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樹木的嫁接技術

2016-12-14 12:34王友軍唐玉紅張亞蘭
林業與生態 2016年9期
關鍵詞:果木枝接形成層

王友軍+唐玉紅+張亞蘭

嫁接,一種以人工干預植物自然繁殖狀態的無性繁殖模式。一般是將某一植物的芽或枝條等以不同形式接到另一植物的根或莖上,聯接后的兩個部位逐漸生成并匯合為一個整體的植物。

一、嫁接技術對樹木的積極意義

在嫁接技術中,相當于“基座”而接受其他植株的植物被稱為“砧木”或“臺木”,而嫁接到“基座”上去的植株則被稱作“接穗”。作為“接穗”對象的植株一般情況下是有2~4個芽的植株,嫁接后形成“砧木”的頂端或上部,“砧木”則相當于根部。

嫁接技術利用的是植物特有的傷口愈合能力使兩個創面對應彼此的“形成層”,當細胞為創口愈合而增生時,兩個創面得以緊密結合為相連的維管組織,之后成為二合一的整體。

嫁接的優勢眾多,最突出的一點就是提高作物產量,同類植物不同成熟期的植株之間的嫁接能夠促使產量翻倍。以果樹為例,若以早熟期的植株作為“接穗”,以晚熟期的植株作為“砧木”進行嫁接,則果樹結果時間可以大為縮短,而且果實的產量可遠遠高于原有的品種。

其次,嫁接可以提高樹木的抗病力。選擇抗病能力強但結果量不高的果樹與結果量大但抗病能力差的果樹相嫁接,則新的嫁接果木,能夠在保有原大量的結果的特性基礎上提高抗病蟲害的能力。

第三,提高樹木在低溫下的生存力。將不同海拔的同類樹木之間進行嫁接,高海拔地區樹木具有抵御低溫、耐寒抗凍的特性。低海拔樹木可憑借嫁接后的新果木具備低溫下生存的能力,使低海拔樹木也能夠在氣溫變化劇烈的環境中自然生長、提高存活率。

第四,解決“無子”果樹的繁殖問題。一些果木由于生長特性自身并不產生種子,比如柑橘樹、柿樹等,這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樹木自身的繁殖。利用嫁接技術將“無子”果木嫁接到正常果木上,新培育出的果木既能夠保有原接穗果木結果的特性,又可充分體現砧木具有的特性,比如結果早、耐寒抗凍、耐旱、抗病蟲害等。同時也可提高砧木的利用率,提高果木數量。

第五,使根系強化吸收能力并擴大吸收范圍。使用根系強健的植株為“砧木”,可以有效克服原植株脆弱根系生長能力不足的局限性,使嫁接后植株的根系吸收能力成倍增長。

第六、擴大栽種區域。主要利用砧木在原栽種區的高度適應性,在其基礎上嫁接接穗樹木,讓原本經濟效益相對較低的砧木具有了接穗樹木的經濟優勢,使某些特定區域的樹木提高經濟效益、擴大種植面積。

第七、矮化果木。利用嫁接技術將天然生長高度低的樹木嫁接到生長過高而影響結果產量的果木上,使果木逐漸矮化,從而讓果木的營養物質更多用于結果,使果木的經濟效益提高。

第八、保護古木。古木或名樹由于長年生長易出現病或傷的問題,此時利用嫁接技術如根接法使受傷或染病的古木、名樹借助嫁接的樹木抗病力強、生長力旺盛的物質煥發新的生命力,從而起到保護古木、名樹的目的。

第九、挽救樹干被害的樹木。一些樹木由于遭遇病蟲害或者意外傷害導致樹干被損傷,但根系完好。此時可以利用嫁接技術如“橋接”的辦法挽救因樹干被害可能致死的樹木。

第十,改換樹木劣種問題。比如有些樹木本質上具有的缺陷性會造成樹冠殘缺等問題,此時以嫁接技術中的“高接”法改換樹木原有的劣勢種類,使其借助于其他更優良樹木的長處如樹冠完滿巨大等特點修補缺陷。又如一些樹木自身存在著自花授粉不結果問題,或者雌雄異體果樹難授粉問題等,同樣可以利用“高接”法解決這種問題。

第十一、以嫁接變換樹木造型。主要針對一些需要特殊造型的樹木,如龍爪槐、垂枝梅、垂枝桃等觀賞類樹木。由于對造型的特殊需要,利用其他樹木所具有的“爪型”或“垂枝型”的特點進行嫁接,使原本不具備這些特殊造型的樹木能夠變換造型等。

二、嫁接對樹木生理方面的影響

人工嫁接樹木以非自然狀態下的人為選擇,強化了親緣植物之間優勢遺傳基因的疊加,而使其劣勢相對得以湮滅。從本質上說,嫁接是以人為的方式加快了自然對樹木優勝劣汰的速度,或者說樹木的遺傳模式與基因選擇被人類用自己的意志轉向了更加有利于人類的方向。

以人為嫁接的方式改良樹木基因,對于一些特殊地質與自然環境中的樹木生存具有相當的益處。比如嚴寒與干旱地區,自然狀態下這些地區對于樹干生長十分不利,尤其是大量對環境條件要求比較高的經濟樹種。人類利用特殊自然條件下的本土樹木對環境較高的適應性與其他地區的經濟樹種以嫁接的方式進行人為的樹木基因培育,使本土樹木基因與外來經濟樹種的基因有機結合,產生的新基因同時具備了環境適應性與經濟效益性,不僅使本土樹木具備了更高的經濟價值,也在很大程度上擴大了其他經濟樹種種植與繁殖的地域面積。另一方面,利用適應了不利自然條件的樹木與較普通的經濟樹種嫁接產生的改良樹木具有了更好的環境適應性,其生理機能得以提高,在相同環境條件下具備了更強的存活能力,這也使普通經濟樹種得以對抗自然環境潛在的不利影響,使其經濟價值能在一個相對更長的時間中得以延續。

三、影響果樹嫁接成活的因素

嫁接技術在當前應用最廣泛的莫過于果樹,果樹的嫁接方式中可以分為枝接法、芽接法、子苗接法,而枝接法是其中最常用的一種。枝接法嫁接果樹可以在春季進行,也可以在樹木的生長期進行,但春季嫁接又較樹木生長期嫁接更加普遍。春季的最佳嫁接時期又是在樹木汁液開始流動至萌芽之間的一段時間比較合適。春季果樹嫁接具體操作手法有劈接法、切接法、舌接法等。

1、增大形成層接觸面積可提高嫁接成功率。一般情況下,大多數果樹的枝條嫁接時增大形成層接觸面積能夠提高嫁接的成功率。增加形成層接觸面積包括創面平整光滑,沒有凹凸不平的創面才能確保砧木與接穗的緊密貼合。同時,形成層應越對齊越有利于嫁接的成活,對齊后的形成層可以促進樹木內的營養成份充分填充砧木與接穗,使二者的組織細胞快速增生并迅速將創面予以聯接,使創面愈合加快,也就提高了嫁接的成功率。以核桃樹的枝接嫁接為例,采用插皮式的舌接法較劈接法、切接法、腹接法等都更能提高嫁接后作物的成活。

2、減少接穗養分的損耗。嫁接操作完成并不代表樹木嫁接的成活,由于砧木與接穗之間導管、篩管等的聯接、營養物質的流動、細胞物質填充創面等都需要一定的時間,在此期間接穗只能依靠自身既有的營養成分維持生存。若在創面愈合完成、砧木與接穗間建立起營養物質流動的通道前,接穗自身的養分消耗殆盡,則接穗死亡,也就意味著嫁接后作物的死亡。在創面完成愈合期間應當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減少接穗養分的損耗,延長接穗的壽命。目前有三種辦法可以提高接穗的存活。其中,選擇先天條件最好的接穗,比如生長最旺盛、最健壯飽滿的枝條,可選擇長度超過15厘米的枝條,體量越大,則營養物質越豐富、累積越充分。這樣可以確保在相對較長的嫁接周期中,接穗得以依賴自身而存活。如果有需要還可視情況提前以糖溶液或樹木營養液浸泡接穗以增加接穗的營養貯備。其二,接穗處于低溫環境中貯藏。利用樹木在適當的低溫狀態中休眠的特性,將接穗放置在一個相對寒冷的環境中貯藏,使其在休眠狀態中減緩新陳代謝的速率。等到砧木開始萌芽、生長能力達到頂點時再進行嫁接,則此時創面愈合能力最強,接穗得到砧木營養物質支撐的速度越快,則嫁接存活可能性提高。低溫環境可以使用人工的冷庫或者自然界海拔較高地區或氣溫較低地區,在這些低溫地帶建立接穗貯藏區或者直接在這些地區摘穗等。其三,利用激素處理??蓮膬煞矫鎽眉に?,比如加快創面愈合的速度或者減緩接穗萌芽的速度等。

3、選擇砧木形成層生長最旺盛時期。砧木形成層生長最旺盛時期是其汁液流動最快、創面愈合能力最強的時期,選擇這一時期進行嫁接能夠在最短時間內與接穗之間建立起維管系統,使砧木的營養物質及時借給接穗,避免接穗因為耗盡養分而死亡。但砧木形成層生長最旺盛時期比較難以判斷,目前較常用的辦法是借鑒古代農時作物法,即參考砧木或其他樹木的物候期。從實踐操作中積累的經驗看,當砧木在春季出現芽苗膨大但還未抽芽展枝這一期間應當是其形成層生長最旺盛的時間段。觀察物候狀態是一種最實用的判斷法,通過最直觀和準確的視覺觀察確認枝接的適宜時間,這需要作業者不斷地總結實際嫁接工作過程中的經驗,尋找不同類型作物最準確的嫁接時間點。

四、其他需要注意的問題

嫁接選擇接穗與砧木時最好選擇親緣關系接近的樹木,利用樹木之間的親合力提升嫁接成功率。所謂樹木親合力,指接穗與砧木嫁接后創面愈合能力。樹木間親緣關系越近,同親合力越強,嫁接后創面愈合成功率越高。

選擇有更強生活力的接穗與砧木。生活力即是存活力,樹木營養器官中養分累積越多,受傷后的愈合力越強、發育越優良,則樹木存活力越強。因此,嫁接操作之間應當有一段時間對砧木的水肥強化管理階段,砧木累積的養分越充足,對嫁接后的生長發育越有利。同時,選擇接穗也應挑選完全成熟、可見飽滿芽眼的植株為宜。

根據不同嫁接手法選擇最適宜的嫁接時間點。對于采取枝接法的嫁接樹木來說,初春時期是最適宜的時間點,此時萬物復蘇、生機勃發,無論是砧木還是接穗都處于生長發育的旺盛期,樹木內部組織相對最飽滿、充實。同時,這一時期環境條件較好,溫度、濕度都處于上升階段,對樹木創面的形成層加快細胞分裂與生長比較有利,此時嫁接,砧木與接穗創面愈合會較其他時間段更快。但若采取芽接法嫁接則應在樹木緩慢生長時期進行,目的在于促進嫁接后的存活率。

猜你喜歡
果木枝接形成層
濕地松樹木形成層恢復活動期、活動期和休眠期原始細胞超微結構變化
發現西藏
洄流
果樹嫁接成活的原理與方法
角果木屬的化學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
山杏良種枝接優化技術
果樹嫁接新技術
——復式嫁接法
核桃枝接高效繁育技術方法-砧木移栽室外嫁接法
二氧化硅改良頂果木木材表面性質研究
不同抗生素對刺槐遺傳轉化受體系統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