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思考

2016-12-20 15:19朱秀峰
現代農業科技 2016年20期
關鍵詞:做法經驗建議

朱秀峰

摘要 為扎實開展新型農民培訓,打造一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近年來從事農民培訓項目區縣銳意創新,積極探索,總結了一些良好經驗做法?,F介紹休寧縣職業農民培育的做法,并提出意見和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 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經驗;做法;建議;安徽休寧

中圖分類號 G72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20-0292-01

新型職業農民是將農業作為產業進行經營,并充分利用市場機制和規則來獲取報酬,以期實現利潤最大化為目的的具有較高素質和社會責任的農民[1-6]。要將職業農民教育培訓、認定管理、政策扶持打造成“三位一體”的培育體系,努力把職業農民培養成建設現代農業的主導力量。

1 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的經驗做法

1.1 確定培訓對象

休寧縣出臺了《休寧縣新型農民培訓對象遴選標準和程序》文件,要求學員是長期穩定從事農業、培訓需求和愿望迫切、初中以上文化、年齡不超過60周歲,其中生產經營型職業農民培訓對象的家庭人均純收入為本縣農民人均純收入2倍以上且產業達到一定規模。培訓對象遴選遵循立足產業、農民自愿的原則,由縣農委按照個人申請、村委推薦、鄉鎮初審、縣農委確定的程序擇優確定。

1.2 招標培訓機構,確定實施主體

休寧縣出臺《關于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訓機構遴選工作的通知》文件,通過“發布公告、自愿申報、資格審查、評審確定、公示上報”的程序,最終確定休寧縣當年的培訓機構,承擔相應培訓任務,休寧縣農委與之簽訂培訓合同,明確責任。

1.3 制定詳細的工作方案

一是培訓實施方案根據省、市下達的培訓任務和本地實際,認真制定整體實施方案,明確指導思想、目標任務、重點工作、進度安排和保障措施等。二是制定分專業培訓方案。由縣農委牽頭組織農廣校等培訓機構和產業專家等共同制定分專業培訓方案。方案要按規定時間(15 d或7 d)和分階段(7次或3次)培訓要求制定,主要反映每期培訓班的培訓機構及培訓具體時間、地點、內容、形式和工作要求等內容,以便培訓機構實施。三是制定教學管理方案。培訓機構根據專業培訓方案,制定每期培訓班教學管理方案。方案要反映組織領導、學員名單、教學計劃、培訓管理及后勤服務等方面的內容,報經縣農委批復后實施,做到“一班一案”。

1.4 選擇適用教材,增強培訓實效

休寧縣訂購具有新穎性、科學性、應用性的培訓教材。做到學員人手一套。此外,縣農廣校還自印教材發放,包括農民所關切的《土地流轉確權政策解答》《菊花種植及病蟲害防治技術》《測土配方施肥技術》《低產茶園改造》《有機茶園改造》《有機茶園用肥用藥知識》等。

1.5 遴選優秀講師

休寧縣組建專業化教師培訓隊伍,建立休寧縣新型農民培訓師資庫,成員由安徽省農科院、安農大、黃山職業技術學院、黃山市農技推廣中心、休寧縣委黨校、縣農技中心專業對口且專業理論水平高、實踐經驗和教學經驗豐富、語言表達能力強、深受農民歡迎的專家、教授、農技推廣人員組成,并且保障每期培訓班至少聘請1名以上的省級專家。

1.6 優化培訓內容

休寧縣以農民需求為導向,每年年底便通過走訪農民、舉辦座談會的方式廣泛征集農民意見,確定來年的培訓課目。圍繞廣大農民需要和縣委、縣政府提出的“兩茶一魚一花”發展戰略要求,休寧縣秉承分階段、參與式、互動性、重實訓的原則科學編制課程,合理安排培訓內容。堅持做到系統知識培訓與跟蹤指導服務相結合、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傳統培訓方式與現代培訓手段相結合。

1.7 創新教育培訓方式

每個培訓班皆落實5項班級管理制度,組織學員前往4處以上知名基地參觀學習,安排農技人員開展為期3年的后期跟蹤服務工作,聘請2位省級名師前來授課,每班制定一套詳細的教學管理計劃。同時,休寧縣還為各培訓專業創建了實訓基地,確保學員看有現場,學有榜樣,做有示范。講師通過面對面教學,手把手傳授,增強了培訓實效性。為加強新農村建設將部分班次安排在省級美好鄉村中心村,提升了當地農民的綜合素質,為美好鄉村建設提供了人才支撐。

2 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的建議

2.1 提高學員的知識水平

休寧縣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學(指大專及以上)程度、高中(含中專)程度、初中程度、小學程度的人口分別為8 546、21 603、94 064、92 416人,以上各種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類學校的畢業生、肄業生和在校生[2-6]。由此可以看出休寧縣的大多數農民綜合素質不容樂觀,這對打造新型農民存在一定的制約。因此,需要建立中職教育機制,在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學員中,鼓勵支持具有初中畢業及以上學歷(或具有同等學力)文化程度、尚未取得農業中等職業教育及以上學歷農民參加學習,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另外,宣傳支持家庭農場主、合作社骨干、種養大戶、農業有關企業子女報考農業院校,培養職業農民成接班人。

2.2 改革農民培訓資金投入機制

新型職業農民培訓資金來自省級,來源單一,資金缺乏,因此應借鑒國外經驗,嘗試推進培訓項目經費“基金化”運作方式,由政府財政投入、企業投入、專業協會投入和社會力量捐助等構成專項基金,委托專業組織進行管理和運作,為農民培訓提供多元化的資金投入機制[3]。綜合運用財政和金融手段,允許并鼓勵龍頭企業、社會組織、金融機構參與投資農民培訓,倡導建起以政府投資為主、社會力量參與的多元化資金投入機制[5-6]。

2.3 加強農廣校體系建設

休寧縣農廣校承擔著農民技術骨干培訓、培養新型農民培訓、農村實用技術培訓、“陽光工程”農村富裕勞動力轉移輸出培訓等教育培訓職能[4-6],得益于社會的發展,農廣校的教育教學能力和水平也在逐步提高。但同時應注意的是受自然、歷史、經濟特別是思想觀念等因素的影響,基層農廣校所承擔的教育培訓任務與能力嚴重不相匹配,主要表現為:一是缺乏基礎建設投入,尤其是縣、鄉、村農民教育培訓條件嚴重滯后,沒有遠程設備,培訓基地建設普遍缺乏[4]。省農委雖然已經出臺政策加強農廣校建設的意見,但是并沒有投入資金,地方財政又無力支持。二是在學員后期跟蹤服務和技術指導上還缺少實用人才,目前農廣校還缺少蔬菜、中藥材、多經作物的人才。三是要發揮好新型職業農民培訓過程中主體作用,還需進一步投入資金、出臺政策,加強農廣校的建設。

3 存在的問題及工作思路

3.1 存在的問題

休寧縣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地方政府經濟落后,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家庭農場和種植大戶發展生產的資金有限,對提高全縣農民科學種田的整體水平還需增加資金扶持力度;二是在培訓模式和手段上的總體效果不佳,同時工作人員自身的科學素質也有待提高。

3.2 工作思路

一是充分認識到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工作在新時期的重要性、長期性、艱巨性[3-6],新型職業農民培訓任重而道遠。二是對上爭取項目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家庭農場、種植大戶發展生產,使他們更好地實行集約化經營、規?;a。三是加大對職業農民學員的技術支持力度,今后將服務學員列入農技推廣補助中的科技示范戶,由農技中心和鄉鎮農技干部包村聯戶,精心指導,帶動農民依靠科技進步促進經濟發展,增加家庭收入。

4 參考文獻

[1] 徐涌,戴國寶.我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問題與對策研究[J].成人教育,2013(5):77-79.

[2] 關于印發《休寧縣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的通知[EB/OL].[2016-07-29].http://www.xntj.gov.cn/newshtml/tjwj/20110-708084416.htm.

[3] 竇鵬輝.中國農村青年人力資源開發研究[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5.

[4] 李繼紅,鄭澤民,劉鶯.基層農廣校開展新型職業農民教育培訓的幾點思考:以云南省曲靖市為例[J].現代營銷(學苑版),2012(9):141-142.

[5] 李繼紅,鄭澤民,劉鶯.開展新型職業農民教育培訓的幾點思考:以云南省曲靖市為例[J]. 農業教育研究,2012(4):10-12.

[6] 高杰,王薔. 精準瞄準 分類培訓 按需供給:四川省新津縣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的探索與實踐[J].農村經濟,2015(2):109-113.

猜你喜歡
做法經驗建議
樂淘淘“先進”經驗
樂淘淘“先進”經驗
關于不做“低頭族”的建議
鹽城市農業保險發展現狀遇到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三代人的建議
Can lucid dreams kill you?
相關經驗
FOOD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