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調控一體化模式下地區電網監控風險管控研究

2016-12-17 12:25馬劍超
科技創新導報 2016年21期
關鍵詞:變電站調控調度

馬劍超

摘 要:電網安全運行的質量對國民生活和社會穩定有很大影響,也是電網企業普遍關注的問題。該文通過在電網企業中多年的工作經驗和相關文獻的參考,就電網監控風險影響因素進行淺要分析,并根據風險因素提出了一系列整改措施。希望通過該文的分析,對調控一體化模式下地區電網監控風險管理研究有一定幫助。

關鍵詞:一體化模式 地區電網 監控風險 管控研究

中圖分類號:TM7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6)07(c)-0004-02

隨著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地區電網的功能越來越多樣化,電網的結構越來越復雜,在這樣的基礎條件下,我國地區電網開始走智能電網的道路。國家為了滿足電網的專業化、精益化、系統化以及駕馭智能電網的能力,正在努力建設“三集五大”體系。這就對地區電網調控人員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國幅員遼闊每個地區對電力系統的需求都不盡相同,所以在電網監控風險管控中要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對電網監控風險管理進行適當調整,在一體化的模式下,提高地區電網監控風險管控顯得尤為重要,只有把電網運行過程中存在的風險控制在萌芽當中,才能減少相關的經濟損失,從而提高電網安全運行的效率。

1 某電網調控一體化模式下地區電網監控風險管控現狀

某地區電網在2014年初開始實行調控一體化模式,截止至2016年初,該供電公司一共管轄65座變電站,其中500kV以上的變電站有3座,220 kV變電站12座,110 kV變電站20座,35 kV變電站30座。其中220 kV變電站、110 kV變電站、35 kV變電站都已經逐步實現了自動化無人看守的智能電網。自從應用了調控一體化模式以后,該變電站各個部門之間的分工井然有序,相比之前發生的風險事故要降低將近50%。該電網公司使用的監控平臺是東方電子廠生產的DF8003E自動化調控平臺。DF8003E自動化調控平臺是東方電子廠根據客戶的實際需求自主研發的智能自動化調控平臺,能很好滿足客戶的需求和降低風險事故的發生。但是由于我國電網監控風險管控發展起步比較晚,和很多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很大差距,所以很多風險因素控制還不是很到位,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 操作票制度執行不到位

在調控一體化模式下地區電網監控風險管控中,調度主要的工作就是電系操作,包括:操作票擬寫、操作票審核、操作票布置、操作票執行等工作。如果在電系操作中任何一個環節發生失誤,都會引起很嚴重的后果。操作票制度執行不到位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隨著我國信息技術的發展,操作票已經基本實現了電腦開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調度工作的任務量,以及出現筆誤的可能性[1]。無論是電腦開票還是人工開票都是人工開發的,對在開發操作票過程中,填寫的內容是否完善、對現場是否了解、工作安全措施是否填寫完善等都會影響操作票填寫的正確性,從而為風險事故的發展埋下安全隱患。其次,操作票審核也是發生風險隱患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審核人員不認真、不仔細、安全責任意識差,把操作票的審核當作走過場,不對操作票上的內容進行仔細審核也會埋下很大的安全隱患。再次,在操作票布置過程中,運行人員要對操作票上的內部進行逐字逐句核對,如果發現疑問要及時提出,但是在實際工作中經常出現“你讀你的,我看我的”導致在工作中發現了問題,再重新布置工作,既浪費時間,還容易發生風險事故。最后,在執行過程中對操作的目標不明確,從而造成調度事故的發生。

1.2 遙控操作有待提高

由于我國電網監控風險管控發展起步比較晚,到目前為止,調度遙控操作還僅僅限制在單一任務的操作過程中,在地區供電公司承擔了110 kV以下電力系統的斷路器遙控操作任務。在這一過程中,調度人員往往不清楚遙控的目標以及目標處地的實際情況,在操作過程沒有進行雙重審核和確定,從而造成用戶停電或者給還在施工的輸電線路進行送電,發生不必要的安全損失[2]。

1.3 自動化系統不夠完善

目前地區電網監控風險管控中經常使用的系統有很多,主要包括:EMS能力管理系統、PMS生產管理系統、OMS調度運行系統等等。這些系統都有獨立運行的軌跡,在這樣的基礎下,就容易造成以下幾種事故的發生:首先,對調度人員的綜合素質有很高的要求,必須對這幾種系統都了如指掌才能保證電網安全運行,目前電力企業很多調度人員的年紀都偏大,對新鮮事物的掌握比較慢,在調度過程中容易出現差錯。其次,調度人員在收集和錄入信息過程中有很多重復的信息,如果在事故處理過程中,錄入錯誤的信息,就會影響事故處理的進度和故障判斷的準確度,從而影響送電的速度。最后,調度站相關的信息,有直接發送和通過集控站轉發兩種形式。如果選擇直接發送的形式,沒有對相關的信息數據進優化和篩選,就會發生誤發信號或者信息重復的現象,大大降低了調度站處理相關信息的效率。如果選擇通過集控站轉發的形式,經常會發生信息堵塞的情況[3]。

2 提高電網監控風險管控的措施

2.1 加強對人員的業務培訓,夯實業務基礎

21世紀是信息化大數據的時代,需要很多高素質的人才才能保證電力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得一席之地,這就要求電力企業通過每天交接班的時間進行交流,通過相互學習的方式提高人員的綜合素質,或者派遣優秀人員到電力系統的中心站去學習,從根本上提高每個員工的業務基礎知識,能夠準確了解變電站所有設備的運行狀況和特點,并且具有操作設備和處理故障的能力。通過DTS系統定期進行事故演習,對不同的用電峰期和不同季節的情況進行有針對性地演習,并對每次的演習結果進行綜合評定,從實踐中獲得處理事故的經驗。

2.2 優化電網運行方式,合理安排檢修計劃

任何風險事故都不可能完全杜絕,電力系統更是如此,不可能把風險事故發生的概率降到零,只能通過科學、合理、規范的方式把風險因素控制在萌芽當中,把風險事故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對電網運行方式進行科學優化,并且把檢修計劃進行精益化設計,最大程度上減少停復役操作,優化電網運行方式,合理安排檢修計劃具有以下優點。其一,能提高電網運行方式的可靠性,加強網架薄弱環節,提高電網安全運行的效率。其二,能夠提高客戶持續性,減少停電事件的發生。其三,能夠減少相關人員的工作量,從而減少風險事故發生的概率[4]。

2.3 加強智能電網新技術的應用

目前很多發達國家把智能電網的建設納入國家能源的戰略化目標中,可見加強智能電網新技術的應用有多么重要,通過把智能電網新技術應用到電網業務中,不但能提高電網安全運行的效率,而且也是衡量一個國家發展水平的主要指標,比如:在2015年江蘇某電網企業把自愈系統應用到電網運行中,大大提高了判斷故障發生的準確性,相比之前處理故障要減少大約30%的時間。除此之外,還有自動無功分析調壓裝置,能很大程度上提高供電的質量等等。智能電網新技術的應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修復能力,從而降低調度人員處理風險事故時發生延誤和遺漏的概率,提高電網運行的效率。

3 結語

綜上所述,電網調控一體化模式是我國電網發展到一定程度的具體表現,電網企業要想提高電網運行的效率,獲得更多的經濟收益,就必須加強對風險的識別和控制能力,該文通過在電網企業多年的工作經驗,對地區電網監控風險管控進行淺要分析,希望對我國電網的安全運行有一定幫助。

參考文獻

[1] 杜力,夏友斌,宋銘敏,等.調控一體化模式下地區電網監控風險管控研究[J].電力安全技術,2014(10):4-7.

[2] 姚恒琦.淺析地區電網調控一體化運行風險與管控[J].江蘇科技信息,2015(4):61-62.

[3] 哈志蕊,劉斌,王軍偉.調控一體化模式下地區電網監控風險管控研究[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5,31:138-139.

[4] 鄭廣君,李杰,楊靜,等.省市級電網調控一體化的安全管理[C]//全國電力行業企業現代化管理創新5年經典案例集.2015.

猜你喜歡
變電站調控調度
《調度集中系統(CTC)/列車調度指揮系統(TDCS)維護手冊》正式出版
如何調控困意
經濟穩中有進 調控托而不舉
一種基于負載均衡的Kubernetes調度改進算法
虛擬機實時遷移調度算法
關于變電站五防閉鎖裝置的探討
超高壓變電站運行管理模式探討
順勢而導 靈活調控
220kV戶外變電站接地網的實用設計
SUMO修飾在細胞凋亡中的調控作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