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生活智慧引領孩子走向智慧的生活方式

2016-12-17 17:59周俐敏
關鍵詞:引領

周俐敏

摘 要:生活智慧是人們走向智慧生活方式的向導。教育的價值在于為孩子可能的完滿生活提供服務,喚醒和開發學生創造潛能和生活智慧,支撐、引領學生走出規范性存在,重新認識合理的生活價值觀和生活方式,建構創造性生存是學校教育的新使命。本文著重對當前小學生生活智慧缺失問題進行剖析,并提出了問題解決的策略,期望通過教育改革與實踐,為孩子的智慧生長而教,指引孩子走向幸??鞓返闹腔廴松?。

關鍵詞:生活智慧;引領;智慧生活方式

中圖分類號:G6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6)17-003-3

智慧,“智”,聰明才智,發明創造的能力;“慧”,明心,洞察生活的真善美。所以,“生活智慧”不僅是一種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和藝術,還是一種悟性,按照生活之道,心底無私、愉悅、健康地生活的悟性。而智慧生活方式既是由生活智慧構筑起的符合生活道德、生活準則的“合理”的規范性存在,也是滿足個體生存、享受、發展需要的“合情”“合意”的創造性的生存方式。智慧人生,不僅是說人們認識生活、改造生活需要智慧,更是意味著人們需要憑借生活智慧走向美好的生活方式,擁有幸福的人生。

兒童智慧生活方式的養成,取決于兒童生活智慧的發展水平。孩子,作為生活存在的主體,在與一定的社會條件交互作用時形成自己認可的生活規則,并形成獨特的生活方式。在對我校學生的學習、消費、交往等生活方式進行調查時,我們發現即使孩子的生活環境、生活條件并不存在顯著差異,學生的生活方式仍存在一定的差異。比如,在學習方式上,有些孩子遇到問題,習慣先自己想辦法嘗試解決,有很強的主動性,但也有很多孩子還是喜歡依賴他人,喜歡采用直接接受式的學習方式。對于正處于身體和精神成長發展期的小學生來說,他們有待成長的生活智慧直接影響著他們對生活方式的規范、調節和創造。

教育的價值在于為孩子可能的完滿生活提供服務,喚醒和開發學生創造潛能和生活智慧,支撐、引領學生走出規范性存在,重新認識合理的生活價值觀和生活方式,建構創造性生存,已成為學校教育的新使命。那么通過問卷調查及生活觀察,學生的生活智慧缺失主要在哪些方面?學校教育又該如何著力?

一、以欣賞教育涵育積極的生活感受,引領孩子主動悅納生活

[問題呈現]

有一次聽課,看到身旁的一個男孩很認真地和同學們一起讀書,并按照老師的要求在書上劃劃寫寫,但是一節課卻沒舉過一次手。下課問他為什么不舉手,他漲紅了臉,沒開口,結果,他身邊的同學說,他是差生,不敢舉手。

“差生”,這個字眼讓這位孩子產生了消極的心理感受,也讓他采取了消極的學習方式。稍作觀察,不難發現類似的例子很多,很多孩子抱怨學習太苦,抱怨父母的干涉太煩,感受到朋友相處太累,感受到做不好事情、學習進步不了太失望,有的甚至感到生活沒有樂趣,沒有希望。生活感受積極性的缺失又怎能悅納自己,悅納他人,悅納生活!

[成因分析]

消極生活感受的產生,一方面是因為孩子心里不成熟,生活的復雜性極易控制他們的情緒,對挫折承受能力差;但另一方面,教育也存在著不可忽視的責任。長期以來,我們一直采取的是問題解決式的教育,糾錯式的教育,久而久之,學生就會處于一種懷疑式的生活氛圍,一有風吹草動,先自我否定,進而消極應對。所以,學校教育,對學生的關注不能只停留在問題的發現和解決上,而要引導學生找到自身存在的積極力量和潛能,樂觀地迎接生活的一切挑戰。

[解決策略]

欣賞教育,它關懷的是孩子可能走向美好未來的正面力量。我們學校在欣賞教育的實踐過程中發現,孩子生活順境中的欣賞無疑給孩子更多的積極的力量。但是,孩子消極的生活感受來自于他們生活中的不如意。欣賞教育不同于問題解決式的教育,但也不回避問題,關鍵是學生面臨生活問題時又如何給予積極的生活感受呢?

“顯微鏡”尋找問題的例外,給予孩子正確處理生活的方式。又是下雨的日子,孩子們放在走廊里的雨傘東倒西歪,讓二(1)班班主任周老師很頭疼。狠批大家一通?想起以前狠批的結果,孩子們嚇得一整天都不敢大聲說話。但問題總要解決的。很快,她找到了例外——有兩個同學把帶著雨珠的折疊傘有序地放在了臉盆中。于是,她大大地欣賞了這兩個同學“睿智”的做法。隨后的雨天,睿智的同學越來越多。在周老師的欣賞中,二(1)班雨天的走廊成了一道風景,孩子的傘掛在窗臺井然有序,不能掛的折疊傘和雨衣,也整齊地放入臉盆中。欣賞問題的例外,讓批評可能帶來的消極感受化為了積極的心理暗示,也帶來了問題孩子自我的“認知——覺醒”,孩子在正向關注和正向思考中,睿智地去處理問題,這不正是悅納生活的智慧生活方式?

“哈哈鏡”包容問題的存在,給予孩子勇于面對問題的自信?!按砭尤宦┳隽俗鳂I!”這位老師并未把心中的話立刻出口,而是嚼了又嚼,才開了口:“××同學一向對自己嚴格要求,我相信她今后不會再有這樣的疏忽?!北緫桥u的,但老師經過打磨,欣賞了孩子的優點,又用“相信”而不是“希望”,既給了孩子前進的指向,又讓孩子有了改正缺點的信心。雪上加霜不如雪中送炭,孩子生活中發現自己遇到問題時,難免會不安甚至恐懼,這時,老師的包容會防止這種恐懼的擴大,而真誠的欣賞和期待,能夠重新喚醒孩子直面生活的信心,排解負面的情緒,避免消極感受的產生。

“放大鏡”放大問題外的優點,給予孩子積極承擔生活的動力。生活中孩子的消極感受大多來自于他的自卑感。之所以自卑,是看不到自己的優點,光看到自己的缺陷。我班有位學困生,因為成績太差,他對自己也沒有信心。有一次,訂正好課堂作業天已經黑了,他媽媽等得很心焦。但是,他看到教室很臟,不顧媽媽的催促,認認真真地把教室打掃了一遍。班主任知道這件事后,在全校的集體晨會上,讓他上臺講述他的故事。不久,改變在悄悄發生,他比以往更熱愛勞動,他有了朋友,學習上遇到問題也不再悶著,而是主動請教起老師和同學……是欣賞讓孩子正視自己的優點,也讓積極的生活感受像“雪球”不斷擴大,影響到本來的缺陷,產生積極向上的生活動力,并改變了他的生活方式。

二、讓生活思辨拓展孩子的生活悟性,引領孩子敏銳把握生活

[問題呈現]

哪種學習方式能讓你學得懂、學得快、記得牢,學習效率最好?

如果和你一起玩耍的伙伴落了水,而你剛巧學會了游泳,你會怎么做?

“文明、關愛、變革、進取、遵紀、責任、誠信、主動、合作、創新、機智”,請選擇自己認為的最重要的三項生活美德。

被置于生活道德的前五位分別是——誠信、關愛、遵紀、文明、責任。

以上是對我校學生學習、交往方式及生活價值取向調查中的部分數據。從前兩項調查發現,一些學生的生活行為并不睿智,認為“聽老師講學習效率”最高的學生人數最多,在學生的觀念中,老師的權威地位毋庸置疑,而忽視了自己才是真正的主人。在“救落水伙伴的問題上”,有半數以上的學生選擇自己救人,雖然有42.2%的學生也考慮過自身的安全,但卻沒有考慮自己是否有救人的經驗,甚至有8.5%的學生什么也沒考慮,全憑自己助人為樂的一腔熱血去救人。生活觀念造就生活方式,從第三項調查不難發現,“仁”、“孝”、“信”、“誠”等傳統生活道德在孩子生活觀中占主體,但“變革、進取、主動、合作、創新、機智”這些現代生活元素被忽視了,生活觀限制了生活視野,也影響了生活方式。

[成因分析]

顯然,無論是學校教育還是家庭教育,對于孩子現代生活價值取向的教育力度還不夠。教育歷來重視傳統生活道德對孩子生活的熏陶,的確,作為社會文化沉淀下來的生活道德,并未因為社會發展和時代變遷而失去其價值,相反其生命力具有恒久性。但是,這些是否仍作為智慧生活方式教育的主流價值觀?答案是否定的。一方面,這些傳遞正能量的生活觀應該承繼,它們指向兒童“合情”“合理”地處理與自我、他人、自然、社會的關系,是智慧生活方式的根基。但是又必須超越?!白兺?、合作、創新”等現代生活品質卻指向兒童改造自我、改造自然、改造社會創造“合意”的生活,是智慧經濟時代必須注入的活力和動力,這些應該成為學生智慧生活的新的主流價值取向。智慧生活方式的養成,教育,就要幫助學生建立新的主流“價值軸心”,衡量不斷涌現的新觀念,擁有智慧生活的內在精神。

[解決策略]

“入境”時的悟理。生活的真諦不是告訴,而是學生的自省自得,當然,也不是空想,生活實踐是“理”走向深刻的媒介?,F在的生活教育很重視學生的生活實踐,但是很多老師讓學生做了就完事了,有些老師至多讓學生寫一寫日記。其實,孩子的實踐有異有同,實踐中出現的問題也不一樣。例如,我班有“一日值勤崗”,每個同學輪流。到了周末,班主任王老師總要抽時間讓孩子就一周值勤作回顧。這不,問題來了,有同學反映某個班干部沒戴紅領巾,值勤員沒扣他生活銀行的儲蓄幣;另一個班干部卻生氣地說,她某天沒戴紅領巾,結果值勤員扣了雙倍的儲蓄幣;這時有一個孩子又檢舉,值勤員包庇了某個普通同學,沒戴紅領巾也沒扣分。而班級的生活銀行有這樣的規則:不戴紅領巾一次,扣儲蓄幣一分。而這些值勤員顯然都有了“變通”。王老師沒有批評任何一個值勤員,而是先請他們談當時的想法,有的認為不扣班干部是想維護他的威信;但有的認為班干部更應該以身作則,所以改扣雙倍的;而那位普通同學不扣是因為他是初犯,給他一次機會。針對這些想法,王老師請大家展開思辨:規則能否“變通”,如果隨便“變通”會出現什么后果?怎么才能讓規則更人情化?生活中什么時候可以“變通”……在對比性的認識思考中,學生用相互聯系、發展變化的眼光辯證地去認識問題、分析問題,澄清認識,也只有在這樣的思辨中,“變通、合作、創新”這些新觀念的真正內涵才會深入學生心田。

“察情”時的開慧:生活是萬花筒,無時無刻不在變化,每天孩子們耳聞目睹的事物真不少,但真正能引起他們關注與思考的又有多少呢?所以,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孩子注意身邊的一切,并用心去思考。優秀班主任張老師的班級每周三的晨會內容固定為“話說身邊事”,學生不僅要交流生活中、各種媒體上看到的感興趣的事,還要交流自己的想法。交流時,張老師不失時機地引導學生深入話題。例如學生在談到新聞報道中某東北女大學生因助人遇害的事時,大家都覺得對陌生人應該警惕,最好不要和陌生人說話。不和陌生人說話,這是班上大多數孩子與陌生人交往的處世觀,而這是否就是智慧的?張老師立刻繼續組織學生展開了話題:陌生人的請求是否都該拒絕?如果有陌生人請你幫著一起把東西送到某地方,你會怎么做?如果你想熱心幫忙,但又要考慮自身安全,你會怎么做?這些問題讓學生用慧心去思辨,去判斷,在做出合理抉擇的同時,學生的心田也會播下“機智交往”的處事觀。

“審微”時的豁然:孩子的生活說大并不大,即使學生間產生矛盾,也是因為雞毛蒜皮的小事,但任何小事也都是孩子生活觀的應然反應。抓住這些小事,讓學生“審視”這些小事,學生的境界會開闊起來。張老師的班級博客中常常有孩子們生活照的刷新,這個孩子爬上椅子正在主動張貼黑板報上掉下來的畫,那兩個孩子低頭湊在一起合作實驗真認真,而這邊幾個吵架的同學樣子真有趣……張老師的手機及時攝下這些鏡頭。對孩子的這些行為,她也從不說對錯,而是上傳到博客,讓孩子自己發表意見。當孩子們在洋洋灑灑跟帖的時候,他們在思考,在碰撞,他們的生活觀也在悄然改變。所以,孩子,尤其是高年級的孩子,他們已經有了自己處理問題的能力,老師不妨放放手,讓他們自己在處理問題的過程中,拓寬心胸,獲得人生的感悟。

三、讓生活體驗豐富孩子的生活素養,引領孩子熱誠地創造生活

[問題呈現]

學校舉行生活達人秀比賽,舞臺上,小選手們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唱歌的,跳舞的,彈奏各種樂器的,表演武術的、書法的,展示珠心算技藝的……為了活躍氣氛,主持人選了一些小選手,穿插生活小技能比賽,比如穿針引線,剝豆子比賽等,結果,小小的針線把剛才能歌善舞的孩子難住了。的確,現在的孩子越來越多才多藝,這個十級,那個八級,但是,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呢?如果父母一星期不在家,能從容安排自己生活的孩子又有幾個?才藝不是生活的全部,甚至不是生活的主體,衣、食、住、行,這些才是孩子最基本的生活方式,一旦這些生活都由別人占主導,自己時時依賴他人,過自己“合意”的生活也只是空話,又怎能去創造自己的生活?

[成因分析]

且不說家長為了孩子適應將來社會的競爭重學業,并讓孩子多學幾門才藝傍身的教育觀,就是學校教育,重學科知識教育、輕生活教育已是不容忽視的事實。即使生活與品德課程中也有生活常識的教育,但是重說教,輕體驗,光有書本知識的學生面對生活實際問題也往往束手無策。孩子是生活的主人,生活是他們與社會文化、自然環境及他人互動后不斷調整與成長的過程。所以學校教育應該回歸學生生活,以生活為主軸,視學生為生活為主體,在生活中探索、在生活中觀察,在活動中體悟,拓展學生面向生活學習的視角,給學生以自己經營生活、改造生活、提高生活質量、創造生存智慧的知識、能力、興趣、品質。

[解決策略]

在細節的打磨中養成生活好習慣。少年居性,習之為常。習慣是積久養成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是生活習慣支配下形成的生活模式。而習慣又由生活細節構成。我校在一月一習慣活動中,各年級根據實際情況,每月推出學生需要重視的十大生活細節,結合成長銀行的儲蓄,引導學生關注生活的細微之處,讓學校建構的校本化的好習慣立體起來,鮮明起來。比如一年級新生開始的第一周,我們把“個人儀表儀態”作為第一個養成目標,坐姿、寫姿、穿戴、物品擺放等方面,用讓孩子喜聞樂見、朗朗上口的兒歌的形式細化,學生讀讀、誦誦、做做,久而久之,這些細節就被孩子接受并慢慢穩固下來,而這些好習慣也將讓孩子的生活方式健康、優雅起來。

在多樣化的實踐中豐富生活形式。生活體驗是生活感受、思維、行動的有機結合,又借助具體的實踐載體展開。孩子生活歷練的方法是多樣的,參觀、訪問、探究、應用等等,伴隨著多樣化的實踐活動,各種讓孩子感到新鮮的、新奇的生活方式也會隨著實踐讓學生親身體驗,繼而進入孩子生活。

在個性化的歷練中厚實生活閱歷。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回歸生活的教育??隙ㄒ膊皇钦R劃一的,每個孩子都有他自己的成長所需?;蛟S我們還不能為每個孩子量身定做屬于他的生活課程,但是,在課程實施時,我們應該盡可能地給孩子自由體驗的空間,比如,讓他自己設計活動方案,自己尋找伙伴合作行動,自己策劃成果展示。所謂“我的生活我做主”,在個性盡情張揚的舞臺上,孩子才能竭盡所能展示才華,積極透過探索和觀察來認識人、事、物的特性與關系,學習做事的方法,把握生活的本質,累積生活的閱歷。

在探索性的磨礪中錘煉生活品質。生活不是學科知識的加總,生活智慧的提升也不僅僅是生活技能的獲取,還包括在體驗中生活興趣的培養,生活意志的鍛煉,生活創造力的增長以及生活機智的磨礪。不要把一馬平川讓孩子去體驗,也不要讓孩子伸手就能摘到“果子”,而是要讓孩子用眼睛看,用耳朵聽,用小手做,用意志去克服困難,更要用大腦去思考問題,去探究,去找到更好地摘到“果子”的方法。所以,我們要經常給孩子出一些生活難題,培養他們探索生活的興趣,以及在生活中觀察生活、思考生活、探究生活、選擇生活、改善生活、創意生活的熱忱、能力和意志。

生活智慧是,孩子走向智慧生活方式的向導。為孩子的智慧生長而教!讓我們一起努力,點燃孩子的生活智慧,指引孩子走向幸??鞓返闹腔廴松?。

猜你喜歡
引領
優化操作感悟 培養學生數感
一片樹葉啟情思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市場經濟關系淺析
淺談如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實現內容分析到落實語用
引領要扎實發展更高效
西藏高校輔導員如何引領學生健康成長的幾點建議
“6.2.1”教學模式下汽車制造與裝配技術專業師生整體素質提升的改革研究
班主任用愛引領學生成長成才的研究
談如何引領學生走近京劇
“引領”美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