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老子到米斯

2016-12-15 14:07嚴荷菱
江淮論壇 2016年6期
關鍵詞:米斯現代設計老子

摘要:我國偉大的哲學家老子影響了中國乃至世界的文化,現代主義設計大師米斯·凡德羅提出的“少則多”(less is more)的觀點影響了全世界的設計,米斯的觀點和老子的“少則多,多則惑”高度契合。傳統文化與現代設計中的“少則多”對后世影響巨大,雖其受到不少質疑,然可用有力的證據來釋疑,進而構建全面的價值評判體系。

關鍵詞:老子;米斯;“少則多”;傳統文化;現代設計;釋疑

中圖分類號:J0-0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1-862X(2016)06-0114-004

道家學派創始人老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作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其思想對中國乃至世界文化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兜赖陆洝窂?6世紀便傳入了歐洲,到上世紀的四、五十年代,歐洲共有60多種《道德經》譯文。20世紀初,現代主義設計大師、包豪斯的第三任校長米斯·凡德羅提出的“少則多”(less is more)的觀點影響了全世界的建筑,進而影響到現代設計,其觀點和老子的“少則多,多則惑”的觀點高度契合。

一、傳統文化中的“少則多”

哲理是從生活中提煉出來的,我國偉大的哲學家老子根據生活中的“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的現象,在《道德經》的第二十二章中又提出“少則多,多則惑”的觀點, 此觀點深深地影響了我國文化,融入了中國人的思維和生活。

(一) “少則多”對后世的影響

“少則多”的觀點從春秋延續到戰國,影響及儒家??鬃釉蚶献忧蠼?,歸來感嘆:“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儒家主張“大樂必易,大禮必簡”和老子的“少則多”是相同的,他贊嘆自己的最得意的學生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顏回把自己的物質生活降至最低,過簡單而快樂的生活。如果顏回的物質生活很富裕,也就“多則惑”了?!墩撜Z·先進篇》中孔子問弟子之志,曾點回答:“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彪m然這只是生活中的一個簡單畫面,卻描繪出一種理想的精神境界,這是無目的性地呈現出圓滿自足的情趣,是物我交融的一種美感經驗。

墨子的“非樂”“非美”的樸素唯物主義觀點是考慮當時社會生產力不發達的情況下,人們必須吃飽穿曖再去追求精神享受,其實他并不反對精神上審美的客觀的存在,他是從人性的角度來考慮問題,把一切簡化了,追求最根本的“少”。唐朝偉大的詩人李白則上升了一個層次,他主張“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詩句簡明易懂,朗朗上口,沒有雕飾,自然可愛。其清新的筆調風格,表達了人生中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復雜心境,竟寫到我們的歷盡滄桑的心坎里了,讓我們感情愈久彌深。而這種獨特人生感受不是一兩句話能說清楚的,李白竟用淺顯的四句詩表達出來了,達到了“多”的效果。宋代畫家梁楷用筆極簡、洗練放逸,自創“疏體”,簡練的筆法似乎信手拈來,卻能捕捉到對象的特征和形態,其《潑墨仙人圖》大筆橫涂豎掃、細筆勾勒,筆墨酣暢淋漓,如入無人之境,幾筆便把人物刻畫得生動傳神、淋漓盡致。到了清代,李漁主張“置物但取其適用”,要做到這一點,必須 “宜簡不易繁,宜自然不宜雕斫。凡事物之理,簡斯可繼,繁則難久,順其性者必堅,戕其體者易壞?!盵1]近代的白石老人畫中的白菜、農具、算盤便把李漁的觀點發展到極致,畫中的幾筆便得出事物的神態風貌,并衍生出無限意義。詩人、教育家、音樂家李叔同最后拋棄了家庭和事業,只留下一雙破布鞋,一條舊毛巾,一領衲衣。用咸蘿卜干就粥,喝茶也沒有茶葉,別人問他:“咸蘿卜干是不是太咸了?白水是不是太淡了?”他回答:“咸有咸的味道,淡有淡的味道?!边@包含對事物的體恤,對生命的尊重,外表簡單的生活,內心卻無比的豐富。

海德格爾的“詩意棲居說”影響了一代人,詩意的生活往往很簡單,只是在簡單的生活中總有不簡單的思索和領悟?,F代人困惑、迷惘,不知以什么樣的方式活著,其實生活方式的最高境界應該是藝術化地生活,擺脫一切物質和精神的枷鎖,做簡單、幸福而健康的人。[2]而老子早已在幾千年前便提出了“少則多”的觀點了。

(二)對“少則多”的質疑與釋疑

“少”會不會“空”?會不會太單薄而顯得不厚重?白石大師的《十里蛙聲出山泉》,僅游下數條蝌蚪,整個畫面筆墨極少,沒有畫蛙,卻聽得蛙聲一片。馬遠的《寒江獨釣圖》,畫中獨有一葉扁舟,上有一位老翁俯身垂釣,舟旁以淡墨數筆勾出水紋,使人覺得江水浩渺,寒氣逼人。這寥寥幾筆似乎有一種語言難以表述的意趣,是自然的永恒,也是天地的無垠。美學家宗白華說:“中國畫的空虛不是死的物理的空間間架,俾物質能在里面移動,反而是最活潑的生命源泉,一切物象的紛紜節奏從它里面流出來?!盵3]115蘇東坡的思想受陶淵明影響較大,他說:“吾于詩人無所甚好,獨好淵明。淵明作詩不多,然其詩質而實綺,癯而實腴,自曹、劉、鮑、謝、李、杜諸人,皆莫及也?!彼凇百|”與“癯”中看出“綺”與“腴”,并且衍生出了無盡的可能,這便有了“少則多”的效果。蘇門四學士之一黃庭堅也說,讀陶淵,“血氣方剛時,讀此如嚼枯木”,不過到閱歷較深的時候,“不但不枯,而且不盡平淡,甚至有一種綺麗豐腴的味道”。所以“少”并不“空”,“少”是對“實”的一種超越。

中國美學存在“錯彩鏤金,雕繢滿眼”和“初發芙蓉,自然可愛”兩種美,前者如楚辭、漢賦、刺繡、舞臺服飾,后者如王羲之書法、陶淵明詩詞、宋代瓷器、明代家具。宗白華在《美學與意境》中說:“魏晉六朝是一個轉變的關鍵,中國人的美感走到了一個新的方面,表現出一種新的美的理想。那就是認為‘初發芙蓉比之于‘錯彩鏤金是一種更高的美的境界?!盵3]35其實,事物都是辯證的,有正反兩面,還有第三種情況、第四種情況……其多面性或拒左右而在其間,或納左右而成其全,或超左右而臨其上,或容左右而見其公?!对娊洝ごT人》中有“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前五句堆滿了形象,非?!皩崱?,是“錯彩鏤金,雕繢滿眼”的工筆畫;后二句是白描,是不可捉摸的笑,是空靈,是“虛”。這二句不用比喻的白描,使前五句形象活動起來了。沒有這二句,前面五句使人感到是一個廟里的觀音菩薩,有了這二句,就完成了如“初發芙蓉,自然可愛”的美人形象。[3]42“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是一種獨處的美感,“車如流水馬如龍”是一種群居的美;“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是一種釋然的美,“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是一種迷茫的美;“彩云易散琉璃脆”是短暫的美,“江月年年望相似”是永恒的美。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總結出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這一處理不同文化關系的十六字“箴言”,也同樣適用于各種美的形式。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中國人求的是圓滿、意境,不像西方人重科學、重客觀。

二、現代設計中的“少則多”

“少則多”(less is more)是包豪斯的第三任校長米斯·凡德羅提出來的設計觀點,就是用最少的設計語言表達更多的內涵,把繁雜的功用和審美以最簡潔的形式表現出來,少的形式達到了多的效果。這包括對材料的節約、樸素的色彩、洗練的圖案、簡約的文字等等。這種設計主張,極大地影響了以后設計美學法則,從而改變了世界設計觀點。[4]現代設計已徹底拋棄了傳統的裝飾形式,在功能主義的旗幟下前進。

(一)“少則多”對后世的影響

1938年,米斯從德國來到美國任伊利諾理工學院建筑系教授,其“少則多”的觀點滲透到教育體系,將全世界現代建筑帶入了一個新時期。這種強調材料和結構的本色美、不附加裝飾的現代建筑特征,也體現在米斯·凡德羅的巴塞羅那國際博覽會德國館的設計上,全館坐落在一個大石座上,建筑及其空間本身就是唯一的展品。50年代,德國小鎮烏爾姆設計學院確立了一種清晰理性的設計美學,繼承了米斯的觀點,其中的教師迪特·拉姆斯提出了:“最好的設計是最少的設計”。[5]二戰后,德國包豪斯的一些設計大師來到美國任教,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人才,華裔建筑大師貝聿銘便是其中一位,他的作品就有米斯的影子,他的建筑融合自然的空間觀念,反復運用簡潔的幾何形來追求簡練的造型。他說:“在作品中我極力追求光線、透明、形狀,反對借助過度的裝飾或歷史的陳詞濫調,去創造出獨特的設計?!睆乃捴巳丝诘淖髌贰R浮宮玻璃金字塔、蘇州博物館、中銀大廈中便可以看出他的這些設計理念。據百度百科介紹,世界最大的家具家居用品商家瑞典的宜家公司,把簡潔、美觀、實用、耐用而價格合理的產品帶到全球市場。低價格是宜家的基石,生產精美的家具并不難,但以低價格生產美觀、結實耐用的家具就不那么簡單了。宜家的設計師們不但經驗豐富,而且能夠與經驗豐富的生產商緊密合作,找出能夠充分利用原材料的方法,既生產低成本的家具,同時仍舊保持原來的設計創意。這些設計觀點都承襲了米斯的觀點。

近年來,日本的無品牌設計(無印良品)以一種極致的簡約方式來呈現品牌,其講究純粹、追求極致、注重細節的設計觀點與日本的民族文化高度契合。其設計師原研哉曾經說過,“平實簡化其實并不能丟掉所有的東西,而是要在平實中滲透我們的設計理念,我們的設計要求不能盲目,應該追求最低限度的設計?!盵6]越來越多的日本產品設計開始極力淡化品牌形象,設計師們更多站在使用者的角度去考慮。在看似簡單的結構中,隱藏著設計師對生活的感悟與思考。這種表面上的簡單,卻不是沒有內涵,而是設計師把思想融合于作品中以最明了的形式表現出來。利用材料本身帶來的質感、空間、肌理,在設計作品中不動聲色地展示我們對生活的溫暖向往,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對“少則多”的質疑與釋疑

沙利文提出“形式追隨功能”,格羅佩斯強調“功能第一,形式第二”,畫家格里斯說:“裝飾是幼稚文化為了掩飾其不完全而產生出來的本能上的努力。[7]英國的一些理論家也發表過“放棄裝飾,使我們的思想敏銳集中于形式完美的建筑和漂亮的裸體上”[8]等言論,盧斯也寫出了那本著名的《裝飾與罪惡》。二戰后,否定裝飾,強調功能帶來全球現代設計的標準化、統一化模式,扼殺了形式美多樣化的追求,很多的設計沒有了地方特色,也喪失了民族性,一些批評家對“少則多”理論質疑。

日本設計大師山崎實的成名作品都是被人為摧毀的,一個是911事件中被炸毀的世貿雙子座大樓,一個是有33座9層樓高的廉租房建筑群。世貿雙子座大樓的炸毀顯示了文明的沖突到了非調整不可的時候了,而廉租房建筑群是被美國的市政府炸毀的。因為山崎實堅持的現代主義設計風格的房子,即使窮人也不愿意入住,因為他們感到住進這些非人性化的方盒子,像住進監獄一樣壓抑。圣路易斯市低收入住宅群的炸毀正如后現代主義理論家查爾斯·詹克斯所說:“標志著現代主義、國際主義的死亡和后現代主義的誕生與轉折?!盵9]180王受之先生在解釋后現代主義時說:“設計上的后現代主義是對現代主義、國際主義設計的一種裝飾性發展,其中心是反對米斯·凡德羅‘少則多減少主義風格,主張以裝飾手法來達到視覺上的豐富,提倡滿足心理要求,而不僅僅是單調的功能主義中心?!盵10]20世紀60年代末的后現代主義也是從建筑設計開始發展起來的,與現代主義比較,依然是宗旨一致、風格接近。從意識形態上看,后現代主義是對現代主義、國際主義設計的一種裝飾發展。反對“少則多”的減少主義風格,主張以裝飾的手法來傳達視覺上的豐富,而不是以單調的功能主義為中心,提倡設計的個性自由和對藝術的自我宣泄,充滿了反國際主義刻板的風格的味道。

哲學具有批判性,哲學在這種自我批評和自我反思的基礎上走向澄明。藝術和哲學一樣,也在否定中實現自身的發展和進步。其實,現代設計每一次對功能的強調,都會使其形式得到創新的提升,都會使形式更加優美。因為,一般地說世界上不存在沒有形式的純功能設計,也不存在沒有功能的純形式設計。[11]20-21故從嚴格意義上講,后現代主義并沒有完全拋棄現代主義基本思想的原則——采用新的工業材料、低廉的造價、強調功能這些基本要素,只是對國際主義設計中的高度非人格化、高度理性化的修正,而不是簡單的推翻和否定。[11]187現代設計雖然以非裝飾的形式另辟踩徑,但最終不是排除了裝飾,而是將裝飾結構化,創造了裝飾的現代新形態。[12]比如赫爾佐格和德梅隆設計的“鳥巢”形態的中國奧運會主體育場,就有“外觀即結構”的極簡主義特色,是圍墻包含自身綜合功能的典范。英國學者彼得·柯林斯后來在《現代建筑設計思想的演變》一書又指出:裝飾并未滅亡,它僅僅不知不覺地融合于結構之中了。如果舊有的裝飾還主要是一種外在的“形”,新建筑的裝飾已消融在結構中化為新建筑的魂或是一種內在的“形”。[13]我們要學“少則多”價值觀念,不是學米斯的建筑外形。貓在額頭畫了“王”字,終究不會變成老虎,要學別人的“骨”而不是學別人的“皮”?!吧賱t多”的原則可以看作是設計的共性,而民族性可以看作個性,這兩者并不矛盾。

小 結

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道德經》是除《圣經》外譯成外國文字發行量最多的名著。黑格爾在他的《哲學史講演錄》中把老子作為中國古代哲學家的代表人物。他認為孔子思想比較貧乏,老子才是東方古代世界的精神代表者。[9]27李約瑟認為:“中國人的特性中,很多最吸引人的地方都來自道家的傳統。中國人如果沒有道家,就像大樹沒有根一樣?!盵14]海德格爾的書房里就掛著老子《道德經》中的語句。俄羅斯大作家托爾斯泰也對《道德經》有深入的研究。米斯亦可能受到這些思想的影響。

藝術家們在增益其內涵的同時又剔除了雜音,避免蕪雜,使其語言進一步地濃縮,不虛假、飾無用之物,反映本質,這才是藝術設計的最高境界。[15]藝術家們不但用自己的作品反映良知、胸襟、理想,構建了全面的價值評判體系。他們還通過“少則多”的理念展現自己對生活的態度,并給人們帶來一種思考:當我們身邊被過多的信息所充斥,我們需要的便是回到原點的簡單與純粹。[16]正如詩人聶魯達所言:“當華美的葉片落盡,生命的脈絡才歷歷可見?!?/p>

參考文獻:

[1]李漁.李漁全集(第三卷)[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221,165.

[2凌繼堯.藝術設計十五講[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227.

[3]宗白華.美學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4]何新聞.創造設計的生命力[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50.

[5]杭間,馮博一.從制造到設計——20世紀德國設計[M].濟南:山東美術出版社,2013:175.

[6]王紹強.漫步日本設計——極致的簡約之美[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1:139.

[7][波]瓦迪斯瓦夫·塔塔爾凱維奇.西方六大美學觀念史[M].劉文潭,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6:172.

[8][英]查爾斯·詹克斯.后現代建筑語言[M].李大夏,譯.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86.

[9]翟墨.中國現代美術理論批評文叢[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08.

[10]王受之.世界現代設計史[M].北京:新世紀出版社,2001:295.

[11]翟墨.人類設計思潮[M].石家莊:河北美術出版社,2007.

[12]李硯祖.藝術設計概論[M].武漢:湖北美術出版社,2012:55.

[13][英]彼得·柯林斯.現代建筑設計思想的演變[M].英若聰,譯.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87:149,150.

[14][英]李約瑟.中國古代科學思想史[M].陳立夫,主譯.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197.

[15]張利艷,張波.創意時代低碳包裝的哲學內涵及其發展對策研究[J].江淮論壇,2014,(5).

[16]嚴荷菱.“道”在日常生活中——從藝術說起[J].江淮論壇,2015,(2).

(責任編輯 清 風)

猜你喜歡
米斯現代設計老子
老子“水幾于道”思想解說
大腰怪是不是真的很可怕
大權在手
不能量的秘密
冷冷冷,握握手
淺析老子之道:有與無
淺談中國的傳統文化對現代設計的影響
淺析浮世繪藝術元素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的運用
湖南花瑤挑花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研究
傳統文化與現代設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