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開展農村荒山綠化的必要性及措施

2016-12-15 08:32孫嘉鴻舒麗欣
農家科技下旬刊 2016年9期
關鍵詞:必要性措施

孫嘉鴻 舒麗欣

摘要:荒山綠化是改善生態環境,造福子孫后代的一項偉大事業。也是一項社會性、群眾性、公益性很強的事業,具有長遠的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搞好荒山綠化,不斷改善人民生活條件,實現生態環境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良性循環,已是當前社會的迫切需要。本文分析了農村荒山綠化的必要性,并總結分析了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問題的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荒山綠化;必要性;措施

一、農村荒山綠化的必要性

1.順應人民群眾新期待的迫切需要

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升,人們越來越關注生態文明的建設。黨的十八大首次提出生態文明建設發展理念,生態文明建設其實就是把可持續發展提升到綠色發展高度,為后人“乘涼”而“種樹”,就是不給后人留下遺憾,而是留下更多的生態資產。而生態文明建設、生態環境的改善最重要最直接的手段就是增加綠地面積,提高森林覆蓋率。

農村荒山綠化順應人民群眾的期待,為建設生態文明提供了保障。

2.荒山綠化對于防止水土流失有著重要的防護作用

荒山綠化不僅能給人們帶來新鮮空氣、健康人們的身心、更能涵養水源、防止水土流失,防止或者減少泥石流等災害的發生,從而保障了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

3.林業的發展離不開荒山的綠化

吉林省的森林覆蓋率為42.4%左右。白山市位于吉林省東南部長白山西側,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境內森林覆蓋率更高,是中國的主要木材產區之一。但長白山地區雖有較高的森林覆蓋率,但是林區分布并不平衡,在部分村莊等人類活動較頻繁的區域森林覆蓋率不高。于此情況相似,我國其他省份也有部分地區森林覆蓋面積較低,急需綠化造林。因此,要想進一步提高這些地區的森林覆蓋率,必須向荒山進軍,開展荒山綠化。

4.荒山造林是節能減排的最佳途徑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資源約束趨緊、生態系統退化、環境污染嚴重,節能減排已經成為全球的共識。間接減排,即增加溫室氣體吸收,也叫增匯或碳匯,主要是通過森林等植物的生物性特征,即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把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固定到植物體和土壤中來實現。植樹造林等碳匯措施不僅可以達到間接減排的效果,而且操作成本低、效益好、易施行,是目前應對氣候變化最經濟、最現實的手段,也是國際社會公認的有效途徑。

二、農村荒山綠化進展緩慢的原因

1.認識不到位

部分地區干部群眾沒有充分認識到荒山綠化工作的重要性,對荒山綠化這一問題的認識缺乏科學的、長遠的、發展的觀點,沒有看到荒山綠化的生態效益、社會效益、長遠效益。有些單位存在畏難發愁情緒或把荒山綠化任務當作額外負擔,造成荒山綠化行動遲緩。

2.基礎條件差,造林難度大、見效慢

據調查,一般荒山造林成本每畝高達300~500元,高的達千元以上,短的幾年,長的十幾年時間都見不到收益,而且還得有管護、防火、治蟲投入。并且在荒山多的地方,往往人口少,人均荒山面積多收入少,生活相對困難,單靠自身的力量難以綠化,因此,荒山綠化是綠化建設薄弱環節,難度大,問題多,干部群眾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

3.農村綠化責任主體不落實,責任不清

綠化屬于公益性建設,很大一部分需要政府財政投資,但政府扶持投入力度不夠。同時荒山造林實績與干部政績不掛鉤,缺乏具體考核制度與責任落實不清,造成政府不去干,集體無力干,群眾不愿干的現象,致使一些地方多年荒山依舊。

三、農村荒山綠化的措施

1.大力宣傳,加強組織領導

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等媒體宣傳荒山綠化的重要性及必要性。簽訂責任狀,出動宣傳,營造荒山綠化良好氛圍。只有加強組織領導,成立相應的組織機構,才能保證荒山綠化的順利進行;才能有效地處理荒山綠化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才能把荒山綠化工作落實到實處。成立組織機構,明確職責和任務。

2.堅持因地制宜、注重實效的原則

荒山綠化本著因地制宜,突出重點,注重實效原則,要從實際出發,不搞急功近利,不能急于求成,不能亂喊口號,不能流于形式。各地根據當地的自然條件和實際情況,既要符合林業發展的總體目標,更要從當地實際出發,注重實效的制定規劃,真正把荒山造林任務落到實處。切實做到工作重點突出,方向明確。

3.加大荒山綠化的投入

荒山綠化是一項公益事業,涉及面廣、難度大,且投入大而經濟回報少,必須盡快建立以政府投入為主、社會廣泛參與的長期持續穩定的綠化投入機制,依靠全社會的力量,采用多渠道、多形式,切實加大投入。按照《森林法》和分類經營政策的要求,建立起多元化、多層次、多渠道的荒山綠化融資機制。積極爭取政府投入,制定一系列優惠政策,加大資金扶持力度。保證荒山綠化工作的順利實施。

4.堅持“封、造、管”并舉,加大依法治林的力度

要建立健全護林隊伍,把林業資源保護和管理工作,納入法治化軌道,切實做到依法治林。完善護林制度,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建立健全林木采伐審批、毀林案件的查處、火災報告、病蟲害防治等制度,制定村規民約和護林公約。加大林業執法力度,健全管護隊伍,嚴格封山育林,本著“養山先養人”原則,進行全面落實,配備完善防火、滅火、病蟲害防治設施,切實加強對現有林木植被和林地資源的保護管理,嚴格控制林地征用、占用,堅決制止侵占林地現象和對重點防護林進行商業性采伐。嚴厲打擊亂砍濫伐、亂占濫用林地等違法案件。

四、結語

吉林省長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因其豐富的森林資源聞名全國,而林區政府和人民也受益良多。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使有限的資源的得到最大限度的開發利用的途徑主要有荒山開發,新能源的尋找等等,而荒山可以加以綠化之后發展旅游業和其他相關產業,進而帶動當地經濟發展。因此,森林覆蓋率較低地區應該根據當地的環境狀況和特殊的地理位置,對當地荒山土地資源加以合理利用,加大資金投入,加快綠化進度,結合地方特色,使之成為獨特的風景旅游區。既可以帶來可觀的收益,又可以更好的綠化環境,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猜你喜歡
必要性措施
放養雞疾病防治八措施
環境保護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討
高中數學解題中構造法的應用措施
20條穩外資措施將出臺
減少豬相互打斗的措施
夏季豬熱應激及其防治措施
電氣自動化在電氣工程中的應用
養老金入市的必要性與風險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