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莆田市農業保險現狀與對策研究

2016-12-20 15:26謝陳昕
現代農業科技 2016年20期
關鍵詞:農業保險現狀問題

謝陳昕

摘要 對農業保險在莆田市的開展情況加以分析,采取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結合的方法,通過收集各項有關數據進行對比分析并提出相關對策??傮w而言,莆田市整體農業保險發展趨勢較好,但險種單一、保險公司賠付率高、農民投保意識薄弱、有效需求度不高等問題仍是阻礙農業保險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除此之外,根據農業風險的種類對需要投保的項目進行歸類,并根據因地制宜的原則提出了應增加險種,擴大農業保險的覆蓋面等建議。

關鍵詞 農業保險;現狀;問題;對策;福建莆田

中圖分類號 F840.6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20-0302-03

Research on Present Situa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Agricultural Insurance in Putian City

XIE Chen-xin

(School of Economics,Guizhou University,Guiyang Guizhou 550025)

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insurance in Putian City by the combination of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methods.The research collects and analyzes related data and puts forward relevant measures.Overall,the agricultural insurance development in Putian City is quite good,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important factors that hinder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insurance.Among these include the singularity of insurance type,the high insurance company pay rate,weak awareness of insurance among farmers,low effective demand.In addition,according to the type of agricultural risks,the articles categorizes the insurance items and advances some advices such as increasing insurance types and expanding the targets of agricultural insurances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local conditions.

Key words agricultural insurance;situations;problems;countermeasures;Putian Fujian

農業是福建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之一,但福建地處東部沿海地區,是受臺風、霜凍等自然災害影響的主要省份之一,自然災害對農業經濟的發展具有重大影響。以福建省莆田市城廂區林橋村為例,部分年份因霜凍而導致的農業收入損失可高達90%,可以說農業保險的有效開展對于分散農業風險、促進農業經濟的發展起到重要影響。近年來,福建省政府從省情出發,積極創新農業保險業務,開展了農房保險、漁船保險等試點,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福建農房保險、水稻保險、森林綜合保險、漁工責任險、漁船保險等政策性農險累計賠款支出2.8億元,有效服務和支持了“三農”發展。然而農業保險的覆蓋面不廣,農業保險實施情況在福建省各地區差距大等問題仍然存在,如何進一步推動農業保險的健康發展仍是重要課題。

福建省作為農業保險試點的重要省份,理應起到推動農業保險發展的作用。然而通過發放問卷和現場訪問農民,了解到福建省莆田市城廂區林橋村的基本農戶情況及農業保險在該地區的開展情況發現,該村農業保險種類單一,對于村民受災情況嚴重的枇杷等種植業不提供保險。且即使就整個城廂區而言也僅實行了能繁母豬險和水稻保險,這與福建省已開展16個基本險種的情況不統一。且調查發現,部分農民對于農業保險的實施情況并不了解,政府推廣力度不夠。因此,本次研究將致力于發現制約農業保險的發展因素,并結合當地農業損失的主要影響因素提出對策,以便為福建省更加均衡地在各地區開展農業保險提供可行性意見。

1 莆田市農業保險發展概況

1.1 農業保險概念界定

農業保險是指專為農業生產者在從事種植業和養殖業的生產過程中,對遭受自然災害和意外事故造成的經濟損失提供保障的一種保險。按保險標的種類的不同,農業保險分為種植業保險、養殖業保險和林木保險。而莆田市位于福建沿海東南,每年都會受到5~7次臺風災害影響,給廣大種植戶和養殖戶造成財產損失。諸如此類因素將會導致農業風險的發生,農業風險會破壞農業生產的基本物質條件,導致農民收入減少,阻礙農村經濟的發展。分析引起農業風險的重要因素是制定出相關農業保險政策的重要依據,在現實生活中許多不確定的因素都會引發農業風險的產生,具體有以下這些主要因素(表1)。

根據這些農業風險并結合福建省的具體情況(圖1),福建省積極探索新險種,提升農業經營主體抵御自然災害能力。目前的政策性農業保險有農村住房保險、森林綜合保險、水稻種植保險、蔬菜種植保險、能繁母豬保險等。除部分險種全部由政府出資投保外,多數農險堅持“政府主導、財政扶持、市場運作、自愿投?!钡脑瓌t,農戶只需繳納部分保費就能投保,剩余保費由財政資金補貼。

1.2 農業保險的重要作用

1.2.1 農業保險對農戶的作用。農業保險的實施可以使農戶因自然災害等因素受到的收入損失在保險責任范圍內得到一定的補償,從而起到轉移風險的作用,促使農戶盡快恢復生產。莆田市農業局文件顯示,莆田市政府特下撥支農資金,其中水稻資助金額45元/hm2,該舉措不僅可以提高農民的積極性,還可以保證莆田市的糧食安全和經濟基礎。

1.2.2 農業保險對農村經濟的作用。農業保險有助于穩定農業的再生產,提高播種面積和養殖數量,降低農業生產成本,將每年因自然災害和意外事故所遭受的大額損失轉化為小額的保險費用。農業保險的實施在保證農業生產過程的持續性和穩定性的同時,也可以穩定物價水平,保證全社會對農產品的正常消費。

1.2.3 農業保險對國民經濟的影響。農業自古以來就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民以食為天”,農業經濟的波動是引發國民經濟周期波動的重要因素。因此,農業風險而導致的農民經濟的下降不僅會影響農業的再生產,更會使整個國民經濟處于不穩定的狀態。而通過農業保險來穩定農業發展則會對國民經濟協調發展起到促進作用[1]。

1.3 莆田市林橋村農業保險發展現狀對比分析

本次調查以莆田市城廂區林橋村為調查重點,該村地處郊區,是街道下屬的山區村,該村總人口1 386人,共有310戶,全村均已投保自然災害險——水稻保險。盡管水稻賠付額由2015年的4 500元/hm2調整到6 000元/hm2,農戶的農業收入損失仍沒有得到有效保障。因為該村耕地僅有46.7 hm2,而林地卻高達393.3 hm2。水稻收成雖每年受5~7次臺風天氣影響,但因其種植面積有限,因水稻收成減少而導致的村民收入減少比例不大,困擾該村居民更多的是因霜凍而導致的枇杷絕收。而調查發現,該地政府并未實施關于果樹投保的有關政策。

就農業保險總收入而言,根據福建保監會統計數據顯示,福建省2016年上半年農業保險收入為248.99億元,同比增長7.77%,而莆田市2016年上半年農業保險收入為1 221.28萬元,同比降幅39.86%,在福建省整體保險收入上升的情況下,莆田市卻呈下降狀態。這與莆田市農業保險推廣力度不夠、險種單一且適用度不高有密切聯系。

就農業保險品種而言,莆田市城廂區僅投保自然災害險中的水稻保險及能繁母豬保險,雖然林橋村作為街道下屬村禁止養豬的政策使能繁母豬保險無用武之地,不過相比于全省共有16種農業保險的情況仍相差甚遠。農業保險在各地區發展不均衡成為主要問題。

就推廣力度較大的水稻保險而言,根據莆田市財政局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莆田市共有36 559.48 hm2水稻參加水稻種植保險,簽單保費615.29萬元,參保率91.8%,賠付率高達97.86%,這是因為13號臺風“蘇迪羅”帶來的強暴雨使早稻受災嚴重。而就林橋村所屬的城廂區而言,其2015年水稻保險參保2 234.0 hm2,保費402 122.4元,賠付水稻26.2 hm2,總計9.79萬元,賠付率僅有24.34%。賠付率較之全市而言甚為反常。這是因為該區參保人數所占比例大,且排水系統較為完善,對于水稻險的需求程度不及較為落后的涵江區、仙游縣及臨海的秀嶼區。這與全市城市排澇建設系統完備程度不統一及沒有因地制宜推行農業保險息息相關。

2 制約因素

2.1 農業保險的有效需求不足

2.1.1 務農人口減少。經過問卷調查莆田市城廂區林橋村的20戶農戶,可以發現,全村脫貧農戶大多依靠外出務工及進行個體經營為生,僅依靠種植水稻、時蔬或蓄養禽類每年所獲得的收入不過3 000元左右。再加上自然災害的影響通過從事農業來養家的可能性降低。從該村黨支部書記處了解到該村的常住人口僅有1/3,農村的青壯年大多外出務工,家里大多只有2個老人。而老人受到體力等因素的影響,雖然每人分到333.3 m2耕地及3 333.3 m2林地,但真正種植的只有1/3,且大多數用于自食,鮮用于銷售。由此可見,外出務工使得大多數農戶脫貧致富,這將繼續擴大耕地的撂荒面積。農戶們對于農業保險的需求度也就逐漸降低[2]。

2.1.2 農民規避風險意識低。莆田市位于福建省的東南地區,耕地面積較之三明市、寧德市而言小而分散,且更容易受到臺風等自然災害的影響,土地經營效率低下,城市發展主要依靠工商業而非農業,農業的發展僅依靠個體戶。調查發現,這些從事農業的個體戶又大多只有初中文化水平,對于風險的防御意識低,缺乏全盤考慮,因此面對農業風險時大多采取聽天由命的態度,不知道通過購買農業保險來規避風險。當然,僅通過耕作農民每年收入不過3 000元,并無足夠的經濟條件支付保險金,這使有些農民認為這是保險公司坑騙錢財的舉措而產生抵觸心理[3]。

2.2 農業保險的有效供給不足

2.2.1 險種單一。莆田市2015年一共推廣6種保險,包括水稻險、能繁母豬險、育肥豬險、生態林險、商品林險和林木火災險。而2016年又取消了商品林險,卻并未推廣新險種。當就林橋村而言,由于屬于鳳凰山旅游帶且又是街道下屬村禁止養豬,僅僅實施了水稻險1種險種。對于農民需求度極高的枇杷等果樹類保險卻并無此類項目。問卷調查發現,2015年因11月、12月的霜凍影響導致90%的枇杷絕收,每戶損失高達9 000余元。這勢必會降低農戶的積極性,從而影響農村經濟的健康發展。而位于莆田湄州島、南日島等地區也未開展漁船保險,臺風天氣造成損失嚴重。

2.2.2 賠付率高。商業保險公司為了盈利目的比較偏好于風險性比較低的保險業務,對于高風險的業務一般都是采取回避的態度,因此福建省農業的高風險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農業保險的發展。根據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分公司下屬分支機構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6月,該司共承保農業保險1 221.28萬元,受2015年臺風和凍災影響,虧損514.36萬元,農險賠付率高達142.12%,其中以水稻險及育肥豬險所占比例最大。難以估量的風險及較高的賠付率使保險公司望而卻步,若再開發有利于保障農民收入的枇杷險等險種,則保險公司的利益難以得到保障。

3 發展對策

3.1 政府大力推進是農業保險發展的基礎

目前我國還沒有獨立的農業保險法規,《保險法》中的許多條例對農業保險并不適用。此外,農業保險人才缺乏,全國高校保險類專業大多重視壽險、財產險等非農業保險類項目,忽視了對農業保險專業人才的培養。這需要政府對此類專業給予支持,對此類專業的教學研究提供專項資金。長期工農業“剪刀差”,農產品價格偏低,農業甚至無法支持農民家庭開支。政府應加大對“三農”的財政支持,提高對農業保險的支持力度,并對從事農業保險的商業保險機構提供一定的財政補貼,彌補農業保險業務的虧損[4]。

3.2 保險公司應積極開發新險種

莆田市屬海洋性亞熱帶季風氣候,形成了熱帶和溫帶果樹聚集區,其中荔枝、龍眼、枇杷、蜜柚為聞名遐邇的四大名果。而對于大面積種植的果樹等保險公司卻并未提供投保項目。就大面積種植枇杷的林橋村而言,其枇杷多年受自然災害影響絕收90%左右,其影響范圍之廣可見一斑。而該村水稻種植面積小,投保水稻險對于分散農業風險影響不大。因此,保險公司應結合各地區具體情況,提供適應各地區農業開展情況的保險。以此起到分散風險、提高農民積極性、促進農業經濟發展的作用[5-6]。

3.3 農民要加強規避農業風險意識

如今,在家務農人員的文化水平大多不高,其規避風險意識差。對此,政府應積極宣傳,農民應積極配合,參加村民代表大會,廣泛詢問村干部及各分管領導的意見[7-8]。同時,還可以通過廣播、電視、報紙、網絡等人們喜聞樂見、易于接受的宣傳工具大力宣傳相關知識,讓他們認識到自然災害的必然性、突發性和偶然性,從而明白農業保險的重要性[9-10]。

4 結語

近年來,莆田市不斷降低保險費率,并按照中央和省級財政補貼保費70%,市、縣兩級財政補貼保費10%,被保險人承擔20%的比例不斷優化保費分配額。建立農業保險補償基金,提高種植戶和養殖戶抗自然災害能力。此外,對產糧大縣補貼保費,以保證國家的糧食安全??傮w來說,莆田市近幾年農業保險發展形勢樂觀,但仍存在險種單一、覆蓋面不廣等問題。因此,應繼續加強農業保險的發展力度,通過農業保險分散一部分農業風險以達到保障農民收入的目的,這對于穩定民生、加快農村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5 參考文獻

[1] 張文琪,張小芹,吳小芳,等.福建農業保險發展基本思路及實現對策[J].福建農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9(2):6-10.

[2] 張小芹.農業保險持續穩健發展的主體行為研究[D].福州:福建農林大學,2009.

[3] 符浩.福建省政策性農業保險發展問題研究[J].中國證券期貨,2011(9):59-60.

[4] 王秀芬,王春艷,李茂松.我國農業保險財政補貼機制存在的問題及相關建議[J].農村經濟,2012(11):60-64.

[5] 劉開迪.我國政策性農業保險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J].中國農業信息,2014(1):213-214.

[6] 黃椿,吳聲怡.福建省農業保險發展對策研究[J].東南學術,2011(4):52-59.

[7] 谷洪波,龔日朝.我國農業巨災保險困境及政策選擇[J].中國財政,2009(3):48-49.

[8] 李征.農村住房保險的實踐與探討:福建省農村住房統保調研[J].中國保險,2007(10):50-52.

[9] 庹國柱,朱俊生.建立我國政策性農業保險制度的幾個問題(上)[J].金融教學與研究,2004(5):62-66.

[10] 鮑金紅.試論我國農業保險中的政府角色和作用[J].統計與決策,2005(16):123-125.

猜你喜歡
農業保險現狀問題
農業保險效率的評估指標體系研究
鹽城市農業保險發展現狀遇到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職業高中語文學科學習現狀及對策研究
語文課堂寫字指導的現狀及應對策略
混合動力電動汽車技術的現狀與發展分析
我國建筑安裝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構建與實施的措施
農業保險正外部性的經濟法激勵探析
演員出“問題”,電影怎么辦(聊天室)
韓媒稱中俄冷對朝鮮“問題”貨船
“問題”干部“回爐”再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