服比漢族服裝要短小緊身,且下身穿連褲襠,這種便于勞動和生活的著裝也是在鮮卑族長期的勞動生活改造中形成的;遷都洛陽后,加快了南北民族之間生活和文化上的交流,由于北方的胡服短小貼身,便于民間勞作。這樣的服飾很快得到了南方漢民族的肯定和支持,于是他們之間相互學習,改漢族寬大褒衣博帶的樣式為相對緊身,胡服的緊身短小為相對寬松,這樣的環境下也是民族的大融合促進了服裝的大融合;這樣的服飾大大方便了人們的日常生活。

北方的游牧民族以游牧和狩獵為生,他們的服飾設計往往要便于騎跑、拉弓射箭、涉水草,因此他們的服飾相對于中原漢朝有很大的區別。他們的服飾主要以輕便結實貼身的服飾為主,腰間束革帶,方便利落,與漢服唯一不同之處就是北方的褲褶服下半身分成兩個褲管緊貼雙腿,這樣的服裝樣式不僅便于行走、騎射、拉弓,更利于行軍打仗,這樣一來,提高了獵人和軍隊辦事的效率,服裝之間更透露出北方游牧漢子的粗獷彪悍的霸氣。孝文帝遷都洛陽后,這樣的服飾很快被漢族的軍隊所采用。平民服飾在這一時期的改革是中國服裝史上一次偉大的變革,它的改變大大改善了之前服飾寬大、行動不便的弊端,提高了人們的辦事效率,一時間贏得廣大人民的好評。這樣的服裝樣式一直演變到后來隋唐宋元明清,可以說直至今天我們所穿的褲子都與這次改革的影響有著極大的關系。

魏晉南北朝的服飾文化特征無疑是歷史和時代發展的結果。新舊政權的交替,受道教、玄學、佛教文化、南北交融等因素對服飾藝術發展的影響,進而從貴族、平民和軍服的比較得出越是達官貴人或將領越是穿著豪華,越是平民百姓或士兵越是穿戴簡單、廉價。服飾文化的差異體現了等級秩序的階梯性差異。這樣的差異在中國歷史上無論哪一個朝代都很明顯,魏晉南北朝作為中國歷史上最特殊的一個時期,從服飾研究的角度探索其發展的歷程無疑是研究這一段歷史的一個重要的依憑。

★課題項目:北方民族大學“2015年自治區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從魏晉服飾看魏晉等級秩序”(課題編號:QJCX-2015-072)。

參考文獻:

[1]黃能馥,陳娟娟.中國服裝史[M].北京:中國旅游出版社,2001.

[2]王鳴.中國服裝史[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3.

[3]周錫保.中國古代服飾史[M].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3.

[4]華梅.中國服裝史[M].天津: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1989.

猜你喜歡
文化變遷魏晉南北朝服飾
動物“闖”入服飾界
聽諸子百家講“服飾穿搭”
雪人的服飾
藏族文化變遷對其教育的影響
傳統與重構:一個水族村寨端節文化傳承與變遷模式的調查與分析
魏晉南北朝隱逸風尚探究
淺析迪士尼童話電影的繼承與創新
簡論魏晉南北朝上層社會婦女的悍妒風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