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項目化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模式的比較分析

2016-12-14 22:05呂慧娜
東方教育 2016年4期
關鍵詞:傳統教學法項目教學法比較

呂慧娜

摘要: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是為社會培養出面向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一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項目化教學是高職教育教學改革的一項重要舉措.本文就傳統教學模式和項目化教學模式的特點、各自的弊端進行了簡單的論述,以供參考。

關鍵詞:項目教學法;傳統教學法;比較

項目化教學強調學生學習自主性,知識組織缺乏系統性和結構性,傳統教學法注重分析和抽象教學,項目化教學方法的應用為課程的改革提供了一種可行的途徑。該教學方法的中心是學生,教學內容是教、學、做,培養目標是增強學生的能力。同時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傳統教學模式特點

傳統教學模式以“教師中心,教材中心,課堂中心”的“三中心”為理論核心,以傳授系統知識、培養基本技能為目標。其著眼點在于充分挖掘人的記憶力、推理能力與間接經驗在掌握知識方面的作用,使學生比較快速有效地掌握更多的信息量,傳統教學具有組織控制嚴密,制度規范,便于操作,有利于課堂教學的組織、管理與控制按預先的設計進行實施。

以事為中心,目標明確。教學目標最主要的是完成知識傳授。教學的各個環節,每一步驟都為知識傳授這一目標服務、都滲透著對教學目標的分步實施,有利于教師主導作用的發揮。以教師、教材、課堂為中心,教學省時、高效,保證知識的系統性和完整性,有利于科學知識的系統傳授。言傳身教,利于對學生的身心教育。對于具有豐富教學經驗、治學嚴謹的教師,能通過教師的言傳身教營造良好的育人氛圍,有利于學生的心理素質和道德修養以及個性品質的完善的特點。

二、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

傳統教學是“以教師為中心”的“指令一服從”的教學管理模式,強調和注重教師權威性,忽略了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學生的認知主體作用未能很好地體現出來。強調學生的任務就是要消化、理解教師講授的內容。教學中,學生往往被當作灌輸的對象、外部刺激的接受器、前人知識和經驗的存儲器,致使絕大多數學生逐漸養成了一種不愛問、不想問“為什么”、也不知道要問“為什么”的麻木習慣,形成一種盲目崇拜書本和教師的迷信思想,對書本和教師不能懷疑,學生的發散性思維、逆向性思維被束縛、被禁錮,敢于沖破傳統的新思想、新觀念被扼殺,大膽創新的翅膀由此而被折斷。傳統教學模式的唯知性使教師在教學中清晰地劃分學生的層次,教學集中于針對中間層次的學生,從而忽視了優生與后進生的教學,實際教學的對象范圍變得狹窄。其結果是對于優生,教學進度拖沓,而差生則無法得到個別化幫助而收獲甚少,被排斥在教學管理之外,不利于整體學生的發展,因而無法滿足社會對人才的質量、數量要求。教學目標上的單一性,阻礙了教師與學生的人格精神的相遇,陰礙了學生豐富情感與個性的發展。圍繞知識的教學和機械的步驟難以使學生產生情感共鳴,教師以權威地位而控制的教學也無法使學生敞開心扉,不利于人格的培養。

三、項目教學法的優點

“項目教學法”的教學模式,其核心追求不再是把教師掌握的現成知識技能傳遞給學生作為追求的目標,或者說不是簡單的讓學生按照教師的安排和講授去得到一個結果,而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云尋找得到這個結果的途徑,最終得到這個結果,并進行展示和自我評價,學習的重點在學習過程而非學習結果,學習者在這個過程中鍛煉各種能力。教師已經不是教學中的主導者,而成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引導者、指導者和監督者,學生具有較高的積極性。因此,具有較為突出的優點。

1、能極大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很多學生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興趣不濃的狀況一直困擾著授課教師。項目教學法通過讓學生實施一個個具體的項目進行學習,學生學習的目的很明確,興趣濃厚。如果讓學生自行設計一個其感興趣的項目,便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學生時常感受到成功的喜悅,進一步強化了學習的積極性。

2、能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項目教學大多要分小組完成,實施項目的過程多為布置任務、小組自學和討論、項目實施、小組匯報、總結發言。通過小組內及小組間的充分交流、討論、決策等,提高了學生的合作能力,強化了學生的團隊意識。而合作能力和團隊意識恰恰是當前社會化大生產所要求的基本素質。

3、解決了許多教學法的難題。在以往的教學中一直強調以學生為主,但實際上教師自導自演的狀況十分普遍,沒有明確目的的教學和學習讓教學雙方越來越累。這一切都會因項目教學法的實施而大為改觀。項目教學法給學生自主學習提供了可能,教師只需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進行輔助和引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得到充分發揮。

四、項目教學法與傳統教學的比較

項目教學法教學模式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有很大的區別:表現在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的三個中心,即由以教師為中心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由以課本為中心轉變為以“項目”為中心,由以課堂為中心轉變為以實際經驗為中心。由此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真正體現了學生是認知的主體,是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教學目標發生質的變化。項目教學法運用已有的技能和知識去學習新的知識、技能,解決過去從未遇到的實際問題。而傳統教學模式則是傳授直接或間接的知識和技能云解決或印證過去已解決的問題。在教學形式上強調以學生為主體,教師是項目完成(學習過程)的幫助者和促進者,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開展探索式的主動學習;傳統教學法,則強調老師的主體中心地位,實行的是以老師傳授為主,學生被動接受的灌輸式教學。交流方式采取師生互動、共同探討的雙向交流方式。傳統教學法則是單方面的交流,雖有互動也是被動的,主要由教師提問,學生按照課本知識進行回答。

隨著職業教育的理念逐漸趨于成 熟,對人才培養模式和課程模式都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傳統意義的課程已經不能適合社會的發展,不能滿足職業教學的需求,而基于工作過程的行動導向的教學模 式逐漸被職業院校采納,"項目化"教學法已經是行動導向的典型代表,體現了任務驅動、項目引領的設計思路,是融"教、學、做"于一體"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

本文為:黑龍江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研究成果《高職院校教學改革過程中項目化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法比較研究》;項目編號:ZJC1215020

猜你喜歡
傳統教學法項目教學法比較
PBL教學法對肝膽外科實習護生臨床思維能力培養的評價
探析項目教學法在化工管路拆裝實訓中的應用
同曲異調共流芳
項目教學法在中職flash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探究
案例教學法在高等職業院??谇粌瓤茖W教學中的應用效果
張愛玲的《金鎖記》與居斯塔夫?福樓拜的《包法利夫人》比較研究
托福聽力指南:如何搞定“比較”和“遞進”結構的講座題
大學排球普修課教學方法研究
PBL教學改善中職學生課堂注意力的實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