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強基層文化建設 深入推進文化惠民

2016-12-12 14:01張連成
博覽群書·教育 2016年9期
關鍵詞:基層群眾文化建設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文化建設已被提為熱議的話題,對于我國而言,文化建設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就是基層群眾文化建設。一直以來,基層群眾文化建設都是政府的核心工作內容之一?;鶎尤罕姷奈幕ㄔO工作必須以人民群眾為中心,讓人民群眾享有更多的文化發展成果。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國在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的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深入推進文化惠民的幾點措施。

關鍵詞:基層群眾;文化建設;文化惠民

一、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的發展現狀

1.基層群眾文化發生的變化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我們的生活環境以及生活方式都在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最明顯的還是人民群眾生活方式的改變,上世紀80年代,電視、電影等現代媒體進入了基層人民的生活,改善了人們在文化資源方面相對匱乏的情況。以建湖縣為例,縣城文化藝術中心、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博物館、書畫院、非遺保護中心等一應俱全。鎮有等級文化站,村有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文化陣地網格化,文化活動常態化。

2.基層群眾的文化觀念發生轉變

近些年,基層群眾的文化活動不管是數量還是種類都在逐漸增加,比如廣場舞、卡拉OK等文化活動在近些年發展的就十分迅速,參與的人員數量也非常多,在建湖縣除了舞龍、舞獅、秧歌隊等傳統團隊外,近年來又涌現出柔力球、歌詠隊、健身操、國標舞等20多個新生團隊。這些文化團隊已經頗具規模,人們開始從單方面接受文化轉變為主動參與和創造文化。

3.基層群眾特色文化日益彰顯

近年來,在各級政府的重視支持下,在廣大基層群眾的積極努力下,農村文化隊伍不斷發展壯大,特色文藝團隊不斷涌現。建湖縣經過多年創建,特色文化現在各鎮都有特色業余團隊:如近湖的淮劇票友、蘆溝的詩詞、岡西的剪紙、恒濟的舞龍、慶豐的雜技等十幾個團隊分布在城鄉各地。這些群眾業余文藝團體的成立不僅激發了廣大群眾參與文藝活動的熱情和積極性,同時,也在促進群眾“主體”作用的發揮,整合農村的藝術資源,對推進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產生了積極促進作用。

二、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發展現存問題。

1.農村文化服務相對較弱

目前,我國在文化建設方面出現了文化服務不平衡不均等的情況,主要體現在城市和農村間的差別。雖然農村文化基礎設施有了一定改善,但一些欠發達地區還是出現設施不全,陣地不達標活動無經費,工作無人問等現象,文化建設工作沒有落到實處,不僅如此,由于政府沒有給予農村文化建設充足的重視,導致一些庸俗文化進入農村。

2.農村群眾文化需求與現狀不符

政府出于讓農村群眾提高文化素養、增加知識儲備的目的,開展了一系列的文化活動,但并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原因就是相關部門對農村群眾的實際文化需求分析不到位,到最后只能做做表面工作而無法達到應有的效果。比如,近些年一些農村開展了送書籍下鄉的活動,雖然書籍的種類豐富,但是這些書籍的內容與農民的閱讀口味嚴重不符,造成了書籍資源的浪費;還有一些農村開展電影下鄉的活動,我們都知道,電視、電腦早已在農村各個家庭中普及,因此,開展電影下鄉的活動基本沒有實際的意義,送戲下鄉也是為了完成任務,未能真正以群眾需求為目標,現成的節目一演了之。

三、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的對策與思考

1.合理配置城鄉文化資源

在城市,特別是大城市,各類文化設施比較齊全、豐富,而在廣大農村,特別是經濟欠發達的農村,各類文化設施殘缺不全,農民得不到應有的文化教育。為實現城鄉文化資源的合理配置,我們應更多地開展文化下鄉活動(包括圖書、電影、演出等),同時,把富有鄉村氣息的戲曲、說唱等演出引入城市,還可引導城市居民到鄉村體驗生活。通過城鄉資源的合理配置、取長補短,使城鄉民眾共享文化的繁榮。建湖縣在這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不求所有,整合資源,以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為契機,完善基層公共文化設施網絡,綜合群眾需求優化內容供給,結合地方特色盤活本地文化資源。

2.開展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動

隨著網絡的普及,人們的文化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人們的文化活動不再僅限于跳舞、打牌、看演出,而網絡游戲、電子圖書、視頻聊天等新形式文化的出現,極大豐富了人們的文化生活。廣場舞、長跑以及各種形式的體育比賽、歌詠比賽、書法大賽等都應積極開展起來。同時,參考特色小鎮建設思路,立足傳統,創新開展鄉土文化實踐活動,打造特色文化主題活動。以建湖為例,岡西鎮的剪紙、蘆溝鎮的詩詞、恒濟鎮的舞龍、慶豐的雜技等地方特色文化,群眾基礎廣泛扎實,社會影響力較好,政府引導開展特色文化群眾活動,不僅豐富了群眾文化生活,也使傳統文化得以傳承。

3.保障特殊群體享有均等服務的權利

中辦、國辦印發的《關于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提出,要統籌推進公共文化服務均衡發展。因地制宜、分類指導,保障老年人、未成年人、殘疾人、農民工、農村留守婦女兒童等特殊群體享有基本公共文化服務。要切實保障好老年人、未成年人、婦女、殘疾人、下崗失業人員、城市低收入群體、農民工和農村留守人群等特殊群體的基本公共文化權益。在設施建設、活動開展、隊伍培訓等方面,把保障特殊群體公共文化權益放在重要位置。對龐大的農民工群體享有文化均等服務的問題,政府應引起足夠的重視。農民工因為有繁重的體力勞動,更應有健康的文化活動,如看演出、打牌、打太極、跳廣場舞等。轉變觀念,創新思路,讓特殊群體走上文化舞臺,成為“種文化”者。以建湖縣文化館為例,逢年過節送戲到敬老院演出節目都是老年人喜聞樂見的,有些節目還由敬老院老人自編自演歡聲笑語、其樂融融;舉辦的“牽手·逐夢”美術作品展,大部分作品為縣聾啞學校學生創作,他們自演、自創,既為特殊群體提供展示自我、實現自我的文化平臺,也培育出了不少文化能人。

四、結語

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工作的開展不僅需要政府的資金投入,也需要我們每一個人主動提升自己的文化素養和思想道德水平。并提出一系列因地制宜切實可行的政策措施,付諸實施抓好落實。只有這樣,才能在推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在基層扎根、開花、結果。

參考文獻:

[1]郭旗,續元申.加強基層群眾文化建設推動文化惠民服務發展——以臨沂市為例[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5,18:150-152.

作者簡介:張連成(1962-),男,江蘇建湖人,副研究館員,學歷:本科,研究方向:群眾文化。

猜你喜歡
基層群眾文化建設
淺析如何組織開展基層群眾文化活動
新媒體背景下基層群眾政治參與問題研究
淺論基層群眾文化緊跟時代步伐
馬克思主義的文化觀及其現實意義
加強基層文化建設滿足群眾文化生活需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