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財務風險預警指標的建立與應用研究

2016-12-12 13:18姚利華
中國經貿 2016年19期
關鍵詞:風險預警財務風險

姚利華

【摘 要】本篇文章針對高校財務風險預警指標的建立一題展開了較為深入的研究,同時結合高校財務風險的形成原因與筆者的自身經驗總結出了幾點可行性較高的應用措施,其中包括建立償債能力指標、建立運營績效能力指標以及建立收益能力指標等等,以期能夠對我國高校財務風險管理水平的進一步提高帶來一些具有參考性的意見。

【關鍵詞】財務風險;風險預警;預警指標

一、前言

近幾年來,伴隨著我國教育領域發展速度的不斷加快,越來越多的高等院校都處于超常規發展與舉債辦學的狀態中,從而在無形當中加大了高校的籌資、融資、投資財務狀況的失衡風險。事實上,高校的財務風險危機絕非是瞬間出現的,它本身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高校的日常經營過程中,有關于財務風險的因素會通過一些敏感性的財務指標間接的體現出來?;诖?,通過對這些指標展開深入且全面的分析,不僅可以幫助高校管理者準確的了解自身的財務收支狀況,同時還能夠直觀的了解到在財務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薄弱環節,進而制定出相對應的財務風險規避措施。

二、高校財務風險預警指標體系概述

1.高校財務風險預警指標的建立目的

如今,為了滿足自身的可持續發展要求,國內的各大高校紛紛開始通過銀行貸款的形式來進行大規?;I資,在整個籌資過程中蘊藏著大量的財務風險問題?;诖?,為了能夠更好的改善當前的財務狀況,高校就必須要結合自身的經營特點來構建出有針對性的財務風險預警系統。同時,還要設計出相對應的風險防范與應對措施,繼而為日后的可持續發展打下夯實的基礎。

2.高校財務風險預警指標的建立原則

(1)科學性原則

為了提高評價結果的準確性,高校所選擇的風險預警指標需要能夠將財務風險的主要因素體現出來,客觀的揭露出高校財務風險的本質狀態。此外,評價指標在概念的外延上也要保持明確性,以此來提高評價結果的實用性價值。

(2)系統性原則

能夠對高校財務風險指標帶來影響的負面因素較多,為此,高校中的財務人員需要確保指標的代表性與體系的完整性,指標在應用過程中可處于相互獨立且相互補充的良好狀態。

(3)可行性原則

在構建財務風險預警指標時,高校中的財務人員需要著重考慮到指標內涵的可度量性,在保證財務資料準確性的基礎之上完善會計核算的數據信息,以此來保證財務風險預警體系的操作效率。

(4)可比性原則

高校中的財務風險需要通過指標對比的方式來進行體現,財務人員在設置評價指標的過程中要著重考慮到指標的通用性特點,在相同可比基準點的基礎之上來完成設置操作。

(5)優化原則

毋容置疑的是,高校財務風險預警指標本身是一項多變量的輸出系統,為了有效滿足其應用要求,高校中的財務人員不能夠運用單一性指標來完成評價,而是需要應用多指標與多層次的體系來進行財務風險分析。

三、高校財務風險的形成原因

1.支付不足

支付不足導致了高校資金的供需失衡,在每個學年的上半時期均處于資金緊張的狀態,只能夠維持高校的基本開支,其中包括教育者與工作人員的薪資、教學活動經費以及水電費用等等,而其他諸如課時費和福利津貼等費用卻很難落實。在下半個學期,高校從學生處所收取的學雜費剛好用于支付上學期的未支付費用與本學期的各項費用。由于高校中的大額費用支出同收入之間很難性成正比,因此導致債務如滾雪球一般越來越多,在無法在期限內順利償還債務的情況下加大了高校的財務風險。

2.債務過度

從高校的經營角度來看,僅憑財政撥款與學雜費已經無法有效滿足高校的各類開支,具體原因如下:首先,伴隨著我國高等教育普及速度的不斷加快,高校也需要擴大面積與增加建筑物,這些建設活動均會大幅增加投入資金;其次,我國仍有部分高校的基礎較差,不能夠較好的適應新時期背景下的發展需求,為了能夠緊跟住時代的發展腳步,高校需要拿出更多的資金來投入到軟、硬件設施的構建上;再次,在當前的知識時代背景中,優秀的人力資源才是高校的核心競爭力。如果想要在現有的基礎之上進一步提升高校的教學質量,就必須要加大對優秀人才培養的投入力度,因此也就勢必會增加一些財務支出;最后,我國絕大多數的高校為了留住人才,均開始嘗試采用政治待遇,這也在無形當中導致了機構臃腫現象,在短時間內增加了大量的行政經費。此外,為了能夠滿足自身的資金需求,部分高校開始向銀行進行大批量貸款,此種盲目的融資行為導致高校每年都需要支付大量的貸款利息,從而在無形當中增加了高校所面臨的財務風險。

3.不重視資金使用效益

高校雖然不是以創造經濟利益為主要經營目標,但也應當對資金的使用效益給予應有的重視,從此方面來分析,高校存在著如下幾點問題:首先,在對新項目進行建設的過程中,高校沒有對可行性論證進行準確把握,不僅沒有充分考慮到自身所具備的還款能力,同時也沒有準確把握好資金的使用時間,削弱了資金的使用價值;其次,高校過于看重自身的外在形象。在完成新項目的建設工作時,高校沒有將主體功能放到第一位,而是追求主體工程的外在形象,從而造成了不必要的成本浪費;最后,高校對資金支出的控制力度較弱。內部的財務支出過于膨脹,經常會出現固定成本超出預算的情況發生。

四、高校財務風險預警指標體系的建立與應用方法

1.建立償債能力指標

簡單一些解釋,高校應當在內部的財務風險預警體系中加入一項償債能力指標,通過這項指標不僅可以幫助高校正確判斷自身的償債能力,同時還可以在現有的基礎之上大幅度減少財務風險危機的出現。其中,資產負債率的主要作用即為準確分析高校當前的負債程度以及所應承擔的財務風險,由于高校本身屬于非營利性質的社會公益組織,因此其負債率需要保持在較低的水平狀態中,通常情況下,高校的資產負債率需要控制在四到六成以內,如果超出這一標準,那么就會導致高校面臨著難以控制的財務危機局面。而流動比率所反映的是高校的短期償債能力,流動比率越高,那么就表示高校的償債能力越強。截止到目前為止,我國高校的流動比率應當控制在1.5左右,如果在此指標以下,那么高校就需要建立起相應的風險預防方案;如果在此指標以上,那么同樣會因流動資產過高而對資金的正常使用帶來一定影響?;诖?,高校中的財務管理人員需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來做好對償債能力指標的監理工作,從根本上減少高校所要面對的財務風險。

2.建立運營績效能力指標

通過上文中的介紹可知,高校資產與資金的主要用途即為確保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如若無法達到預期中的發展目標,那么就說明高校的資金管理工作出現了一定的問題。為了能夠更加準確的了解高校當前的運營績效狀況,財務人員需要根據財務數據來構建出可以反映運營狀況的績效能力指標。高校內部的財務人員可以從收支比率、學雜費用的收支比率等指標來進行著手分析,進而得出高校當前的運營績效水平。其中,收入與支出比率所反映的是高校在各個領域中的資源運用能力。通常情況下,指標的數值越高,那么就意味著高校的支付能力越大,同時所要承擔的籌資風險也就越小。對于在當前時代背景中的高校來說,收入支出比率應當控制在0.5。此外,學雜費用的收入與支出比率所衡量的即為高校學生的補償能力,此項指標的數值越高,那么就說明補足學生支出的能力越強。

3.建立收益能力指標

截至目前,我國絕大多數的高校均屬于是公辦性質的事業性單位,然而,由于我國當前實施的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即使是不以盈利為主要目標的公辦高校,也同樣需要去積極的適應市場的經濟發展規律,盡可能的為社會提供優質的教育服務,在保證教學質量的基礎之上最大化的提高辦學效益?;诖?,高校中的財務管理人員可以有效運用凈資產收入率、內部員工的人均貢獻率、高校學生的人均教育成本、投資收益率以及總資產收入率等指標來將高校在現階段的收益能力真實的反映出來。其中,總資產收入率是高校財務人員所應給予高度重視的一項指標,總資產收入率的數值越大,那么就意味著高校的資產收益能力越高。值得注意的是,財務人員還要憑借這些指標來準確的判斷高校在未來發展歷程中的進步空間,從而制定出相應的財務管理方案。

參考文獻:

[1]雷忠英,嚴守德.基于G1法的高校財務風險預警指標體系權重確定[J].價值工程,2014(8):119-121.

[2]雷忠英,嚴守德.高校財務風險預警綜合指數構建研究[J].會計之友,2014(11):36-38.

[3]孟晶磊.高校財務風險警情測度模型構建探討[J].財會通訊,2015(4中):56-58.

[4]何俊德,張年勝.基于現代財務理論的財務風險預警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4(2):105-106.

[5]田高亮.財務危機實時預警系統的基本前提探析[J].財會月刊,2014(B4):20-22.

猜你喜歡
風險預警財務風險
以運營動態為載體,推動地市運監工作實用開展
財務風險預警研究綜述
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問題以及解決策略思考
保險公司財務風險管理及控制研究
信息化手段實現檢驗檢疫工作風險管理的可行性探討
電網企業財務管理
中小企業財務風險預警管理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