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昭通市昭陽區天麻仿野生種植技術

2016-12-20 08:41張家瓊
現代農業科技 2016年20期
關鍵詞:天麻種植技術

張家瓊

摘要 結合天麻栽培管理實踐,從選地、菌床培養、菌材加工、菌材擺放、接種蜜環菌、菌塘管理、種植方法、生長期管護、病蟲害防治、采收等方面闡述了天麻栽培技術,以期推進天麻仿野生種植生產的發展,增加農民收入。

關鍵詞 天麻;仿野生;種植技術;云南昭通;昭陽區

中圖分類號 S567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20-0068-02

昭通市昭陽區有豐富的野生天麻、林地、林木資源,適宜的自然條件及較好的區位優勢,尤其是二半山以上常年多雨霧,氣候溫涼潮濕,相對濕度85%以上,為天麻生長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環境,適宜種植面積1 333.33 hm2以上。昭陽區2013年開始在二半山區推廣天麻仿野生種植技術,到目前種植面積達到533.33 hm2,預計產量1 600 t,產值1.6億元。天麻仿野生種植技術在昭陽區正逐步推廣應用,對天麻產業發展起到了較好的促進作用?,F將其種植技術總結如下。

1 選地

選擇常年平均溫度為12~14 ℃、空氣相對濕度為70%~90%,海拔1 400~2 500 m的坡地,坡度為5~30°,富含腐殖質、疏松、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壤土的混交林地或灌木林地,土壤pH值5.5~6.5,要有灌溉水源的地方為宜。

2 菌床培養

2.1 菌床挖取

種植當年4—6月挖取菌床,根據各種植地塊坡度、海拔、立地條件不同,挖長60~80 cm,寬40~50 cm,深20~30 cm,培養塘底部5~15°的斜面,以利排水。根據地形打3 000~3 750塘/hm2,培養塘間距為50~100 cm。

2.2 菌材選擇與擺放

選用新鮮、無病蟲害,直徑5~10 cm的樹段作菌材,直徑超過10 cm的可一分為二,除松、杉、柏等有油脂和芳香氣味的樹種外均可。蜜環菌與殼斗科樹種有良好的親和力,殼斗科樹種材質堅硬,耐腐性強,樹皮肥厚不易脫落,是首選樹種。其次,薔薇科的野櫻桃,樺木科的樹種,易染菌且生長快,培養時短,也是培養蜜環菌材的好樹種。樹種選擇要根據當地樹木資源選用適宜蜜環菌生長的樹種[1]。將菌材鋸成長15 cm或20 cm左右的節段,長度宜保持一致。

在挖好的菌塘底層鋪1層松軟的新土。陡坡地塊菌材順坡向橫放(菌材擺放方向平行于等高線),鋪滿為止;緩坡地塊菌材順坡向豎放(菌材擺放方向垂直于等高線),鋪滿為止;相鄰兩菌材間和斷面間距2~3 cm;菌材和底土間不留空隙,鋪滿后用土填好表面空隙。

2.3 接種密環菌

在菌材兩端和中間接種4~6段密環菌栽培種,確保菌能快速感染新材,一般每塘使用密環菌1瓶,再在菌材上撒1層長度不超過5 cm、直徑小于2 cm的新鮮小樹枝或新鮮樹葉進行引菌。而后先覆新土,以蓋滿菌材為宜,厚3~5 cm。再覆表層土,厚5~10 cm,干燥地區覆表層土可稍厚,表面呈平面;濕潤地區表層土可適當薄一些,表面呈龜背壟面。最后在表層土上覆蓋1層樹葉或蕨草等,以保墑防太陽直射。

2.4 菌塘管理

一是溫度調控。蜜環菌在6~30 ℃條件下可以生長,適宜生長溫度18~25 ℃,超過30 ℃生長受到抑制,同時雜菌易繁殖。當溫度大于30 ℃,可在菌塘表面覆蓋樹葉或雜草降溫。二是水分管理。蜜環菌生長繁殖過程中,土壤要有足夠的濕潤條件,一般保持在50%~60%,保持濕潤能防止雜菌生長。濕度低于30%生長受阻,當土壤干旱,適當澆水保持土壤濕潤,使之手握成團、落地能散。大于70%時影響透氣,不利于蜜環菌生長,雨季及時檢查清理排水溝或撤掉菌塘表面土壤覆蓋物,增加透氣性[2-3]。三是除草松土。及時清除菌塘面和地溝表面雜草。四是建防護欄。在人畜容易到達的種植區域,應建防護欄,防止人畜踐踏。

3 選種

無性繁殖生產所用種苗主要是指有性繁殖0~2代的白頭麻。白頭麻重量以5~25 g為宜,且無病蟲害、無損傷、外觀色澤正常,新鮮淡黃色,頂芽尖,尾端無殘留,無菌素。

4 適期種植

培養菌塘當年11月下旬至翌年3月選擇晴天種植。挖開已培養好的菌塘表土,將菌材之間的表土取出1/2,先檢查菌材上蜜環菌發菌程度,然后在相鄰2根菌材斷面間、菌材塘邊斷面各定植1個白頭麻,白頭麻臍眼靠近菌材端斷蜜環菌叢處,以45°放置最宜,頂芽在上。若菌材發菌良好,直接在白頭麻臍眼四周擺放2~4根引菌材(長5~8 cm,直徑1~3 cm的新鮮樹枝),若菌材發菌不好,擺放引菌材的同時還需添加1~2段蜜環菌栽培種。而后先覆3~5 cm厚新土,厚度以見不到種苗為原則,再覆表層土10~15 cm厚,干燥地區覆表層土稍厚,地表面做成平面。濕潤地區表層土適當薄一些,表面呈龜背壟面,利于排水。定植過程中避免雜菌污染。最后在表層土上覆蓋1層樹葉或蕨草等,以保墑防太陽直射。

5 生長期管護

5.1 溫度調控

天麻地下塊莖在地溫14 ℃左右時開始生長,20~25 ℃生長較快,30 ℃受到抑制。溫度高于30 ℃,天麻生長緩慢,容易爛麻。要在菌塘表面覆蓋樹葉或雜草降溫。天麻雖然能耐寒冷,但有一定限度,不能突然降溫或持續超低溫,會使天麻遭受凍害。當溫度低于0 ℃,在菌塘表面加蓋落葉或加厚覆土層以保暖。

5.2 水分管理

土壤濕度應控制在60%左右,越冬期為30%~40%。如果濕度過小,則天麻生長緩慢。若土壤干旱,適當澆水保持土壤濕潤,使之手握成團、落地能散。如久雨不晴,天麻反遭蜜環菌危害,易引起天麻腐爛。雨季及時檢查清理排水溝或撤掉菌塘表面土壤覆蓋物,排除多余漬水,增加透氣性。

5.3 打草蓋塘

4月中上旬和8月下旬,及時割除天麻種植地的雜草,并將其覆蓋在塘上[4]。

5.4 建防護欄

在人畜容易到達的種植區域,應建防護欄,防止人畜踐踏。

6 病蟲鼠害防治

昭通烏天麻病蟲害防治以預防為主,采取農業綜合防治措施,創造有利于天麻生長發育,不利于各種病菌繁殖、侵染、傳播的環境條件,將有害生物控制在允許范圍內[5]。

6.1 病害防治

天麻常見病害有霉菌、腐爛病2種。防治方法:一是栽培地應選擇透水、透氣性好的砂壤土,不要選熟地、黏土或澇渣積水地;二是培育菌材或栽天麻時發現雜菌感染的菌材去掉不用,保持菌種純凈;三是栽種天麻時,菌材間的間隙要用泥土填實(留有空隙的地方因濕度大易生雜菌);四是栽種時加大蜜環菌(帶菌材)用量,促使蜜環菌旺盛生長,從而抑制雜菌生長。

6.2 蟲害防治

天麻常見的害蟲有螻蛄、蠐螬和白螞蟻等。防治方法:一是人工捕殺。一旦發現種植地泥土或沙有隆起現象,可扒開土或沙,進行人工捕捉殺滅。二是燈光誘殺??山柚ハx大多具有趨光性的特點,在種植地內用黑光燈進行成蟲誘殺。三是物理誘殺??稍诜N植地四周及鮮材上放幾塊松木板,引白螞蟻到松木板上予以消滅。

6.3 鼠害防治

鼠害以物理、機械防治為主,對死鼠應及時深埋。

7 采收

定植當年立冬后至翌年清明前采挖。先用挖鋤鏟去表土,小心取出天麻,嚴防機械損傷。天麻采收后,應及時清理菌塘。

8 參考文獻

[1] 牧國立,辛建召,周大林.伏牛山區天麻人工露天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6(15):92-93.

[2] 易思榮,肖波,黃婭,等.中藥材天麻的現代栽培技術研究進展[J].中國現代中藥,2013(8):677-679.

[3] 王紹柏,余昌俊,許啟新,等.天麻生產技術規程(Ⅰ)[J].中藥材,2003(3):159-161.

[4] 天麻生產技術規程(Ⅱ)[J].中藥材,2003(4):238-242.

[5] 余昌俊,王紹柏,劉雪梅.三峽地區天麻主要病害無公害防控技術[J].中國食用菌,2009(6):53-55.

猜你喜歡
天麻種植技術
天麻無根無葉也能活
天麻蜂蜜膏,頭痛失眠都能用
2018年天麻市場行情看好
2018年天麻市場行情看好
吃天麻后別開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