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議高中物理概念教學

2016-12-15 05:43劉沖
中學教學參考·理科版 2016年9期
關鍵詞:指導

劉沖

[摘 要]文章針對高中物理概念教學的現狀,闡述了如何用皮亞杰的發生認識論來指導高中物理概念教學。

[關鍵詞]發生認識論 指導 物理概念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6746058(2016)260056

物理學是研究物質結構、物質相互作用和運動規律的自然科學。物理概念是在人們大量觀察、實驗,獲得感覺、感知,形成觀念(或表象)的基礎上,通過分析、比較、綜合、歸納、想象、概括等抽象思維而形成的。物理概念是構成物理學的基本單元,是整個物理大廈的重要基石。

因此,學好物理概念是學好物理學的前提,是學生認識物理、了解物理、解決物理問題的基礎。因此,在實際教學中,做好物理概念的教學工作,使學生的認知能力在形成物理概念的過程中得到充分發展,是物理教師的首要任務。

一、中學物理概念教學現狀分析

中學物理難教、難學,一直是中學物理教師在工作中頭疼的事情,其中的關鍵問題,是大多數的學生對基本物理概念沒有很好地掌握。這樣一來,學生在做物理題目的時候,往往不能迅速、正確地理解題目給出的物理情境,不能很好地理解題意,這也就成了不少學生在學習物理過程中難以跨越的第一道屏障。

造成中學物理概念教學困難的原因有學生方面的,也有教師方面的。

1.從學生方面來看,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學生自身的認知不夠。物理概念往往比較抽象,學生在生活中接觸較少,導致學生在碰到新的物理概念時,難以理解和同化。

(2)沒有掌握科學的認知方法。大多數學生沒有能正確地應用觀察、分析、歸納、抽象、演繹的科學方法來學習物理概念。

(3)思維定式和前概念的影響。學生在以前的日常生活中,形成了一些自身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在腦海中形成了一系列的觀念和概念。但由于學生原有知識水平的限制,這些概念往往是片面的,甚至是錯誤的。

2.從教師方面來看,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的原因

(1)教師的教學理念。不同教師對教學工作的理解各不相同,有些教師只是為了提高教學成績,急功近利,不注重培養學生自身的學習能力和科學素養,往往忽略物理概念的教學過程,只重視解題訓練,把學生當成解題機器。

(2)教師角色的轉變。部分教師只扮演知識的簡單傳遞者,沒有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沒有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究來建立正確的物理概念。

二、皮亞杰的發生認識論原理

讓·皮亞杰是瑞士心理學家和哲學家,對生物學、哲學、心理學和邏輯學都有精湛的研究?!栋l生認識論原理》一書是皮亞杰在1970年出版的一本理論性著作。他指出:“發生認識論的特有問題是認識的成長問題”,而研究認識的發生發展是認識論不可缺少的一個部分。并指出發生認識論的第一個特點是研究各種認識的起源;第二個特點是“它跨專業性質”。

按照皮亞杰的觀點,生物的發展是個體組織和適應環境這兩種活動的相互作用過程,也就是生物的內部活動和外部活動的相互作用過程。他認為:“一個刺激要引起某一特定反應,主體及其機體就必需有反應刺激的能力”。因而提出了SR這一公式,并說:“更確切一些,應寫作S(A)R,其中A是刺激向某個反應格局的同化,而同化才是引起反應的根源”。皮亞杰認為在認識結構中,應當包括從適應到平衡,最后建成新的格局。其中適應包括同化和調節兩種作用和機能,通過同化和調節,認識結構就不斷發展,以適應新環境,最后達到平衡。平衡既是一種狀態,又是一種過程,平衡狀態不是絕對靜止的,一個較低水平的平衡狀態,通過機體和環境的相互作用,就過渡到一個較高水平的平衡狀態,從而建立起一個新的格局。格局的這種不斷擴展,使得結構越來越復雜,最后達成邏輯結構。

三、用發生認識論來指導中學物理概念的教學

一切認識在初級水平都是從經驗開始的,在物理學中。物理概念,是學生認識物理的開始,也是學生在學習物理過程中建構物理情境的基本格局。學生在學習物理概念的時候,同樣要遵循發生認識論的基本原理和過程,即學生要從自身原有的格局出發,通過適應(包括同化和調節)、平衡,最后建立新的格局?;谝陨嫌^點,我們在中學物理概念教學中,就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教學前關注學生的原有格局

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要想做好物理概念教學,就必須要花時間了解學生的原有知識水平,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備課活動中的“備學生”。只有真正了解了學生,才能在備課活動中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制定出符合學生原有認識水平的教學方案,降低學生對物理概念的認知門檻,從而使學生在面對新的物理概念刺激時,能更迅速、更主動地接受,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教學過程中,要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同化和調節

當我們向學生展示一個新的物理概念時,對學生而言就是一個新的刺激。學生如何對這個新的刺激作出反應呢?學生會用原來具有的格局來同化這個刺激。學生把新的刺激納入原有的格局之內,就好像消化系統將營養物吸收一樣,這就是所謂的同化。教師在教學物理概念時,要注意利用自己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使學生更好地把這個新的刺激和原有的格局聯系起來,把新的刺激同化為自己的思想形式。然后再通過學生自身的調節作用,使學生原來的舊格局達到了一個新的較高水平的平衡狀態。

四、思考

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的規律,只有掌握了規律,我們的工作才能順利、有效地開展。在中學物理概念教學過程中,通過認真研究發生認識論的原理,遵循從舊格局適應(同化和調節)到平衡新格局的規律,并把這種理論規律與教學實踐相結合,一定會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 參 考 文 獻 ]

[1]皮亞杰.發生認識論原理[M].商務印書館出版社,1981.

[2]遲立華.中學物理概念有效教學的影響因素及對策研究[EB/DL].http://www.doc88.com/p-708554330856.html,2009.

(特約編輯 南 賓)

猜你喜歡
指導
淺談幼兒區域活動的指導與評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