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化背景下壯族民俗體育文化資源的開發路徑研究

2016-12-15 22:07劉其龍
武術研究 2016年9期
關鍵詞:開發路徑現代化

劉其龍

摘 要:壯族獨具特色的民俗體育文化類型多樣、形式豐富,但在現代化背景下也面臨著歷史傳承的緊迫問題。文章運用文獻資料法、田野考查法、邏輯分析法等方法對壯族民俗體育資源的開發路徑進行探討,以期對壯族民俗體育的傳承和發展發揮些許力量。

關鍵詞:現代化 壯族民俗體育 開發路徑

中圖分類號:G8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1839(2016)09—0080—02

1 前言

隨著壯族的發展,壯族民俗體育也在不斷地豐富和完善。壯族先民們在生產和生活中創造了既融合本民族的價值觀念、生活習俗,又具有鮮明的地域性、健身性和娛樂性等特征的民俗體育文化資源,這些資源充分體現了壯族的價值觀念和審美理想,是一筆寶貴的文化財富,需要大力保護傳承和開發利用,不斷延續其生命力,發揮其價值。然而由于受到現代化思潮的沖擊及其本身所具有的民族性和地緣性特征等內外因素的影響,很多壯族民俗體育文化正瀕臨消亡。鑒于此,對壯族民俗體育資源進行調查歸類,結合現代社會的發展特點,提出具體而科學的開發路徑是擺在我們面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2 壯族民俗體育資源的現狀

壯族主要分布主要分布在廣西、云南東南部、廣東西北部和貴州南部等地區,尤以廣西居多。壯族人民在長期的生產勞作和節慶、祭祀活動中,形成獨具特色、內容豐富的民俗體育文化。通過資料查詢、實地走訪和統計,目前在壯族聚居地區的本民族民俗體育活動項目約有30多項(見表1)。由于受社會的發展變遷、人們生產生活方式的改變、經濟條件的制約、相關理論研究的滯后等多重因素的影響,調查發現,目前只有少部分壯族民俗體育還可以在壯族傳統節日或民族運動會中看到,如:板鞋競速、斗陀螺、投繡球、舞龍舞獅、扮臺閣、馬驢舞等。更多的項目由于只是有一些資料記載或傳承人口述而瀕臨失傳,如弄鑼舞、采茶舞、鴻鵠舞、道佛五方舞、春牛舞、請囊亥、巫舞、打尺、打棍、雄耍樂、跳桌、芭芒燕、翡翠舞、舂榔爭娃、特朗、磨秋、壯拳等。

3 壯族民俗體育文化資源的開發路徑

3.1 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加大經費和政策支持力度

民俗體育文化資源的保護和開發離不開政府這一開發主體,在開發過程中,政府主導作用發揮的好壞直接影響著民俗體育資源開發的成效。只有有效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才能將處于邊緣化的民俗體育文化拉回到健康的發展軌道,民俗體育文化資源的保護才不只是一句空話。鑒于此,政府首先應該設立專項基金用于壯族民俗體育的保護和開發,重點支持成立專業的挖掘整理和科研小組展開調查和研究;其次還應建立各類民俗體育文化活動定期開展的長效機制,譬如開展民俗體育運動會、民俗體育展覽等活動,加大宣傳力度,傳播民俗體育文化精髓,塑造民俗體育文化品牌,讓全社會了解壯族民俗體育文化的價值和內涵,提高認知度;再次,要大力支持和引導成立民間民俗體育團體,通過民間的力量,組織開展各類豐富多彩的活動,以彌補政府人、財、物不足的問題;最后,政府還應進一步健全壯族民俗體育文化的法律保護機制,為民俗體育保護開發工作提供思想引導和行為規范,保證此項工作的有法可依。

3.2 建立和完善管理機構,提高工作成效

民俗體育資源具有較強的地域性和民族性,與各民族的生產和生活戚戚相關,研究壯族民俗體育文化需要綜合運用民族學、社會學、宗教學等各學科的理論和思想。因此,要想真正促進壯族民俗體育資源的傳承和發展,政府就必須根據實際需要建立和完善民俗體育文化的相關管理機構或部門,將其納入政府管理序列,在人員編制和經費上要大力支持,使相關工作人員有地位、有尊嚴、有待遇,真正建立一支業務精湛、責任心強的民俗體育文化研究保護和傳承隊伍。除此之外,還要重點做好少數民族傳統體育傳承人的發現和培養工作,通過采取各種扶持、資助、培訓等手段,出臺相關鼓勵政策,解決他們生活和工作上的困難,提高他們親身傳承民俗體育文化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3.3 拓寬開發途徑,提高開發效果

3.3.1 發揮各級各類學校在民俗體育文化傳承中的作用,實現合作共贏

要發揮好學校教育對民俗體育文化傳播的重要作用,通過政策引導或宣傳發動等方式鼓勵各級學校(尤其是壯族聚居地區的學校)的體育教師、社會上的民俗體育愛好者等各種力量挖掘整理符合當地實際的壯族民俗體育資源,結合各年齡階段學生的實際需要和體育課堂教學的實際需要,大力開發壯族民俗體育校本課程資源,實現民俗體育進課堂,有效發揮學校、政府、社會三方面的力量。這樣既能提高壯族民俗體育文化的生命力和實用價值,又能增強學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促進民族團結。

3.3.2 找準民俗體育和旅游的契合點,努力打造壯族民俗體育旅游特色

發展旅游業是今后一段時期廣西各級政府的主要任務,通過發展旅游產業能夠帶動經濟增長,促進農民增收,實現脫貧目標。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累越多的人期望去領略不同地域(尤其是少數民族地區)的自然景觀和民俗風情,希望身臨其境,親身體驗和感受少數民族的生活習俗和民俗體育樂趣。鑒于此,各級政府部門應該積極創造條件,把壯族聚居地區的自然景觀和壯民族民俗體育文化有機結合起來,開發整理壯族民俗體育旅游資源,建立協調機制,取長補短,將不同地區的壯族民俗體育旅游項目進行整合,開發符合市場要求和有利于游客參與的主打項目,讓游客在領略民族地區優美的自然景觀的同時,還能真實體驗富有特色的壯民族風情,最大限度地開發其商業價值,打造壯族民俗體育旅游特色。

3.3.3 利用壯族傳統節慶日這一平臺,引導廣大群眾積極參與各類民俗體育活動

壯族民俗體育資源的開發傳承離不開廣大群眾的支持,人民群眾參與民俗體育活動的積極性是關鍵。眾所周知,在少數民族地區,傳統的節慶較多且比較隆重,壯族也不例外。傳統的節慶日往往是約定俗成的,活動一般在固定的季節、固定的時間和地點,按照民族習慣進行開展的,人們參與積極性很高。因此,各級政府部門要主動參與,在資金、政策各方面加以支持,必要的情況下,還可以進行統一組織,擴大活動規模,提高活動知名度,這樣既可以規范民俗體育的發展方向,又可以增加民族地區群眾參與體育鍛煉的數量,做到傳承民族文化和實施全民健身計劃兩不誤。

參考文獻:

[1]王俊奇.也論民間體育、民俗體育、民族體育、傳統體育概念極其關系[J].體育學刊,2008(15).

[2]楊元英,李志清. 全球化背景下廣西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承[J].體育文化導刊,2006.

[3]余萬予,鄭國華,朱小麗.廣西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現狀及發展對策研究[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5.

On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Folk Sports Culture Resources of Zhuang Nationality in the Background of Modernization

Liu Qilong(P.E. Dept. of Baise University, Baise Guangxi 533000,China)

Abstract:The ethnic folk sports culture with uniqu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Zhuang is diverse, rich in form, but in the context of modernization is also faced with the urgent issue of historical heritage. This article uses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field test, logical analysis and so on to carry on the discussion on the Zhuang folk sports resources development path, in order to play some strength to the inheritanc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Zhuang folk sports.

Keywords:modernization Zhuang folk sports development path

猜你喜歡
開發路徑現代化
邊疆治理現代化
社會資本視角下高校校友資源開發的路徑探析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現代化詮釋
低碳經濟視域下農業旅游產品開發路徑分析
國內某1 700 mm熱軋廠現代化改造
應用型大學教學質量標準開發路徑探析
中國新現代化論
武器裝備現代化水平不斷提高
向武器裝備現代化的目標邁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