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拉帶式車門限位器的布置與設計方法研究

2016-12-19 20:31孫龍飛劉洋葛坤吳維
汽車科技 2016年6期
關鍵詞:車門

孫龍飛 劉洋 葛坤 吳維

摘 要:本文闡述了拉帶式汽車車門限位器的布置與設計方法,介紹了限位器功能原理、結構形式,提出了限位器的布置要點,詳細說明了限位器主臂軌跡的設計,對多種工況進行分析,介紹了限位主臂的形狀設計的方法,對車門限位器零件的開發設計具有一定意義。

關鍵詞:車門;限位器;布置與設計;限位器主臂

中圖分類號:U463.8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2550(2016)06-0049-05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method of layout and design of automobile door check was described, and introduced the function and structure of door check. Detailed on the check arm trajectory design and analyzed the various of working conditions. Introduced the limiting shape design method.

Key Words: Vehicle door; Door check; Layout and design; The check arm

1 前言

車門限位器是汽車車門系統的一個重要部件,對車門開閉舒適性與安全性有重要作用,限位器設計的好壞直接影響了整車的品質。本文闡述了一種限位器的布置與設計方法,主要包括限位器布置原則、限位臂軌跡設計、限位器力臂計算與驗證、機構運動校核、限位器形狀設計,對一般車門限位器的布置與設計有一定的指導作用。

2 車門限位器的功能與工作原理

2.1 車門限位器的功能

車門限位器布置在車門上下鉸鏈之間,主要起到三部分功能:

1)在車門開閉過程中為車門提供2~3個限位檔位;

2)保證汽車停泊在坡道(上坡/下坡)時,限位器能夠保證車門至少停在某一檔位,車門不自動開閉;

3)在操作車門開閉的過程中給予一定的阻尼,保證開關車門時具有良好的手感。

2.2 車門限位器的工作原理

車門限位器的工作原理是通過車門的開閉,帶動安裝在車門上的限位器盒,使限位器盒里的彈性元件與限位器主臂產生相對運動,靠主臂的形狀使彈性元件產生或大或小的彈性力,擠壓主臂產生摩擦限位力,最終達到開關門的手感要求和車門限位的目的。

2.3 車門限位器的結構形式

車門限位器的結構形式有很多種,使用最廣泛的是拉帶式限位器,除此之外還有鉸鏈一體式限位器和限位鉤+限位桿式限位器,本文僅對拉帶式限位器的布置與設計方法進行討論。

拉帶式車門限位器結構如圖1所示,一般包括限位盒、限位主臂、限位器安裝支架和末端緩沖塊四部分,其中限位主臂與限位盒是關鍵部件,設計難度較高。限位器安裝支架和末端緩沖塊一般可參考已有結構,設計難度較低。

限位主臂一般分為包塑和沖壓件兩種,包塑主臂具有美觀、精度高、噪音小、成本較高的特點,主要用于乘用車;沖壓件主臂成本較低,但精度低、噪音大且不美觀,主要用于低成本的商用車。

限位盒根據限位元件的不同可分為橡膠塊和金屬彈簧兩種,結構如圖2所示,其中橡膠塊式具有重量小、成本低、受溫度影響大、性能不穩定的特點;金屬彈簧式具有重量大、成本高、受溫度影響小、性能穩定的特點。

3 車門限位器的布置

車門限位器的布置相對比較獨立,在設計中需要保證限位器與其它部件的安全間隙,所以限位器的布置一般在其它部件布置完畢之后。限位器布置的輸入條件包括所用限位器的結構類型、車門旋轉中心線、玻璃導軌位置、車門玻璃運動包絡、車門數據、側圍數據、密封條數據、車門護板數據。

3.1 車門限位器布置空間要求

為了減小車門限位器工作時的摩擦阻力,提高限位器的使用壽命,降低開發難度,一般要求限位器的布置位置遠離車門鉸鏈旋轉中心,即鉸鏈中心線的最小力臂盡量大。在總布置階段,應保證車門的厚度能夠滿足限位器布置的空間要求。

3.2 與周邊零件的安全間隙要求

為了保證車門限位器的運行可靠性,需要保證限位器與周邊零件的安全間隙。

通常限位器的最大開啟角度應比車門鉸鏈的開啟角度小大約5°;

限位器的旋轉軸與鉸鏈旋轉軸線應平行;

限位器在Z方向上的布置應盡量布置在上下鉸鏈的中間或靠下的位置,盡量在玻璃導軌最彎處;

限位器盒周邊要留有足夠的工具安裝空間;

限位器主臂在運動過程中與玻璃運動包絡面的安全間隙應保證在10mm以上;

限位器主臂在運動過程中與車門內板的安全間隙應保證在8mm以上;

限位器主臂在運動過程中與車門密封條以及車門內護板之間要有足夠的安全間隙;

限位器主臂運動過程中與限位盒的夾角應盡量小,一般不大于8°;

車門內板需預留合適的開孔尺寸,以便于工人裝配。

4 車門限位器主臂軌跡設計

車門運動時,車門限位器的限位盒繞著鉸鏈軸線運動,限位器主臂繞著自身旋轉中心運動,而運動過程中限位主臂與限位盒需保持穩定的相對運動,因此車門限位器的主臂軌跡是一條復雜的復合曲線,限位器主臂軌跡一般采用單元逼近法。

4.1 限位主臂軌跡設計方法

限位主臂軌跡設計一般采用單元逼近法,單元逼近法是將車門最大開啟角度分為等角度的若干段,通過分段擬合的方法得到完整的限位主臂軌跡,其中分段數越多,所得到的主臂軌跡越精確,一般為了保證設計效率,分段數定義為10段即能滿足軌跡精度要求。具體繪制步驟如圖3所示:

1)將限位器盒簡化為一條直線,直線中心點作為與限位器主臂曲線的交點;

2)將車門最大開啟角度平均分為10段,將限位器盒繞鉸鏈軸心旋轉,分別和每段端點相交(如(a)所示);

3)過限位器盒中心點作垂直于限位器盒的直線,直線長度為兩圓之間的長度(如(b)所示);

4)將步驟3)中所作直線,從最外側一根直線開始,以限位器軸心為旋轉中心,旋轉至下一直線處,使其與之相接(如(c)所示);

5)以此類推,最終得到限位器主臂曲線。

4.2 限位主臂軌跡驗證

限位主臂軌跡驗證主要包括限位主臂力臂驗證和主臂運動空間驗證,首先根據邊界條件建立限位器主臂相對于鉸鏈中心線的力臂模型,如圖4所示:

一般要求限位器相對于鉸鏈中心線的最小力臂X應大于60mm,而a一般應大于20mm,以方便限位器的安裝。

對于具體車型可利用EXCEL軟件根據公式(1)計算出車門不同開度對應的限位主臂力臂值,最終可作出如圖5所示的力臂曲線,檢查力臂曲曲線的最小力臂X是否滿足設計要求。

完成限位力臂驗證后,可利用CATIA中的DMU模塊對限位主臂進行運動仿真,檢查限位主臂運動過程中與周邊零件的安全間隙是否滿足3.2的要求。

5 限位器主臂形狀設計

5.1 主臂限位檔位分配

設計得到限位主臂軌跡后可進行限位角度的分配,分別將限位器盒中心點由車門各個開度位置,以限位器軸為旋轉中心旋轉,所得圓弧與限位主臂曲線的交點即為主臂限位檔位的位置,如圖6所示:

5.2 限位器力學計算

根據車輛實際使用環境,限位器力學模型需要考慮平路與坡路兩種工況,平路工況用于確定限位器非檔位角度的限位力,坡路工況用于確定限位器檔位角度的限位力。

5.2.1 限位器受力分析

在平路工況下開閉車門過程中,限位器會給車門一定阻力,以保證操作舒適性,力學模型如圖7所示:

5.2.3 限位器有效限位力的計算

根據公式(2)和公式(3)可分別算出平路工況下非檔位角度下的限位力矩和坡路工況下檔位角度的限位力矩,根據公式(1)可算出對應開度下的限位器主臂限位力臂,從而可得到限位器在各開門角度(包括檔位和非檔位)對應的限位力F2。

對限位器進行受力分析,如圖11所示,限位力F2可分解為分別與限位器盒中心線垂直和平行的分力F2x和F2y,其中F2x即為限位器的有效限位力。

5.3 限位器主臂形狀設計

車門運動過程中限位盒內的彈性元件與限位器主臂發生彈性變形,對限位器主臂產生或大或小的彈性力擠壓主臂產生摩擦力,即為限位器的有效限位力F2x,可用公式(5)表示。

6 結論

本文闡述了拉帶式汽車車門限位器的布置要點,采用單元逼近法設計限位器主臂軌跡,分析車輛處于不同路況條件下的限位器的受力特點,建立了對應的力學模型,通過計算可得到限位器的有效限位力,根據限位器主臂與限位器盒的受力關系做出了限位主臂的形狀。本文為拉帶式車門限位器的開發提供了思路,具有一定參考意義。

參考文獻:

[1]雷學明, 班正逸, 周利民, 車門限位器布置與設計, 汽車使用技術, 2014.

[2]劉遺勛, 淺談車門限位器的設計, 第九屆河南省汽車工程技術研討會, 2012.

[3]付凱, 班正逸, 丁學光, 朱偉, 劉少峰, 基于CATIA的宏程序自動生成車門限位器臂桿軌跡的設計, 汽車使用技術, 2015.

[4]吳亞良, 現代轎車車身設計, 上??茖W技術出版社, 2007.

猜你喜歡
車門
地鐵車輛車門安全聯鎖回路故障判斷思路解析
地鐵車輛車門安全聯鎖回路故障判斷思路解析
基于地鐵車輛車門安全聯鎖回路故障處理分析
地鐵車輛車門系統安全互鎖回路異常處置思路解析
基于地鐵車輛車門安全聯鎖回路故障檢修思考分析
重卡車門密封系統設計方法淺析
開車門保護裝置
張榜車門采風
一輪明月
考駕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