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風險分攤的PPP項目投資決策與收益分配構建

2016-12-12 14:02吳帛遠
中國經貿 2016年19期
關鍵詞:投資決策PPP項目

吳帛遠

【摘 要】在公共部門與私營部門合作中,風險分攤和收益分配問題占據重要地位,通常情況下,私營部門承擔了過多的風險,影響其正常收益獲取。而在PPP模式下,能夠確保項目風險分擔和參與者收益的合理性,提高了公共部門與私營部門合作的整體效力。本文對PPP項目進行了簡要概述,并分析了PPP項目風險分攤和收益分配的構建,以期能有效解決政府在公共投資管理中的低效問題。

【關鍵詞】風險分攤;PPP項目;投資決策;收益配合

一、前言

PPP模式即基礎設施項目公司合作建設模式,是近年來出現的一種新型融資模式,有利于實現風險共擔和利益共享,具有難度高和風險大的特征,此外,PPP項目具有如下四項特征:①公共屬性,PPP項目多為公共產品,由政府部門牽頭成立具體項目;②交易雙方必須是政府部門和社會資本;③長期合作的屬相,一般情況下PPP項目合作時間不低于10年;④進行合理的風險分擔,必須保證社會資本的盈利性。目前,我國雖在很多項目中運用了這一新型融資形式,但是PPP項目在實施過程中并未形成健全且完善的利益風險協調模式,從而導致在具體項目中,伙伴關系的構建表現為新風險的出現和新利益分配格局的形成,因此在項目實施過程中能否制定合理的風險利益分配原則具有關鍵性作用。

二、PPP項目概述

1. PPP模式基本內涵

PPP即公私合作制,在PPP項目合作中,改變了傳統將風險全部轉移到私營企業的做法,實現了雙方風險共擔和利益共享。PPP模式內涵主要表現在如下4個方面:①PPP模式引領了項目管理革命,在基礎設施建設中引進市場競爭機制,結合公共部門與私營部門的優勢,共同面對市場競爭環境;②PPP模式是新型項目融資模式,在這一模式下,融資工作的開展要綜合分析項目資產、預期收益和政府扶持力度等指標,貸款的償還資金主要來源于項目直接收益和政府扶持產生的效益;③PPP模式受合約規定限制,在風險分擔、投資比例和收益分配等方面均遵照合約規定,注重公共利益的實現,以此發揮政府的實質性作用;④PPP模式旨在達到共贏效果,PPP模式下將私營部門資金、技術和管理引進基礎設施建設中,縮短項目建設周期,降低項目成本,合理分擔風險,最終實現多方共贏。

2. PPP項目主要參與方

通常情況下,PPP項目投資額巨大且工程復雜,涉及諸多參與方,其中主要參與方包括:①公共部門,一般為項目的發起方,是項目所在政府或政府指定的代理公司,通過貸款擔保和特許經營權等方式支持項目的有效開展,并且對項目的整個過程進行監督和管理;②私營部門,通過項目投標的途徑,私營部門獲取項目的特許經營權,為項目提供資金和技術方面的支持,從中獲取相應的利益;③項目的貸款方,由于PPP項目投資較大,因此通常需要進行借貸才能讓項目順利實施,貸款方主要包括國際銀團和各商業銀行等,只有當PPP項目中各項風險均已明確,貸款方才會謹慎地放款;④其他參與方,除上述參與方外,PPP項目還包括具體的工程承包公司、保險公司和最終用戶等。

三、PPP項目風險分攤分析

1.確定PPP項目風險分擔者

在PPP項目中,風險分擔者選擇的合理性直接關系到供應局面的創建,而在PPP項目中,較多風險由政府產生,因此公共部門必須成為風險的承擔者。同時私營部門參與項目的主要目的為獲利,必須和公共部門一起,共同承擔風險。此外,貸款方和其他參與方并未因為風險承擔而獲取額外利益,因此不必參與到風險分擔之中。

2. PPP模式下的風險分擔

在PPP項目進展中,風險分擔過程包括如下3個部分:①初始風險分配,公共部門開展風險識別工作,匯總所有風險因素,并根據風險識別情況,具體判斷雙方的風險承擔能力。公共部門必須作為風險的主要承擔方,對高風險因素要負起承擔責任,將剩余風險交由私營部門承擔。②匹配初始風險分配結果,私營部門必須合理且科學地判斷自身風險的轉移與承擔能力,如果無法承擔分配結果,必須以效益最大化為原則與公共部門進行談判,再根據雙方資源及態度進行風險再分配;③風險跟蹤,雙方在合同簽訂后,必須跟蹤風險,及時發現項目中的風險變化情況和未識別風險,并對其進行重新分配。

3.實現最優風險狀態

在風險分配過程中,必須將風險分擔者的風險需要與其利益相聯系,然后通過合同協議的簽訂對分擔者進行有效的制約,進而達到共贏的狀態。在這一理念的指導下,風險分配必須遵循最優風險原則,風險分配必須與承擔者的能力和收益相關聯,并設定合理的風險上限?;诖?,政府分配可以降低風險的社會成本,在PPP項目風險分擔中,理論上應由公共部門承擔融資風險,實現風險社會成本最低化。但達到這一狀態的現實支撐比較薄弱,因此在實操過程中必須配以風險分攤方案,以此完成項目風險的具體分攤工作。

四、PPP項目投資決策與收益分配構建的有效措施

1.完善投資回報機制 提高項目融資效率

在PPP項目開展過程中,受我國目前商業模式不成熟、規章制度不完善等因素的影響,項目融資較為困難,為了解決PPP項目融資難的問題,必須完善投資回報機制,并杜絕固定回報及變相融資安排等現象的出現。例如,在我國某省高速公路PPP項目中,項目總投資21.782億元,政府注意到投資回報機制的重要性,指導相關部門提高高速公路PPP項目融資效率。該地區制定合理方案,確定合理的價格和收費標準,對運營年限進行科學確定,并出臺適度的政府補貼,以此防范中長期財政風險;同時,采取合理的融資模式,比如該項目中可通過交通產業基金實現融資,交通產業基金由政府所屬投資公司和金融資本構成,構成比例為1:9,通常政府投資公司為劣后級,金融資本作為優先級,在該項目中可將產業基金的10%作為劣后級,并將PPP項目總投資的15%投入項目公司。此外,當地注意到PPP項目后續運營中的商業價值,采取增加沿線服務區,提高服務區運營質量,騰出一部分資金對高速公路進行養護的措施,提高了高速公路運營效率,以此增加項目收益。

2.增補資源開發權,彌補收益不足

在PPP項目開展過程中,政府為了調動投資者的積極性,通常采取資源補償措施,將公用事業項目或者基礎設施周圍的資源,諸如土地、旅游或礦產等資源的開發權讓給PPP項目公司,以此作為資源補償,提高項目公司的整體盈利能力。例如在我國某地鐵公司的項目投資過程中,其采取的盈利模式為“軌道交通+商業地產”的有機組合,具體來說就是在軌道交通的投資建設的同時,涉足軌道交通沿線的地產商業開發,并且其中地產商業的開發收益占據總收益的一半以上,從而增強了企業PPP項目的盈利能力。

3.開發副產品,拓寬收益的來源范圍

在PPP項目發展和實施過程中,PPP項目公司應結合自身項目特點,找準切入點,發展經營性較強的副產品,以此拓寬收益的來源范圍,并彌補主產品財務上的劣勢。例如在德國公廁市場化運作過程中,其主要目的是為了彌補財政資金不足等問題,并在最大程度上確保廁所的節能、環保?;诖苏匍_了公共廁所經營權拍賣會,中標企業承諾免費提供設施和日后清潔維護,很多競爭對手認為這個舉動太瘋狂,紛紛退出競爭,從而成就了中標者。在具體經營過程中,中標者并未將贏利點設置在廁所門口的投幣費上,而是在于公廁外圍的廣告經營,憑借廣告經營權取得巨額收益。因此,我國PPP項目在運營過程中應注重附加產品的經營,根據項目實際情況和周邊資源,合理開發諸如廣告和建筑作品知識產品授權等經營性副產品,以此增加自身收益。

4.打包運作形成規模效應,降低單位產品成本

在PPP項目中,需要進行規?;纳鐣杀窘ㄔO投資,如果公共產品或服務需求量過小,則PPP項目產能過剩,導致社會資本盈利性降低,甚至需要政府對差額部分實施補貼,因此必須保證PPP項目規模的適當性。例如在污水處理PPP項目中,鄉鎮污水處理項目規模小且分散,對投資吸引力較小,因此可采取打包運作的手段,將鄉鎮污水處理項目按照工程量和地理位置等因素進行劃分,形成委托運營項目,以此降低單位產品成本,吸引投資者的注意。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PPP項目的出現有效地解決了公共項目融資困難等問題,為我國公共部門和私營部門的良性合作提供了有效保障,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因此在具體項目開展過程中必須注重PPP項目的風險分攤,確保實現最優風險調控。同時,可采取有效措施確保在投資過程中開源節流,提高資金周轉率,降低融資成本,并完善回報機制,提高融資效率,利用資源開發權和經營性副產品拓寬項目的盈利范圍,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共贏。

參考文獻:

[1]朱珍宏.基于風險分攤的PPP 項目投資決策與收益分配研究[J].經濟管理:文摘版,2016(03).

[2]閆英才.PPP項目的風險分擔及收益分配問題探索[J].江蘇商論,2015(29).

猜你喜歡
投資決策PPP項目
基于分級診療體系的轉診與政府投資決策研究
簡述PPP項目全周期會計核算
《物權法》框架下的PPP項目資產權屬問題探析
PPP項目績效評價體系構建
ZZXDX光網建設PPP項目風險管控研究
建設項目準備階段的審計要點探析
基于云會計的A集團企業固定資產投資決策實施探析
企業投資決策中項目評價指標法適用條件的探析
公司財務能力分析
養老金投資PPP項目的創新性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