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濱州市濱城區耕地資源利用與改良對策研究

2016-12-20 12:42徐曉麗周敬軍封春香
現代農業科技 2016年20期
關鍵詞:問題對策

徐曉麗++周敬軍++封春香

摘要 介紹濱州市濱城區的耕地利用狀況,分析耕地利用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合理利用土地資源的對策,以為實現濱城區農業可持續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 耕地資源;利用現狀;問題;對策;山東濱州;濱城區

中圖分類號 F32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20-0153-01

為摸清濱州市濱城區耕地資源現狀及存在的問題,特在全區開展耕地資源調查研究,以期充分挖掘耕地資源的生產潛力,提高耕地利用率,實現濱城區農業可持續發展。

1 濱州市濱城區耕地狀況

濱城區現有耕地總面積56 068.71 hm2,各級地比例極不均衡。一級地占的比例較少,占耕地總面積的11.73%,以二級地、三級地和四級地為主,三者之和占到了總耕地面積的65.31%,五級地和六級地之和占耕地面積的22.96%(表1)。

2 耕地利用狀況

濱城區土地總面積104 067.23 hm2,可利用土地面積101 458.75 hm2,占總面積的97.49%。耕地面積56 068.71 hm2,占土地總面積的53.88%,占可利用面積的55.26%;園地面積1 558.16 hm2,占可利用面積的1.54%,占耕地面積的2.78%,其中果園面積1 315.99 hm2,其他園地242.17 hm2。

3 耕地利用存在的問題

3.1 耕層逐年變淺

近年由于推廣了旋耕、免耕技術,且應用面積逐漸擴大,致使耕層變淺,土壤保水和抗旱防澇能力差,土壤通透性差,這是目前濱城區耕地質量亟需解決的根本問題。

3.2 鹽漬化和次生鹽漬化問題突出

濱城區地處魯北黃河沖積平原,受鹽漬化威脅和影響的土壤比例較大,一般在春季形成危害;由于大水漫灌,灌溉水量過大,導致地下水位升高,造成土壤次生鹽漬化,尤其在日光溫室等設施蔬菜栽培中,由于片面施肥和過量施用氮、鉀化肥,土壤養分不平衡問題突出,土壤次生鹽漬化現象比較嚴重。濱城區重度鹽化和輕度鹽化土壤面積仍然存在,面積為26 800.54 hm2,占耕地面積的47.80%,接近50%。所以土壤鹽漬化仍是濱城區土壤的主要障礙因素之一[1-2]。

3.3 土壤養分不均衡

濱城區土壤養分不均衡,缺乏單一養分的耕地面積為22 607.81 hm2,占耕地面積的40.32%,其中缺乏有機質的耕地面積為9 489.85 hm2,占耕地總面積的16.93%;缺少鉀肥的耕地面積為9 115.05 hm2,占耕地總面積的16.26%;缺乏磷肥的耕地面積為5 219.65 hm2,占耕地總面積的9.31%。微量元素硼肥缺乏占到耕地面積的24.51%。

3.4 土壤部分砂害

根據地力分析結果,濱城區砂土和砂壤仍占一小部分面積,面積3 852.23 hm2,占耕地面積的6.87%,主要分布在梁才辦事處,較第二次土壤普查面積有所降低,這部分土壤不僅養分含量少,漏水漏肥較重,而且春遇大風,沙土飛揚,作物幼苗或被刮出,或被蓋埋,造成減產[3]。

4 耕地資源合理利用對策

4.1 以水壓鹽,實行科學灌水

以水壓鹽,實行科學灌水是鹽漬化治理的主要對策。濱城區一水和二水區占很大的比例,沒有水源或離水源距離遠,灌水困難,要結合中低產田改造和農業綜合開發項目,進一步修筑溝渠,梳理溝渠,確保灌水流暢,縮短灌水周期,提高灌水利用系數,實現濱城區耕地都能灌溉,保證作物生育期需水,同時實現淡水壓堿,治理鹽化,將鹽化降到作物適宜范圍的最低值[4]。

4.2 加強排水設施建設,實行灌排配套

治理鹽化,灌是基礎,排是其次,只有灌溉,鹽分才能隨水排出。濱城區灌溉主要是引黃灌溉,不是井水,潛水埋深較淺,平均為2.87 m,容易引起鹽化。要加強排水設施建設,結合綜合開發治理項目及時清淤,確保灌排流暢,排水溝要有足夠的深度,把潛水控制在臨界深度以下,根據濱城區土壤質地和土體構型分布特點,排溝深度不小于3 m,要做到溝溝相通,水有出路,鹽有去處[5]。

4.3 培肥地力,提升耕地質量

4.3.1 增施有機肥料,大力推廣秸稈還田。秸稈還田是增加土壤養分和有機質,增強土壤保肥保水能力的重要措施。但由于一般糧食作物秸稈的碳氮比很寬,為避免微生物與作物幼苗爭奪養分,在秸稈直接還田的同時,應當適當施用一些氮素化肥。將秸稈切碎耕翻入土,并保證復土嚴密,防止跑墑,2015年底濱城區小麥推廣秸稈還田1.732萬hm2,玉米推廣秸稈還田面積1.64萬hm2,還田面積達到了90%以上。

4.3.2 合理使用化肥,提高利用率,提倡使用配方肥。鑒于目前土壤養分狀況,要十分重視氮磷配合施用,以磷促氮。土體構型為“漏肥型”的地區要先水后追肥,防止肥分流失。配方肥是按照作物的需求進行配方,使用配方肥可以減少對肥料的浪費,增加凈收入,提高肥料的利用效率。

4.4 增加農業投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

水是作物生長的必要條件,灌排條件與耕地的基礎地力有密切關系。通過采取健全灌溉工程,改善灌區輸水、配水設備,加強灌溉作業管理,改進地面灌溉技術,用增產、增值的節水灌溉方法和灌溉技術等措施,改善區域農田的土壤水分狀況,推廣節水灌溉技術,改善和擴大灌溉面積。使濱城區耕地能達到旱能灌、澇能排,確保農業生產豐產豐收。

5 參考文獻

[1] 程晉南.基于GIS的縣域耕地地力評價、動態分析及改良利用研究[D].泰安:山東農業大學,2009.

[2] 滿蘇爾·沙比提,阿布拉江·蘇萊曼.新疆庫車縣耕地資源利用結構優化對策[J].資源科學,2002(5):26-31.

[3] 常涓.伊寧市耕地土壤肥力現狀及利用與改良對策[J].農村科技,2013(10):24-26.

[4] 孫小芳.福建省耕地資源可持續利用分區及其評價[D].福州:福建農林大學,2003.

[5] 張大德.吉林省耕地資源保護與利用的對策研究[D].北京:中國農業科學院,2007.

猜你喜歡
問題對策
LabVIEW下的模擬電路實驗教學創新對策
提高中小學音樂欣賞教學質量對策探討
“深度偽造”中個人隱私的保護:風險與對策
走,找對策去!
我國貨幣錯配的現狀及對策
避開“問題”銀行股
演員出“問題”,電影怎么辦(聊天室)
韓媒稱中俄冷對朝鮮“問題”貨船
溶解度計算錯誤種種和對策
“問題”干部“回爐”再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