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洮南市千方百計促進農民增收

2016-12-16 22:48
吉林農業·下半月 2016年10期
關鍵詞:洮南市雛鷹支配

年初以來,洮南市通過加大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力度,落實各項惠農政策,強化措施保障,在極為不利的氣候條件下,農民收入呈現穩中有升的態勢。前三季度,洮南市實現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3780元,同比增長1%,其中經營性收入2564元,占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8%;工資性收入461元,占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2%;轉移性收入639元,占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7%;財產性收入116元,占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

調整種植結構促增收

根據區位特點和立地條件,加快調整種植結構和農作物區域布局,逐步構建“糧經飼”三元種植結構。一是加強特色種植基地建設。2016年,洮南市辣椒、雜糧雜豆等特色作物種植面積達到120萬畝,占播種總面積的32.3%,同比增長33%,農民人均增收500元。二是大力發展棚膜經濟。全市蔬菜、瓜果大棚總數達到2萬余棟,預計實現產值6萬元,農民人均增收1400元。三是積極推進旱改水建設。全市水稻種植面積達到37萬畝,同比增長32%。預計實現產值7.4億元,農民人均增收1786元。

壯大經營主體促增收

加快龍頭企業建設,發展新型經營主體,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目前,累計發展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47戶,農產品加工業可實現年銷售收入109億元。累計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1362個,帶動農戶1.5萬戶,合作社收入達到6500萬元。新培育家庭農場1012家,流轉土地25萬畝,家庭農場收入達到7000萬元。

夯實農業基礎促增收

繼續實施河湖連通工程,開渠、筑壩、清淤27.1公里,連接泡沼5個,蓄水量達8350萬立方米,地下水位上升1米多;完成膜下滴灌118萬畝,打抗旱水源井3000余口。通過多措并舉,增加抗旱能力,為糧食增產、農民增收奠定了堅實基礎。

發展現代牧業促增收

啟動實施了雛鷹集團400萬頭生豬一體化項目,項目全部建成后,年可實現產值140億元,稅收6.5億元,安置就業1.4萬人。同時,依托雛鷹集團,建立了加工企業與養殖農戶的利益聯接機制,可帶動全市人均增收2857元。啟動實施了發展奶牛十萬頭、發展肉驢十萬頭、新增肉羊百萬只、新增品種蛋雞百萬只的“雙十雙百”工程。目前,標準化牧業小區和規模養殖場已發展到290個,年可實現牧業產值30億元,帶動農民增收1600元。

謀劃扶貧產業促增收

一是建立了雛鷹養殖脫貧模式。計劃到2017年6月,在全市65個貧困村分別成立生豬養殖專業合作社,共可安置780戶貧困戶、1560人參與養殖。目前,已有48戶貧困戶、96人進駐養殖場,每戶年保底收入可達10.5萬元。二是成立圓夢牧業發展扶貧有限公司。建設年屠宰加工50萬只肉羊項目,項目建成后,可為全市3918名三星貧困戶,每人每年分紅3000元。目前,公司已完成注冊并立項,9月末可完成招投標工作,預計10月份開始建設。三是深入謀劃產業項目。指導各鄉(鎮)利用本地資源謀劃產業項目729個。目前,已相繼啟動實施了黑水恒利奶牛養殖合作社、二龍中綠奶牛養殖合作社、那金玉木耳生產示范園區等項目78個,部分已按月為貧困戶分紅。

拓寬就業渠道促增收

一是壯大有形市場。目前,洮南市有形市場總數達到45個,輻射全國各?。ㄊ校┘?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可實現交易額80億元,帶動專門從事商貿物流中介服務的農民800人,年可提供就業崗位5000多個。二是轉移剩余勞力。截至目前,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6.1萬人,實現工資性收入7.3億元,農民人均增收1929元。三是發展電子商務。積極爭取電商村鎮和“村淘”試點建設,借助“農民寶”云平臺、“洮之寶”旗艦店等電商平臺,發展村級郵樂購170個,農民領辦、創辦各類經濟實體達到1.6萬個。

強化科技應用促增收

集成推廣農業科技應用,科技對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貢獻率達到56%。綜合實施糧食增產五項技術,病蟲草鼠害綜合防治面積達到95%以上,降低糧食損失20余萬噸。全面落實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全市玉米、水稻機械精量播種面積達98%以上。

落實惠民政策促增收

積極建立玉米生產者補貼制度。目前,已制定下發了相關文件,種植面積統計和申報工作正在有序推進。落實農業支持保護補貼。目前,此項工作已完成,發放補貼資金1.89億元。落實種植結構調整補助。目前,正在深入研究補助具體事宜。

猜你喜歡
洮南市雛鷹支配
雛鷹的逆襲
跟蹤導練(四)4
雛鷹26日起被ST面臨退市風險
基于決策空間變換最近鄰方法的Pareto支配性預測
隨心支配的清邁美食探店記
吉林省農村經濟合作社現狀調查——以洮南市永茂鄉新勝村為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