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鱔對常用消毒藥物的耐受性反應研究

2016-12-20 14:41魏文燕曹英偉李良玉陳霞
現代農業科技 2016年20期
關鍵詞:耐受性黃鱔

魏文燕++曹英偉++李良玉++陳霞++楊馬++唐洪++張小麗++陳健++劉家星

摘要 選取食鹽、甲醛、硫酸銅、生石灰、高錳酸鉀5種常用的消毒藥物配制成不同濃度藥液,采用浸泡的方法對黃鱔進行處理,觀察黃鱔的耐受性反應。結果表明,黃鱔在不同藥液、不同濃度中的反應不同,個體較小者耐受性更差,高濃度、長時間浸泡更容易引起黃鱔死亡,死亡癥狀表現為體表黏液增多,黏膜呈塊狀脫落,咽部紅腫、鼓起,肛門紅腫、外突。

關鍵詞 黃鱔;消毒藥物;耐受性;反應

中圖分類號 S948;S966.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20-0242-02

黃鱔(Monopterus albus)俗稱鱔魚,屬硬骨魚綱,合鰓目,合鰓科,黃鱔屬,為淡水底棲魚類。在國內,除西北和西南部分地區外,大部分地區都有分布,常棲息于湖泊、河道、溝渠、堰塘及稻田中,是我國重要的名優魚類之一。黃鱔體表光滑無鱗,黏液豐富,能用咽腔和表皮呼吸。黃鱔體表直接接觸水體,也就更容易受到水質影響。近年來,黃鱔人工養殖得到了大力推廣,同時也受到了如細菌、真菌、寄生蟲等病原的危害,在養殖生產中,人們也就越來越重視水體的消毒和黃鱔的藥物預防[1-3]。在此,筆者采用了5種常用的消毒藥物,對黃鱔進行耐受性反應觀察,以期為黃鱔人工養殖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供試材料

市場隨機購買一批規格相近的黃鱔,平均體重(24.7±1.2)g/尾,買回后置于實驗室塑料盆中暫養3 d,使其適應試驗環境。挑選活動力強、體質健康的個體進行分組,每個試驗組均設3個平行試驗組,同時設置1個對照組,每組用黃鱔10尾。

暫養和試驗用黃鱔均置于塑料盆中,塑料盆尺寸為56 cm×42 cm×50 cm。試驗在室內進行,試驗水溫為22 ℃±1 ℃。

1.2 藥物配制

供試的5種漁藥分別為食鹽、甲醛、硫酸銅、生石灰、高錳酸鉀,均為分析純試劑,參照魚病防治中常用浸泡濃度,設置藥物濃度梯度。分別配制食鹽(NaCl)1%、3%、10%,甲醛(HCHO)50、100、500 mg/kg,硫酸銅(GuSO4)1、5、10 mg/kg,生石灰(CaO)6、12、60 mg/kg,高錳酸鉀(KMnO4)1、6、12 mg/kg 5種藥物各3種不同濃度的藥液15 L,均分3份,每份各5 L盛裝于塑料盆中,將測試黃鱔放養在其中,每盆飼養黃鱔10條,同時設置1個對照組,對照組為過濾曝氣的自來水,定期觀察記錄統計[4]。

2 結果與分析

2.1 消毒藥物對黃鱔存活率的影響

觀察48 h后,整理、記錄5個試驗組的黃鱔死亡率。試驗結果見表1。從表1可以看出,黃鱔對硫酸銅溶液最為敏感,耐受性較差;對甲醛、生石灰、高錳酸鉀溶液耐受性次之;對高濃度食鹽溶液也很敏感。

2.2 黃鱔對消毒藥物的耐受性反應

2.2.1 NaCl組。當濃度為1%時:5~60 min,黃鱔身體扭動,尾部卷曲,部分身體開始緩慢翻轉,持續幾分鐘后趨于平靜;1~4 h,黃鱔趨于平靜,在盆底緩慢運動;4~12 h,大部分黃鱔在盆底緩慢運動,個體較小者頭部緩慢上伸,然后回縮;12~24 h,黃鱔在盆底緩慢運動;24~48 h,黃鱔繼續平靜緩慢運動,未見有異常癥狀。當濃度為3%時:5~6 min,黃鱔上下躥動,稍微停歇后又開始上下躥游,少數貼盆底游動;1~4 h,個體較小的黃鱔咽部開始出現紅腫;4~12 h,多數黃鱔出現咽部紅腫,腹部朝上;12~24 h,黃鱔出現身體僵直,體表黏膜脫落,咽部鼓起、紅腫,肛門紅腫外突,死亡黃鱔4尾;24~48 h,黃鱔全部死亡。當濃度為10%時,5~60 min,黃鱔出現劇烈躁動,停歇約30 min后又開始出現劇烈躁動;1~4 h,黃鱔身體扭曲,尾部卷曲,咽部、肛門始紅腫,個體較小的黃鱔開始出現死亡,然后體表黏膜開始脫落,身體僵直;4~12 h,大部分黃鱔出現死亡,死亡癥狀表現為體表有出血點,黏膜脫落,咽部、肛門紅腫,身體僵直;12~24 h,最后黃鱔全部死亡。

2.2.2 HCHO組。當濃度為50 mg/kg時:5~60 min,黃鱔在盆底緩慢游動;1~4 h,黃鱔在盆底處于安靜狀態;4~12 h,黃鱔基本處于安靜狀態,其中有2尾短時間扭動;12~24 h,部分黃鱔有緩慢扭動,少數黃鱔尾部黏膜開始脫落,然后體表黏膜開始脫落;24~48 h,黃鱔體表黏膜脫落,無其他明顯癥狀。當濃度為100 mg/kg時:5~60 min,黃鱔在盆底緩慢游動;1~4 h,黃鱔基本在盆底處于安靜狀態,少數黃鱔向水面游動;4~12 h,黃鱔基本處于安靜狀態,其中有2尾體表粘液開始增多;12~24 h,黃鱔體表黏液增多,部分黃鱔開始出現體表粘膜塊狀脫落,咽部、肛門紅腫,黃鱔開始出現死亡;24~48 h,黃鱔體表黏膜脫落,咽部紅腫、鼓起,肛門紅腫、外突。當濃度為500 mg/kg時5~60 min,黃鱔入盆后反應劇烈,在盆中四處躥動;1~4 h,黃鱔在盆底逐漸趨于安靜,游動減弱;4~12 h,黃鱔體表黏膜開始出現塊狀脫落,咽部紅腫、鼓起,肛門紅腫、外突,開始出現死亡;12~24 h,黃鱔體表黏膜開始大量脫落,死亡21尾;24~48 h,全部黃鱔已死亡。

2.2.3 GuSO4組。當濃度為1 mg/kg時:5~60 min,黃鱔入盆后上下躥動,然后緩慢向盆底運動;1~4 h,部分黃鱔在盆底處于安靜狀態,少部分黃鱔偶爾上下躥動;4~12 h,偶爾有黃鱔上下躥動,或者在盆底游動,基本處于安靜狀態;12~24 h,黃鱔基本處于安靜狀態;24~48 h,有6尾黃鱔身體僵直,2尾體表黏膜有部分脫落,其他無明顯癥狀。當濃度為5 mg/kg時:5~60 min,黃鱔上下躥動,稍微停歇后又開始快速游動;1~4 h,大部分個體較大的黃鱔在盆底處于安靜狀態,個體較小的黃鱔在盆底不安地游動;4~12 h,部分黃鱔開始出現身體僵直,有4尾黃鱔體表黏膜開始脫落;12~24 h,黃鱔咽部鼓起、紅腫,肛門外突、紅腫,體表黏膜塊狀脫落,個體較小的黃鱔身體僵直后死亡;24~48 h,全部黃鱔已死亡。當濃度為10 mg/kg時:5~60 min,黃鱔入盆后上下劇烈躥動,稍微停歇后又開始快速游動;1~4 h,大部分黃鱔在盆底不安地游動,個體較小的黃鱔身體僵直,咽部紅腫鼓起,肛門外突紅腫,體表黏膜開始呈塊狀脫落;4~12 h,大部分黃鱔身體僵直而死; 12~24 h,黃鱔已全部死亡。

2.2.4 CaO組。當濃度為6 mg/kg時:5~60 min,黃鱔入盆后向水面亂躥,然后趨于安靜;1~4 h,黃鱔基本在盆底處于安靜狀態,少部分黃鱔偶爾向水面游動;4~12 h,有部分黃鱔開始出現體表黏液增多,咽部、肛門紅腫;12~24 h,大部分黃鱔出現體表黏液分泌增多,有8尾黃鱔體表呈現塊狀黏膜脫落,頭部充血腫大,肛門紅腫,死亡黃鱔1尾;24~48 h,黃鱔體表黏液增多,咽部紅腫、鼓起,腹部有塊狀紅斑,肛門紅腫外突,死亡黃鱔4尾。當濃度為12 mg/kg時:5~60 min,黃鱔在水中躁動不安,向水面躥游;1~4 h,部分黃鱔開始趨于安靜,仍有黃鱔偶爾上下躥動;4~12 h,黃鱔開始出現咽部、肛門紅腫,體表有塊狀黏膜脫落;12~24 h,黃鱔基本處于安靜狀態,咽部紅腫、鼓起,肛門紅腫外突,體表黏膜呈塊狀脫落,死亡黃鱔3尾;24~48 h,黃鱔體表黏液增多,呈塊狀脫落,咽部紅腫、鼓起,腹部有塊狀紅斑,肛門紅腫外突,死亡黃鱔11尾。當濃度為60 mg/kg時:5~60 min,黃鱔入盆后立即向水面亂躥,躁動不安;1~4 h,黃鱔體表黏液分泌開始增多,頭部、腹部出現紅斑,肛門紅腫;4~12 h,黃鱔體表黏膜呈塊狀脫落,咽部紅腫、鼓起,腹部有塊狀紅斑,肛門紅腫外突,死亡黃鱔4尾;12~24 h,黃鱔全部死亡。

2.2.5 KMnO4組。當濃度為1 mg/kg時:5~60 min,黃鱔在盆底緩慢游動,個體較小的黃鱔頭向上伸;1~4 h,黃鱔在盆底基本處于安靜狀態;4~12 h,黃鱔活動減弱,有2尾黃鱔開始出現體表黏液增多;12~24 h,大部分黃鱔出現體表黏液分泌增多,有2尾黃鱔體表黏膜呈塊狀脫落,咽部紅腫,肛門紅腫;24~48 h,有5尾黃鱔體表黏液增多,咽部紅腫、鼓起,肛門紅腫外突,其余黃鱔無明顯癥狀。當濃度為6 mg/kg時:5~60 min,黃鱔入盆后在盆底緩慢游動;1~4 h,個體較小的黃鱔開始向水面躥動,較大者仍在盆底緩慢游動;4~12 h,黃鱔體表成片染成棕色,部分黃鱔開始出現咽部紅腫,體表黏液增多;12~24 h,部分黃鱔體表黏液增多,咽部紅腫、鼓起,肛門紅腫外突,2尾黃鱔體表黏膜呈塊狀脫落;24~48 h,黃鱔活動減弱,體表黏液增多,黏膜呈塊狀脫落,咽部紅腫、鼓起,肛門紅腫、外突,腹部有塊狀紅斑。當濃度為12 mg/kg時:5~60 min,黃鱔入盆后躁動不安,在盆中四處游動;1~4 h,黃鱔體表黏液分泌開始增多,體表成片染成棕色;4~12 h,少數黃鱔活動減弱,個體較小的黃鱔體表黏膜呈塊狀脫落,咽部紅腫、鼓起,肛門紅腫;12~24 h,大部分黃鱔開始出現體表黏膜呈塊狀脫落,咽部紅腫、鼓起,肛門紅腫、外突;24~48 h,大部分黃鱔腹部出現塊狀紅斑。

2.2.6 對照組。5~60 min,黃鱔入盆后在盆底緩慢游動;1~4 h,黃鱔在盆底基本處于安靜狀態;4~12 h,持續處于安靜狀態;12~24 h,黃鱔基本處于安靜狀態,偶爾有黃鱔探出頭伸出水面呼吸;24~48 h,黃鱔體表黏液分泌增多,死亡黃鱔1尾,體表除黏液分泌增多外無明顯外觀變化。

3 結論與討論

試驗結果表明,黃鱔對硫酸銅溶液最為敏感,耐受性較差,對甲醛、生石灰、高錳酸鉀溶液耐受性次之,對高濃度食鹽溶液也很敏感。濃度越高,時間越長,受刺激反應程度越強烈。同時發現,黃鱔個體較小者比個體較大者反應更為敏感。高濃度藥物浸泡時,個體較小的黃鱔先出現癥狀并死亡。

通過浸泡試驗,發現黃鱔在不同消毒藥物不同濃度中表現出的反應不同。高濃度浸泡時,黃鱔反應強烈,容易引起死亡,癥狀大多表現為體表黏液增多,黏膜呈塊狀脫落,咽部紅腫、鼓起,肛門紅腫、外突。對照組也有黃鱔死亡,但外觀癥狀明顯不同。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黃鱔的鰓已經退化,在水中需要靠皮膚和咽腔進行輔助呼吸,而高濃度、長時間浸泡時,藥液對黃鱔的皮膚和咽部有刺激、腐蝕作用,受損的呼吸器官和輔助呼吸器官使得黃鱔呼吸困難,出現上下躥游、把頭伸出水面呼吸空氣、長時間浸泡最終死亡的現象。

食鹽、甲醛、硫酸銅、生石灰和高錳酸鉀是常用的消毒、預防藥物,一般采用2%~3% NaCl溶液對黃鱔苗種進行浸泡消毒,應注意浸泡時間不宜過長,否則對黃鱔也有殺傷作用;用生石灰進行清塘消毒時,一定要等藥性消除后再下苗,否則影響黃鱔成活率;低濃度的甲醛、高錳酸鉀對于黃鱔來說相對安全,但也不宜長期在含有藥物的水中生活,否則也會造成黃鱔死亡。

在生產中,使用浸泡消毒進行魚病防治不僅要考慮到藥物對相應病原體有毒殺作用,同時要考慮到長時間的浸泡或者過高濃度浸泡對魚類也有毒害作用,會對魚類造成刺激或損傷。因此,使用消毒藥物對黃鱔進行浸泡消毒一定要嚴格按照魚病防治使用濃度進行,合理控制浸泡時間,并且考慮氣溫、水溫的影響,同時要考慮不同個體大小的黃鱔對藥物的耐受性不同,浸泡消毒時要區分規格分別消毒。浸泡消毒時,要時刻關注黃鱔的反應,做好預防措施,一旦發現黃鱔表現不適,立即采取措施,避免造成經濟損失[5-6]。

4 參考文獻

[1] 楊先樂.水產養殖用藥處方大全[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8:376-383.

[2] 樓允東.組織胚胎學[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5:86-94.

[3] 卞偉.常見魚用藥物的使用濃度[J].內陸水產,1998(1):23-24.

[4] 潘建林,費志良,徐在寬.幾種魚藥對黃鱔存活的影響[J].水產養殖,2000(3):27-28.

[5] 秦玉麗,何濤,楊東輝.黃鱔網箱養殖技術要點[J].河南農業科學,2006(10):110-111.

[6] 錢忠蘭.黃鱔水泥池養殖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0(19):302-303.

猜你喜歡
耐受性黃鱔
別有趣味釣黃鱔
硝酸還原酶介導的一氧化氮對植物鋁脅迫耐受性的增強作用
老年肺結核病合并高血壓病抗結核藥物耐受性的分析
護理干預對ICU患者腸內營養耐受性影響的探討
小兒胃鏡檢查時耐受性與安全性的臨床研究
黃鱔銷售價格出現“倒掛”,散養戶虧聲一片
黃鱔能雙向調節血糖
童年趣事之捉黃鱔
捉黃鱔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