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馬依北風

2016-12-13 15:12席慕蓉
雪花 2016年5期
關鍵詞:蒙古馬史詩豐子愷

席慕蓉

這些年我似乎慢慢懂得什么叫做能通人言獸語了。1992年,有一個關于蒙古文化的會議在臺灣召開,里面有一位長輩,發表一篇論文,說蒙古的馬,對家鄉的方向是非常敏銳的。

他舉了一個例子,就是在上世紀五十年代的時候,蒙古支援北越南,贈送馬匹,作為對其抗美的支持。有一次,送了五匹馬,用卡車、火車運到越南。五匹馬到了越南,第二天早上少了一匹,最后沒找到,也就算了。結果,六個月之后,在烏蘭巴托的市郊牧場,牧場主人早上起來檢查馬匹,發現老遠的地方,有一匹馬像野馬一樣,可是又不像,因為有馬蹄鐵,很瘦。它在那個牧場的旁邊,想進來卻不敢進來。主人想,如果是不好的、有病的馬,得想辦法趕緊引走,因為會傳染的??墒悄?,主人過去以后,那匹馬站在那里流眼淚。馬的眼睛里流出大滴大滴的眼淚。而且,蒙古的牧馬人的本事是,雖然他有三百匹馬、五百匹馬,但只要是他的馬,每一匹,他都認得。主人到近前一看,是他半年前送到前線去支援越南的那匹好馬。主人就抱著馬頭痛哭,好心疼??!

中世紀的探險家說,蒙古馬出發之前一定抬起蹄子對著家鄉嘶鳴,眼望星象,這樣就不會走不回來。但是,二十世紀的這匹蒙古馬是用卡車、火車運過去的,它要怎么回來?它要過多少條河流?不要說長江、黃河了,在越南境內還有那么多條河流,還有好多山脈,還有很多村莊,很多好奇的人、貪心的人……所以它看到自己主人的時候,眼淚就大滴大滴地流下來。

那主人哭過之后做什么呢?主人大宴賓客,把所有鄰居都找來說,我的馬回來了,我的這匹從遙遠的地方向著家的方向回來的馬,從此以后,不讓它做任何勞務,不準任何人騎它,它永遠在家鄉的草原上。我給它養老,不準任何人欺負它。這匹馬又快快樂樂活了十幾年。

我問長輩,那匹馬怎么回來的呢?他說,可能是北方的風吧,北方的氣息,馬聞得出來。所以“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在二十世紀仍有證明。它就是聞著北方的氣息回來的。

我就想,如果人在這樣一個游牧社會里,他絕對能夠理解馬的感覺馬的心情。人經常說,你禽獸不如。這樣的話,我是不同意的。禽,有它的心;獸,有它的心;人也有人的心,是一樣的。所以,我要講豐子愷先生為他的老師李叔同先生寫的書里面提到過的故事:有一個人買了一匹馬。這匹馬有一個怪毛病,他找到馬的舊主人說,你這匹馬什么都好,就是有一個怪毛病,它在路上如果看到有白馬就停住不動,直到白馬離開它的視線,它才聽我的話,開始做事。豐子愷先生做注說,是馬也,而有人心焉———我以前是同意的,現在我不同意了。

是馬也,它的馬心也是這樣的,為什么它要有人心呢?難道馬沒有心嗎?難道馬不想家嗎?說得人和自然就好像絕緣的———人成為絕緣體的時候,大自然里有很多與我們同樣有感情的生物在生活著。如果我們能關懷這些生靈,關懷草原,關懷森林,關懷天上飛的、地上走的很多獸類;如果我們能設身處地為它們著想———我想這是好的。

有的書上說馬的優劣怎么分呢?第一等的馬,主人騎上去,它就動了。第二等的馬呢,主人示意一下才走。主人上去鞭打它,它才走的是第三等的馬。鞭打它,它也不走的是第四等的馬。我想作者可能沒到游牧世界里去,和馬群在一起———鞭打它,它也不跨步的馬,一定是前面有危險,它才不跨步。戰場上為了主人的安全,鞭打它卻不跨步的馬在蒙古史詩里是說不完、寫不完的。蒙古的史詩《江格爾》,是英雄的史詩,有十幾萬行,七十多部;此中,很多英雄人物都是和他的戰馬一起被歌頌的。

當然,主人一上去就走的馬,是第一等的馬。但主人鞭打也不走的馬,一定是有它的原因,你要先去了解這個原因———而農業社會人們的想法可能是不一樣的。

猜你喜歡
蒙古馬史詩豐子愷
豐子愷漫畫里的童年
豐子愷漫畫里的童年
零下40攝氏度
驍騰有如此,萬里可橫行
有 “畫 ” 說豐子愷爺爺
從《中國史詩》里讀懂中國
不可能與常態
阿哈爾捷金馬
梵克雅寶再現藝術史詩
史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