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網絡教學平臺的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分析

2016-12-15 06:36余榮發
中學教學參考·理科版 2016年9期
關鍵詞:網絡教學信息技術分析

余榮發

[摘 要]信息技術課程是中學的必修課程。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方式的網絡化趨勢越來越明顯。文章首先分析了目前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存在的問題,闡述了網絡教學平臺的概念,并基于網絡教學平臺,分析相應的課堂教學。

[關鍵詞]網絡教學 信息技術 分析

[中圖分類號] G633.67[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6746058(2016)260125

《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試行)》中把信息技術課程列為中學生和小學生的必修課。在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網絡已滲透到人們生活的各個領域,尤其是教育領域。目前,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存在著一些問題。筆者根據教學經驗,簡單分析基于網絡教學平臺的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

一、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存在的問題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課程顯得越來越重要。目前,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存在以下問題。

1. 學科重視程度不高

雖然信息技術是一門必修課,但是其在初中課程的安排上,一般都是一周一次課,課時少,信息技術被當作一門副科,教師和學生對該學科的重視程度不高。

2. 教學手段單一化

大部分信息技術課堂教學還是以教師為中心,忽視了學生的參與度,教學手段單一,特別是在一些農村的初中學校,電腦的普及率不高,學生之間的學習差異較大,很難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3. 課堂學習任務完成情況難以核查

信息技術課程需要學生學習后進行相應的操作。傳統的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難以做到檢查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導致教學效率低下。如今,在初中信息課程的教學中,越來越多的信息技術教師采用網絡教學平臺進行教學。

二、網絡教學平臺的概念與優勢

在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采用網絡教學平臺可以達到因材施教、張揚學生個性的目的。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知識儲備和認知水平學習新的知識,協助教師快速更新教學資源,主動與教師進行多層面、多維度的溝通與互動,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

1.網絡教學平臺的概念

網絡教學平臺是一款基于網絡教學環境而創設的在課堂上進行教學評價和交互式教學的網絡軟件系統。教師通過網絡教學平臺,在網絡收集資料、促使學生在網絡教學平臺上學習。網絡教學平臺是教師為學生建立的教學輔助平臺,也是師生交流的平臺。

2.網絡教學平臺的優勢

利用網絡教學平臺進行教學有著傳統教學方式不可比擬的優勢。一方面,網絡教學平臺的資源具有共享性和開放性。在網絡教學平臺上,教師可以分享其教學資源,學生也可以分享他們的學習經驗,在這個教學平臺上的信息資源都是開放的。另一方面,網絡教學平臺的教學效果良好,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教師通過管理界面,集中反映學生的活動數據,有效監控學生的活動,了解學生的學習進程,隨時掌握教學動態,有效開展評價活動和管理活動。在學習中,學生通過小組合作來完成學習任務,可以鍛煉處理問題的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和溝通能力。

三、 基于網絡教學平臺的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

網絡教學平臺的開發主要為信息技術課堂提供教與學的服務。在網絡教學平臺的設計上,釆用目前較為流行的瀏覽器或服務器(Browser/Server)結構。網絡教學平臺具有教學功能和管理功能,有功能設置、學生管理、交流互動、評價管理等模塊。通過網絡教學平臺進行教學,可以實現課堂任務布置、學生管理、作業批改等。具體操作:教師通過網絡系統進行課堂任務的布置,每個學生都可以進入該系統完成課堂任務,系統事先導入學生的數據資料,教師可以通過系統對每個班級的學生進行管理,了解學生完成作業的情況,并進行作業批改。網絡教學平臺為學生提供一個學習的平臺,并把學生的學習成效反饋給教師,教師通過了解學生的學習成效,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從而提高了教學效率。在網絡教學平臺下,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得以提升。

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網絡教學平臺的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顯得尤為重要。教師應通過網絡教學平臺進行信息技術教學,讓學生掌握更多的信息技術知識與技能,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信息技術教學效率。

[ 參 考 文 獻 ]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試行)[S].2000-11-14.

[2]南國農.信息化教育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責任編輯 鐘偉芳)

猜你喜歡
網絡教學信息技術分析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隱蔽失效適航要求符合性驗證分析
電力系統不平衡分析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發展趨勢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