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陜南山地煙區煙葉成熟度提升的障礙因素及綜合控制技術

2016-12-20 08:19杜鴻波
現代農業科技 2016年20期

杜鴻波

摘要 通過分析陜南山地煙區煙葉成熟度提升的障礙因素,結合理論與實踐對該區域煙葉成熟度提升綜合控制技術進行了總結和集成,在主觀經驗和客觀試驗的基礎上為形成技術標準提供依據。

關鍵詞 煙葉成熟度;提升障礙因素;綜合控制技術;陜南山地煙區

中圖分類號 S57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20-0042-02

曾經因為陜南秦巴山地煙區工業導向、生產理念、土壤瘠薄、氣候冷涼、水肥耦合技術等主客觀因素影響,將煙葉葉片的“寬、長、大、厚、黃、香”等作為評價指標,在基層煙站煙葉收購過程中,長度作為最重要的品質因素之一受到煙草農業和工業的重視。但凡事皆有兩面性,工業對過長煙葉的偏好,導致了收購時對“長、寬、大”煙葉青睞,煙農算賬后覺得大量施用無機氮肥既可提產量,又可獲得更高售價,逐漸養成“高水平施肥、大葉片賣錢”的錯誤認識,致使煙葉越來越壯、葉片越來越長、葉色越來越綠,粗筋暴葉、成熟遲滯、成分失諧、品質不穩、質量下降成為煙區的頑疾,在煙葉銷售市場和生產形勢“新常態”平衡重建的過程中,質量、規模、效益均受到了擠壓。因此,成熟度提升被當作工商業煙草企業原料科技工作者研究的重點、熱點和難點。作為重點,原料使用單位、技術責任單位和生產組織管理單位高度重視;作為熱點,卷煙制品市場和原料保障市場對高成熟度、高香氣、高香質的追求和角逐如饑似渴;作為難點,絕大多數煙區受區域小氣候、煙農生產習慣、煙葉生產技術的影響,在品質理念、發展意識、習慣轉型、技術提升、效益實現上還未形成有效突破,難以盡快改變現狀,這與復雜劇烈變化的原料市場和煙區健康持續發展的現實需求等現狀嚴重錯位。

1 陜南山地煙區煙葉成熟度提升的障礙因素

1.1 客觀條件限制

一是海拔因素。主煙區多處于800 m以上區域,煙葉成熟季節(7月下旬至9月中下旬)對煙株有效溫度偏低;二是氣候因素。春季低溫寡照致使成苗慢、弱苗多、移栽遲,秋季較多霖雨、降溫較早較快,不利于田間有效積溫的及早積累和內含物質充分降解轉化;三是交通因素。山高、路遠、坡陡的現實不利于組織勞動力成熟采收,稍微成熟的未熟就搶采以避免雨多、風大、冰雹等災害天氣。

1.2 生產理念落伍

煙農不夠重視煙葉成熟度提升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風險意識差。煙農只顧烤黃烤干,無需考慮市場銷售風險,質量意識淡??;二是煙糧價格比高刺激消極化。該比例高達10以上,導致煙農過分追求產量而忽視質量提升,技術落實粗放,甚至廣種薄收;三是小農經濟思想作祟。往往只想自己利益最大化,不愿為產區大局、為產業長遠犧牲付出;四是產業信念不堅定。嫌種煙強度大,一旦有其他選擇立刻轉行,不想做職業煙農,對烤煙產業的忠誠度低。

1.3 規模管理失諧

煙農種植規模與管理方式不協調,具體體現:一是規模過大與家庭勞力、烤房資源、交通條件勉強匹配或不匹配,疏于提升自己和雇工的技術水平,慌亂搶采、生煙遭采、浪費資源;二是單戶種植品種過多,移栽期拉得長、管理不一致、成熟期差異更大;三是技術員包片管理。因分散、路遠、責任心、人數限制等原因,準采證制度流于形式,技術員監控成熟采收的效果難以落實。

1.4 技術落實不佳

技術細節落實不到位,忽視關鍵技術細節,也難使得成熟采收落到實處,諸如:育苗質量不高,成苗時間落后,直接影響早移栽,進而影響成熟采收;井窖移栽技術落實不細,墑情不佳、封土遲緩、藥害病害、整齊度低,也不利于早日成熟;平衡配方施肥參照經驗多、調整變化少、化肥用量大、方法不正確(如一炮轟、不追肥、濫噴藥、補錯肥等);底腳葉或者草荒清理不及時,致使通風透光不好、光照變差、引發病害;遇到干旱環境脅迫或病害影響,造成田管措施誤判或采取措施不及時,葉片就會變厚難以早成熟;應對秋霖、干旱、低溫、葉斑類病害沒有十分有效的技術措施;采收標準不統一、分類編桿不徹底、烤房密閉性差、烘烤前預處理等導致煙葉素質較差;烘烤工藝掌握不靈活,溫濕度控制和轉火快慢與煙葉工藝成熟度協調性差。

1.5 服務模式落后

山地煙區由于主客觀原因,煙農合作社發展相對遲滯,煙農專業化服務需求及培育上為進入良性軌道,因此從技術落實角度產生了“多米諾骨牌效應”。育苗、機耕、物資采購服務跟不上,運輸、雇工成本高,影響及早移栽、井窖移栽時間和規范程度,致使補苗率高、整齊度差、落黃不一致、成熟度調控難度大、后期田管成本增加,導致烘烤效果差,青、雜、黑、褐比例高,分級費工費時,產品質量還不高。

1.6 災害影響頻繁

煙葉生產期間的低溫寡照、前旱后澇、持續干旱、冰雹洪水、暴風暴雨等災害的頻率并不低,致使區域有變化。這些受災區域的煙農多有恐災心理,在采收上一般堅持稍黃就采、未熟搶采、青采捂黃等手段,致使假熟、欠熟煙葉比例高,成熟度難以保障。在恐災心理面前,技術人員的勸慰和疏導往往收效甚微,這對煙區的發展和產品的質量提升有致命的打擊。

2 煙葉成熟度提升的綜合控制技術

2.1 煙葉成熟度理念教育促提升技術

煙葉生產發展到現階段,已經由數量的外延發展轉向質量的內涵發展,傳統只重視提高單產、提升產值、短線追求利潤的思維、理念、行為、技術、操作已經過時,并被市場劇烈的震蕩無情地拋棄。在各背景下,煙區必須抓好成熟度理念教育,具體做法:一是利用冬閑季節嚴把煙農資格準入關,通過培訓、考試、宣教、認證等手段將“成熟度—質量—產業—產區”理念深深植入煙農大腦;二是結合煙農、產區實際,開展煙葉成熟度提升技術研討會,發掘民間經驗、群眾智慧,讓身邊的先進典型現身說法、對比算賬、以理服人;三是在煙葉高價格、高熱情階段建立煙農淘汰制度,在2~3年期內對區域內低次等煙比例高、烘烤技術不過關、技術細節不配合、種植效益低下低下的直接淘汰;四是適度開發家庭農場、合作社6.67~33.33 hm2種植主體,以公司控股、控銷售等手段強干預成熟度,迫使普通種植戶產生生存壓力,從而提升成熟度;五是邀請工業、商業、研究院所專家煙區傳經送寶,對成熟度提升專項“洗腦”,多方支招,根植理念,落到實處[1]。

2.2 煙葉標準化生產關鍵節點控制促煙葉成熟技術

煙葉標準化生產就是優質煙葉生產的車間流程,必須慎重決策、嚴格落實、確保質量、把控市場。具體技術要點:一是根據市場和煙區生態安排早中熟品種,適度早播種、早移栽,適度密植、提高單產、培育中棵煙、保障煙農收益;二是分高低海拔區、易旱易澇區適度改革煙株營養結構,試驗個性化施肥服務方案,確保營養夠用不過量、適度易落黃;三是分陰坡、陽坡適度調整種植密度,坡向、壟向、風口、排水均要精細研究,確保光熱資源的充分利用;四是煙葉采烤季節要強化成熟標準培訓和實操,對采后煙葉進行分類編桿、正確裝爐,杜絕成熟度差的煙葉入爐,將此過程考核納入煙農資格準入積分予以嚴控;五是對標準化生產落實進行過程考核,成績排名靠后的采取“教育提高—二次警示—最終淘汰”模式,不斷促進技術細節落實[2]。

2.3 現代煙草農業建設夯實基礎促煙葉成熟技術

成熟度提升的技術細節離不開基礎設施建設水平的跟進,設施設備與人機融合才能保障目標實現。具體技術要點:一是優先選擇各類較為集中、氣候適宜的土地整理復墾區作為重點煙區,以較少的投入“錦上添花”優化提升灌排防災設施,努力實現旱澇保收,免去煙農后顧之憂促成熟;二是積極引進和購置行業許可的先進機械和配套設備,降低種煙勞動強度和生產成本,以此縮短作業周期,促進集中育苗、集中起壟、集中移栽、集中植保,保障整齊度、促進成熟度;三是加大行業內外項目資金整合力度,改善煙區水電路等生產生活條件,建設減災防災設施,解除煙農后顧之憂、沖淡恐災心理、保障成熟采收[3]。

2.4 農業科技創新與技術示范促煙葉成熟技術

要時刻關注行業內外技術創新成果,積極引入促進煙葉成熟提升。具體技術要點:一是積極推進煙田水肥藥一體化試驗示范,根據煙葉需肥規律提供營養,擺脫自然環境的消極影響和束縛;二是吸收農學林學、作物栽培、植物生理、園藝果樹等生命科學的最新成果多用多試,追求成熟最佳調控模式;三是通過新型肥料及有機肥施用、綠肥種植、間作套種、土壤改良、密度調整、品種更替、壟型改變、根際微生物等手段綜合調控成熟度;四是對特殊環境脅迫下的煙葉采取營養釋放、水肥耦合、頂端優勢促進、維管束控制等手段調控成熟度;五是試驗性推廣地套袋控葉、浸水促上部葉落黃、揭膜培土、壟上覆蓋、采后補強光、極端氣候下采后催熟等手段,鼓勵群眾創新、鼓勵基層創新促進成熟度提升[4]。

2.5 煙農服務與精益管理促煙葉成熟技術

優質的技術服務、組織協調和精益管理也是促進煙葉成熟度提升的有效手段。具體技術要點:一是煙站和合作社要加快生產物資運送周轉,按規律盡早開始育苗、起壟、移栽,為大田贏得時間以便早成熟、早烘烤;二是在對多年生產數據和施肥經驗全面分析的前提下,逐步建立正常、干旱、雨霖氣候條件下的施肥模式和配方調整方案,確保各片區、基地村、農戶、地塊的精準施肥;三是煙站在煙農生產水平、生產習慣、切身利益等觸點上,通過對比算賬、典型案例、實證分析、現場培訓等方法開展技術服務與指導,爭取煙農最大的支持與幫助;四是煙農技術服務方面,要對所有生產流程及工序進行慢動作細節分析,看哪些動作、時間、距離、空間上有浪費,問題根源是什么,如何解決能做到促進成熟、減工降本、提質增效;五是圍繞成熟度提升命題,在生產管理服務體系、標準化生產體系、技術服務體系等的建設上,從實用、施用、精細、高效角度出發予以完善和落實。

3 結語

通過陜南山地煙區煙葉生產多年來的實踐和經驗總結,煙區煙農及技術服務隊伍對煙葉成熟度提升的技術思路和管理方法上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筆者認為:首先,煙葉成熟度問題是一個復雜問題,內含煙農利益、企業發展、煙區穩定、市場競爭等多重博弈,受到氣候、煙農、技術、管理等主客觀因素的復雜影響;其次,煙葉成熟度提升工作是一個技術向管理要效益的實踐活動,綜合的技術體系再好,如果煙農管理水平低、思想認識不到位、偏執狹隘的經濟利益至上,那終究會喪失市場主動和煙區穩定發展的;再次,煙葉成熟度問題不是解決不了的問題,以管理為纜、技術為網,狠抓培訓提升煙農理念、認識和技能,配套嚴格質量檢驗、生產風險保護、市場風險共擔、技術落實考核、價格杠桿調節等制度方法,讓煙農和企業結成利益共同體一起適度面對市場挑戰,激活煙農的集體意識、大局意識、持續發展意識;最后,成熟度提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期間肯定會有利益的調整、矛盾的起伏、思路的變革、方法的更換,但還是要依托精益管理優化細節流程、工序作業中產生的浪費,及早著眼、步步改善、點滴推進,讓煙葉成熟提升成為煙農增收的利器、穩定市場的法寶。

4 參考文獻

[1] 蔡憲杰,王信民,尹啟生.成熟度與煙葉質量的量化關系研究[J].中國煙草學報,2005,11(4):42-46.

[2] 王軍,高遠峰,王闖.葉成熟度與煙葉品質的關系探討[J].河北農業科學,2008,12(6):16-18.

[3] 馬瑩,田野.成熟度對煙葉品質影響的試驗與示范[J].貴州農業科學,2008,36(2):64-66.

[4] 金文華,宮長榮.烤煙成熟度質量效應分析[J].煙草科技,1997(3):36-38.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