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生代農民工養老保險現狀及對策分析

2016-12-16 11:59謝淑萍岳月
商業經濟 2016年10期
關鍵詞:對策與建議新生代農民工養老保險

謝淑萍+岳月

[摘 要] 通過對新生代農民工與傳統農民工的特點進行比較分析,發現新生代農民工在學歷教育、工作狀況以及價值形態方面較之傳統的農民工都有了顯著的提高,而新生代農民工的養老保險仍存在著諸多問題,如參保意識薄弱,參保率低,退保率高,養老保險待遇有失公平等,其原因有自身、企業和政府等方面。解決新生代農民工的養老保險問題的對策:提高新生代農民工對養老保險的認識程度;提高新生代農民工的工資水平;加大監管力度;創新城鄉養老保險接續途徑;擴大養老保險在新生代農民工群體中的覆蓋面;降低養老保險的繳費率。

[關鍵詞] 新生代農民工;養老保險;現狀;對策與建議

[中圖分類號] F840.6 [文獻標識碼] A

Status Quo and Countermeasure Analysis of Endowment Insurance of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XIE Shuping, YUE Yue

Abstract: Based on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new generation and traditional migrant workers, the results show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have improved more significantly in terms of degree education, working status and value form than traditional migrant workers. However, endowment insurance of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still has many problems in terms of weak insured consciousness, low insurance rate, high surrender rate and unfair pay, which have their own, enterprise and government reasons.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endowment insurance, the government should increase their understanding degree, improve the level of wages, intensify supervision, innovate the following way of urban and rural endowment insurance, expand coverage and reduce the contribution rate.

Key words: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endowment insurance, status quo,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一、文獻綜述

農民工群體的誕生是我國城鎮化發展以及經濟社會轉型的必然結果,是在特殊國情下形成的特殊群體。西方發達國家工業化水平高,發展速度也較快,鄉村勞動力的轉移已經完成,并把這種流動群體稱為外來勞動者而不是農民工,因此農民工這個名稱并未出現在西方發達國家的研究領域。但是國外學者有關人口流動領域的研究成果為我國學者在對農民工的研究過程中提供了借鑒。Storesletten(2000)認為政府應鼓勵并吸引擁有一定文化水平或技能的外來人口流入本地區,因為他們可以減緩人口老齡化的危機,可為本地區創造收益,增加政府的財政收入。Knight等(2004)認為經濟因素是誘導農民工群體產生流動的根本性因素,農民工長期轉換在收入水平較高的地區進行務工。White(1998)和PeterShang(2001)則都認為我國城鄉二元化的戶籍制度不利于人口的自由流動,加重了城鎮與農村的分割局面。李迎生(2001)認為我國的二元城鄉制度不可能一下子打破,因此應建立一種過渡性的政策來解決農民工的養老保險問題。桂世勛(2005)提出應建立從農村到城鎮過度性的養老保險銜接制度,用繳費基數來決定養老保險的享受標準。蔡海清(2005)認為應當建立一個全國統一的社會保障網絡平臺,每個人有自己固定的個人賬戶,從而減少養老保險跨區域轉接困難的問題。陳頤(2006)則認為應把農民工的工資水平提高到最低工資標準之上,把農民工養老劃入到城鎮養老體系中。方江海(2009)認為地方政府繳費責任的推卸使農民工養老保險不公平的現象更加嚴重。劉紅燕(2012)認為農民工陷入流動困境的根本原因是其自身的人力資本價值較低。張靜(2012)認為新生代農民融入城市可以加快我國城鄉二元結構的瓦解,促進社會的和諧與公平。

綜上分析,農民工的研究已經引起了學術界的重視,但大多從經濟角度出發且停留在理論方面的分析,因此從新生代農民工自身的角度出發去看待當前養老保險體制存在的問題,并結合其自身生活狀態與就業特征提出解決方案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新生代農民工的特征

新生代農民工是指出生在1980年以后,且達到我國勞動法規定的年滿16周歲的就業條件,以農村戶籍身份在城市從事非農行業的人群。除了年齡上的代際差異,新生代農民工群體具有其他許多不同于傳統農民工的顯著特點,表1與表2便對兩代農民工的差異特點進行了分析與總結。

表1 兩代農民工的特征對比

數據來源:2013年新生代農民工監測報告

新生代農民工與傳統農民工在初次外出就業年齡上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傳統農民工的初次外出就業年齡為35.9周歲,這個年齡段多數在農村已經組建家庭。而新生代農民工初次外出就業年齡僅為21.7歲,與傳統農民工的初次外出就業年齡相差九年多。受教育程度得到了提升,主要表現為初中及以下低學歷層次的減少和大專及以上高學歷層次的提高,但是僅處于初中教育水平的仍占據了一半以上的比例,因此從整體上看受教育水平仍處在較低的狀態,從不同行業從事的比例來看,新生代農民工大多集中在制造行業,同時在自營以及服務行業也有所分布。從消費支出方面來看,新生代農民工的月平均支出金額要明顯高于傳統農民工,然而新生代農民工每年寄回老家的錢卻沒有傳統農民工多,他們更傾向于將收入用于自身消費而不是寄回家中。

表2 ?農民工接受技能培訓所占比例 單位:%

數據來源:2014年新生代農民工監測報告

通過分析表2中的年齡數據與技能培訓的數據發現,傳統農民工接受農業培訓的比例較高,退城返鄉后依舊可以依靠農業收入養老。新生代農民工為了適應城市就業的需要,大多接受的是非農職業技能培訓,由于缺乏農業技能,已不能實現靠農養老。

三、新生代農民工與傳統農民工養老保險需求度分析

(一)傳統農民工養老保險需求度

傳統農民工的外出務工時期處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城鄉二元制的戶籍制度正處于最嚴格的時期,因此城鄉之間以及地區之間的人口流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由于當時處于計劃經濟時期,工業發展緩慢,城鎮發展并不完善,因此降低了農民工進城務工的機會,且由于自身文化水平及專業技術的限制,大多從事建筑業等低技能的職業,且傳統農民工自身能力與城市的就業需求差距較大,因此很難在城市立足且得到長期的發展。同時傳統農民工在外出務工前大多已在農村成家生子,受傳統養老思想的影響,他們更傾向于選擇“家庭養老”或者“土地養老”,他們只把進城務工看成是一種增加生活收入的方式,并無長期立足城市的打算,另外農村養老保險與城鎮養老保險接續困難。因此在收入水平較低的情況下,城鎮養老保險只會加重他們的負擔,使他們產生排斥心理。

(二)新生代農民工養老保險需求度

新生代農民工外出務工年紀較早,長期脫離農村生活,對農業活動的熟悉度較低,在融入城市的過程中受城市生活影響較深,且未在農村成家,沒有家庭方面的牽絆,因此他們把立足城市作為外出務工的動機。由于新生代農民工身份雙重邊緣化的特點,他們在農村沒有土地,“土地養老”對他們已經失去了現實意義,且由于打算在城市長期立足發展,年老風險是他們將來不得不面對的問題。幾年來,我國城鎮職工的基本養老保險體系的發展不斷完善,已形成一種較為完善的體系,由于個人繳費少、制度穩定以及保障水平高的特點,為廣大城鎮居民所接受。同時也符合迫切留在城市發展,但收入整體收入水平較低的新生代農民工群體的養老需要。

四、新生代農民工養老保險存在的問題

當前我國新生代農民工的數量仍在不斷的發展與壯大,他們今后的養老問題應得到重視,養老保險是幫助新生代農民工防范未來年老風險的重要保障,然而當前新生代農民工的養老保險仍存在著諸多問題。

(一)養老保險的參保意識薄弱

新生代農民工出生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后,現階段正處于身強力壯的年紀,因此并不關注養老方面的問題。他們正處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繁榮時期,職業選擇機會多,范圍也更加廣泛,但就業的流動性大,且工資仍然處于較低水平,年老風險尚遠加之自身經濟壓力的影響,使他們的參保意識愈加薄弱。同時,由于現階段我國養老保險基金的保值增值能力較低,使新生代農民工對養老保險的收益喪失信心,從而也影響了他們參加養老保險的積極性。

(二)養老保險參保率低,退保率高

2014年以來,我國致力于養老保險保險制度層面的改革,從制度的層面上解決了養老保險在轉移與接續方面存在的問題,2014年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傳統農民工養老保險的參保率僅為3.9%。雖然新生代農民工的參保意識在不斷增強,但根據2010年全國總工會的調查報告顯示,養老保險在農民工群體中的覆蓋率僅為21.3%。

然而更令人擔憂的是,新生代農民工由于工資水平低,迫于生活的壓力,出現了大量的退?,F象。另外,由于現行養老保險轉接困難以及繳費年限過高,預期收益較低,使他們對養老保險制度產生懷疑,從而產生退保心理。

(三)養老保險待遇的公平性

新生代農民工在城市中仍然處于弱勢群體,在用人單位遭遇歧視與不平等的現象時有發生。相同條件下,企業更傾向于與素質更高發展更穩定的城鎮居民簽訂勞動合同并繳納養老保險費用。企業常常通過不與新生代農民工簽訂勞動合同的方式從而把他們排除在養老保險繳納范圍之外,甚至會把應繳納的養老保險費用轉移到職工工資中,通過加大員工的工作強度來挽回因繳納養老保險而帶來的負擔。

(四)養老保險關系銜接性

由于我國城鄉二元經濟體制的限制,當前我國實行兩套養老保險制度,城鎮職工實行的是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農村居民實行的是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是農村養老保險制度的完善與升級,為農村居民的養老提供了保障。而新生代農民工留城意愿強烈,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與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接續問題便凸顯出來。表3對城鎮和農村的兩種養老保險制度進行了比較。

表3 ?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與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比較

政策來源:《國務院關于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指點的指導意見》

1.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與新型農村養老保險接續困難

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與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各方面存在的差異都較大。雖然農村新農保制度起步較晚,但由于覆蓋范圍較小因此統一度較高,也有利于執行,但是保障水平較低。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近幾年隨著相應政策的推進得到了大力發展,但由于各省份發展水平不同,因此當前還無法實現全國范圍的統籌。且城鎮職工與農村的兩種養老保險制度之間也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因此二者的接續也存在著困難。

2.城鎮養老保險跨地區銜接困難

雖然養老保險的全國統籌是大勢所趨,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難,我國現階段養老保險統籌的層次較低,部分省份僅達到省內統籌的層次。但是新生代農民工跨省流動率高,從而直接或間接的增加了養老保險的接續和轉移成本,使養老關系的銜接更加困難。

五、新生代農民工養老保險問題的根源分析

(一)自身原因

1.養老保險意識較弱

年老問題離新生代農民工尚遠,由于視野的短見,他們忽視了自身養老問題的嚴峻性以及養老保險對于防范年老風險的重要性。由于他們對養老保險的繳費年限,執行意義等都缺乏了解,因此拒絕參?;蛘咧型就吮?。雖然新生代農民工具有較強的維權意識,但是他們對自身應有的權利缺乏系統性的了解,養老保障的享受權利與繳費義務是相統一的。

2.繳費能力不足

經濟基礎決定繳費能力,新生代農民工的收入水平仍處在較低層次,部分高收入者只是集中在文化程度和技能較高的個別人群。由于他們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專業技能也較差,因此他們大多從事收入較低的制造業,而且由于自身身份的尷尬,他們處處受到排擠和歧視,即便與城鎮職工處在相同的崗位,也會出現同工不同酬的現象。加之他們的消費水平較高,住房壓力大,其收入只能維持正常的生活,沒有多余的經濟能力繳納社會保險費用。

(二)企業原因

結合新生代農民工現狀分析,新生代農民工多集中于制造行業,這類企業生產環境較差,盈利較少,對利益的認識產生偏差。因此經常通過克扣員工工資,拒絕簽訂勞動合同從而規避企業責任的方式來降低人力成本。同時,我國現行的養老保險繳費率較高,為員工繳納養老保險費用無疑加重了企業的負擔,因此在利益的驅使下,企業會逃避繳納養老保險費用繳納。

(三)政府原因

1地方監察力度不夠

我國目前的養老金管理缺乏專門機構的監督與管理,地方政府與中央發放的養老金直接接觸,不免產生地方政府濫用職權自行支配養老金的現象。在中央政府監管不到位的情況下,為了個人區域的利益片面追求地區經濟的發展,私自挪用養老金創造有利于企業經營發展的環境,并對企業拖欠員工工資、逃避繳納養老保險費用等違法行為行為放任不管。

2.制度設計不完善

首先,我國還沒有可以用來調整新生代農民工養老保險問題的統一政策,由于各地的經濟發展水平不同,繳費率也存在著差別。有些地方養老金出現剩余,有些地方則虧空。我國的養老保險被多個單位統籌,缺乏一致性的統一管理,加大了養老保險轉接的難度。新生代農民工工作流動性較大,但是我國的社會保障制度規定職工在轉移個人養老賬戶時,社會統籌資金仍然保留在原地,因此轉接難度很大。其次,當前過高的養老保險繳費率和繳費年限會加重企業和新生代農民工的負擔,加大企業逃避繳費的現象,降低新生代農民工繳費熱情。

六、對策及建議

(一)提高新生代農民工對養老保險的認識程度

新生代農民工之所以參保意愿不強,是因為他們自身沒有認識到年老、疾病等一系列問題的風險性,因此要加大他們對養老風險的認知程度。當前政府關于養老保險的宣傳并不到位,政策的宣傳方式應根據受眾群體的特點來確立,因此要采用淺顯易懂的方式向新生代農民工進行養老保險制度的講解與宣傳,新生代農民工群體只有在充分了解制度的前提下才能提高他們對當前政策的信任度與參與養老保險的熱情。

(二)提高新生代農民工的工資水平

新生代農民工在社會中仍處于低收入群體,他們大多數從事勞動時間長且薪酬低的工作,其收入狀況仍處于較低的工資水平。因此基本的生活需求和精神追求都很難滿足與實現,養老保險費用的繳納對他們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企業應提高新生代農民工的最低工資水平,勞動時間與強度應嚴格遵守我國勞動法中相關的規則制度,嚴禁克扣新生代農民工工資,堅持平等公正原則,使他們與城市職工享有同樣的工資待遇與福利。

(三)加大監管力度

我國當前還沒有專門且具備較高號召力的新生代農民工工會組織,因此中央政府應對企業用工以及地方政府行為的負監管責任。政府應設立專門監督的機構,定期查看用人單位是否如期為員工繳納養老保險費用,對于推卸繳費責任的企業應加大處罰力度。同時,定期徹查地方政府的養老金去向以及養老保險的收支情況,嚴查政府包庇企業的行為,并加大處罰力度。

(四)創新城鄉養老保險接續途徑

我國城鄉兩種養老保險制度的差異性較大,而新生代農民工頻繁的工作流動性又加大了城鄉兩種養老保險制度的統籌難度,進而阻礙了養老保險終身保障的功能。政府可以建立一個專門儲存新生代農民工養老保險的信息儲存系統,實行全國聯網,從而將養老保險的數據通過網絡共享到全國,這樣就可以保證新生代農民工在跨地區工作時養老保險的個人賬戶也可以及時的轉移與接續。當前我國較為發達的省份已經實現了養老保險省級層次的統籌,地方政府可以依據本地區養老金的收支情況填補養老保險統籌賬戶基金的差值。

(五)擴大養老保險在新生代農民工群體中的覆蓋面

將新生代農民工群體按照收入水平以及流動性的強弱進行劃分,可將那些收入水平較高且流動性較弱的群體歸入到城鎮職工養老保險體系中。對于那些流動性較大且工資收入水平較低的人群可以專門為他們設計一種過渡性的制度,把當前的繳費降低在一個合理的水平內,使更多的新生代農民工可以享受到國家的養老保障。

(六)降低養老保險的繳費率

新生代農民工整體就業環境較差,工資收入水平低,且工資拖欠的現象時常發生,如果養老保險的繳費率過高會使他們的生活負擔加重。此外,新生代農民工的就業領域多為制造行業、社會服務行業等,這些行業競爭激烈,單位盈利規模小,過高的養老保險繳費基數會使他們不得不通過逃避繳費的行為來降低成本。適當降低養老保險的繳費率可以使更多的低收入群體加入到養老保險的體系內,另外應適當降低企業的養老保險繳費率,降低企業的繳費壓力,減少企業逃避繳費責任的現象。

七、結論

第一,農民工已經發展成為一個龐大的群體,他們外出務工年齡較早,文化素養的欠缺阻礙了他們融入城市的進程。政府應重視新生代農民工的教育與培訓,多提供公益性的教育與培訓,讓他們掌握更多的技能,提高文化素養,適應城市的發展速度與就業環境。

第二,雖然當前養老問題距離新生代農民工較遠,但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他們今后將面臨比傳統農民工更為嚴峻的養老問題。然而他們卻面臨種種不公平的待遇,養老保險問題未得到社會的重視,加之自身缺乏對養老保險的深入了解,使養老保險的參保狀態更加嚴峻。

第三,新生代農民工返鄉意愿較弱,大多想要繼續留在城市發展,因此農村的養老模式已不能適應他們的養老需求,然而他們又被城鎮職工基本養老體系排除在外,因此國家應盡快設計出適用于新生代農民工群體的過渡性的養老保險制度,使他們也可以享受到國家養老保障事業的發展成果。

第四,新生代農民工的養老保險問題并不是某個單方面原因造成的,新生代農民工自身、企業、以及國家都應當參與到解決這個問題的過程中來。作為新生代農民工群體應不斷提高自身的知識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質,加強對養老保險的了解。

[參 考 文 獻]

[1]鄭功成.中國流動人口的社會保障問題[J].理論視野,2007(6):8-11

[2]桂世勛.中國城市“農民工”養老保險的探索及建議[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2009(5):12-17

[3]楊燕綏.社會保險關系的接續和攜帶[J].中國勞動保障,2005(10)

[4]黃斌歡.雙重脫嵌與新生代農民工的階級形成[J].社會學研究,2014

[5]吳曉慧.新生代農民工養老保險現狀研究--基于鄭州市的調查[D].甘肅農業大學,2015

[6]李麗群,胡明文,黃大星.新生代農民工的特征與創業動機分析[J].江蘇農業科學,2011

[7]王麗麗.我國農民工養老保險政策存在問題及解決對策研究[D].蘇州大學,2010

[8]陳頤.解決農民工養老保險問題的原則和思路[J].學海,2006(5)

[9]周芳麗.新生代農民工市民化進程中的養老保險問題研究[J].現代營銷(學苑版),2014

[10]劉夢炫.推進新生代農民工養老保險制度發展問題研究[D].江西財經大學,2013

[11]Matt Nesvisky,Bulls,Bears,and Retirement Behavior,2006

[12]Truman ?G. ?Packard, ?Do ?workers ?in ?chile ?choose ?informal ?employment? ?A ?dynamic ?analysis ?of sector choice [M].Washington: the World Bank,2009

[責任編輯:王鳳娟]

猜你喜歡
對策與建議新生代農民工養老保險
平安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平安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高校體育課堂評價的研究
高速公路項目投融資管理問題研究
新生代農民工職業核心能力發展探析
宅基地使用權流轉改革思路
關于提升財政補助資金使用效率的思考
新生代農民工教育培訓意愿影響因素分析
關于新生代農民工的就業選擇因素的分析
退休后可以從職工養老保險轉為居民養老保險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